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的秘密:学习放下自己的需要
![]() |
清晨醒来,闹钟早就响过了,先生这家伙还赖在床上丝毫没有要起床的意思。我起床时故意弄出点动静,想要因此而唤醒他,不过他却不为所动!
我坐在他的身边,看着他的脸,好长时间没有试过这么近距离看他了,想伸手触摸一下他的脸,可伸出的手却停在半空中没有落下来,脑海当中立刻浮现曾经被睡眼惺懵的他粗暴的挥手打掉我的手的情景。这时,我才发现我的内在对他早已储存了太多的“不敢”。
不敢太过于亲近他,不敢问他问题,不敢直说心中的话(总是要考虑很久,想想如何不会触碰到他敏感的心才敢表达),不敢……太多的不敢。仿佛他的身上穿了一层厚厚的盔甲,而且一旦不小心触碰到他时,他身上的那些尖锐的刺就会竖起,从而把自己给刺伤。
当他开始醒觉我要叫醒他,翻个身说:“我知道了。”我收回手,轻叹一口气问自己:“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不是不理解他的累、他的苦,我发现自己的内在也有很多的期待和渴望,要完全的接纳对方的苦还真的不容易哦,那是需要放下自己的期待和渴望才可以做得到。
要不就会时不时的会受伤,内在那种渴望被重视、被看到的需要无法被满足的时候,就会被失望、抱怨、忿恨的潮水所淹没,那个时候,战争、矛盾、隔离的状况就会反复呈现吧。
![]() |
克里斯多福·孟说:学习放下自己的需要。因为对方同样的也有很多的需要和期待,当彼此的需要相碰撞时,就如两个抱着一大堆东西走路的人,给堵在一条通道上,都想以最快的时间的通过,当拼命的想要达成自己的需要时,反而被挤塞得更严重。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其中的一个人能先放下手中的东西,让另一个人先通过,然后再拿起自己的东西通过。
亲密关系也如此,每一个人都想成为焦点,成为那个最重要的,都想是第一个通过通道的人,因为我们总会在想:“为什么不是对方先放下,为什么是我呢?”如果在关系中来争论对错,就一定会伤了关系,因为在亲密关系当中,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彼此不同的需要而已。
那么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在亲密关系当中要的是什么?是要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彼此的关系和谐?双方的利益是否大于个人利益?还是个人的利益大于彼此关系的利益?这都由当事人自己来选择。
而对于我来说,之所以累积了那么多对先生的“不敢”,那跟他并没有关系,那只是我内在的愧疚在作怪而已,那是对他的愧疚感使然(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我一直都徘徊在亲密的门口而迟迟不敢进入,一直都觉得无法全心全意的来爱他,在跟他互动的过程通常想到的都是如何让自己更快乐?如何不让自己受伤?而不是如何不让受伤,如何让他快乐?甚至都没有考虑到,彼此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大家都能满足彼此需要的状态?
![]() |
当我开始醒觉于自我局限时,因此而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愧疚(愧疚是一种源于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接纳,要求完美的我不允许自己的自私、自己的局限和狭隘),我都没有做到,可却要求他来做到,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当我还没有找到出路,当我还无法释放这种愧疚时,那么愧疚这一种罪也许对于我的心灵来说太过于严重了,严重到我不敢去面对,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不去面对。于是我开始有意无意的创造先生对我的疏离、对我伤害、对我的粗暴、对我的不理解等等来让我不断的忏悔、难过、受伤,这样我就不用来面对那个深层的愧疚感了。
小我自我保护的系统是如此的严密而精准,每一个事件或者问题的发生都是如此紧密的环环相扣,看起来毫无关系的问题,其实内在的源头都是同一个。真正要做工作的是自己内在的愧疚感,学习放下内在的愧疚感(接纳内在不完美的自己,接纳那个自私的、局限的、狭隘的自己,允许自己也是可以犯错的,宽恕自己曾经的错。)
我目前最重要的功课,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无法放下(接纳、宽恕),就很容易将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的身上去。而在所有的关系当中都可以找得到我们对外投射的痕迹和影子,因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镜子,而我们都生活中镜子里,如果有一天你醒觉,就可以跳出镜子外面来观看,你是如何创造自己的世界的。
亲密关系就是一面魔镜,在彼此的互动当中清晰的照见内在的渴望、阴影、伤痛以及需要。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在关系中成长,在情绪的波峰波谷里,在彼此扭曲的面貌里,在问题里、事件中看到自己需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别人的需要,然后在彼此需要里达成共识,一起努力、一起创造,相互给予、相互支持。
![]() |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亲密关系心法”。
感恩您的关注与分享,感恩有您!
婚姻情感咨询:18688491502【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