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你最好闭嘴
![]() |
曾把自己置于深夜十二点钟还在大街上晃荡的境地。那天下着大雨,天桥下面有两个人在争吵,后来发展到拳脚相向,自己实在没勇气一个人走一段并不太远的路程,就开始疯狂打车,大约过了十分钟才有人接单。
一上车,这位司机就开始东问西问。你是哪里人,上学还是工作,自己一个人吗,有没有男朋友接你。我以简短低沉的口气抵挡他的发问,他依旧不依不饶,开始讲起他的从业经历,以及与此极为匹配的失败的恋爱故事。于是,他错过了一个拐弯,我们不得不往前开很长一段距离才能掉头。
当时的我一定既紧张又厌烦,不过现在回忆起来满满的喜感。犹记得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啊,美女,给个五星,一定哦,五星。”
我的做法是关上车门,冷漠地走掉。大概内心当中觉得这位以司机身份出现的人不懂分寸、没有礼貌、过分贪心。最重要的,滥用讲话的权利冒犯他人,没有保持应有的沉默,没有一位司机对乘客应有的距离上的体贴。
沉默,也许不是一个被大家喜爱和认可的词汇。我们从小被大人教育要勇于表达自我,多与他人交际沟通,拓展朋友圈和人脉。但没人告诉我们,沉默也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它关乎一种敏锐的场合分辨力,一种对底线的谨守,一种出于自发选择的节制。沉默不是简单对言语的压抑,它是有关态度和情感的高级表达。
一直坚信,并找到了相当多的例证,这种言语和情感上的分寸在人与人的感情当中能够闪烁出动人的光芒。
看了这么多年拼搏收视率的大陆宫斗剧,只有《美人心计》中的窦长君令我印象深刻,并深以为是。大概是罗晋本人演得真切,也因为这原本就是一个无限沉默和隐忍的角色。剧本中的窦长君起初是逃离皇宫的傀儡皇帝刘盈,他为了保护心底的爱人窦漪房而以皇后窦氏弟弟的身份重回皇宫。问题就在于,一旦选择了这个身份,言说之道便对他关闭,他只能谨小慎微,以晚辈,甚至是以臣子的角色恭敬对待意中人,沉默地领受其中的煎熬与痛楚。他最终在一场叛变中自愿赴死,以永远的沉寂解除了外界对窦氏的威胁。
多年前结识过一位先生。他是活动的主讲人,为我们介绍希腊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南方口音使他的句子发音含混,这一点倒不影响他声音的宽厚与安静淡然的个人气质。活动之后他和我们保持联系,在网络上常常互动。
每每有聚会也总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只不过这笑声一天比一天微弱。以至于在一次剧本朗读会之后,他用几近疲惫的神情示意我们,他以后都不可能出席了。最后一次,他打点好一切,照顾好每一个人,帮助策划者完成所有繁琐复杂的事项,只对我们说,他可能要出去旅行一阵子,然而,拐进地铁就不见了。
后来,我在微博上得知他离世的消息。他早已身染重病,非到不能支撑不会离开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此长一段时间,他一直谨守这个秘密,不对任何人表露,仿佛它不曾存在。即便道别,也选择不打扰任何人的方式。
大概懂得沉默是教养的一部分,而教养是一种出于本能的条件反射。
即便是想表达情感,以语言发出的信息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一直搞不懂至尊宝那段冗长的情感剖白究竟为何会使紫霞仙子心动,也不能对在街头当众求婚示爱的行径十分理解。
法国爱情电影《海的沉默》中对住在自己家里的德国军官充满敌意和戒备心的法国女孩,在与这个德国人的日日相处中感受到他的谨慎与善意,这让她渐渐对这个年轻人产生好感。可二战的战争局势和民族情怀致使她不愿也不敢与德国人讲话,他们之间一直维持着海一般的沉默。
直到有一天,法国女孩发现房子外面马上要上演一场对这个德国军官展开的谋杀,她决定用钢琴的琴声代替言语,向这个无辜的年轻人传递危险与关切的信息。然后呢?然后这个德国人听懂了这些反常的音符。他还听懂了这个表面上高傲冰冷的女孩对他的心意。
恋人之间在某些时刻少一些单调冗长的内心剖白,大概会避免掉尴尬与不知所措。
在看不懂爱情的年纪,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绢》的结尾就让我隐隐察觉到这种情感的壮丽。一个刚刚出狱的男人,想弄清楚自己的妻子经过这么多年还愿不愿意与他一起生活,他内心非常忐忑,就给妻子去了一封信。如果妻子还爱着他,就在家门前挂一只黄手绢,如果他在家门口没有看到,就会独自离去。
当男人回到家中,看到了旗杆上系满了正迎风飘动的黄手绢。妻子以这样默默无语的方式加倍了自己的决心,由此宽慰了丈夫的不安。
说到底,最大的难题在于我们该如何谨慎地使用语言,并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态度和情感。太多时候事情变得支离破碎、不可收拾,失去它该有的庄重体面,大概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探索过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