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令人萦绕的变态辣炒牛腩
“找个时间,咱俩出去玩(旅游)一趟吧!”
“好啊!去龙岩的培田古民居吧。“
”好啊!“
大抵能扯到一块去的人,多半能吃到一块去;又大抵能吃到一块去的人,几乎都能玩到一块儿去。真的验证了那句熟烂的话:去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去(题记)
(一)
仲秋后数日,新一轮台风将至(17号台风“鲇鱼”)。
霓虹闪耀与车流熙嚷中,我靠在Mr Chen的副驾位上,回味着刚刚结束的这个周末,在他的民宿客栈中度过的那番无尽的热辣升腾与酒酣耳热……
上午近11点,我才到达Mr Chen的那个让我想想都觉得奢侈聊天/聊天奢侈的上选地儿。古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说:好酒好菜好基友,岂能常相忘而无视之?只要俩人约坐下来开始扯淡,就不会提前离开或无话可说,所以每次前来都得做好“牺牲一整天”的心理准备。
“我给你带来点辣椒,尝尝。”放下家伙什我就赶忙打开冰箱朝里塞。
“什么辣椒?”
“永安特产小黄椒,热辣指数:变态魔鬼级。”
Mr Chen是江西老表,我自然知道手中拎着的“变态魔鬼”别很合他胃口,无辣不欢是我们的共识和共嗜。
“刚好我买了牛腩,等会儿中午炒个!” 随着取出的那块半熟牛腩,我瞧见了一张微笑的脸。
扯了会儿他数日前的西域之旅,肚子开始咕咕叫,该操家伙干活了!
普通青椒,细长尖椒和永安黄椒三种罗列案前。
“怎么炒?”
“辣椒炒牛腩,三种辣椒全下,辣椒土豆丝炒红肠,只用青椒。”
“用不了三种吧?放那么多很辣啊!”
“全下全下,咱还能怕这个?”(语气略带鄙夷)
“谁炒?”
“你炒,你炒得好,我帮你打下手!”
“行啊,我来炒!” 在他的地盘里我掌勺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荣誉,当然,在他的地盘里吃饱喝足后无须刷锅更是天经地义。炒菜一百个乐意,有人愿意收碗刷锅更是三百个开怀。
(二)
“用不了这么多辣椒吧?”我再次对他的承受能力表示怀疑。
“用上,全用上。” 口气不容置疑。
“没有青菜诶。” 这么大剂量的猛药,不需要调剂与中和么?
“土豆就是青菜,辣椒就是青菜,辣椒里的维生素C含量很多的。”
“好吧!”
即使是歪道理,只要从他嘴里吐出,总能捎上几分科学根据。 能把辣椒当青菜吃的,这么多年来我还真的只遇见这么第一位,好吧,老子生来就是湘勇一枚,什么时候怕过?怕过什么?
“炒牛腩多放辣椒,往死里辣;炒红肠少放点,要炒得干净清爽一点”
Mr Chen做了多年的创意总监,做方案前总要指手划脚地指挥一把,虽说早已金盆洗手从事另行,但积习未改,不愧是重度职业病患者……
(三)
Mr Chen将大块牛腩切成薄片后,我接过刀来切各种辣椒/土豆丝/哈尔滨红肠,毕竟不是自己平日里使惯了的家伙什,刀功看上去似乎一般,土豆丝切得不够纤细均匀,哎呀不管了,又不是去参加什么美食选秀节目,俩大老爷们折腾那份矫情给谁看?炒出重口味比啥都重要!
待洗锅切菜等零杂准备完成,我一一询问他厨房里的锅碗瓢勺以及油盐酱醋等各项,开火前,Mr Chen 返身上楼收拾晾晒的被单,我一个人孤军进入阵地——
油热后,将先在开水滚过的牛腩放入,6000℃的高温瞬间将牛腩包围,男低音般的“滋滋”声随着油温慢慢厚重起来,快速翻炒至六七成熟,铲出盛盘待用。接着把沥干水滴的各种辣椒倒入高温的油锅里——“chua!”先前的男低音瞬间变成女高音,音调尖利而高亢!雾白色的油锅里,辣椒们在高温的灼烧中愉悦地呻吟着,辣椒素的瞬间被催生释放,更加速牛腩中的动物蛋白和氨基酸地有效溢出。肉色与黄绿辣椒互相映衬,焦灼闪亮的原始色彩刺激着我的视觉和味觉感官。弥漫的厨房里,我像一个会画画的指挥家,用尽手段调动着整个乐队迈向高潮。
“哈切!哈切!!”
