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聚散,不过如此罢了
-1-
当把电脑交到IT,看着IT主管在离职流转单最后一栏签下名字的刹那,Jason感到一身轻松。
回到自己位子上,看着空荡荡的桌子,一如此刻的内心 ,空然无物。再看看周围格子间里忙着打电话、发邮件的同事们,跟自己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部门主管Mark说晚上叫了大家一起聚餐,算是给Jason送行,所以就百无聊赖的坐那等下班。
时间本身是连续而平缓的,但像是升学、工作、结婚、生子......这些形式上的事情,则像是一个个时间节点在你内心刻上痕迹,让你的心态瞬间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
虽说早在一个月前Jason就跟公司提了离职申请,期间也无数次幻想离开时的心情,伤感,激动?结果都没有,很平和。就像爬山,我们常常会憧憬登上某个山头时的喜悦,但当你登上去的时候, 发现后面有连绵更多的山头等着你,自然也就忘掉之前的憧憬,心里只有下一个山头,人生如是。
-2-
离职这件事最早萌芽于3个月前,那时公司刚丢掉一个大项目。丢掉的原因有很多:价格、交货期、合同条款以及响应不及时等等。
Jason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全球500强的外资企业,有着百年的文化积淀和完善的管理体系。这样的公司有一个特点,就是分工细化,流程完善。优点是专业和规范,缺点是死板和低效。
这种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运行良好,因为整个西方体系就像一部缓缓运转的机器,有条不紊。企业就如机器上的一个个功能部件,只要按照机器的规范把自己安装上去,就可以稳定的生存。这便是制度治国的好处,简单、省心。
到了中国,则是另一番气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治社会,所有规则的建立、事务的执行,依赖的都是人的意志。而人是千变万化的,这就导致了没有一套固定制度可以保证我们社会的良好运行,因此潜规则应运而生。有人说中国人不真诚,表面一套背地一套,那倒也不全是人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生存规则就是名一套暗一套。个人其实是脆弱的,要生存,就要努力却迎合生存的规则。
“每个人,最终都变成了自己之前所讨厌的样子。”
说到这里,也就不用太去解释项目丢失的原因了。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大家都为之付出了努力。但既然丢了,就会涉及到责任的问题。于是,一时间公司内部邮件满天飞,各职能部门之间扯来扯去,归结到底就是一句话:“我们没有错,问题出在你们那!”
Jason是一个比较直的人,加上又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实在看不惯这样的扯皮推诿,就把责任归到了自己身上。这样一来,内部争论自然也就平息了。接踵而至的是部门经理的一顿臭骂:“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这种事别人躲还来不及,你倒好,往自己身上揽。你自己揽下来也就算了,整个部门都要跟着倒霉,麻烦以后做事情聪明一点!”
连累部门这一点倒是Jason之前所没考虑到的,不过这也随了他的性格,否则怎么会在公司10年都在原地踏步。因为这件事,Jason一直觉得亏欠了自己领导和部门同事。也就是从那时候,Jason开始思考是不是该离开了。
当然这并不是Jason离职的全部原因,顶多算是一个导火索罢了。他只是觉得目前的工作环境已不像当初,大家越来越官僚,气氛越来越压抑。自己在里面,坚于呼吸视听。
-3-
2006年夏,Jason从西北一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毕业。那时候他还不叫Jason,而是有一个响当当的中文名字:方鸿儒。
Jason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爷爷曾经是前清进士及第,后虽家道中落,但诗书气质却一脉相承。爷爷当年给他取名鸿儒,想必是摘自刘禹锡《陋室铭》里的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期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博学之人。
同当时其它的优秀毕业生一样,孔雀东南飞。通过校园宣讲会,Jason成功进入了目前这家坐落于上海的500强公司。
初入社会,一切都是新鲜而有趣。CBD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商场里百媚千娇的摩登少女,浦江边灯火璀璨的都市夜景,无一不震撼着这位来自西北边陲的毛头小子。第一天入职,看着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以及步履匆匆的白领同事们,Jason感觉到自己土的像一个种田的农民,虽然自己曾是光电学院“光学三杰”之一。
印象最深的是头一次出差,住的是五星级酒店。宽敞松软的大床,明亮可鉴的家具,一尘不染的地毯以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夜景的落地窗。让Jason觉得如梦如幻,兴奋的一夜未眠。
当然,作为一个出身书香世家,又经历过名校洗礼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青年来说,不会轻易被这些外在的浮华所迷惑。在Jason心里,真正吸引到他的是公司那种开放、平等的工作环境,至少那时候的他这么认为。
