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屋环游记》—你的梦想还在吗?
《飞屋环游记》是由彼得·道格特执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第十部动画电影。这部电影历时五年打造,精雕细琢,刚上映就高朋满座,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梦想与冒险。电影讲的是年迈的卡尔·弗雷德里克森因为老伴的离世,开发商的步步紧逼,以及小冒险家罗素的出现,唤醒了儿时的梦想(也是他与妻子艾丽一生的约定)。于是这一老一少乘着“飞屋”开启了一段寻梦与冒险之旅,经历波折,并最终得尝所愿的故事。
电影开篇仅在十分钟的时间内,就以十分精炼的语言及剧情回忆了卡尔与妻子的一生。卡尔与妻子艾利从小相识相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去远在南美洲的天堂瀑布冒险。但为了守护他们的爱情,他们决定一次次的砸碎他们的梦想,直至妻子艾利遗憾离世。十分钟,年华逝去,既为后续的冒险之旅作好了逻辑铺垫,又勾起了大部分观众对卡尔这种一见钟情,从一而终的美好爱情的向往,未了又让我们生出一丝人生有得必有失的无奈。而这不正是当今大部分普通人的现实写照吗?这里不得不说导演的独具匠心,短短几分钟,就让人有了强烈的共鸣。
接下来剧情开始有了冲突。当爱人离世,他与爱妻的小窝便成了卡尔唯一守护的一切。然而此时开发商已经失去耐心,不依不饶,意图以卡尔伤人为由强拆他的房子。面临即将失去他和爱妻唯一留下来的东西,与爱妻的往昔种种一一涌上心头,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的另一位小主角粉墨登场了—他就是小冒险家罗素。罗素是个满口谎言,肥胖无知,而且自来熟的小胖子,他做梦都想成为一名冒险家,佩戴一枚真正的冒险者胸章。罗素活脱脱就是小时候的卡尔,他的出现唤醒了卡尔隐藏心底一辈子的梦想。于是卡尔终于老夫聊发少年狂,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华丽的冒险:把老屋绑满了气球,使老屋变成“飞屋”带着亡妻的遗像飞往他们山盟海誓过的天堂瀑布。这里不得不佩服导演道格特的人物设定,如果没有罗素的出现,这部电影将变成一个倔强的老头在即将失去一切之时,勇敢重拾梦想的鸡血故事,小罗素的出现,使得电影既和谐又有了冲突。一老一少的搭配,使得电影老少咸宜。一个是古板倔强、孤僻难处的糟老头,一个是思维跳跃,天真烂漫的人来疯。两人年龄和人生阅历的差距,必定导致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为之后的剧情埋下伏笔。送子鹳“凯文”的出现,正是这种价值观冲突的开始。对于正在被群狗群追猛打,无法回到孩子身边的“凯文”。卡尔秉承着大多数成人的处事原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边是近在咫尺的梦想,一边却是完全与梦想的地方背道而驰,他理所当然的不想节外生枝。而小罗素的思维世界,也许就简单多了,
就如他胸前的“红领巾”一样,遇到需要帮助的鸟,没有那么多功利的思考,只有纯粹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况这只鸟还友好可爱,面临灭绝。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国产动画往往带有严重的说教式的台词,甚至有些不合逻辑的电影情节,需不知这种强行灌注的真善美,倒不如有血有肉,不完美,但足够真实的角色来得让人感动。这并不是我崇洋媚外,国产动画电影确实得向国外学习,并且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是润物细无声的,《飞屋环游记》不以说教为目的,而以剧情来推动人物思想的挣扎与转变,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高明的何止一星半点。
当孩子们欢呼雀跃《飞屋环游记》里的奇妙冒险时,大人们正在为他们的伪布尔乔亚趣味得到满足而心潮澎湃。我们大部分人不就像卡尔一样被工作、生活压抑了一辈子,梦想早已荡然无存了吗?
