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见木芙蓉
秋见木芙蓉
文/莎莎
并没想到,深秋时节,还能见到木芙蓉这种花。“木芙蓉”名字温婉动听,花也开得洁净雅致。
然而,这还是我第一次认识木芙蓉。一个晴和日好的周六,下去买菜,经过小区的一扇铁门,看到院墙边有一棵高大的树,白色、粉色的花正开着,叶繁花明,在黯淡的秋色下有种明亮轻快的感觉。我每天早晨从小区的另外一个出口走,晚上回来时天已大暗,一直没能注意到它的存在。等注意到它,花大概开了有一段时间。
这难道是木芙蓉?我暗暗惊喜。第二天,特意趁早带相机出来拍照,旁边的陌生男人说,这是棉花哦。棉花肯定不是了,我答道。心下想着,他断然不是北方人,否则怎么连棉花都不认识呢?然而,问起小区里的上海老人,他们也支支吾吾地说不上名来。我却笃定地认为是木芙蓉。因为在沈书枝的《秋入芙蓉》文章里,有一张江边芙蓉的照片,像梧桐的巴掌叶子青翠如许,数朵红花峭立枝头,花形如碗,花瓣蜷展,薄如蝉翼,我印象十分深刻。虽然之前从未见过它,但如今第一次见,却像是从画中走出来了。
木芙蓉是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和木槿花同属一科,但我感觉木槿并不如芙蓉好看。木槿在夏季开花,所见的大多是紫色花朵。通往地铁11号线的路上,路旁处有一丛木槿,越过小区的墙壁探出身来。大概因为枝叶过于繁茂,倒显不出花朵的分量,在浓密的绿丛宽叶的衬托下,远远看上去,像是点点的紫色星辰。木芙蓉花要比木槿花大些,花层厚实,满叠在一起。叶形是宽大油绿的掌状,比木槿叶美观许多。。
花色一天是渐变的,早晨开放时为白色或浅红色,中午至下午开放时为深红色。“三醉芙蓉”“弄色芙蓉”由此得名。有几次清晨,我从芙蓉树前走过,留意到开花的果真是白花,带着昨夜雨水冲刷过的清冽,格外素洁明丽。而此时的红花蜷缩一团,像是劳累的妇人疲沓未醒,大概要睡到下午才可舒展开来。
木芙蓉还与荷花有关联。我们常讲“出水芙蓉”,说的是荷花,与水有关,而木芙蓉何以得名?原是长似荷花,我拍过一张近照,叶子衬着两朵皎洁的白花,打眼一看,好似是宽大的荷叶擎出来的。但因它生于陆上,故谓之木芙蓉,又可称之为地芙蓉、木莲,以与水芙蓉(荷花)相区分。柳宗元有诗《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中讲“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认为木芙蓉与荷花混杂实难,与之不同,故生高岸。木芙蓉宜植于高岸,临水为佳,因此又有“照水芙蓉”之称。想想,水光滟潋,花朵明艳,绿枝相映,也着实美丽。
要见到芙蓉照水的情景,并不是易事,这里面多少有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分。上周六去共青森林公园看菊花展,车子停在一家私人的化工厂里面。看完菊花返回车位的途中,经过一座小桥,不经意间瞥见桥下河水旁竟有一片木芙蓉。因离化工厂近,河水浑浊,地面尘土飞扬,木芙蓉在此显得陈旧落寞,实在是很容易让人忽略掉。这时的木芙蓉已是枯果败叶,连一朵花朵都不露踪影,而长得也不如家里小区那树芙蓉高大,浅浅望着,还疑当是棉花了,只不过枝干较棉花高大一些罢了。如此想来,那陌生男人把木芙蓉误以为棉花也是情有可原的。
只不过认识它一周的时间,接近十一月末,芙蓉花已凋落。从一树锦花到零星的几朵再到满树枝叶,时间短促了些。想着待到来年,定要早早把它来看。到时,怕另有一番滋味来品了。
—————————————————————————
儿时在田野奔跑得自由自在,有风,有花,有草,有鸟。长大了,住在城市里,偶尔看到花、草和鸟儿,偶尔有风吹过,雨落下。“山有木兮木有枝”,能些许感知一木一枯荣,足矣。欢迎关注“木有枝”微信号!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文/莎莎
