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钢琴坐在了萨利机长的审判席上
我打开微信,看到一篇微文《你给孩子报钢琴班时,也许是替他做出了人生最失败的投资》(点击阅读)。是学生家长发给我看的,很明显是想问问“元芳你怎么看?”
碰巧我正在影院看《萨利机长》。最后一场戏,两次真人模拟全都对萨利机长不利的时候,萨利机长终于道出了事情之关键:你们忽视了“人”的成分!在非常情况下,人做出决定怎么能像转身取牛奶那样容易?况且还背负着155条人命。
纸上谈兵与真枪实弹怎么可能是一回事儿?《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道出了那些战斗英雄的真相,平时训练得人模狗样,真的上了战场便吓得像傻子一样,只知道狂按扳机,完全失控。而当审判席上面的组委会质问萨利机长的时候,我心想要是把你小子放在当时萨利的位子上,你会不会还清醒地知道自己姓甚名谁?
更为不幸的是,其实那个审判席上的光头只是一头可怜的替罪羊,就像大家都把岳飞之死归于秦桧一样,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在哪里呢?就像前面提到的这篇文章用投资学来审判学钢琴一样,《萨利机长》中的委员会就是拿航空工程学来审判飞行员。这样的审判貌似“不错”(但不等于对),说得有理有据,但听起来总觉得不对劲,为什么说得如此轻描淡写与冷冷冰冰?事实与理论孰轻孰重?40多年的驾驶经验与航空工程学理论哪个更可信?背负着155条人命的当机立断与电脑数据的推算哪个更靠谱?
纸上谈兵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赵括没有资格评论韩信。这种问题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我们当然都信任“老司机”,老司机,带带我!可是到了《萨利机长》那里,这不仅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成了一个难题,我只能说:你们是病得不轻啊。
说回到投资学与学钢琴,我只能说文章的作者可能没有被音乐打动过,甚至有可能没有被爱情滋润过。当我们触动琴键,拨动琴弦,振动的空气层与耳膜发生“化学反应”的那一刻,无数个钟点的浑浑噩噩的练习仿佛在那一瞬间都值回票价,就在这一刻投资学的理论大厦轰然倒塌土崩瓦解。而当我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得以与心爱的姑娘相会的那一刻,我根本不会考虑什么投资与产出比例。在艺术与爱情的问题上,投资学家束手无策。
人,在真心想做的事情上面,根本不会计算成本。只有在与自己的关联没那么切身的事情,或者没那么想做的事情上,才会计较成本。
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琴老师,同时也是一名“老司机”,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便是让你找到自身与音乐的关联,进而爱上音乐,让键盘与音乐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有一天,你会不计成本地去练琴,在音乐的世界里去追求那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幸福,那老师就会望着你远去的身影,会心地微笑。而当有一天,你在用投资学来计算学琴的投资与回报比例的时候,无论计算结果如何,老师只能望着你的身影无奈地摇摇头。
《你给孩子报钢琴班时,也许是替他做出了人生最失败的投资》一文中,有一句话还是说对了的。学钢琴本质上是19世纪的文化精神的体现。在我看来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不仅如此,它还比市面上的“慢生活”,“国学热”来得更实在,更到位。让它来好好治治我们的病!
碰巧我正在影院看《萨利机长》。最后一场戏,两次真人模拟全都对萨利机长不利的时候,萨利机长终于道出了事情之关键:你们忽视了“人”的成分!在非常情况下,人做出决定怎么能像转身取牛奶那样容易?况且还背负着155条人命。
![]() |
纸上谈兵与真枪实弹怎么可能是一回事儿?《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道出了那些战斗英雄的真相,平时训练得人模狗样,真的上了战场便吓得像傻子一样,只知道狂按扳机,完全失控。而当审判席上面的组委会质问萨利机长的时候,我心想要是把你小子放在当时萨利的位子上,你会不会还清醒地知道自己姓甚名谁?
更为不幸的是,其实那个审判席上的光头只是一头可怜的替罪羊,就像大家都把岳飞之死归于秦桧一样,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在哪里呢?就像前面提到的这篇文章用投资学来审判学钢琴一样,《萨利机长》中的委员会就是拿航空工程学来审判飞行员。这样的审判貌似“不错”(但不等于对),说得有理有据,但听起来总觉得不对劲,为什么说得如此轻描淡写与冷冷冰冰?事实与理论孰轻孰重?40多年的驾驶经验与航空工程学理论哪个更可信?背负着155条人命的当机立断与电脑数据的推算哪个更靠谱?
纸上谈兵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赵括没有资格评论韩信。这种问题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我们当然都信任“老司机”,老司机,带带我!可是到了《萨利机长》那里,这不仅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成了一个难题,我只能说:你们是病得不轻啊。
说回到投资学与学钢琴,我只能说文章的作者可能没有被音乐打动过,甚至有可能没有被爱情滋润过。当我们触动琴键,拨动琴弦,振动的空气层与耳膜发生“化学反应”的那一刻,无数个钟点的浑浑噩噩的练习仿佛在那一瞬间都值回票价,就在这一刻投资学的理论大厦轰然倒塌土崩瓦解。而当我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得以与心爱的姑娘相会的那一刻,我根本不会考虑什么投资与产出比例。在艺术与爱情的问题上,投资学家束手无策。
人,在真心想做的事情上面,根本不会计算成本。只有在与自己的关联没那么切身的事情,或者没那么想做的事情上,才会计较成本。
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琴老师,同时也是一名“老司机”,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便是让你找到自身与音乐的关联,进而爱上音乐,让键盘与音乐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有一天,你会不计成本地去练琴,在音乐的世界里去追求那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幸福,那老师就会望着你远去的身影,会心地微笑。而当有一天,你在用投资学来计算学琴的投资与回报比例的时候,无论计算结果如何,老师只能望着你的身影无奈地摇摇头。
《你给孩子报钢琴班时,也许是替他做出了人生最失败的投资》一文中,有一句话还是说对了的。学钢琴本质上是19世纪的文化精神的体现。在我看来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不仅如此,它还比市面上的“慢生活”,“国学热”来得更实在,更到位。让它来好好治治我们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