梦想,亲情、爱情类的主题可以说是影坛常青树,这是人拥有的最基本的本能,因此有非常好的受众基础,而且这类电影往往容易击打人情感的薄弱位置。所以《飞屋环游记》除了在人设与剧情方面出彩之外,导演以爱情为引导,梦想为主题的选取也是值得称道的。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同样如此,其以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追逐梦想为主题,给主角的寻梦路设计了重重阻碍,旁人都甘于平凡,而始终以一个演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阿星,反而如一个异类,但他屡败屡战,从未放弃。其中一句经典台词更是发人深省: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是的,人要有梦想,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去实现梦想的勇气。或为生活所迫、或为失败所阻而丢弃。而电影的魅力所在,正因为其源于现实,但又敢于打破现实。导演运用了及其丰富的想象力,给我们编织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冒险寻梦故事来帮我们圆梦。现实里我们不敢想的不敢做的,在电影里都实现了。
《飞屋环游记》的几个主角都各自怀揣着他们的梦想,反派查尔斯也不例外,他的梦想是发誓要向人们证明送子鹳“凯文”是真实存在的,如此才能挽回他的名声和地位。因此他饲养了一大群走狗,还发明了翻译器,翻译器把狗语翻译成人语。使用狗们的心里世界,完全被展露了出来,狗的忠、良、蠢、恶被导演的这个设计演绎的活灵活现。一场人争狗斗鸟逃的精彩好戏就这么上演了,在这里再一次对导演的点子与想象力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当然,这场争斗的结局自然是以反派查尔斯的失败而告终,卡尔与罗素的情谊也在与查尔斯的斗争中渐深,而卡尔最后扔掉所有的家具,以及罗素一句无心的“这些无聊的事情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又促使观众与卡尔一同检视生命的真谛;生命不就是如此吗?回忆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美好部分,但是沉溺于回忆,那无异于行尸走肉一般,人总得面对现实,释怀之后才有希望。待到尘埃落定,老卡尔与小罗素一起坐在街旁舔冰淇淋数小汽车的颜色时,观众的心理已然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缺点满身的卡尔和罗素就这样俘获了中国观众的心,其实无非是些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如果以批判的眼光来看《飞屋环游记》,其实他并不尽善尽美,它的构思逃不脱《环游地球八十天》的脉络,而最后那场飞艇大战的戏又借鉴不少《天空之城》的戏份。但他的选材,主题,人设,外形(仔细看卡尔是不是很像中国的小“红领巾”)、点子方面都有可取之处,诸多结合算得上是一部顶级之作。
《飞屋环游记》在当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长片,最佳配乐,及其他三项提名,足以说明它的优秀。上映至今已7年有余,其剧情与人物形象仍历历在目。只不过每当我回忆起这部电影时,都会扪心自问:你的梦想还在吗?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梦想与冒险。电影讲的是年迈的卡尔·弗雷德里克森因为老伴的离世,开发商的步步紧逼,以及小冒险家罗素的出现,唤醒了儿时的梦想(也是他与妻子艾丽一生的约定)。于是这一老一少乘着“飞屋”开启了一段寻梦与冒险之旅,经历波折,并最终得尝所愿的故事。
电影开篇仅在十分钟的时间内,就以十分精炼的语言及剧情回忆了卡尔与妻子的一生。卡尔与妻子艾利从小相识相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去远在南美洲的天堂瀑布冒险。但为了守护他们的爱情,他们决定一次次的砸碎他们的梦想,直至妻子艾利遗憾离世。十分钟,年华逝去,既为后续的冒险之旅作好了逻辑铺垫,又勾起了大部分观众对卡尔这种一见钟情,从一而终的美好爱情的向往,未了又让我们生出一丝人生有得必有失的无奈。而这不正是当今大部分普通人的现实写照吗?这里不得不说导演的独具匠心,短短几分钟,就让人有了强烈的共鸣。
接下来剧情开始有了冲突。当爱人离世,他与爱妻的小窝便成了卡尔唯一守护的一切。然而此时开发商已经失去耐心,不依不饶,意图以卡尔伤人为由强拆他的房子。面临即将失去他和爱妻唯一留下来的东西,与爱妻的往昔种种一一涌上心头,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的另一位小主角粉墨登场了—他就是小冒险家罗素。罗素是个满口谎言,肥胖无知,而且自来熟的小胖子,他做梦都想成为一名冒险家,佩戴一枚真正的冒险者胸章。罗素活脱脱就是小时候的卡尔,他的出现唤醒了卡尔隐藏心底一辈子的梦想。于是卡尔终于老夫聊发少年狂,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华丽的冒险:把老屋绑满了气球,使老屋变成“飞屋”带着亡妻的遗像飞往他们山盟海誓过的天堂瀑布。这里不得不佩服导演道格特的人物设定,如果没有罗素的出现,这部电影将变成一个倔强的老头在即将失去一切之时,勇敢重拾梦想的鸡血故事,小罗素的出现,使得电影既和谐又有了冲突。一老一少的搭配,使得电影老少咸宜。一个是古板倔强、孤僻难处的糟老头,一个是思维跳跃,天真烂漫的人来疯。两人年龄和人生阅历的差距,必定导致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为之后的剧情埋下伏笔。送子鹳“凯文”的出现,正是这种价值观冲突的开始。对于正在被群狗群追猛打,无法回到孩子身边的“凯文”。卡尔秉承着大多数成人的处事原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边是近在咫尺的梦想,一边却是完全与梦想的地方背道而驰,他理所当然的不想节外生枝。而小罗素的思维世界,也许就简单多了,
