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一 人对于黑暗天生就有一种恐惧的心理,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怕黑,可能是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先祖对于黑暗的恐惧。在原始社会,当黑夜降临的时候,天地陷入一片漆黑中,阻碍了感官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其说是对黑暗的恐惧,倒不如说是对未知的恐惧。这种情绪就这样通过血脉代代相传。我们对黑暗的恐惧就这样与生俱来。 当人们再无饥饿之虞,便开始讲究礼仪,有了知识的传递,给黑夜具象化了一件外衣,谓之鬼。小的时候特别怕黑,也特别怕所谓的鬼神之流。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所谓的鬼神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倒不是那么怕了。从一些作品中也了解到其实鬼也和人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有的娇憨,也有底线,有爱笑的,也有一天绷着个脸的。个别的也喜欢搞点浪漫。 我同情过被宋定伯骗去卖掉的那只傻鬼,被宋定伯拙劣的谎话骗来骗去,一股脑把自己的弱点都告诉别人,最后变成羊被宋定伯卖到集市,你还要帮别人数钱,傻哎,你!你这样的傻鬼还是乖乖宅在家里面算了,不要随便出来溜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危险。 迷恋过婴宁嗤嗤的笑容。她捻梅花、执杏花的一举一动,无不让我魂牵梦绕。戴望舒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我希望能有王子服一样的运气逢着婴宁一样的姑娘,笑容可掬、天真烂漫。然而故事到了结尾,我确实心疼得不得了,舍不得让她难过,舍不得看她流眼泪。纵有不舍,婴宁却不再笑了,哭着向王生表白鬼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请求共葬。那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再也没有了。上元佳节,王子服巧遇一位手执梅花,笑容烂漫的美丽女郎,此后心心念念;古月今时,彼心心念念,此亦心心念念。 《说文》里面称鬼实为人之所归。清袁枚的《子不语》里提到人死为鬼。由此观之,虽为鬼,实则人矣。 二 让我感兴趣的是地府里的两个小鬼黑白无常,在我的印象中他俩就是为阎王打工的两个小小的公务员。在荧幕上仿佛稍许有点能耐的人都瞧他们不起,老是被别人欺负。西游记中就是这两货把孙悟空的魂拘来,最后搞得地府够呛。 当我对他俩了解越深,就越发喜欢他们的性格。可以说他们是最具人味的鬼了。他们住在地府的名山上,我总在想他们是在山上有坟墓呢?还是有豪宅?他们应该是住在一起的吗?好基友? 先简单地介绍下他们吧!白无常其实并不是姓白,原名叫做谢必安,脸色煞白,高高的瘦瘦的。应该是一个高帅富吧!喜欢白色,总爱穿一身白色的直裰,民间也称乎其为七爷;黑无常原名叫做范无救,也称八爷,个头比较矮,同时有点胖。喜欢黑色,自然爱穿一身黑色的直裰。并且他俩还总戴两尺长方帽。什么概念呢?别说搁古代了,就说现代也是绝对的个性。更何况这哥俩还在帽子上写字,还一套一套的,黑无常帽子上写“天下太平”,白无常的就是“见吾生财”;若是黑无常帽子上写的是“正在抓你”,那白无常相应的就是“你也来啦”。也有些地方是“一见生财”。想必这哥俩应该不止这两顶帽子吧!说不定有一些已经腐朽在历史的长河里了。其腰束草绳,脚着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拿的是破芭蕉扇,算盘,铁索,两肩高耸,眉眼外稍向下,呈八字。这便是无常的形象了。 李白有一首诗叫做《长干行》,有几句我非常喜欢。“郎骑竹马来,起舞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闲猜。”除了这两句比较有名之外,还有一句叫做“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前两句说的就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后面这句讲的是庄子的一则寓言故事,叫做“抱柱信”。