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Jason平时看很多关于西方制度和民主的书籍,他本人最崇尚的西方人物是林肯。他坚信人人生而平等,谁也不比谁更高贵一些。小时候读到周总理说的:“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时,也曾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当看到办公室里不论职位,不论级别,大家一律用英文名相称时,Jason也毫不犹豫的给自己取了现在的英文名字:Jason。这个英文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金羊毛,其中最终历尽艰辛最终获得金羊毛的王子就是Jason。为什么是金羊毛,是因为Jason小时候是个放羊娃,对羊毛情有独钟。
基于这样的信念,Jason在公司一干就是10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自己的青春都挥洒在这里。10年来,眼看着身边的同事来了又走,换了一波又一波。有的升上去做了更高的职位,有的跳槽去别的公司做了更高的职位,也有的出去创业自己做了老板......只有Jason,像一棵铁树一样,千年长青,却迟迟开不了花。
-4-
其实各中原因,Jason自己也是知道一二的。开篇就提到了规则,在社会上混,不外乎规则二字。说某个人不懂事、不开窍,多半是因为没有遵循大家所默认的规则行事。有的人是真搞不清,有的人是知道而不愿做。Jason应该是属于后者。
就拿订酒店来说吧,现在公司领导出差,一般会让Peter帮忙订酒店。其实一开始,订酒店这样的事情,也找过Jason。Jason订酒店的原则比较简单,首先是要离客户或者办事的地方近,其次要在公司协议清单或者费用标准之内,最后按照公司制度,出差的人员,不论级别都订统一规格的房间。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听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那么再看看Peter订房的规则,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Peter首先看是给哪位领导订房,多年下来,Peter对每个领导的喜好已经是了然于心。比如Howard喜欢现代风,Donald则喜换传统风,Karen喜欢精致的,Jim喜欢大气的......再一个就是周边环境,要有美食,有娱乐的地方。最后就是房间的规格,级别最高的给订套间,然后依次是豪华间、商务间、普通间。
仅仅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Peter跟Jason做事的差异。结果就是,虽然Peter比Jason晚进公司3年,但是职位早就在Jason之上。Jason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骨子里的那种固执,让他不愿意这样去做。
-5-
当初Jason跟老板Mark提出离职的时候,Mark先是一愣,继而问原因。Jason说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觉得在公司这么多年,有点厌倦了,想换一个环境。Mark又问是不是因为上次项目的事情,如果是那倒大可不必,都是为了公司。Jason解释说不是不是。
后来Mark又说了很多,大意是Jason在公司这么多年,工作一直干的不错,为人也好,公司正需要这样的人才,而且后面还会考虑给Jason升职加薪云云,让Jason回去再三考虑一下,希望他能继续留在公司。Mark说的言之凿凿、情真意切。
这番话一度让Jason倍觉感动,甚至内心出现过犹豫、纠结。直到一周后Jason去Mark办公室汇报工作时,无意中瞥见了Mark桌上一沓厚厚的简历。Jason跟Mark说:“Mark,感谢您的挽留,经过我再三考虑,我还是坚持最初的决定。”
-6-
“下班咯,下班咯!”一阵喧闹把Jason从回忆里拉了回来。于是Jason慌忙收拾了自己的东西,然后跟了 同事一起去吃饭。部门一共有12个人,扣掉2个人在外出差,2个人说要回家带孩子,去吃饭的只有8个人。
在上餐厅电梯时,Maggie神秘兮兮的凑过来跟Jason说:“Lucy哪是回家带孩子呀,她是看今天吃的是川菜,所以才找借口不来的,要是吃日料,早屁颠屁颠跑来了 !”Jason笑了一下,说了句:“没事!”素闻Maggie跟Lucy不合,所以有可能是Maggie诬陷Lucy,但是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对Jason来说倒也不是那么重要。就像自己的离开,对于这帮同事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
晚饭依然是不愠不火,一如往日的部门聚餐,除了聊聊公司八卦以外,只不过是每人过来敬了一杯酒,说了几句祝福的话而已。其中Kerry过来敬酒时,凑在Jason耳朵边悄悄问:“兄弟以后去哪发财?”Jason也悄悄回答说:“还不知道呢,我没有找好下家。”Kerry一脸怀疑地望着Jason说:“兄弟不厚道啊,这有什么好保密的。”对此,Jason唯有苦笑。
很开,晚餐就结束了,10年的聚散,也不过如此吧。这不免让Jason想起了大学毕业时的那场散伙饭,4年同窗,竟然是醉倒一片,哭喊声不绝于耳,那时候觉得,生离死别,也不过如此吧。
看看时间,8点还不到。Jason因为没喝多少酒,头脑清醒得很,便给同在一个城市上班的大学室友郭晓军打了个电话。电话言简意赅:“晓军,我今天离职了,有时间么,出来喝酒!”晓军回答更 简短:“好,去哪?”
