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 - 12 所以我竟喜欢读书
中国文学导读(上册) 李天星 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 先秦文学 一、远古诗歌和神话 《弹歌》(见《吴越春秋》);《伊耆氏蜡辞》(见《礼记》)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盘古开天 二、《诗经》 三、楚辞 屈原《离骚》;宋玉《九辩》 四、历史散文 《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五、诸子散文 《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秦汉文学 一、汉赋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扬雄;班固; 张衡《归田赋》 赵壹《刺世疾邪赋》 蔡邕《述行赋》 二、汉代散文 政论散文: 贾谊《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晁错《论贵粟疏》 枚乘;邹阳; 桓宽《盐铁论》 王符《潜夫论》 崔实《政论》 仲长统《昌言》 记事散文: 无名氏《燕丹子》 刘向《列女传》《说苑》《新序》 赵晔《吴越春秋》 袁康《越绝书》 抒情论理散文: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迁《报任安书》 杨恽《报孙会宗书》 班昭《为兄上书》 徐淑《答秦嘉书》 史传文学: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三、汉代诗歌 汉代乐府民歌: 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孔雀东南飞》(见南朝梁徐陵《玉台新咏》) 文人五言诗: 班固《咏史》 《古诗十九首》(见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诗歌 建安诗歌—— 三曹:曹操(孟德),曹丕(子桓),曹植(子建)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徐干,应玚,刘桢 蔡琰(文姬) 正始诗歌—— 竹林七贤:阮籍(嗣宗/阮步兵),嵇康(叔夜/嵇中散),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太康诗歌—— 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陆机,陆云 两潘:潘尼,潘岳 一左:左思(太冲)《三都赋》(洛阳纸贵)《咏史》(八首) 永嘉诗歌—— 郭璞(景纯)《游仙诗》(十四首) 刘琨(越石) 田园诗歌—— 陶渊明 南北朝文人诗歌—— 元嘉三大家:谢灵运(谢康乐),颜延之,鲍照(明远/鲍参军) 竟陵八友:沈约,谢眺(玄晖/小谢/谢宣城),王融,萧琛,范云,任昐,陆倕,萧衍 “永明体”(沈约“四声八病”) “宫体诗” 北朝三才:温子升,邢邵,魏收 南北朝乐府民歌—— 《西洲曲》(见郭茂倩《乐府诗集》) 《木兰诗》(见郭茂倩《乐府诗集》)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二、赋 王粲《登楼赋》 曹植《洛神赋》 向秀《思旧赋》 陆机《文赋》 左思《三都赋》 陶渊明《归去来辞》 鲍照《荒城赋》 江淹(文通)《别赋》《恨赋》 庾信《哀江南赋》 三、散文和骈文(四六文) 四、小说 《山海经》《穆天子传》 志怪小说:干宝《晋记》《搜神记》 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 五、文学理论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士衡)《文赋》 刘勰(彦和)《文心雕龙》 钟嵘(仲伟)《诗品》(“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 隋唐五代文学 一、诗歌(《全唐诗》2200余人48900余首) 初唐诗歌—— 虞世南,上官仪,王绩 四杰:王勃(子安),杨炯(盈川令),卢照邻(升之,幽忧子),骆宾王 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伯玉),刘希夷,张若虚 盛唐诗歌—— 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王维(摩诘),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丘为,綦毋潜 边塞诗派:高(适,达夫)岑(参/嘉州),王昌龄,王之涣,崔颢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仙]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圣,诗史] 中唐诗歌—— 元结、顾况,韦应物,刘长卿,李益,大历十才子 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新乐府双璧:《长恨歌》《琵琶行》 元稹[元白],张籍,王建,李绅 韩愈,孟郊,贾岛[郊寒岛瘦],李贺,刘禹锡,柳宗元 晚唐诗歌—— 李商隐(义山),杜牧(牧之)[小李杜] 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韦庄,韩偓 二、散文 古文运动 韩愈(退之/昌黎) 柳宗元(子厚/河东)“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永州八记” 三、唐代传奇 讽刺性传奇: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历史题材传奇: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 侠义豪隐传奇:裴铏《昆仑奴传》《聂隐娘》,袁郊《红线传》,杜光庭《虬髯客传》 爱情婚恋传奇: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莹莹传》,沈既济《任氏传》,李朝威《柳毅传》 四、晚唐五代词 温庭筠(飞卿) 西蜀词:花间派,韦庄 南唐词:李璟,李煜,冯延巳 宋金文学 一、宋词 北宋词—— 范仲淹,柳永,晏殊(同叔),欧阳修(永叔),苏轼(子瞻),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贺铸,周邦彦(美成) 南宋词—— 李清照(易安),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幼安),陈亮,刘过,刘克庄,姜夔(尧章),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 二、宋诗 北宋诗歌—— 王禹偁,林逋,杨亿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 王安石(介甫),苏轼 黄庭坚(鲁直),陈师道,陈与义 南宋诗歌—— 杨万里(廷秀/诚斋),陆游(务观/放翁),范成大(致能),尤袤 永嘉四灵:徐玑(灵源),徐照(灵辉),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 爱国诗人文天祥 三、散文 唐宋八大家:韩,柳,欧,曾,王,三苏 四、话本 《碾玉观音》《错斩崔宁》《新编五代史评话》《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 五、辽金文学 元好问(裕之)《论诗三十首》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元代文学 一、杂剧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 马致远《汉宫秋》 纪君祥《赵氏孤儿》 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四大爱情剧:《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二、南戏 高明(则诚)《琵琶记》 四大传奇:柯丹邱《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施惠《拜月亭》(幽闺记),徐畛《杀狗记》 三、散曲 散曲作家200余人小令3800余首套数480余套少量残曲。