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冬(节选)
穆旦
1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
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
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
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
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
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
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田,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陈可抒说,
1,
《冬》是穆旦一生中正式创作的最后一首诗,写于1976年12月。两个月后,1977年2月26日凌晨,穆旦病逝。
我们这一期训练营,是从穆旦的《秋》开始的,这首诗颇有成熟的现实主义的笔调,感情内敛而深沉,而相比之下,《冬》却写得偏于浪漫主义。《秋》写于1976年9月,而《冬》写于12月,两首诗相隔并不很远,却呈现了不太相同的两种风格。
《冬》一诗里,比较引人关注的是第一章,原诗的每一段最后一行,本来都是「人生本来是严酷的冬天」,老友杜运燮看到这首诗以后,认为太过于悲观,建议穆旦将迭句改为不同的四句,并且还附了自己的新诗来激励他:
炉边的快慰是寻找冬天里的春天,
人生是不绝的希望,无数的新起点;
灰烬里的火星也在发光发热,
地球一转身,又是万山绿遍。
——杜运燮《冬和春》
穆旦深领其好意,也将这首诗改成了现在这样,不过,穆旦转头又和郭保卫谈此事,说他「原意是要写冬之乐趣」,不过「乐趣是画在严酷的背景上」,所以,强调的是「越是冬,越看到生命可珍之美」。而关于在老友的劝告下被改掉的迭句,穆旦也觉得「若无迭句……全诗更俗气了」,而且,穆旦还提到:
这是叶慈的写法,一堆平凡的诗句,结尾一句画龙点睛,使前面的散文活跃成诗。
《冬》这首诗遵从了比较严格的韵律,隔行押韵,每一行的音步也有控制。尤其是第一章,描述的内容也是偏虚的,很容易让人读着读着就「滑」过去了。而按照穆旦的原意,这样泛泛的内容,再和「人生本来是严酷的冬天」这一句相配,正是在严酷的背景上画出「冬之乐趣」,而且此乐趣是过于理想的,是虚无的。所以,全诗原本是拿轻佻的笔调来反写一种悲意。
正如《冬》的第四章,全诗的结尾所写的那样,尽管现在屋子里还挺暖和,但是最后人们所要面对的,依然是寒冷:
北风在电线上朝他们呼唤,
原野的道路还一望无际,
几条暖和的身子走出屋,
又迎面扑进寒冷的空气。
——穆旦《冬》
穆旦
1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
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
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
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
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
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
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田,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陈可抒说,
1,
《冬》是穆旦一生中正式创作的最后一首诗,写于1976年12月。两个月后,1977年2月26日凌晨,穆旦病逝。
我们这一期训练营,是从穆旦的《秋》开始的,这首诗颇有成熟的现实主义的笔调,感情内敛而深沉,而相比之下,《冬》却写得偏于浪漫主义。《秋》写于1976年9月,而《冬》写于12月,两首诗相隔并不很远,却呈现了不太相同的两种风格。
《冬》一诗里,比较引人关注的是第一章,原诗的每一段最后一行,本来都是「人生本来是严酷的冬天」,老友杜运燮看到这首诗以后,认为太过于悲观,建议穆旦将迭句改为不同的四句,并且还附了自己的新诗来激励他:
炉边的快慰是寻找冬天里的春天,
人生是不绝的希望,无数的新起点;
灰烬里的火星也在发光发热,
地球一转身,又是万山绿遍。
——杜运燮《冬和春》
穆旦深领其好意,也将这首诗改成了现在这样,不过,穆旦转头又和郭保卫谈此事,说他「原意是要写冬之乐趣」,不过「乐趣是画在严酷的背景上」,所以,强调的是「越是冬,越看到生命可珍之美」。而关于在老友的劝告下被改掉的迭句,穆旦也觉得「若无迭句……全诗更俗气了」,而且,穆旦还提到:
这是叶慈的写法,一堆平凡的诗句,结尾一句画龙点睛,使前面的散文活跃成诗。
《冬》这首诗遵从了比较严格的韵律,隔行押韵,每一行的音步也有控制。尤其是第一章,描述的内容也是偏虚的,很容易让人读着读着就「滑」过去了。而按照穆旦的原意,这样泛泛的内容,再和「人生本来是严酷的冬天」这一句相配,正是在严酷的背景上画出「冬之乐趣」,而且此乐趣是过于理想的,是虚无的。所以,全诗原本是拿轻佻的笔调来反写一种悲意。
正如《冬》的第四章,全诗的结尾所写的那样,尽管现在屋子里还挺暖和,但是最后人们所要面对的,依然是寒冷:
北风在电线上朝他们呼唤,
原野的道路还一望无际,
几条暖和的身子走出屋,
又迎面扑进寒冷的空气。
——穆旦《冬》
陈可抒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要读庄子?
- 庄子放到现在会饿死吗 (1人喜欢)
- “黄蜂尾”张籍,最善于“反转”的诗人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