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天光墟
终于去了一直想去的天光墟。璠胖子说这名字装逼,其实“天光”就是粤语的天亮,“墟”就是市场,天亮前收摊的市场。
凌晨五点的西门口除了环卫工人和在地铁口等开门的马拉松参赛者,游荡的都是看起来奇奇怪怪的人。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我们要找的东西,其实我们拐了个街角就看到了。想来也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要说不知道。
Lydia形容说,恍如隔世。

路灯黄色的强光照亮了整个高架桥底,那里聚集了一群群人,这一刻感觉震撼。地摊上摆的清一色是小时候在菜市场里能看到的地下六合彩的所谓预测(打个比方,日历插画里的动物代表着明天要开的号码),小贩叫卖得热烈,看的人也很多。我走得很快,担心他们对我们这种一看就是凑热闹的产生警惕。走到一半Lydia回到了人行道上,她说害怕,觉得那里有一堵墙,我们过不去,她们也过不来。我没有这么敏感,只是回想一下,他们其实一眼都没有望我。

出发前在微博查过天光墟,有人说这就是《北京折叠》的第三空间,自己亲眼看到的时候,更觉得那根本就是写实小说。这些没有技能没有背景的社会最底层的人,只能在更高阶层的人沉沉睡去的时候利用这个我们实际上是共同生存的空间,用我们不能理解的方式谋生,然后在那些阶层的人清醒前打包走人,继续在你们看不见的角落里为晚上的墟做准备。

我们又一直往海珠桥走去,赶在天亮前看看那个卖杂货的天光墟。这个墟更是热闹,卖的东西从二手电子茶品到衣服到家具,什么都有。买和卖的,都不乏老广州人。也许他们是为了谋生,也许只是固执地节俭。

七点快到的时候,一堆执勤人员就开始催促摊贩们收档了,他们把铺在地上的布一卷再用绳一绑,就可以走人了。等执勤人员走远了,一些人又走回来把布铺开,争取在天亮前再做一两单买卖。

执勤人员的背影,天慢慢亮了。也不知道政府,或者说第一第二空间的我们,放任他们在我们不利用的时空里做这些“违规”的事情,是慈悲还是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