后来俩人都醉了,大半夜的沿着黄浦江,又是哭又是唱的,就像毕业时的那场酒。
-7-
第二天一早,Jason被闹钟吵醒,心想要迟到了,便急匆匆的穿衣服。穿到一半才想起来,都离职了,还上TM什么班,遂又倒头睡去。睡到中午,忽然想起,昨天走的匆忙,自己的一个杯子落在公司忘记拿了,那个杯子还是前女朋友去香港时,特意给自己带的25岁生日礼物。
下午无事,晃悠到了公司,想去把杯子给取了,没成想却被公司门卫给拦下了:“您好,请先登记!”Jason楞了一下,之前还夸赞过门卫的训练有素,公司里1000多号人,哪些是公司的人,哪些不是,门卫一眼便知。公司的人进出是从来不用登记的,今天的事情更加验证了门卫的专业。
望着门卫大叔严肃而冷酷的表情,Jason想想算了,一个杯子而已。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嘛,总要往前看不是?
-END-
当把电脑交到IT,看着IT主管在离职流转单最后一栏签下名字的刹那,Jason感到一身轻松。
回到自己位子上,看着空荡荡的桌子,一如此刻的内心 ,空然无物。再看看周围格子间里忙着打电话、发邮件的同事们,跟自己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部门主管Mark说晚上叫了大家一起聚餐,算是给Jason送行,所以就百无聊赖的坐那等下班。
时间本身是连续而平缓的,但像是升学、工作、结婚、生子......这些形式上的事情,则像是一个个时间节点在你内心刻上痕迹,让你的心态瞬间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
虽说早在一个月前Jason就跟公司提了离职申请,期间也无数次幻想离开时的心情,伤感,激动?结果都没有,很平和。就像爬山,我们常常会憧憬登上某个山头时的喜悦,但当你登上去的时候, 发现后面有连绵更多的山头等着你,自然也就忘掉之前的憧憬,心里只有下一个山头,人生如是。
-2-
离职这件事最早萌芽于3个月前,那时公司刚丢掉一个大项目。丢掉的原因有很多:价格、交货期、合同条款以及响应不及时等等。
Jason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全球500强的外资企业,有着百年的文化积淀和完善的管理体系。这样的公司有一个特点,就是分工细化,流程完善。优点是专业和规范,缺点是死板和低效。
这种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运行良好,因为整个西方体系就像一部缓缓运转的机器,有条不紊。企业就如机器上的一个个功能部件,只要按照机器的规范把自己安装上去,就可以稳定的生存。这便是制度治国的好处,简单、省心。
到了中国,则是另一番气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治社会,所有规则的建立、事务的执行,依赖的都是人的意志。而人是千变万化的,这就导致了没有一套固定制度可以保证我们社会的良好运行,因此潜规则应运而生。有人说中国人不真诚,表面一套背地一套,那倒也不全是人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生存规则就是名一套暗一套。个人其实是脆弱的,要生存,就要努力却迎合生存的规则。
“每个人,最终都变成了自己之前所讨厌的样子。”
说到这里,也就不用太去解释项目丢失的原因了。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大家都为之付出了努力。但既然丢了,就会涉及到责任的问题。于是,一时间公司内部邮件满天飞,各职能部门之间扯来扯去,归结到底就是一句话:“我们没有错,问题出在你们那!”
