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踏上了中欧大地——克拉科夫
第一次到波兰的克拉科夫,我是从德国飞过来的。坐着像二战遗留下来的小破飞机,误打误撞恰好造成了一路逆流而上走向欧洲的历史中心的漩涡的感觉。 在欧洲范围内克拉科夫的建都历史相当长,从开始的维斯瓦族统辖到后来卡齐米日大王定都于此,克拉科夫作为波兰最黄金强盛时期的国都,也就成了全欧洲的科学文化、经济贸易中心。当然现在是欧洲的旅游热门城市,但是在中国挺冷门的,这不要太美妙了,迷失在充满中世纪风情的老城里,几乎看不到中国游客。 我来来回回经过并停留在克拉科夫三次。由于我一贯的选大段时间坚决不攻略地抬腿就走的出门风格,有时候会绕出很多弯路。然而来了克拉科夫三次居然不嫌多,比起所有巷子都填满了游客的布拉格,我反倒喜欢相对冷清的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的apartment相当便宜,提前一天随手在booking上就能找到不过100兹罗提的很有特色的房间。管理员是个相貌挺有韵味的姑娘,深色头发,还会很流利的英语,想给我介绍本市推荐观光处,然而我在公交车上的一路看见外面漂亮的老建筑,各种大学生从各种学院鱼贯而出的情景时就已满心长草,为了不失礼貌暗自抓心挠肝地听她说完,终于拿了钥匙跑掉了。 克拉科夫老城的颜色基调为米黄色、淡绿色以及用在防御工程或者教堂上的砖红色。

我最喜欢这样的感觉:斑驳的教堂老墙下,突然听见有人用手风琴拉着巴赫的曲子。

只要向着中心广场进发,无论从哪个方向来,一定会第一眼远远看见圣母教堂,她在这个没有什么高建筑的老城里实在是太高了。每当整点,为纪念13世纪发出蒙古人袭来警报结果被一剑封喉的号手的号角声就响起了。所以说蒙古人的骑射能力真的蛮厉害。反过来看曾经当过抵御蒙古人的欧洲和屏障的波兰也蛮厉害。

老城广场蛮大的,非常豪华的双驾马车规规矩矩排着队。这个马车也算是克拉科夫的一个名片吧,毕竟其它古城里的马车通常是单匹马带着更朴素的车厢。广场中央立着亚当密茨凯维奇(Adam Mickiewicz)的雕像。密茨凯维奇是波兰最著名的诗人兼革命家,写完《先人祭》的那年也被流放到俄罗斯过。可我觉得出生在立陶宛生活辗转波兰俄罗斯算是有趣的人生经历足迹呢。


老城内还有其它各类古典或现代雕塑,跟密茨凯维奇隔着广场相对的是一颗歪倒的大头。波兰朋友说在克拉科夫上学的时候,大家晚上约碰头去酒吧一般要么说在“亚当那儿见”,要么说“在头那儿见”。 广场一端有一群看起来像拍电影的,可是凑过去看看,好像其实是搞名画cosplay的。10月的波兰已经有点冷了,演员和围观群众好像并不觉得冷。说来10月的欧洲真的是太讨厌了,几乎全境下雨不停。

中央广场正中是纺织会馆,当初全欧洲的贸易中心就在这里。各国商人沿着贸易路线,最终到达克拉科夫。不管从哪来都要会波兰语,斯拉夫语言不算简单,几百年前的商人一定很刻苦。现在纺织会馆还保存着各个当初小国家或地区的家族族徽以及商团标识。 转来转去,找到了卡廷惨案纪念碑,或者说纪念杆,因为它只是个小小的木头十字架。苏联的黑暗历史给周边国家带来很多伤害,于是几乎所有当初苏联控制地区人民都恨苏联,苏联解体之后再把仇恨转嫁给俄罗斯,可是为什么谁都懒得思考原本俄罗斯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呢。 说到波兰人的爱憎,有那么点莫名其妙。我在我的前一篇日记里说了波兰超级喜欢中国。其实离得远喜欢神秘感倒是很容易,喜欢邻居才更不容易。波兰就很喜欢捷克,然而什么都不走心的捷克人对波兰人似乎不感冒。乌克兰当帮凶也屠杀过波兰人和犹太人,但是波兰人还是挺喜欢乌克兰的???波兰人大概最恨两个国家,一个德国、一个俄罗斯。然而矛盾的波兰人又通常觉得俄语很好听,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在苏联教育下成长的那一代大部分都还会说俄语。他们一边不喜欢俄罗斯一边听说我居然学了俄语就对我刮目相看了。

