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剧评# 《泰特斯2.0》,回到人最原始的状态来表达
![]() |
《泰特斯2.0》剧照 |
只有七个演员和七把椅子,加上一个配乐师,这就是《泰特斯2.0》舞台上所有的演员和道具。简单的表现方式,令你难以想象它能完成莎士比亚这部最难以改编的作品之一《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这部通过香港导演邓树荣的简约美学手法,进行形体剧场创作的剧目,太不像戏剧了。
《泰特斯2.0》改编自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部戏剧作品,相比于那些众人皆知的莎氏四大喜剧、四大悲剧,显然这部作品鲜为人知。更准确地说,它是莎士比亚37个剧中最受忽视的剧本之一。1721到1852年间,《泰特斯》一剧从未上演过。整个19世纪,这部戏也只被演了3次。
![]() |
《泰特斯2.0》剧照 |
邓树荣将这部戏剧以“说书”的方式呈现。演出开始时,其中一个演员从观众入口处走到舞台中央后,第一排中间的六位穿着便服的演员便同时起立,不紧不慢地脱下外面的衣服,剩下统一的黑色服装,好似脱下了平日里扮演的角色,成为了谁也不是、谁也可以是的说书人。
每个演员都有一把椅子,讲着粤语的他们就在椅子开始了说书。他们时而叙述、时而扮演、时而评论,穿着同样衣服的演员们在不同的角色中自由切换,谁都可能扮演泰特斯,谁都可能扮演塔摩拉,在这个时候,表演者无关性别、无关正邪。
通过椅子的不同摆放方式,便完成了整部戏的不同场景。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音乐与灯光的配合。坐在侧边的配乐师用打击乐和笛子做音乐的铺垫。幽远的笛子声是惨剧爆发前的铺垫,极速掉落的鼓点把人带入罗马战场上的厮杀,白色灯光忽闪忽现,演员们抱着椅子四散奔逃,就重现了战场上的奔逃场面。
![]() |
《泰特斯2.0》剧照 |
演员们用饱含张力的肢体动作、夸张的表情、嘶吼或哀嚎完成了这部戏,有人疑惑导演邓树荣在身体语言的探索上和铃木忠志类似,邓树荣解释说他们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铃木的训练更有规律性,而我是将身和心融合,混乱与纪律的状态同时存在……我想在一个空间里探索演员如何用自己的身体来中性地讲述一个故事,不带感情色彩。这些非语言的方式就是“前语言”, 在产生语言之前,人类创造出的声音。”
![]() |
《泰特斯2.0》剧照 |
所以演员的形体动作被提到了极高的地位,运动与静止结合,在剧情节奏的变幻中爆发出张力。在泰特斯杀掉了塔摩拉的两个儿子完成了复仇,故事似乎就要接近尾声了,演员们的说书也变了一个节奏,椅子被搭成了双子塔的模样,演员们突然停止扭头望向观众,似乎在问“你们怎么想的?”之后又搬着椅子回到原位做思考状后,重来了一次。给自己和观众都留下了一个想象空间。
开场前剧场里播放的“即时新闻”隐约地透露出《泰特斯2.0》与当代政治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如邓树荣在问答环节自述的“《泰特斯2.0》开场前播放的新闻和《泰特斯1.0》不同,但总是不缺这类新闻的”。有心之人的耳中听出了邓树荣的言外之意,在无心之人的耳中不过是入场音乐般地存在;错过开场的人又会不会觉得这部剧少了点什么呢。
一切简单化,《泰特斯2.0》让我们重新意识到了肢体语言的强大能力,回到了最质朴的表达方式。当现在的我们运用不同的社交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时候,正是渐渐削弱了肢体的表达能力,似乎在虚幻世界中存在的自己更为生动饱满。看了邓树荣导演的“肢体剧场“,我们不禁也思考起自己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