Jason是一个比较直的人,加上又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实在看不惯这样的扯皮推诿,就把责任归到了自己身上。这样一来,内部争论自然也就平息了。接踵而至的是部门经理的一顿臭骂:“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这种事别人躲还来不及,你倒好,往自己身上揽。你自己揽下来也就算了,整个部门都要跟着倒霉,麻烦以后做事情聪明一点!”
连累部门这一点倒是Jason之前所没考虑到的,不过这也随了他的性格,否则怎么会在公司10年都在原地踏步。因为这件事,Jason一直觉得亏欠了自己领导和部门同事。也就是从那时候,Jason开始思考是不是该离开了。
当然这并不是Jason离职的全部原因,顶多算是一个导火索罢了。他只是觉得目前的工作环境已不像当初,大家越来越官僚,气氛越来越压抑。自己在里面,坚于呼吸视听。
-3-
2006年夏,Jason从西北一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毕业。那时候他还不叫Jason,而是有一个响当当的中文名字:方鸿儒。
Jason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爷爷曾经是前清进士及第,后虽家道中落,但诗书气质却一脉相承。爷爷当年给他取名鸿儒,想必是摘自刘禹锡《陋室铭》里的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期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博学之人。
同当时其它的优秀毕业生一样,孔雀东南飞。通过校园宣讲会,Jason成功进入了目前这家坐落于上海的500强公司。
初入社会,一切都是新鲜而有趣。CBD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商场里百媚千娇的摩登少女,浦江边灯火璀璨的都市夜景,无一不震撼着这位来自西北边陲的毛头小子。第一天入职,看着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以及步履匆匆的白领同事们,Jason感觉到自己土的像一个种田的农民,虽然自己曾是光电学院“光学三杰”之一。
印象最深的是头一次出差,住的是五星级酒店。宽敞松软的大床,明亮可鉴的家具,一尘不染的地毯以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夜景的落地窗。让Jason觉得如梦如幻,兴奋的一夜未眠。
当然,作为一个出身书香世家,又经历过名校洗礼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青年来说,不会轻易被这些外在的浮华所迷惑。在Jason心里,真正吸引到他的是公司那种开放、平等的工作环境,至少那时候的他这么认为。
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Jason平时看很多关于西方制度和民主的书籍,他本人最崇尚的西方人物是林肯。他坚信人人生而平等,谁也不比谁更高贵一些。小时候读到周总理说的:“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时,也曾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当看到办公室里不论职位,不论级别,大家一律用英文名相称时,Jason也毫不犹豫的给自己取了现在的英文名字:Jason。这个英文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金羊毛,其中最终历尽艰辛最终获得金羊毛的王子就是Jason。为什么是金羊毛,是因为Jason小时候是个放羊娃,对羊毛情有独钟。
基于这样的信念,Jason在公司一干就是10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自己的青春都挥洒在这里。10年来,眼看着身边的同事来了又走,换了一波又一波。有的升上去做了更高的职位,有的跳槽去别的公司做了更高的职位,也有的出去创业自己做了老板......只有Jason,像一棵铁树一样,千年长青,却迟迟开不了花。
-4-
其实各中原因,Jason自己也是知道一二的。开篇就提到了规则,在社会上混,不外乎规则二字。说某个人不懂事、不开窍,多半是因为没有遵循大家所默认的规则行事。有的人是真搞不清,有的人是知道而不愿做。Jason应该是属于后者。