我沿着当初的外国使臣走的“皇家之路”,一路沿着小坡度前行,爬到了瓦维尔皇家城堡。私以为这个皇家居所很有童话风,颜色明快,瓦维尔河弯弯绕在旁边,晴天的时候非常可爱,甚至连所有欧洲古城应该配备的恶龙故事也有了,虽然这个故事那么俗套永远是恶龙要吃少女,终于有个人类勇敢青年去打败它之类的。 在宫殿的教堂里有一场隆重的弥撒,我碰见大主教大人很有派头地从我面前经过,前面停着他的车,有人已经把车门拉开。主教大人一行人从我面前一米远经过然而大家都目不斜视并没有看我一看。


逛完宫殿下山来见到了我的一个波兰朋友的表哥,因为朋友是拉拉然而她全家都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我被叮嘱一定不要说漏嘴。表哥身长近两米,倒像个荷兰人。去了他推荐的传统波兰饭馆,被酸麦汤恶心到了。那里晚上的乐队演出很好,可是没有舞台, 手风琴吉他低音提琴手都站在连接玻璃阳光房和屋子的门口,饭后不得不从乐手中间穿过。外面负责挂客人衣服的胖胖的爷爷向我点头微笑。 除了酸麦汤不喜欢以外,其它的波兰食物在充满黑暗食物的欧洲中部完全是一股清流。Bigos(酸菜)就很好吃。 后来几天我又去了各式各样的餐厅,吃到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泡了各式各样的酒吧,觉得波兰大学生太洒脱了,物价这么低,酒水又丰富又便宜,也难怪波兰酒鬼那么多。 克拉科夫的特色烤乳酪饺子很棒喔。

第二天我去专门去参观博物馆。 克拉科夫有很多博物馆。 地下博物馆很有意思,把几个世纪前的道路挖掘出来给现在人展示,还有音像设备再现过去的街市场景。据说每一个新时代都在旧城市上方铺设新的道路,因此分层保存的很完好。这是一个很好的展现波兰辉煌时代的博物馆。


每天都像寒号鸟一样嚷嚷冷的我参观完地下博物馆出来买了块面包,灰身绿头的鸽子们很快扑过来了,干脆站在我的胳膊上吃掉了我的面包。 楼上的美术馆里主要是波兰最重要的画家西米尔拉德斯基(Henryk Siemiradzki)的作品展。他生活在19世纪后半,欧洲新古典主义盛行的时期,因此,他的绘画题材也是以希腊罗马历史、神话为主。有人评论说西米尔拉德斯基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甚至超过了同时代的所有俄罗斯的画家。我不知道这个评论的出处,是出自哪位评论大师还是我们国人喜欢以讹传讹。毕竟同时代在俄罗斯差不多正好是巡回画派,一个辉煌时代。我也去过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那儿可以看到大量巡回画派优秀作品,那时有一个充满自豪感的胖胖的中年女解说员们在讲每一幅画的创作背景。应该说这个评论很牵强,毕竟西米尔拉德斯基擅长的是历史题材人物画,巡回画派还有俄罗斯特有的茫茫森林、雪原、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题材。 波兰中央车站枢纽楼上是一个很大的Mall----Galeria Krakowska。中端产品齐全,没有奢侈大牌,正合我意。于是后来某天在捷克买衣服买得不高兴的我,一抬屁股飚回了克拉科夫。 后来我逛了波兰很多城市的商场,凡是商场里的外汇兑换窗口都不要好。算了一下人民币对兹罗提差了6个点,欧元兑兹罗提也好不到哪里去。 然而购物环境是很好的,导购们的英语都不错,又笑容满面又殷勤。而且波兰物价是那么的低。 合我意的还有散落在老城各处的大学城的气氛。卡齐米日大王创立加上亚维嘉女王的努力游说罗马教廷,才有了这所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的雅盖隆大学。任德国纳粹的嫉妒下还是好好保存到了今天。游历国内的古镇时我总是很遗憾那些地方太商业化,好像没有商业化就没有别的办法发展一样。可是克拉科夫这里,穿越了千年,人们正常生活,学生依旧穿过古城各个角落去各个系上课,也没有形成过俗的商业气氛,虽然这里当年还是古欧洲贸易中心呢。这是国内古镇政府旅游局等等部门该好好想想的问题。 克拉科夫周边有几个著名的地方。 首先,大名鼎鼎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人类黑暗历史的见证。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也在这取景过,克拉科夫室内还有辛德勒的工厂旧址改的博物馆。 然而此次我没有去奥斯维辛,这个沉重的地方,我更想在隆冬季节去探访。 我去了维利奇卡盐矿,它在首批世界遗产名录上。古代的波兰因为有这样一个大盐矿的存在而富得流油。传说是匈牙利嫁过来的金加公主找到了维利奇卡,盐矿下现在还有她的雕像画像,她在矿工心目中大概是圣母一样的存在吧,听说每次有了火灾或者什么困难大家就向着王后祈祷。 这么想来波兰应该感谢匈牙利,上面说的亚维嘉王后也是匈牙利嫁过来的呢。 盐矿经历无数代工人的挖掘深不可测。这个地方要提前预定参观团,一群人被讲解员带领着走木质楼梯下去,一层又一层,转到头晕眼花。后来看到老人团是可以坐直梯下去的。大概年轻人就必须先来这个下马威。