“哈切,哈啊。。。切!!”
楼上的Mr Chen和我在同一时间大声喷嚏起来,“哈切!!”
本欲辣手摧花,不料却先将自己深深地打动!
两个菜的烹饪套路基本一致,炽烈中,各种佐味酱料的密集轰炸与长短点射,铲撩锅翻地三下五除二就端碗盛菜了。手脚麻利的我,样子定是像极了勤快的店小二。
没有眼泪,没有鼻涕,只有撤出厨房阵地的重度熏袭后,大脑里暂留的微微晕眩,这仗打得,一如当年伟人盛赞我勇敢红军:“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吃货千百万,埋头干,不粘锅里红椒唱!”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借此辣椒炒牛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四)
“极致地道的湘菜里,藏有爱情的味道”。
恍惚中,我似回到了N年那个潮湿闷热但却心绪奔涌的六月。
那次与Lucy探讨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风情湘西和爽辣湖南菜,说到有心人确实能吃出爱情的滋味。
“是么?” Lucy应该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道,显然她在质疑这番风马牛不相及的鬼话。
“当然,湘菜炽烈无人能及”我直面那双看透内心的明眸时,平声细语地说到,此时的心中却早已号角连声旌旗漫天——因是初识,我不敢把情感表现得太直白。
惜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还没来得及待我将情怀写满诗笺,伊人已逝云水间,偌大的留白里,只剩下我这个孤独的战士,任凭疆场上那些无尽的风砂肆意地吹迷我的双眼。
“喝点吧,我这有藏了好久的黄酒”
“嗯,喝点就喝点”
Mr Chen的黄酒唤醒了情绪梦呓的我,老男孩们都懂小酌怡情的道理,无论过往路途上有多少磕袢,总有老友递来的一壶浊酒暖心暖胃洗征尘。
它击穿了我们坚硬的铠甲,轻轻弹出那些藏在后面从不示人的旧泪。
第一杯酒,当然要敬给那些旷世的灼灼芳华。
(五)
不顾腮帮子嚼得酥麻,两大碗灼喉烧胃的美色美食顷刻间筷至人口。吃得兴起时,渐渐感到背脊上的温度入火焰上窜,索性光着膀子边聊边吃,频频捧杯,频频乐不可支。
“打牌我不行,打仗你不行;喝酒你厉害,辣椒我厉害!”
“哈哈哈哈”
我们用浙江奉化/湖南韶山的口音和腔调互相戏谑对方。
“槽,真他麻辣!“ 吸溜吸溜地淌鼻涕。
Mr Chen在一旁美滋滋地抽着手卷新疆烟丝,我戒了两年多了,丝毫不为之所动。“戒烟不要一下子全戒掉,想抽就抽,不想抽就不抽,这才人性” 耳旁响起他的善意劝诫,像极了当年委座在众黄浦子弟面前的悠悠口气。
烟,我能说戒就戒,但情感呢?
不想看的时候可以不看;不想听的时候不听,但是,不想想的时候呢?如莲般明慧的Lucy,此刻你可有上好的孟婆汤?
打扫完战场拿出Ipad看电影。
新映的韩国战争历史大片《仁川登陆战》被瞬间下载成功,它浓烈的雄性荷尔蒙指数直逼刚才的狂辣,紧张的剧情使我暂时远离了自己内心的战场。
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泊在仁川近海的战列舰巨炮击发出的钢铁般地怒吼,炽烈的火焰和巨大的轰鸣伴随潮水般登陆的美军,彻底碾碎着金家王朝邪恶的千秋大梦⋯⋯屏幕上那一轮轮轰鸣声里间夹着Chen在酒足饭饱之后的轻微鼾声——这厮也有扛不住的时候啊!
(六)
最不经挥霍的是时光,一如永去不可追的青春。
寂寥星空缀饰了深蓝天幕,悄然间覆盖了来时的艳阳,海风徐徐吹熄了正午的沸腾,手抚冷却的脸颊,告诉自己该回家了,我们早已过了肆意沉醉不归的年华。
车里静了好久,窗外一如既往的夜色阑珊,行人车流皆匆匆。
“找个时间,咱俩出去玩(旅游)一趟吧!”
