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自恋
人生三大错觉是:门没关,我能反杀,她喜欢我。
晚上回来,我一直在想,“她喜欢我”的认知偏误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再到王尔德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一直在思考人是不是理性动物。很多我们有意识的决策常常运行于意识之外,我们的大多选择其实植根于一套祖传的机制。可否从进化角度阐述?
想到以后,我比较兴奋,告诉了三胖。
有些住在高楼的家庭会安装烟雾探测器,而这玩意又实在有点缠人,有时会半夜一点两点开始铃声大作,当你起身去查看的时候,却发现只不过是邻居在烧木头罢了。于是你想到调低它的灵敏度,可是万一真正的发生火灾了呢?
我们的大脑就像祖传的烟雾探测器,它需要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作出决策,在有类似烟雾的情况下就开始尖叫。
决策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错误,在一个信息不完整,不充分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总是作出正确的决定。
而且我们知道这将产生两种误差:
警报器响了,却没着火,这叫做“行为偏误”。
警报器没响,却着火了,这叫做“遗漏”。
类似的还有我们要出门的时候,会根据天气晴朗还是阴沉决定是否带雨伞。有时候天气阴沉,我们就会决定带雨伞,因为万一下雨,也就是产生“遗漏”,我们会被淋成落汤鸡,甚至感冒。而若仅仅是“行为偏误”,最多带了次雨伞罢了。
由此可知,“遗漏”会比“行为偏误”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比起系1000次安全带999次都是误差,理性的人都会选择开心的接受误差,因为比起被撞死,稍微动手系一下安全带实在是微不足道。
为了防御,进化赋予了人类有偏差的烟雾探测器。然而,你防御再好没进攻并没有什么卵用,比如三胖保养的很好,可以活到一百岁,但是他找!不!到老!婆!
是不是很尴尬,防御再好,你却没法将你的基因传下去,这对进化来说是不利的,于是与此同时,基因进化出了进攻偏差,驱逐我们去追逐繁殖的机会。男性在估计女生对自己的兴趣的时候,经常会判断失误,于是在大多数女性眼里,很多男人老是会犯花痴,男人却可能只是因为女性多看了他一眼就误以为她对自己有兴趣。
这样的设置会导致男性判断失误,但是从进化的意义来说,是有意义的,毕竟比起“漏失”,我们“行为偏误”导致的后果实在是微不足道。
你主动向一个女生表白,成功的几率或许并不高。但是很明显,那些认为女生对自己有兴趣的男人更有可能去表白。而若你不去做,你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姑娘。
晚上回来我告诉三胖这个想法,三胖表示这很扯淡,因为他说古代穴居人看上姑娘都是一棒子敲晕再带回去的。
这样的想法有些扯淡,在大自然中,人类相比狮子老虎属于弱者,他甚至单挑不过一只鬣狗,而鬣狗若脱群,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饿死,没有合作,弱的群体必然无法生存。
事实上古代穴居人的生存也是以50~100为单位的,现在我们或许在网络上可以认识超过百万的人,但是仔细想想,和你真正经常联系的人是不是还是仅仅限于50~100?
所以以后碰到我问,“你是不是爱我啊?”不要觉得是我自恋,其实这是祖先遗传给我们的机制。我们做的,不过是顺从进化而已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