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日 开始【公开日记】第一条吧
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仿佛被时光逼到了角落,还没有准备好开启另一扇大门,迎接下一个盛大的场景,于是只好珍惜着哪怕每寸光阴,安稳待在角落,学习与思考,准备着与2017的约会。
没有犹豫的余地。就像在此刻,12月1日的最后一个小时,慌不择路,径自键盘上敲打起来。今天是爱豆的生日,想趁着莫名的兴奋劲儿做点什么,一个小小的改变也会make a difference的吧。这些天在忙着专业知识的充电,荒废了好几天的日记,有点像出门人模人样,但也还知道其实卧室乱得像猪窝。
不久之前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所谓的“文学”,其实我未得要领。对于文学的喜爱,是基于以前的褊狭,沉浸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一厢情愿。这些天接触了些不同的东西,比如经济学的逻辑与常识,反观之前的执拗,才知道,应该摒弃文学本身的自我纠结才对。用经济学的逻辑分析文学题到的问题,不觉有种,唔,“关怀智障”之感。这么说未免太自负了,但我确实是在怀疑,说不定其实只有我一个人在用“文学”本身,思考着事物运行的逻辑。因此也反省了自己曾有的无知,所幸的是,并未找很多人辩驳着“文学的逻辑”,一切是脑海里的思考,丢脸地也不算过分。
也因此怀疑了一阵子,“文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兼容地理解。颓废了一阵子(也可以当做是我是下笔犯懒的借口),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站在极端点上比较容易理解本质。有次在洗漱池洗衣服,看着冒起的泡沫,突然悟出,文学更真实的存在是作为“工具”,而不是“内容”本身。出于认知的局限,我曾经把工具与内容混淆了,文学作为一种更好的表达形式,便能与各个学科、各个逻辑和谐相处了。我很幸运,能充分享受着时间与空间上的自由,去自然而然地实现这次的“去伪存真”。
有些扯远了。以上是我这段日子重要的心迹,但生活总要具体到当下的日子。就说说今天吧,2016.12.01,天气晴,上课、复习、韩语、刷微博,在学习中享受着充实与进步。还有哇,昨天剪的视频很多人看了,能和她们分享心情,生活像罩上了一层暖阳。今日的时光,充实、平和、像下午三点钟的空气和阳光。晚安吧,早睡早起,带着相信,付诸行动。
没有犹豫的余地。就像在此刻,12月1日的最后一个小时,慌不择路,径自键盘上敲打起来。今天是爱豆的生日,想趁着莫名的兴奋劲儿做点什么,一个小小的改变也会make a difference的吧。这些天在忙着专业知识的充电,荒废了好几天的日记,有点像出门人模人样,但也还知道其实卧室乱得像猪窝。
不久之前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所谓的“文学”,其实我未得要领。对于文学的喜爱,是基于以前的褊狭,沉浸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一厢情愿。这些天接触了些不同的东西,比如经济学的逻辑与常识,反观之前的执拗,才知道,应该摒弃文学本身的自我纠结才对。用经济学的逻辑分析文学题到的问题,不觉有种,唔,“关怀智障”之感。这么说未免太自负了,但我确实是在怀疑,说不定其实只有我一个人在用“文学”本身,思考着事物运行的逻辑。因此也反省了自己曾有的无知,所幸的是,并未找很多人辩驳着“文学的逻辑”,一切是脑海里的思考,丢脸地也不算过分。
也因此怀疑了一阵子,“文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兼容地理解。颓废了一阵子(也可以当做是我是下笔犯懒的借口),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站在极端点上比较容易理解本质。有次在洗漱池洗衣服,看着冒起的泡沫,突然悟出,文学更真实的存在是作为“工具”,而不是“内容”本身。出于认知的局限,我曾经把工具与内容混淆了,文学作为一种更好的表达形式,便能与各个学科、各个逻辑和谐相处了。我很幸运,能充分享受着时间与空间上的自由,去自然而然地实现这次的“去伪存真”。
有些扯远了。以上是我这段日子重要的心迹,但生活总要具体到当下的日子。就说说今天吧,2016.12.01,天气晴,上课、复习、韩语、刷微博,在学习中享受着充实与进步。还有哇,昨天剪的视频很多人看了,能和她们分享心情,生活像罩上了一层暖阳。今日的时光,充实、平和、像下午三点钟的空气和阳光。晚安吧,早睡早起,带着相信,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