就如他胸前的“红领巾”一样,遇到需要帮助的鸟,没有那么多功利的思考,只有纯粹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况这只鸟还友好可爱,面临灭绝。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国产动画往往带有严重的说教式的台词,甚至有些不合逻辑的电影情节,需不知这种强行灌注的真善美,倒不如有血有肉,不完美,但足够真实的角色来得让人感动。这并不是我崇洋媚外,国产动画电影确实得向国外学习,并且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是润物细无声的,《飞屋环游记》不以说教为目的,而以剧情来推动人物思想的挣扎与转变,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高明的何止一星半点。
当孩子们欢呼雀跃《飞屋环游记》里的奇妙冒险时,大人们正在为他们的伪布尔乔亚趣味得到满足而心潮澎湃。我们大部分人不就像卡尔一样被工作、生活压抑了一辈子,梦想早已荡然无存了吗?
梦想,亲情、爱情类的主题可以说是影坛常青树,这是人拥有的最基本的本能,因此有非常好的受众基础,而且这类电影往往容易击打人情感的薄弱位置。所以《飞屋环游记》除了在人设与剧情方面出彩之外,导演以爱情为引导,梦想为主题的选取也是值得称道的。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同样如此,其以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追逐梦想为主题,给主角的寻梦路设计了重重阻碍,旁人都甘于平凡,而始终以一个演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阿星,反而如一个异类,但他屡败屡战,从未放弃。其中一句经典台词更是发人深省: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是的,人要有梦想,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去实现梦想的勇气。或为生活所迫、或为失败所阻而丢弃。而电影的魅力所在,正因为其源于现实,但又敢于打破现实。导演运用了及其丰富的想象力,给我们编织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冒险寻梦故事来帮我们圆梦。现实里我们不敢想的不敢做的,在电影里都实现了。
《飞屋环游记》的几个主角都各自怀揣着他们的梦想,反派查尔斯也不例外,他的梦想是发誓要向人们证明送子鹳“凯文”是真实存在的,如此才能挽回他的名声和地位。因此他饲养了一大群走狗,还发明了翻译器,翻译器把狗语翻译成人语。使用狗们的心里世界,完全被展露了出来,狗的忠、良、蠢、恶被导演的这个设计演绎的活灵活现。一场人争狗斗鸟逃的精彩好戏就这么上演了,在这里再一次对导演的点子与想象力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当然,这场争斗的结局自然是以反派查尔斯的失败而告终,卡尔与罗素的情谊也在与查尔斯的斗争中渐深,而卡尔最后扔掉所有的家具,以及罗素一句无心的“这些无聊的事情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又促使观众与卡尔一同检视生命的真谛;生命不就是如此吗?回忆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美好部分,但是沉溺于回忆,那无异于行尸走肉一般,人总得面对现实,释怀之后才有希望。待到尘埃落定,老卡尔与小罗素一起坐在街旁舔冰淇淋数小汽车的颜色时,观众的心理已然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缺点满身的卡尔和罗素就这样俘获了中国观众的心,其实无非是些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如果以批判的眼光来看《飞屋环游记》,其实他并不尽善尽美,它的构思逃不脱《环游地球八十天》的脉络,而最后那场飞艇大战的戏又借鉴不少《天空之城》的戏份。但他的选材,主题,人设,外形(仔细看卡尔是不是很像中国的小“红领巾”)、点子方面都有可取之处,诸多结合算得上是一部顶级之作。
《飞屋环游记》在当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长片,最佳配乐,及其他三项提名,足以说明它的优秀。上映至今已7年有余,其剧情与人物形象仍历历在目。只不过每当我回忆起这部电影时,都会扪心自问:你的梦想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