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一颗种子

昨天跟长腿叔叔夜聊,她一开口就抛了【恋爱】这个话题,二十几岁的姑娘,脑子里或许只有恋爱吧。
她问:“阿九你谈过恋爱吗?”
我愣了一下,谈过吗?我回问她,恋爱是什么呢?你眼中的恋爱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呢?
她说,就是那种你喜欢他恰好他也喜欢你。
我说,应该有吧。
我曾有过两任名义上的男友,但都是小孩子家玩闹,类似于找个适合的玩伴这种心理。
记得跟第一任分手之后,在学校小卖铺碰见,看他拿着零食,我想估计是送给他现任的,回到宿舍之后,我突然哭了起来。朋友问我:“难过吗?看到他。”
我点头。其实不是难过他身边的人不是我,因为对他原本就没多少感情。我哭,是因为伤心自己碰不到喜欢的人。
第二任名义上的男友,我算是在朋友的怂恿下确认的关系,朋友说,阿九你不能不谈恋爱,你得去尝试啊。我说好。
可在第二天,收到他的信息,他说:“阿九,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你了。”
我没有像电视剧里怀春少女那么开心,相反的,我被吓了一跳,那时候简直可以用胆战心惊来形容。大夏天我躺在上铺,惊的手脚发凉。我就陪着他去买过一次洗发水而已,除了一日三次的问候,基本没多少交流,噢,还送过一个杯子。就这么点儿事,怎么就能喜欢上一个人呢。那时候我觉得这喜欢来的突然,去的也快。
后来我碰到过很合拍的,我说上一句,他能迅速的接下一句,默契的不行。可我一直觉得这进展太快,他要求确认关系,我犹豫再三。
一个月之后收到他信息,说他退学了,要跟着父母去外省工作。他说,阿九我是真喜欢你,可我不在富阳了,我们做朋友好吗?
我说好。那时还小,不懂未来的变数。所以做朋友是最明智的决定。
后来去了大学,一直觉得谈恋爱伤神烧脑。
昨天跟人夜聊时,对方说:“阿九我觉得你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我的确有故事,但不算特别吧。
谁出生到现在会没点故事呢?
早上醒的早,就去知乎刷话题。看到一个关于“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我点进去看了全篇。
作者说的都对,对于父母离婚这件事,孩子本身是没什么好恨的。凡事都有好有坏,别人眼里或许自己显得值得被同情,但同样的,你的承受力被大大提高了。
里面有提到一路成长的心理,我就仿佛看到自己。
之前好多人问我,阿九你怎么这么喜欢陈晨呢?
如果单纯是文字的话,其实我并没有觉得他的文字有多少震慑人心。只是他文字出现的时机刚刚好,仿佛在那一秒抓住了根救命稻草。
我初三中考前两个月,脑子里反反复复思考的只有一个问题——五楼跳下去直接摔死比摔残的几率大多少?
是的,那时候轻生的念头太强烈。试过绝食,但发现,自己少吃一口都会被同学拉去小卖铺。也试过割腕,用圆规在手腕处划,毕竟学校里没有刀,可划十下都出不来一滴血。
后来,在车站随意买了本《最小说》,看到了陈晨。我记得我看得他的第一本书,是《浮世德》。书里他把青少年时期,对这世界的厌恶写的很彻底,活脱脱当时的我,看完之后,我告诉自己,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活着你至少还能去争取什么。
看完《浮世德》痛哭一晚,我就彻底换了人格。阿九还是阿九,但不是原来的阿九。
包括之前愿意去东南亚工作,也是因为陈晨写的《双chen记》。潜意识里我在跟着他的轨迹走。
影响我这么多的人,能不这么拼命去喜欢吗?
我跟长腿讲,我这人超级缺乏安全感,人嘛,谁会害怕去拥有,当然是害怕失去了。
爱,是人的一种本能。感情这东西不是上厕所,你说憋一分钟就憋一分钟的。
尝试多了,失去多了,不会丧失这种本能,但是,会把本能掩藏起来。
人心同是肉长的,可现实中大多人过的脸面。匆匆忙忙的,没太多时间去挖深,慢慢的就隔了太多距离。
大势所趋。
昨个儿在朋友圈发动态,约了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夜聊,一群人留言评论,有人朝我翻白眼,他们或许觉得我神神叨叨的,大概又是脑子不灵清了。有人说好,约了时间。也有人最终评论了却没有来的。想聊却没来的人,我默认为你还没有准备好。我不兴挖掘窥探别人的隐私,如果是熟人,权当你予我分享生活,陌生人的话,我便做你的小耳朵。
总有人说我想太多,思想观念太悲观,可我要是不说,所有人都夸我乐观积极没心没肺。
这是生活教我的表跟里。
剥一颗种子,待到天晴。
愿,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