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一个叫做尾生的小哥和女朋友约会,地点就选在桥下,到了约定的时间,姑娘却一直不见踪影。尾生怕姑娘来了找不到自己,不愿失信于女子,就一直在桥下枯等。等到黄昏,仍不见女子芳踪,只于与落日为伴;等到黑夜,与汩汩流水;等到次日,河水渐涨,慢慢漫过尾生的身体,尾生还是不愿离去,仍在苦等,最终怀抱梁柱而死。据《西安府志》记录,此桥名为蓝桥,位于陕西蓝田县的蓝溪之上。尾生心怀抱柱之信,便于此处,魂断蓝桥。 为什么会谈到抱柱信,民间传说里七爷和八爷就是基友版本的“抱柱信”,无非是把爱情迁移到友情上,“黑白无常”的原型就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的写照。两位本是至交好友,正好相约出游,至桥头,天气巨变,七爷想到这里离家近,便要八爷在桥边等他,他回家取伞,谁料七爷刚回家,暴雨已至,河水见涨,八爷为不失信与七爷,就在河边等待,被河水淹死,当七爷取伞回来的时候,早已不见八爷的影踪,得知八爷身死,愧疚不已,便在桥上悬梁,自尽而死。阎王爷嘉勋其信义深重,命他们在城隍爷前捉拿不法之徒。所以白无常在民间传说中的形象是脸色煞白,吐露长舌,一副吊死鬼的形象,实在是人家本来就是叫吊死鬼,而黑无常体态臃肿,其实是给水泡胀的。最近小戏骨白蛇传相当火热,笔者也看过,在里面的黑白无常都是吐露长舌的形象,这个形象其实是错误的。另一种说法中,他们是正在捉拿罪犯的捕快,在追捕过程中路过此桥。才有了后来一系列故事。 民间传说中认为看见白无常是要交好运的,这也难怪七爷的帽子上有些时候写的是“见吾生财”。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看见了白无常,非常害怕,就随手拿起旁边的砖块去打七爷,七爷也不可能不还手,任由你打,他也打这个人,那什么打呢?用金元宝砸,就这么任性,用钱砸人。结果这人之后一段时间都在走财运。这也难怪民间有种说法称见黑无常死,见白无常走运。七爷可算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了。 真正让我对白无常由改观到喜欢的是在绍剧《跳无常》中的一段念白:“有一日,阎君发下勾魂牌票叫我去拿远方的癞子,我见他妻儿哭得悲伤,就放他还阳半刻……" 我见到白无常的怜悯之心,用钱砸人的萌态,黄泉路上听许仙唱歌的浪漫。除了婴宁的笑,在我脑海中回荡的也就只有七爷了。 三 现实中普通民众看见的只有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也曾怨天地不分好歹错勘贤愚。于是便意造人死后当有一个世界,生前种种,死后种种。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生死权。任你是富可敌国还是贫不立锥,终逃不过阎王爷的勾魂牌票。黑白无常的名字便被赋予这样一层含义。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的人无救,这是人们希望能有一个公平的环境,生前作恶,死后必定受苦处罚,生前积善,来世必然享福。想来这就是黑白无常被赋予存在的意义。 鲁迅先生在无常一文中提到:我也没有研究过小成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之谈,则在印度的佛经里,炎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房也是有的,都在地狱里做主任,至于钩摄生魂的使者的这无常先生,却似乎于古无征。耳所习闻的也只有人生无常这句话,大概这意思传到中国后,人们就把它具象化了,这是在是我们中国人的创作。先生是这样评价白无常的:一切鬼众之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 非常中意白无常,就把我认识的无常一股脑分享给大家了,其中或有些笔误偏见,大家权当是看一个笑话吧。最后分享洛夫的一首诗,特别喜欢那句“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
爱的辩证
洛夫
我在水中等你 水深及膝 淹腹 一寸寸漫至喉咙 浮在河面上的两只眼睛 仍炯炯然 望向一条青石小径 两耳倾听裙带抚过蓟草的窸窣 日日 月月 千百次升降于我胀大的体内 石柱上苍苔历历 臂上长满了牡蛎 发,在激流中盘缠如一窝水蛇 紧抱桥墩 我在千寻之下等你 水来 我在水中等你 火来 我在灰烬中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