并没想到,深秋时节,还能见到木芙蓉这种花。“木芙蓉”名字温婉动听,花也开得洁净雅致。
![]() |
然而,这还是我第一次认识木芙蓉。一个晴和日好的周六,下去买菜,经过小区的一扇铁门,看到院墙边有一棵高大的树,白色、粉色的花正开着,叶繁花明,在黯淡的秋色下有种明亮轻快的感觉。我每天早晨从小区的另外一个出口走,晚上回来时天已大暗,一直没能注意到它的存在。等注意到它,花大概开了有一段时间。
这难道是木芙蓉?我暗暗惊喜。第二天,特意趁早带相机出来拍照,旁边的陌生男人说,这是棉花哦。棉花肯定不是了,我答道。心下想着,他断然不是北方人,否则怎么连棉花都不认识呢?然而,问起小区里的上海老人,他们也支支吾吾地说不上名来。我却笃定地认为是木芙蓉。因为在沈书枝的《秋入芙蓉》文章里,有一张江边芙蓉的照片,像梧桐的巴掌叶子青翠如许,数朵红花峭立枝头,花形如碗,花瓣蜷展,薄如蝉翼,我印象十分深刻。虽然之前从未见过它,但如今第一次见,却像是从画中走出来了。
木芙蓉是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和木槿花同属一科,但我感觉木槿并不如芙蓉好看。木槿在夏季开花,所见的大多是紫色花朵。通往地铁11号线的路上,路旁处有一丛木槿,越过小区的墙壁探出身来。大概因为枝叶过于繁茂,倒显不出花朵的分量,在浓密的绿丛宽叶的衬托下,远远看上去,像是点点的紫色星辰。木芙蓉花要比木槿花大些,花层厚实,满叠在一起。叶形是宽大油绿的掌状,比木槿叶美观许多。。
花色一天是渐变的,早晨开放时为白色或浅红色,中午至下午开放时为深红色。“三醉芙蓉”“弄色芙蓉”由此得名。有几次清晨,我从芙蓉树前走过,留意到开花的果真是白花,带着昨夜雨水冲刷过的清冽,格外素洁明丽。而此时的红花蜷缩一团,像是劳累的妇人疲沓未醒,大概要睡到下午才可舒展开来。
木芙蓉还与荷花有关联。我们常讲“出水芙蓉”,说的是荷花,与水有关,而木芙蓉何以得名?原是长似荷花,我拍过一张近照,叶子衬着两朵皎洁的白花,打眼一看,好似是宽大的荷叶擎出来的。但因它生于陆上,故谓之木芙蓉,又可称之为地芙蓉、木莲,以与水芙蓉(荷花)相区分。柳宗元有诗《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中讲“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认为木芙蓉与荷花混杂实难,与之不同,故生高岸。木芙蓉宜植于高岸,临水为佳,因此又有“照水芙蓉”之称。想想,水光滟潋,花朵明艳,绿枝相映,也着实美丽。
要见到芙蓉照水的情景,并不是易事,这里面多少有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分。上周六去共青森林公园看菊花展,车子停在一家私人的化工厂里面。看完菊花返回车位的途中,经过一座小桥,不经意间瞥见桥下河水旁竟有一片木芙蓉。因离化工厂近,河水浑浊,地面尘土飞扬,木芙蓉在此显得陈旧落寞,实在是很容易让人忽略掉。这时的木芙蓉已是枯果败叶,连一朵花朵都不露踪影,而长得也不如家里小区那树芙蓉高大,浅浅望着,还疑当是棉花了,只不过枝干较棉花高大一些罢了。如此想来,那陌生男人把木芙蓉误以为棉花也是情有可原的。
只不过认识它一周的时间,接近十一月末,芙蓉花已凋落。从一树锦花到零星的几朵再到满树枝叶,时间短促了些。想着待到来年,定要早早把它来看。到时,怕另有一番滋味来品了。
—————————————————————————
儿时在田野奔跑得自由自在,有风,有花,有草,有鸟。长大了,住在城市里,偶尔看到花、草和鸟儿,偶尔有风吹过,雨落下。“山有木兮木有枝”,能些许感知一木一枯荣,足矣。欢迎关注“木有枝”微信号!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