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飞去|(五)当时只道是寻常
关于刚刚毕业适应工作这件事,我并没有太多要说。适应新环境都需要一个“痛”的过程,这是避免不了的。很多小朋友纠结于工作的压力和人际关系,其实大可不必。看起来所有的丝丝绕绕其实都围绕一个点展开,就是做好你手里的事,有余力再帮别人做一点事。在工作场合,事情做好了,就会赢得最基本的尊重,别人才会想要了解你,你是想要交朋友啊还是化解压力还是和同事建立良性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的。
人一思考,生命才会变得沉重,而我当时并没有什么可以思考的事。适应了工作之后,生活开启平淡模式。幸运的是,我是闲不住的那种人。就在刚毕业就挺进一线城市的朋友们打拼的时候,为生存孤军奋战的时候,我在这座小城市享受了一段相对而言闲适的时光。
我们当时是8点上班4点半下班,中午大约有一个小时的休息。但因为考试都安排在周末,所以周末经常不休息。不过每次下考点也是很好玩的事,因为我不在业务科室,下考点基本就是监察工作(传说中的流动监考),不仅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还要在监考老师和考生面前假装“威严”。现在的高中环境都很棒,窗明几净的,学校绿化也都不错,超市里物品应有尽有,教学楼里有贩卖咖啡的机器。有时候看到小小朋友们带着满脸的胶原蛋白走来走去,就羡慕得不行。也认识了一些学校的老师,他们因为和小朋友们一起久了,眼神比较纯净,状态也比较单纯,少有机关单位的一些人情世故的东西。
余下的大把时间就用来看书看电影了。我的办公桌后面有一个柜子,我把经常看的书搬到单位,方便随时翻阅。那时候,领导也对我很好,给我足够的权限来调剂自己的工作节奏。我一般会自己列个类似时间表的东西,把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标好。比如1月份有人该转正,3月份有人退休,6月份有人可以晋升而单位有空余的职数,把这些事情报告给领导后去执行。平时的一些小事情我都自己安排好,哪天跑哪个地方,领导也不操心。
基本在最初工作的两年,我读了大量书,刷了大量电影。当时也没想过这些东西会有什么用处,确切地说也没想过以后会有什么变动,纯是打发时间。中文专业毕业之后,读书的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这大概是我生命里的一大幸事了。而小城市可供娱乐的东西不多,除了聚聚餐唱唱歌也没别的。所以我成了影院的常客,一下班就往那里跑,基本在国内院线上映的影片都有看过。特别好的片子想要体验视觉效果的,会约同事去临近的省会城市看巨幕。算是一段忙碌却非常开心的日子。
办公楼地处老城区,白色的五层小楼。一楼是储藏室、收发室和食堂,办公室在二层和三层。我的办公室在二楼楼梯口对面,是最显眼的所在,领导办公室在二楼里侧,而大部分业务科室在三楼。不在政府楼办公的好处是不用那么拘束。我们不用穿正装上班,实际上只要穿得不太出格领导都不管。也没人看你的头发什么颜色,发型什么样子。这是政府楼办公的人不可想象的福利。我当时唯一注意的就是夏天不穿热裤上班,因为不一定什么时候会有外面的领导过来。指甲也注意不涂成鲜艳的颜色,怕递材料时吓到五十多岁的领导。
每个办公室都有电话,也有内部的号码,但很多时候会直接靠吼叫呼唤同事。想起不管什么时候去政府大楼都是静悄悄的状态,我就觉得我们那时候又自由又幸福。有一阵子,午饭结束后,我们组队玩CS(我的CS就是我同事教的),二楼一个战队三楼一个战队,特别开心。刚开始的时候不太会玩,同事欺负我,拿着一把刀围着我跑。后来逐渐熟练了之后,我还是蛮厉害的,虽然玩不过那些从小就玩的几个男生,大部分人还是不在话下。如果队友比较菜,我还经常会成为第一杀。那时候还玩的一个游戏是《仙剑》系列,被L老师带上道后一发不可收拾。由于是剧情游戏,基本都会放在假期玩。我很喜欢这种逐渐解密的剧情“套路”,支线剧情也做得津津有味。有时候会抑制住自己尽快打开下一个地图的愿望,耐心做完这个地图的支线剧情,很有意思。后来我想,很多事情大概就是这样,没办法提前一步,也没办法投机取巧,时间太公正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考验你的耐心。
可以看出了吧,在家的时候,我就像个男孩子一样。原来单位男生比较多,他们嘴上管我叫“妹妹”,心里都把我当“兄弟”。我倒是很喜欢这种爽脆的感情,也不用费太多的心思去维护什么,因为我知道即使有什么事情他们不会在意,我也不会在意。一起久了,就互相能接到对方抛出的所有的“梗”,所以一起吃饭的时候,话语从来不会“落地”,经常笑到肚子痛。