矿道不算宽,然而密密麻麻,初来觉得错综复杂,感觉自己进入了蚂蚁人的地下宫殿。这里甚至有一个地下教堂,可见当时人们多虔诚,做工也不忘祈祷。在深深暗暗的地下本身就有压抑感,我又走在最后一个,某段矿道听见后面的门突然咣当一摔,吓得不轻,之前看过一个挪威电影二战纳粹没死藏在一个废弃医院里的情节顿时想起来了。不过摔门的只是来例行检查的消防员哥哥。


忍不住好奇在各种墙壁上舔了几次,都咸得可以。虽说可能不知道有多少先来的游客也这样好奇地舔过,这么一想怪恶心的,然而盐是可以杀菌的嘛,甭庸人自扰了......导游大叔又说盐矿里的空气对人身体有益你们多呼吸呼吸,那我想此番绝对是健康之旅了,徒步在地下迷宫走了几公里呢。 走在我前面的情侣怪讨厌的,一直不停拍纪念照。只要他们停下了,后面的我就无路可走,只能边等边看这胖男士和高跟鞋女士摆造型。欧洲人若是爱起拍照来比中国日本游客更厉害多了。 盐矿应该算得上是人类奇迹之一,若到了克拉科夫,不妨去瞧一瞧。 维利奇卡镇离克拉科夫市有点距离,波兰的公交也是有时间表的,我只按预约团的时间算了去程,没计划回程,从地下坐电梯冒出来后发觉下一班车要等很久。同样过来看了看时间表的外国游客尴尬地互相看了看。于是利用等车时间参观了这个小镇,它也有一个小广场。然而不过才晚上七八点,所有商铺饭店都打烊了,黑漆漆一片。 最后一次坐了波兰小巴来克拉科夫,又见了一个波兰朋友,她嫁给一个日本的年下丈夫,现在挺着大肚子,居然走得比我快。日本丈夫在这找到个教日语的工作,她讲了好多自己老公的笑话,比如有次跟拉手她走在路上,学生们过来打招呼,吓得他立刻把手松开了。她实在太逗了,会面变成了中波联合日本人行为吐槽会。 下次来克拉科夫我要住在卡齐米日犹太区慢慢逛。
相关日志 关于波兰:https://www.douban.com/note/602173029/ 华沙 https://www.douban.com/note/595756929/ 柏林 https://www.douban.com/note/598094523/ 布拉格 https://www.douban.com/note/592541160/ https://www.douban.com/note/591358442/

2017年准备好好做微信公众号——穆尔登格 影评、看世界、俄罗斯周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