长城保卫的不是中原,而是乐视!(原创)
![]() |
“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这几天张艺谋大导演的大片《长城》正在各大影院火热上映中,短短三天票房就已经超过4亿,面对如此佳绩,无论是张大导演,环球影业、传奇影业、乐视影业等投资方,或者是各大院线都十分满意,可谓是皆大欢喜。
《长城》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可能有人非常喜欢,有人觉得一点都不好看。这不电影还没放完,微博上就有人开始吐槽这部电影了,只不过有的比较委婉,有的非常犀利。比如:
![]() |
不错不错,言辞相当犀利,配图形象生动,将《长城》整部电影的精髓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一般正常情况下,某部电影上映受到差评是很常见的事,毕竟各有各的喜好,
大家都不会去过度关注,除非电影相关方跳出来,比如前段时间冯大导演因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排片率过低手撕万达事件,不过那次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
这次《长城》被差评,连张大导演都被批江郎才尽,不过没想到的是,张大导演自己都没说什么(当时估计还不知道),乐视影业的CEO张昭先跳出来了。
![]() |
不仅如此,乐视影业还给微博影评自媒体“亵渎电影”发去了警告函。
![]() |
可惜貌似忘了盖章了,大写的尴尬。
时光网评分7.3分,豆瓣电影评分5.2分……《长城》上映以来,口碑两极分化,其中一些差评言辞激烈。张大导演的老婆陈婷也在微博上两度为老公喊冤,“一个电影导演怎么就人人得以诛之了?”
目前国内影视行业的普遍逻辑是:如果电影拍得好,全是导演的功劳。资本追捧导演,结果就捧得有些知名导演都找不着北了,拍出大量的大制作烂片。
张导拍的好的片子,像《红高粱》《活着》都是基于国内的优秀小说改编的。而商业大片,拍得最好的像《英雄》《十面埋伏》也只能说是质量一般,特效不错,剧情那是一塌糊涂。
娱乐圈多的是这种不公平。拍个电影电视,颜值高的演员不论演技,只要名气够大就能挣大钱,导演挣中钱,编剧像讨饭的。台上唱歌的,几分钟几十万,一首歌吃一辈子,而那些作曲作词的却只能拿一次性的买断的几千或者几万块钱,哪怕这首歌传遍中国一唱几十年。结果就是银幕上充满了脑残雷人剧,好歌却越来越少。
几部所谓的小资情调的《小时代》的热卖,让投资方以为观众就是脑残,只要电影营销做到位,观众就会津津有味地吃屎,于是造粪喂屎更加起劲。就得让这种投资影视的外行暴发户都亏得吃土,有才能的人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 |
《小四代》
国内缺的就是公正客观的媒体,官媒以宣传为目的,而民间则流行拿钱说好话。观众中真正懂行的也只是少数,需要更多公正的影评人客观地评论,来判断影片的质量。客观公正的影评,才能让好影片不埋没,拍出优秀电影的人才得到应有的回报,间接地提升影片的质量。
回到微博评论,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也并不是想造谣张大导演的死讯,而是指张导的艺术才能已尽。标题惊人,只是为了博取眼球。先不论他的评论是否侵权,作为当事人的张导尚未发声,作为投资方的乐视影业为何急急忙忙的跳出来?
竟然还一本正经地发警告函!竟然还不盖公章!这是在做游戏还是在吓唬小朋友?难道是为了娱乐观众?
![]() |
虽然争论不断,《长城》仍然是今年票房表现上最为强势的大片之一。首映半天破亿元,上映三天票房已冲破4亿元!