小人鱼如果还没有决定冒险,也会在她的专属领域度过快乐的一生罢。只是当时没太在意这份快乐的重量罢了。
(未完待续)
人一思考,生命才会变得沉重,而我当时并没有什么可以思考的事。适应了工作之后,生活开启平淡模式。幸运的是,我是闲不住的那种人。就在刚毕业就挺进一线城市的朋友们打拼的时候,为生存孤军奋战的时候,我在这座小城市享受了一段相对而言闲适的时光。
我们当时是8点上班4点半下班,中午大约有一个小时的休息。但因为考试都安排在周末,所以周末经常不休息。不过每次下考点也是很好玩的事,因为我不在业务科室,下考点基本就是监察工作(传说中的流动监考),不仅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还要在监考老师和考生面前假装“威严”。现在的高中环境都很棒,窗明几净的,学校绿化也都不错,超市里物品应有尽有,教学楼里有贩卖咖啡的机器。有时候看到小小朋友们带着满脸的胶原蛋白走来走去,就羡慕得不行。也认识了一些学校的老师,他们因为和小朋友们一起久了,眼神比较纯净,状态也比较单纯,少有机关单位的一些人情世故的东西。
余下的大把时间就用来看书看电影了。我的办公桌后面有一个柜子,我把经常看的书搬到单位,方便随时翻阅。那时候,领导也对我很好,给我足够的权限来调剂自己的工作节奏。我一般会自己列个类似时间表的东西,把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标好。比如1月份有人该转正,3月份有人退休,6月份有人可以晋升而单位有空余的职数,把这些事情报告给领导后去执行。平时的一些小事情我都自己安排好,哪天跑哪个地方,领导也不操心。
基本在最初工作的两年,我读了大量书,刷了大量电影。当时也没想过这些东西会有什么用处,确切地说也没想过以后会有什么变动,纯是打发时间。中文专业毕业之后,读书的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这大概是我生命里的一大幸事了。而小城市可供娱乐的东西不多,除了聚聚餐唱唱歌也没别的。所以我成了影院的常客,一下班就往那里跑,基本在国内院线上映的影片都有看过。特别好的片子想要体验视觉效果的,会约同事去临近的省会城市看巨幕。算是一段忙碌却非常开心的日子。
办公楼地处老城区,白色的五层小楼。一楼是储藏室、收发室和食堂,办公室在二层和三层。我的办公室在二楼楼梯口对面,是最显眼的所在,领导办公室在二楼里侧,而大部分业务科室在三楼。不在政府楼办公的好处是不用那么拘束。我们不用穿正装上班,实际上只要穿得不太出格领导都不管。也没人看你的头发什么颜色,发型什么样子。这是政府楼办公的人不可想象的福利。我当时唯一注意的就是夏天不穿热裤上班,因为不一定什么时候会有外面的领导过来。指甲也注意不涂成鲜艳的颜色,怕递材料时吓到五十多岁的领导。
每个办公室都有电话,也有内部的号码,但很多时候会直接靠吼叫呼唤同事。想起不管什么时候去政府大楼都是静悄悄的状态,我就觉得我们那时候又自由又幸福。有一阵子,午饭结束后,我们组队玩CS(我的CS就是我同事教的),二楼一个战队三楼一个战队,特别开心。刚开始的时候不太会玩,同事欺负我,拿着一把刀围着我跑。后来逐渐熟练了之后,我还是蛮厉害的,虽然玩不过那些从小就玩的几个男生,大部分人还是不在话下。如果队友比较菜,我还经常会成为第一杀。那时候还玩的一个游戏是《仙剑》系列,被L老师带上道后一发不可收拾。由于是剧情游戏,基本都会放在假期玩。我很喜欢这种逐渐解密的剧情“套路”,支线剧情也做得津津有味。有时候会抑制住自己尽快打开下一个地图的愿望,耐心做完这个地图的支线剧情,很有意思。后来我想,很多事情大概就是这样,没办法提前一步,也没办法投机取巧,时间太公正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考验你的耐心。
可以看出了吧,在家的时候,我就像个男孩子一样。原来单位男生比较多,他们嘴上管我叫“妹妹”,心里都把我当“兄弟”。我倒是很喜欢这种爽脆的感情,也不用费太多的心思去维护什么,因为我知道即使有什么事情他们不会在意,我也不会在意。一起久了,就互相能接到对方抛出的所有的“梗”,所以一起吃饭的时候,话语从来不会“落地”,经常笑到肚子痛。
小人鱼如果还没有决定冒险,也会在她的专属领域度过快乐的一生罢。只是当时没太在意这份快乐的重量罢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