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霸凌说不
查看话题 >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校园霸凌
这两天我的手机被中关村二小事件“霸凌”了。为什么它能挑动我们的神经,因为我们是家长,我们经历过,我们有回忆。也许是被害者?也许是加害者?也许是旁观者。 那些年,我们确实曾一起经历过校园霸凌。它引起重视是件好事,不过度解读就好。 先说说我小时候的回忆吧,很悲催,我是被霸凌的那个,应该是给我留下了阴影,在七八岁的记忆力只有这件事至今片段细节还能从我眼前闪过,别的事情只是记个大概而已。我记得是一对姐弟,每天我一下楼他俩就拿着荆条把我逼到角落,然后用荆条戳我的脚,姐姐动手,弟弟在旁边挥舞,即便现在我对“姐姐”这种称呼都有种反感,跟人打招呼,见人叫哥叫嫂没关系,见人叫姐有种莫名的不自在。后来我不愿出门,也不愿下楼,最终怎么摆脱这对姐弟的我已经不记得了。 长大了还曾问过我爸“住咱家楼下的是谁啊?家里俩孩子,比我大,一姐姐一弟弟”,遗憾啊,我爸也不记得了。当时的我,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大人,自己忍了。那个年代的孩子,遇到事情很少告诉父母或老师,因为告诉父母老师,父母或许没有时间搭理你换来的就是一顿训斥,父母有时间气不过给你出头找老师找家长换来的是其他同学的排挤。所以那时候,不只是我,很多小伙伴之间的事都自己解决。 这对现在的父母是个启示,不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首先要让孩子愿意跟我们讲。 再一段经历里,我就变成了霸凌者了。呵呵呵呵,可是我的记忆里没有这一段啊,都是别人帮我回忆的。长大了,有次跟我爸遇到了我的小学老师,聊到小时候,她说我小时候如何如何的厉害。一个小女生如何揪着男生衣领暴揍,如何把同班男生打的流鼻血,最重要我是如何多次的揍他家儿子。搞得最终忍受不住告诉了她,她把我叫到办公室,我又如何当着所有老师的面跟她吵架,说她当老师如何不会教育自己孩子,总之不拉不拉,后来她被说哭了。 (OS:噢,麦嘎德,这是我么?我不仅霸凌了同学,还“霸凌”了老师。说实话我一直怀疑中间有很多添油加醋的成分。)这段经历虽然我不记得,但经过我老师每次见我的多次提起,也强化的好像是有那么回事。事情的起因好像是,她儿子跟我弟之间的恩怨,引出我替我弟出头。 看,面对霸凌,打回去,似乎解决起来简单有效。 那些年,提到我们经历的霸凌,就不得不提香港的古惑仔系列了,他影响了一代人。我的中学时代,“陈浩南”“山鸡”那是多少男同学的偶像,于是他们在学校里成群结队,拦截低年级同学,收保护费,替同学出头。 霸凌别人,被别人霸凌,孩子的世界都是在模仿大人。 现在的学校,古惑仔不再提了,可是谁的父亲有钱,谁的妈妈有权,谁谁父母给老师送礼了,一样的影响着孩子们。 我儿子生日的时候,他的同学非要送他贵重的礼物,我没同意。孩子说“没事儿,阿姨,你就让龙龙收吧,我家有的是钱,我爸有个公司,钱都花不完。”“阿姨知道,不过那些都是你爸妈的,不是你自己的啊,什么时候你送你自己的东西,阿姨就同意了。”(os:NND,小兔崽子,是来炫富的么!)看着儿子眼巴巴的看着玩具,废了我多少脑细胞化解。这件事还算不上是霸凌,儿子幼儿园的一次经历,就实实在在是一次霸凌事件了。 事情是这样的:那时候,我在洛阳,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跟我说 “妈妈,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小朋友家给小朋友过生日了” “不上学么,你们怎么去的?” “有大车” “你们幼儿园组织的” “不是的,是xxx爸爸的,他家里还有电梯” “他家住高楼啊”我的意识里以为老师只是简单的组织一次家庭活动。 “他家是别墅,可大了,就他们家自己住,可漂亮,我们班每人都有麦当劳,还有礼物。” 顿时,我心里无数个草泥马奔腾而过,我试探的问儿子“今天玩的开心么?” 儿子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老师让我们给他唱歌。妈妈,咱们家为什么没有别墅?”我能感触到儿子简单语言里的复杂情绪。 “啊~~~尼~~~噢~~~”一时我语塞了。 噢,Miss chen(儿子班主任)请允许我给你妈妈请安,你愿意去跪舔人家脚趾我不反对,麻烦你不要带着我儿子好么!如果是这个同学邀请小朋友还不至于,老师居然亲自组织,MD,有没有搞错。 霸凌,有时候不一定是身体上的暴力,侮辱,打压,排挤,冷漠反而更容易让我们忽视。还记得,那些年的马加爵么?一个走入极端的例子。 儿子所在的幼儿园算是洛阳口碑很不错的。之后,我给儿子转幼儿园了,我没有找老师理论,因为我们不在一个世界,老师的观念里,带孩子们参观了大别墅,吃了麦当劳,还得到了玩具。他毒害了孩子的人生观,毒害了孩子对物质,对金钱的理解。 这次霸凌,对孩子是有心灵触动的,也许比孩子挨了一次打影响更远一些。 “宝宝,你长大想干什么” “我要当发明家” “为什么?” “发明了东西卖好多钱,就买个大别墅” “当医生吧?” “当医生赚钱么?” “科学家吧” “科学家和医生比,哪个更赚钱?” “你就那么喜欢别墅” “别墅不好么,你不喜欢啊”儿子心目中的别墅,要三栋,他一栋,妈妈一栋,他将来的儿子一栋,他的那栋别墅里要有直升机。 好吧,儿子,我被你打败了。 “想要别墅可以,但要通过自己努力,不能去做坏事” 这就是我跟四年级的儿子曾经的一次对话。 有不平,就有霸凌,那些年,我们都经历过,这些年还在继续。过去那个年代我们经常无视它,中关村二小的事情,不论结论如何,最好的结果是让我们开始讨论和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建设了。 面对霸凌我们要让孩子们愿意跟我们讲,也让他们有机会自己解决。被霸凌了,要懂得反抗,帮助孩子化解心中的委屈。到了一定程度的霸凌,不能只是姑息要有惩戒。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w5idou,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