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香的课本》
在我的印象里,一直觉得新发的课本是带着很浓的油墨香的,这样的觉知应该始于小学一年级开始,那时我才六七岁,是一个个子矮小,面黄肌瘦,衣裳破旧的黄毛丫头,整日跟着村里一帮孩子打打闹闹,母亲拿废弃的旧棉布缝制的书袋子被我斜挎在后面,里面鼓鼓当当装着每学期新发的课本,每次我一跑书袋就跟着有节奏的拍打着我的屁股。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没有哪一个老师喜欢过我,甚至有点嫌弃。
小时候家里穷,父亲依然咬着牙供养我,姐姐和哥哥读书,为此不得已常年在外地工地上打工,母亲最愁的应该是9月1日的开学,我那时候是不懂的,只会跟着村里的同龄伙伴以及我们各自的大人一蹦三跳的去到小学报名,其他家庭能拿出现钱当场交报名费,但是我就只能赊账报名,做好登记后在9月3日开学的第一堂课上跟其他小伙伴一样能领一套崭新的课本。接着是相安无事的上课放学放学上课,直到一周后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家里什么时候能把学费交齐,我只能把小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班主任只能无奈的叹口气,说放学给你爸妈说一下学费的事便放我回了教室。回到家,看到正在烧饭的母亲,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便提学费的事,母亲骂骂咧咧了半天,先是埋怨跟着父亲受苦受累,再是自怨自艾说家里穷马上要出去讨米了,我已经习以为常,没有搭腔,放下书包帮着做些家务活。班主任每隔几天都会催一次,因为知道我们家困难,也不好说什么,我照例上着课,最后往往是拖到学期中下旬,父亲回了家或是往家寄了钱,母亲才能高高兴兴的跟我一起到了学校,我引她见了班主任,母亲把包的严严实实的几百块钱学费郑重的交给老师,并讪讪的道着谢。那时候小,玩心重,确实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在整整的六年小学时间里,唯一只有一次开学报名我是现场交齐 了学费的,具体不记得是几年级了,只记得那时候有个老师得知这个事后,嘲笑般的跟我说:跟你爸妈说,老是欠学费不好的。我没把这当回事,但是一直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记得这句话,这个女老师的样子我依然记得很清楚。
我喜欢上学,喜欢闻新课本的油墨香,但是我的成绩并不好,一直在中上水平。村里有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女孩,两个人上学一直在一个班,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们关系并不好,因为她是那种除了上学基本不出门的那种女生,文文静静的,而我是那个喜欢爬树掏鸟蛋,下河捡螺蛳,跟着男生疯玩的假小子。加上她家境比较好,她母亲又嫌贫爱富,所以我们基本上一直在牟着劲比较,学习成绩也是不相上下。因为性格的原因,我写字不好看,歪歪扭扭的,跟男生字迹查不多,但是她字迹比较好看,有时候老师喜欢叫她上讲台帮忙写笔记或者是后面的板报承包给她和班上的干部一起书写描画,当时真的还挺妒忌的。
已经很久不曾回过母校看望了,早些年就听姐姐说起因为学生生源缩小,乡镇的几个小学都合并了,搬到了初中部,而乡镇的唯一两所初中合并成了一个初中,很多小学生就要被迫习惯寄宿的生活,现在想来,我们那时上小学还挺幸运的,学校离家不算太远,跟小伙伴一起走也就四十分钟。而且路上还能有很多好玩的。那时候的童年也是过得挺愉快的。
小时候家里穷,父亲依然咬着牙供养我,姐姐和哥哥读书,为此不得已常年在外地工地上打工,母亲最愁的应该是9月1日的开学,我那时候是不懂的,只会跟着村里的同龄伙伴以及我们各自的大人一蹦三跳的去到小学报名,其他家庭能拿出现钱当场交报名费,但是我就只能赊账报名,做好登记后在9月3日开学的第一堂课上跟其他小伙伴一样能领一套崭新的课本。接着是相安无事的上课放学放学上课,直到一周后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家里什么时候能把学费交齐,我只能把小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班主任只能无奈的叹口气,说放学给你爸妈说一下学费的事便放我回了教室。回到家,看到正在烧饭的母亲,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便提学费的事,母亲骂骂咧咧了半天,先是埋怨跟着父亲受苦受累,再是自怨自艾说家里穷马上要出去讨米了,我已经习以为常,没有搭腔,放下书包帮着做些家务活。班主任每隔几天都会催一次,因为知道我们家困难,也不好说什么,我照例上着课,最后往往是拖到学期中下旬,父亲回了家或是往家寄了钱,母亲才能高高兴兴的跟我一起到了学校,我引她见了班主任,母亲把包的严严实实的几百块钱学费郑重的交给老师,并讪讪的道着谢。那时候小,玩心重,确实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在整整的六年小学时间里,唯一只有一次开学报名我是现场交齐 了学费的,具体不记得是几年级了,只记得那时候有个老师得知这个事后,嘲笑般的跟我说:跟你爸妈说,老是欠学费不好的。我没把这当回事,但是一直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记得这句话,这个女老师的样子我依然记得很清楚。
我喜欢上学,喜欢闻新课本的油墨香,但是我的成绩并不好,一直在中上水平。村里有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女孩,两个人上学一直在一个班,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们关系并不好,因为她是那种除了上学基本不出门的那种女生,文文静静的,而我是那个喜欢爬树掏鸟蛋,下河捡螺蛳,跟着男生疯玩的假小子。加上她家境比较好,她母亲又嫌贫爱富,所以我们基本上一直在牟着劲比较,学习成绩也是不相上下。因为性格的原因,我写字不好看,歪歪扭扭的,跟男生字迹查不多,但是她字迹比较好看,有时候老师喜欢叫她上讲台帮忙写笔记或者是后面的板报承包给她和班上的干部一起书写描画,当时真的还挺妒忌的。
已经很久不曾回过母校看望了,早些年就听姐姐说起因为学生生源缩小,乡镇的几个小学都合并了,搬到了初中部,而乡镇的唯一两所初中合并成了一个初中,很多小学生就要被迫习惯寄宿的生活,现在想来,我们那时上小学还挺幸运的,学校离家不算太远,跟小伙伴一起走也就四十分钟。而且路上还能有很多好玩的。那时候的童年也是过得挺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