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雨
![]() |
2016/11/23
城市里的雨
昨日半下午,临近下班,外面下雨了,办公室靠近街道,马车川流不息夹杂着雨声……….这是我喜欢的声音,尤其是靠在窗边,听外面的雨滴敲打玻璃的滴答声,看雨滴在玻璃上划过一道道泪痕——————
我有着所有90后通有的泛酸的文艺气息,那种死灰色非主流的灰暗特色,既黑暗又敏感,恨不得马上世纪末日到来,自己一个人孤独的走在空荡的街道,死寂、黑暗和光明。
我开始期待下班了,我喜欢走在雨中的味道,我的注意力开始无法集中,鼠标漫无目的的在电脑桌面上左晃右晃,点开一个文件迅速的关闭然后再点开另一个,我的大脑开始无法思考,思绪早随着雨滴不知飘向何处,桌面上的待写报告异常刺眼,这让我心情很不爽,甚至于不想看到那个文件夹那个字眼,于是我把他合并到另一个文件夹里,我开始伪装我依旧在正常努力的工作,整理桌面个个文件夹,发现里面杂乱而无章法,我开始整理,这段时间我的大脑又找回了自己,我忘记了窗外的雨和刚才缭乱纷飞的思绪,认真工作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不知谁喊了一声:下班了,我从电脑中抬起頭,發現天色漸晚,灰濛濛的,還好的是雨還在下,我開始收拾東西,從圖書館借的書需要還了,上個月借的三本書只看完一本,這本書是日本小說 《告白》,這是一部輕微的恐怖片,當然是個人認為,我之前看過這部小說改編的的電影,看過很多遍,我太喜歡這個電影的意境了,包括情節劇情的發展,最後的結局,我都喜歡,日本人對人性的剖析,從來都是那麼直白,以至於我又把小說從頭看了一遍,又想看電影了。而其他兩本書一個是《哈佛記憶法》,裏面講的頭頭是道,什麽各種記憶法,我當時在圖書館選書時想的也是很美好,反正每天下班後時間很充足,可以看看這些打發一下時間,但實際上根本不會看,心浮躁的就像是狂風暴雨中海浪上的一片綠葉,翻來覆去,動盪不已,還有一本書《弗洛伊德解夢》,這個額真的是隨性條的書,大隻翻了一下,說的好像是那麼一回事,但又不是那麼一回事,於是也沒看完,放置在那裡半個月,今天必須環回去。
收拾完畢,下樓打卡,一廳辦公的同事貌似都沒有要走的意思,寧願在辦公室玩電腦也不願回家或者出去鍛煉休閒一下,我覺得很奇怪卻也習以為常。一處辦公大樓,寒風就肆意的侵蝕我的皮膚,已經是11月底了,我依舊是短袖,雨不是很大,剛剛好的那種,但依舊會打濕我的鞋子,雨水灌進去,涼涼的,將我在辦公室沉悶和頹廢沖刷的乾乾淨淨,仿佛到此刻我才找到本我,身邊的馬路上車子來來往往,飛快的奔馳過去,濺起的水花打到路邊等待過馬路的行人身上,那人罵罵咧咧,咒駡這惡劣的天氣和剛剛飛奔過去的車,是的這才是鮮活的世界,仿佛白天那冷冰冰的機器嚴肅地表情像是夢,綠燈,我撐著傘穿過馬路到對面,那是另一個世界,那裡有超市、小吃、菜市場、農貿場、小販攤、有老人、小孩喧嘩聲、哭鬧聲,我回頭,對面的辦公大樓一片肅穆,每一層的燈光依舊亮著,那裡就是腐蝕外人生的海洋,永遠望不到頭。
往前走是個公交站臺,我每週五晚上都是從這裡坐車去轉乘地鐵回家,此時由於下雨站臺上擠滿了人,公交車也遲遲看不見身影,不過和我也沒什麼關係,繼續向前,路過一片小區,這裡是新建的樓盤,裏面住的大多數是外國人,價格昂過,人也相對比較少,天完全黑了,夜幕降臨,在車等的照耀下,雨點顯得特別大,密密麻麻,我的鞋子完全濕透,小腿以下的褲子也濕了,緊緊地貼在我的皮膚上,像一條冰冷的蛇,路上幾乎看不見什麽行人,很快就到了市中心繁華地區,這里有待型購物廣場,有星巴克、麥當勞、哈根達斯,有屈臣氏、ZARA、HM、等很多我不認識但覺得高大上的品牌店,吃喝玩樂應有盡有,但是今天人也很少,我也沒心思逛,我要去圖書館,就繼續向前走。
100米,就將剛才的繁華隔絕在身後,這一段是正在建的樓盤,沿路的廣告牌將廢墟圈起來,這里白天噪音超標,晚上安靜的可怕,我打著我的七彩傘,走在馬路擺上,被綠化帶隔開,在路燈的照耀下,格外顯眼,很快我到圖書館了,圖書館位於市政府對面的廣場一角,平時晚上這裡人很多,今天下雨也沒什麼人,偌大的廣場,就我一個人。自己的腳步聲聽得清清楚楚,最重要的是雨滴在傘上的聲音是那麼的清晰,我多麼的享受此刻,就我一個人————是的,我一個人。
進到圖書館大樓,門口的管理人員聽到聲音抬頭瞄了我一眼,就繼續玩手機去了,一樓是電子閱覽室,我的去三樓還書,鞋裡有水導致走路會發出撲撲的聲音,十分的難受,圖書館借書處是一個上了年紀的大媽,每次去都會看待她在那追電視劇,對於借書還書的人們十分的不耐煩,覺得多說一句話就會要了她的命,我已經知道跟這種人多數無益,我把書給她,她看都不看一眼,我走進書架開始快速的瀏覽書名,要找到想看特備是帶回家去看,又真的會看的書並不容易,通常我都是在書架前流連忘返,最終選定一兩本帶回去看,半小時后我選定兩本書夏茗悠的《八分鐘的溫暖》和七堇年的《被窩是青春的墳墓》,這兩本書高中時都有看過,但是記憶斷斷續續的,看見書名我好像回到了高中,當時《八分鐘的溫暖》的溫暖還是刊登在萌芽雜誌上,還是連刊,我對這部小說癡迷不已,想要找全前面未看到的內容,但是過期的雜誌很不好找,當時沒有智能手機,我也沒有手機,我甚至連QQ都沒有,對於電腦網絡根本沒什麼概念,當時就想著我要記住這個作者,記住這般文章,以後一定要找出來,最後也沒看完,因為更新太慢,高中的學業又太緊張,每天早上五點到晚上十點,15個小時的高負荷學習,讓大部份的高中生沒時間傷春悲秋,而後上了大學接觸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后,更是將此忘得一乾二淨,安安靜靜的看完一本書都很艱難,天天參加各種看似熱鬧,實際毫無意義的活動。如今再看到,記憶像潮水般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