对乐视影业而言,这一数字至关重要,因为《长城》是今年乐视影业冲业绩最重要的砝码之一。
在年中乐视网筹划收购乐视影业时,曾披露乐视影业投资发行的将于2016年上映影片。已经上映的7部影片实现票房25.85亿元,其中《盗墓笔记》《爵迹》《长城》是大片,也是获取票房的关键。
《盗墓笔记》是暑期档唯一票房达到10亿元的影片,如果按照中国电影票房分配比例,制片方可以分得约4亿元。但是乐视影业并非《盗墓笔记》的主投方,乐视影业给《盗墓笔记》的预付款仅为4600多万元。
而在国庆档上映的《爵迹》票房只有3.8亿元,制片方大致能分得1.5亿元。但是这部影片制作成本、宣传费用本身就高,因此乐视影业投资《爵迹》的盈亏情况尚有怀疑。
![]() |
由此,《长城》的票房显得极为重要。这是张艺谋首次尝试全球商业大片,超过10亿元的总投资,按照行业内票房要三倍于成本才能回本的惯例,这部影片全球票房必须需要达到30亿元,而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乐视影业虽然不是影片《长城》的最大投资方,对《长城》预付款为1.2亿元,大概只有总投资的10%。但是,在前两部大片上映效益并不理想的背景下,乐视影业依赖《长城》票房也就不难理解。
而且对于乐视影业来说,《长城》并非只是票房数字。张艺谋是乐视影业的艺术总监,此次《长城》全球上映也是乐视影业绑定张艺谋之后在电影全球化生态方面的大胆尝试。
对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就是一个乐子。
对贾跃亭来说,这是他的命,甚至可能是他全家的救命稻草。
![]() |
泛亚金属交易所的窟窿是400亿,易租宝全部的集资也就是700亿。乐视这800亿如果被证明是泡沫,猜猜破碎的声音有多大?
所以乐视眼下一阵都不能输,作死也得作出面子来。作为对比,最近红旗车品牌4.28亿贱卖,而之前一汽反腐,进去的局级、处级干部是要用大巴来装的!
在诸多电影票房的背后,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赌局。在乐视影业身上,电影票房背后的财富谋局显然更为宏大。
今年年中,乐视网宣布计划以98亿元的价格,收购乐视影业100%股权。而到去年年底为止,乐视影业的净资产只有21.08亿元,只相当于其交易价的21%,乐视影业的评估溢价高达367%。
乐视网称:“造成溢价的主要原因是评估对象所具备的较强的盈利能力”。
乐视影业高估值的关键保障因素在于一份业绩承诺即对赌协议——乐视控股、张昭、吉晓庆、乐普影天、乐正荣通承诺:2016-2018年,乐视影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2亿元、7.3亿元、10.4亿元。三年合计22.9亿元。其中的张昭正是文章开头手撕《长城》影评人的乐视影业CEO。
上市公司乐视网购入乐视影业还需要解决一个最为关键的障碍:乐视网的股价。
参考下面这位仁兄:
![]() |
乐视影业估值98亿元,但其中只有30.4%是现金支付,另外近七成是以乐视网股价支付。即使是部分现金支付,乐视网仅靠自有资金仍比较困难,因为乐视网资金链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为解决资金问题,乐视网决定募集50亿元的配套资金,使得此次重大资产收购项目实际上变成了一笔高达148亿元的巨额交易。
支付乐视影业股价,乐视网给自己股份的价格是41.37元/股,而乐视网募集配套资金的股价为52.84元/股。乐视制定这样的价格时(5月8日公告),乐视网股价还在58元一线,但是复牌后乐视网股价大幅下滑,最新股价只有35.80元。
无论是乐视影业的股东还是准备参与乐视网定向增发的投资者,没人愿意以这么高的价格认购乐视股份,这对乐视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
虽然乐视影业公告将重新估值,然而乐视影业的股东涵盖的影视行业明星太广,包括一线导演张艺谋、郭敬明、孙红雷、黄晓明、李小璐、孙俪等当红影星,而且如果以他们当时的入股价格计算,乐视影业的估值69.75亿元。
也就是说,无论乐视影业估值如何调整,都不太可能低于69.75亿元的估值,不然这些明星如何赚钱?
断人财路犹如杀入父母,《长城》虽然只是乐视影业众多电影中的一部,但是在乐视整个集团资金链嫉妒紧张敏感时刻。
乐视如履薄冰,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 |
注意,谁都别惹乐视。谁说他,他跟谁急。
因为,乐视玩的是信任,是要让所有人相信乐视的未来一片光明。只有让所有人相信乐视的未来一片光明,乐视的游戏才能玩得下去,资金才能源源不断。
所以,凡是触碰到信任度这种问题的时候,乐视一定会反击。
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 |
现在的问题是,光着屁股的人急眼了,谁说他光腚就要灭了谁。
问:长城保卫的不是中原,而是乐视?
~:虽然争论不断,《长城》仍然是今年票房表现上最为强势的大片之一。对乐视影业而言,这一数字至关重要,因为《长城》是今年乐视影业冲业绩最重要的砝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