就拿订酒店来说吧,现在公司领导出差,一般会让Peter帮忙订酒店。其实一开始,订酒店这样的事情,也找过Jason。Jason订酒店的原则比较简单,首先是要离客户或者办事的地方近,其次要在公司协议清单或者费用标准之内,最后按照公司制度,出差的人员,不论级别都订统一规格的房间。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听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那么再看看Peter订房的规则,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Peter首先看是给哪位领导订房,多年下来,Peter对每个领导的喜好已经是了然于心。比如Howard喜欢现代风,Donald则喜换传统风,Karen喜欢精致的,Jim喜欢大气的......再一个就是周边环境,要有美食,有娱乐的地方。最后就是房间的规格,级别最高的给订套间,然后依次是豪华间、商务间、普通间。
仅仅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Peter跟Jason做事的差异。结果就是,虽然Peter比Jason晚进公司3年,但是职位早就在Jason之上。Jason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骨子里的那种固执,让他不愿意这样去做。
-5-
当初Jason跟老板Mark提出离职的时候,Mark先是一愣,继而问原因。Jason说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觉得在公司这么多年,有点厌倦了,想换一个环境。Mark又问是不是因为上次项目的事情,如果是那倒大可不必,都是为了公司。Jason解释说不是不是。
后来Mark又说了很多,大意是Jason在公司这么多年,工作一直干的不错,为人也好,公司正需要这样的人才,而且后面还会考虑给Jason升职加薪云云,让Jason回去再三考虑一下,希望他能继续留在公司。Mark说的言之凿凿、情真意切。
这番话一度让Jason倍觉感动,甚至内心出现过犹豫、纠结。直到一周后Jason去Mark办公室汇报工作时,无意中瞥见了Mark桌上一沓厚厚的简历。Jason跟Mark说:“Mark,感谢您的挽留,经过我再三考虑,我还是坚持最初的决定。”
-6-
“下班咯,下班咯!”一阵喧闹把Jason从回忆里拉了回来。于是Jason慌忙收拾了自己的东西,然后跟了 同事一起去吃饭。部门一共有12个人,扣掉2个人在外出差,2个人说要回家带孩子,去吃饭的只有8个人。
在上餐厅电梯时,Maggie神秘兮兮的凑过来跟Jason说:“Lucy哪是回家带孩子呀,她是看今天吃的是川菜,所以才找借口不来的,要是吃日料,早屁颠屁颠跑来了 !”Jason笑了一下,说了句:“没事!”素闻Maggie跟Lucy不合,所以有可能是Maggie诬陷Lucy,但是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对Jason来说倒也不是那么重要。就像自己的离开,对于这帮同事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
晚饭依然是不愠不火,一如往日的部门聚餐,除了聊聊公司八卦以外,只不过是每人过来敬了一杯酒,说了几句祝福的话而已。其中Kerry过来敬酒时,凑在Jason耳朵边悄悄问:“兄弟以后去哪发财?”Jason也悄悄回答说:“还不知道呢,我没有找好下家。”Kerry一脸怀疑地望着Jason说:“兄弟不厚道啊,这有什么好保密的。”对此,Jason唯有苦笑。
很开,晚餐就结束了,10年的聚散,也不过如此吧。这不免让Jason想起了大学毕业时的那场散伙饭,4年同窗,竟然是醉倒一片,哭喊声不绝于耳,那时候觉得,生离死别,也不过如此吧。
看看时间,8点还不到。Jason因为没喝多少酒,头脑清醒得很,便给同在一个城市上班的大学室友郭晓军打了个电话。电话言简意赅:“晓军,我今天离职了,有时间么,出来喝酒!”晓军回答更 简短:“好,去哪?”
后来俩人都醉了,大半夜的沿着黄浦江,又是哭又是唱的,就像毕业时的那场酒。
-7-
第二天一早,Jason被闹钟吵醒,心想要迟到了,便急匆匆的穿衣服。穿到一半才想起来,都离职了,还上TM什么班,遂又倒头睡去。睡到中午,忽然想起,昨天走的匆忙,自己的一个杯子落在公司忘记拿了,那个杯子还是前女朋友去香港时,特意给自己带的25岁生日礼物。
下午无事,晃悠到了公司,想去把杯子给取了,没成想却被公司门卫给拦下了:“您好,请先登记!”Jason楞了一下,之前还夸赞过门卫的训练有素,公司里1000多号人,哪些是公司的人,哪些不是,门卫一眼便知。公司的人进出是从来不用登记的,今天的事情更加验证了门卫的专业。
望着门卫大叔严肃而冷酷的表情,Jason想想算了,一个杯子而已。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嘛,总要往前看不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