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秋思之祖”) 白朴《喜春来·知己》【“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掩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服老》 张可久(小山)《迎仙客·括山道中》 乔吉(梦符)《前调·咏雪》 四、诗文 刘因(梦吉) 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偈傒斯 王冕(元章)《白梅》【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萨都剌 杨维桢 明代文学 一、小说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二、戏剧 杂剧: 徐渭(文长)《四声猿》(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翠乡梦) “嘻笑之骂怒于裂眦,长歌之哀甚于痛哭” 传奇: 汤显祖(义仍,若士)《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三、诗文 宋濂《秦士录》 刘基《郁离子》《二鬼》 高启 于谦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文学复古运动”“拟古主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后七子:李梦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唐宋派: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 李贽(宏甫/卓吾):童心说 共安派:袁宗道,袁宏道(性灵说),袁中道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 复社:张浦,张釆 几社:陈子龙 夏完淳 张煌言 四、散曲 王磐(鸿渐/西楼)《朝天子·咏喇叭》 陈铎(大声/秋碧)《水仙子·瓦匠》 冯惟敏(汝行/海浮) 清代文学 一、小说 蒲松龄(留仙)《聊斋志异》:“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吴敬梓(敏轩)《儒林外史》:“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曹雪芹(霑)《红楼梦》 高鹗(兰墅/红楼外史) 二、戏剧 李玉坚《清忠谱》 洪升《长生殿》 满江红 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结连理。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 孔尚任《桃花扇》(近代第一曲) 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 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么? 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 曲艺:弹词《义妖传》《再生缘》《珍珠塔》《天雨花》;鼓词《呼家将》《蝴蝶杯》 三、诗文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吴伟业(宗唐) 钱谦益(崇宋) 王士祯(神韵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沈德潜(格调说,师法汉魏盛唐态度温柔敦厚) 叶燮 翁方纲(肌理说) 郑燮 袁枚(性灵说) 全祖望《梅花岭记》 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 阳湖派:恽敬,张惠言 近代文学 一、诗歌 龚自珍(定庵)《己亥杂诗》 魏源(默深)《寰海》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诗界革命”:黄遵宪,康,梁,谭,丘逢甲 “同光体”:陈三立,陈衍 “汉魏六朝诗派”:王闿运 “中晚唐诗派”:樊增祥,易顺鼎 南社:柳亚子,陈去病,高旭,周实,宁调元,苏曼殊 秋瑾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二、散文 三、小说 反动小说:《荡寇志》《儿女英雄传》 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章回小说:陈天华《狮子吼》 改良小说:《苦社会》《官场现形记》(“官场龌龊卑鄙之要凡,昏聩糊涂之大旨”) 言情小说: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绛纱记》 鸳鸯蝴蝶派: 黑幕小说: >>>我读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是邻居小伙儿的师范中专教材。大概在小学毕业升初中之前的那个暑假。母亲让我跟他预习初中功课。一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儿。我从他那里得到的最大教益却是文学和艺术。先后读到了《绘图屈原离骚》和《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嘉莉妹妹》《战地钟声》《傲慢与偏见》etc.,还借到了一根竖笛。母亲看到封面上搔首弄姿的嘉莉妹妹后大发雷霆,父亲听到我呕哑嘲哳的竖笛声时惊慌的眼神,使我常怀疑其后我对文学艺术的挚爱不是因为天性,而是为了反抗,为了报复……但在幼时的记忆里,我跟爷爷(论辈分这小伙儿是我爷爷^_^)一起躲在雨天的果园里高高的看守棚中(四根石柱架起的草棚,撑着帐子,雨天搭着油纸)偷看课外书并偷吃别人家的苹果,一直是如此真实的场景……我们谈到鬼火,因为果园的西侧是大片坟地,他说他晚上看见过……他是随母亲改嫁到我们村的,似乎过得并不开心,总是阴郁的表情,可我也并不快乐……所以我竟喜欢读书,我竟喜欢音乐,我竟喜欢这个忧愁忧伤的老成少年,那时他也就十七八岁吧,我十二岁,那是1992年…… 这部导读的下册我也读过的,曹禺《雷雨》、《日出》,谌容《人到中年》,阿城《棋王》,那时我很喜欢,现在没感觉了,可能是没做笔记的缘故,呵呵。现当代文学史上除鲁迅,郁达夫,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钟书《围城》,沈从文《边城》,阿来《尘埃落定》,其余吾不敢请矣。(至多还可以再加一部今何在《悟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