“好啊!去龙岩的培田古民居吧。“
”好啊!“
。。。。。。
摇开车窗,伴行驰骋的仲秋疾风劲灌而入,我的心像那肆意飞舞的旧信笺,上面曾写满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完)
“好啊!去龙岩的培田古民居吧。“
”好啊!“
大抵能扯到一块去的人,多半能吃到一块去;又大抵能吃到一块去的人,几乎都能玩到一块儿去。真的验证了那句熟烂的话:去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去(题记)
(一)
仲秋后数日,新一轮台风将至(17号台风“鲇鱼”)。
霓虹闪耀与车流熙嚷中,我靠在Mr Chen的副驾位上,回味着刚刚结束的这个周末,在他的民宿客栈中度过的那番无尽的热辣升腾与酒酣耳热……
上午近11点,我才到达Mr Chen的那个让我想想都觉得奢侈聊天/聊天奢侈的上选地儿。古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说:好酒好菜好基友,岂能常相忘而无视之?只要俩人约坐下来开始扯淡,就不会提前离开或无话可说,所以每次前来都得做好“牺牲一整天”的心理准备。
“我给你带来点辣椒,尝尝。”放下家伙什我就赶忙打开冰箱朝里塞。
“什么辣椒?”
“永安特产小黄椒,热辣指数:变态魔鬼级。”
Mr Chen是江西老表,我自然知道手中拎着的“变态魔鬼”别很合他胃口,无辣不欢是我们的共识和共嗜。
“刚好我买了牛腩,等会儿中午炒个!” 随着取出的那块半熟牛腩,我瞧见了一张微笑的脸。
扯了会儿他数日前的西域之旅,肚子开始咕咕叫,该操家伙干活了!
普通青椒,细长尖椒和永安黄椒三种罗列案前。
“怎么炒?”
“辣椒炒牛腩,三种辣椒全下,辣椒土豆丝炒红肠,只用青椒。”
“用不了三种吧?放那么多很辣啊!”
“全下全下,咱还能怕这个?”(语气略带鄙夷)
“谁炒?”
“你炒,你炒得好,我帮你打下手!”
“行啊,我来炒!” 在他的地盘里我掌勺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荣誉,当然,在他的地盘里吃饱喝足后无须刷锅更是天经地义。炒菜一百个乐意,有人愿意收碗刷锅更是三百个开怀。
![]() |
(二)
“用不了这么多辣椒吧?”我再次对他的承受能力表示怀疑。
“用上,全用上。” 口气不容置疑。
“没有青菜诶。” 这么大剂量的猛药,不需要调剂与中和么?
“土豆就是青菜,辣椒就是青菜,辣椒里的维生素C含量很多的。”
“好吧!”
即使是歪道理,只要从他嘴里吐出,总能捎上几分科学根据。 能把辣椒当青菜吃的,这么多年来我还真的只遇见这么第一位,好吧,老子生来就是湘勇一枚,什么时候怕过?怕过什么?
“炒牛腩多放辣椒,往死里辣;炒红肠少放点,要炒得干净清爽一点”
Mr Chen做了多年的创意总监,做方案前总要指手划脚地指挥一把,虽说早已金盆洗手从事另行,但积习未改,不愧是重度职业病患者……
(三)
Mr Chen将大块牛腩切成薄片后,我接过刀来切各种辣椒/土豆丝/哈尔滨红肠,毕竟不是自己平日里使惯了的家伙什,刀功看上去似乎一般,土豆丝切得不够纤细均匀,哎呀不管了,又不是去参加什么美食选秀节目,俩大老爷们折腾那份矫情给谁看?炒出重口味比啥都重要!
待洗锅切菜等零杂准备完成,我一一询问他厨房里的锅碗瓢勺以及油盐酱醋等各项,开火前,Mr Chen 返身上楼收拾晾晒的被单,我一个人孤军进入阵地——
油热后,将先在开水滚过的牛腩放入,6000℃的高温瞬间将牛腩包围,男低音般的“滋滋”声随着油温慢慢厚重起来,快速翻炒至六七成熟,铲出盛盘待用。接着把沥干水滴的各种辣椒倒入高温的油锅里——“chua!”先前的男低音瞬间变成女高音,音调尖利而高亢!雾白色的油锅里,辣椒们在高温的灼烧中愉悦地呻吟着,辣椒素的瞬间被催生释放,更加速牛腩中的动物蛋白和氨基酸地有效溢出。肉色与黄绿辣椒互相映衬,焦灼闪亮的原始色彩刺激着我的视觉和味觉感官。弥漫的厨房里,我像一个会画画的指挥家,用尽手段调动着整个乐队迈向高潮。
“哈切!哈切!!”
“哈切,哈啊。。。切!!”
楼上的Mr Chen和我在同一时间大声喷嚏起来,“哈切!!”
本欲辣手摧花,不料却先将自己深深地打动!
两个菜的烹饪套路基本一致,炽烈中,各种佐味酱料的密集轰炸与长短点射,铲撩锅翻地三下五除二就端碗盛菜了。手脚麻利的我,样子定是像极了勤快的店小二。
没有眼泪,没有鼻涕,只有撤出厨房阵地的重度熏袭后,大脑里暂留的微微晕眩,这仗打得,一如当年伟人盛赞我勇敢红军:“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吃货千百万,埋头干,不粘锅里红椒唱!”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借此辣椒炒牛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 |
(四)
“极致地道的湘菜里,藏有爱情的味道”。
恍惚中,我似回到了N年那个潮湿闷热但却心绪奔涌的六月。
那次与Lucy探讨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风情湘西和爽辣湖南菜,说到有心人确实能吃出爱情的滋味。
“是么?” Lucy应该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道,显然她在质疑这番风马牛不相及的鬼话。
“当然,湘菜炽烈无人能及”我直面那双看透内心的明眸时,平声细语地说到,此时的心中却早已号角连声旌旗漫天——因是初识,我不敢把情感表现得太直白。
惜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还没来得及待我将情怀写满诗笺,伊人已逝云水间,偌大的留白里,只剩下我这个孤独的战士,任凭疆场上那些无尽的风砂肆意地吹迷我的双眼。
“喝点吧,我这有藏了好久的黄酒”
“嗯,喝点就喝点”
Mr Chen的黄酒唤醒了情绪梦呓的我,老男孩们都懂小酌怡情的道理,无论过往路途上有多少磕袢,总有老友递来的一壶浊酒暖心暖胃洗征尘。
它击穿了我们坚硬的铠甲,轻轻弹出那些藏在后面从不示人的旧泪。
第一杯酒,当然要敬给那些旷世的灼灼芳华。
![]() |
(五)
不顾腮帮子嚼得酥麻,两大碗灼喉烧胃的美色美食顷刻间筷至人口。吃得兴起时,渐渐感到背脊上的温度入火焰上窜,索性光着膀子边聊边吃,频频捧杯,频频乐不可支。
“打牌我不行,打仗你不行;喝酒你厉害,辣椒我厉害!”
“哈哈哈哈”
我们用浙江奉化/湖南韶山的口音和腔调互相戏谑对方。
“槽,真他麻辣!“ 吸溜吸溜地淌鼻涕。
Mr Chen在一旁美滋滋地抽着手卷新疆烟丝,我戒了两年多了,丝毫不为之所动。“戒烟不要一下子全戒掉,想抽就抽,不想抽就不抽,这才人性” 耳旁响起他的善意劝诫,像极了当年委座在众黄浦子弟面前的悠悠口气。
烟,我能说戒就戒,但情感呢?
不想看的时候可以不看;不想听的时候不听,但是,不想想的时候呢?如莲般明慧的Lucy,此刻你可有上好的孟婆汤?
打扫完战场拿出Ipad看电影。
新映的韩国战争历史大片《仁川登陆战》被瞬间下载成功,它浓烈的雄性荷尔蒙指数直逼刚才的狂辣,紧张的剧情使我暂时远离了自己内心的战场。
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泊在仁川近海的战列舰巨炮击发出的钢铁般地怒吼,炽烈的火焰和巨大的轰鸣伴随潮水般登陆的美军,彻底碾碎着金家王朝邪恶的千秋大梦⋯⋯屏幕上那一轮轮轰鸣声里间夹着Chen在酒足饭饱之后的轻微鼾声——这厮也有扛不住的时候啊!
![]() |
(六)
最不经挥霍的是时光,一如永去不可追的青春。
寂寥星空缀饰了深蓝天幕,悄然间覆盖了来时的艳阳,海风徐徐吹熄了正午的沸腾,手抚冷却的脸颊,告诉自己该回家了,我们早已过了肆意沉醉不归的年华。
车里静了好久,窗外一如既往的夜色阑珊,行人车流皆匆匆。
“找个时间,咱俩出去玩(旅游)一趟吧!”
“好啊!去龙岩的培田古民居吧。“
”好啊!“
。。。。。。
摇开车窗,伴行驰骋的仲秋疾风劲灌而入,我的心像那肆意飞舞的旧信笺,上面曾写满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