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读师资公益班招生公告--熙华国学研究院、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联合举办
《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时值国学之风日盛、中华文化复兴之端,熙华国学研究院顺势推出少儿公益国学班计划。我们将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源源不断的开办公益少儿国学班。然而,合格的国学师资极度匮乏,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今且经师亦难得矣!
鉴于此,熙华国学研究院联合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以培养“传道授业解惑”之“明师”为己任,推出《论语》精读师资公益班,为少儿公益国学班培养源源不断之师资:
教育宗旨:为往圣继绝学,助国人立修为。
教育理念:言传身教、学以致用。
教育目标:培育一批明义知理、知行合一、诲人不倦的文化传播者。
《论语》精读师资公益班,面向全国招生,现场集中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学制半年,每周日全天上课,上午《论语》精讲,下午轮流安排研习讨论、专家交流以及试讲。
其中《论语》全篇精讲为50课时,同时安排国学教学方法论与礼仪规范课程。通过半年的学习,学员可以具备《论语》课程的传授能力、知识、方法,可独立承担《论语》课程的传授,掌握启发教育能力。课程完成后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学员由熙华国学研究院颁发《论语》师资证书。
熙华国学研究院每年会在公开渠道上公示获得《论语》师资证书的名单;并将优先聘用顺利结业的老师作为熙华国学研究院少儿公益国学班老师。
《论语》精读师资公益班
联合主办:
熙华国学研究院
中华书局经典文化推广中心
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
开课日期:
2017年1月8日--2017年7月9日期间每周日
时间:上午9:00--12:00 ;下午1:30--4:00
逢法定节日假期休息
学习内容:
《论语》精讲、国学教学方法论、中华传统礼仪规范。
上课地点:
上海市中山南一路468号3楼 (地铁4号线、8号线西藏南路站,地铁13号线世博会博物馆站)
收费: 全部课程公益免费。
招生数量:35人
招生对象及要求:
1. 熟悉《论语》,会做基本的释义,个人修养好,热心公益国学,愿意为国学传播贡献力量的各界人士,含:
(1) 各大高校文、史、哲专业在读本科,硕士,博士生;
(2) 从事3年以上语文教学的在校教师;
(3) 具有3年以上国学经典培训经验的社会人士均可报名;
报名时需提供相关学生证明或教师证明或教学履历证明。
2. 学员在确定录取时需要签订承诺书,承诺按时按量上课、完成学业,并在学成后可以至少为少儿公益国学班上一年的公益课(累计约50次课,有补贴),地点不限于上海。
报名截止日:2016年12月7日
报名方式:
1. 通过页面下方“阅读原文”或者进入“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微信服务号( xhcollege ) ,在菜单列表里选择 在线报名 - > 精读师资公益班 报名表”在线提交报名材料。报名时请认真、准确提交相关信息与入学自荐书(重要),信息不全、不准确者不予考虑面试。
2. 报名截止日后一周内,组委会会对申请名单进行择优选择,并于熙华国学研究院公众号( xhcollege )公布面试名单 、面试时间和地点。12月中旬进行面试,面试前召开招生说明会。面试后一周内公布正式录取名单,进入师资班学习阶段。
3. 本次师资班为全公益行为,全程公正公开透明招生,不接受任何非正常途径报名。同时请报名者慎重考虑,一旦被成功录取,须珍惜公益资源,不得中途退出,造成名额浪费。
4. 也可发邮件至指定邮箱索取word版报名表, 邮箱:xhcollege@xhgxt.com。
咨询电话:13052578113(加微信咨询)
师资班工作组:
主讲老师: 刘定一 老师
统筹:王志斌
教务长:常小勇 博士
师资班工作组负责人: 谢伦波
工作组成员:
羊艳, 熙华国学研究院秘书长。
虞琪君、陈膺熹:熙华国学研究院秘书处。
《论语》精读师资公益班主讲 刘定一老师
刘定一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列入市教委德育、教师教育专家库。这十六年因课程设计需要,用数学、逻辑、系统科学方法论解读经典,注意到千百年来的大量误读。他引进的横断科学方法论,为未来需要培养高端《论语》师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他撰写的《论语求真》(40万字)2016年完稿,拟将其作为经典教师读本,在积极筹备出版中。这本书实际上是一线教师必备的、最合用的《论语》教学参考书。
《论语》师资班专家顾问团成员介绍:
专家顾问团成员为面试官,且在正式课程期间将不定期、轮流参与下午课的研讨交流、实践课程指导。
祝安顺老师:
中华书局编审,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华书局经典推广教育中心主任,什刹海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国学院客座教授;北京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课题组顾问,丰台区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项目组负责人,广州天河区“中华文化经典教育”顾问。《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系列总策划。
今波老师:
著名文化节目《文化中国》主持人,资深媒体人,1992年开始在内蒙古电视台新闻部任新闻播音员,1994年任南京交通广播电台记着、主持人,1996年起任江苏电视台主持人,2006年人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首席主持人、执行制片人。现任大今文化董事长、总裁。
王澧华老师:
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曾担任湘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99-2002,古代文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1996-2002,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1998-2002,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负责人;2006-2008,硕士生导师、优秀教师,著有《两晋诗风》,主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
郑仲瑜老师:
原卢湾教育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曾任上海示范高中评审专家,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华师大物理系研究生兼职导师,多次参加上海高考命题和高中会考审题工作。近年来参加西部地区校长教师国培工作和指导带教青年骨干教师名师基地培训工作。
郭备老师:
华东师大一附中语文高级教师。曾荣获虹口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7年、2010年分别被评为虹口区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与跨学科学科带头人。
从教二十多年来,一向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先后获得“第四届虹口区中学语文教师水平作文比赛”一等奖、“虹口区首届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案例的评比”一等奖和“首届全国研究性学习研讨及成果交流评选”一等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班集体。1997年—2015年间所执教的教学班中有数百名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各类竞赛中荣获区级以上奖项。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展开跨学科教学的尝试性探索,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境界。先后有数十篇科研论文在市区级核心刊物上发表,部分论文收在上海市双名工程成果书系《通识教育新思维》(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8月版)中,编著《语文太重要——高中现代文探寻》(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8月版)。曾主持“文史教材的‘空无’内容”双名工程市级课题研究。
常小勇老师:
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长期从事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公开发表论文十多篇,曾负责多个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关注网络教学,对慕课、翻转课堂、在线课程等有深入的研究。长期研究通识教育理论,关注通识教育在学生个体成长中作用,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王志斌(狮仙)老师:
熙华国学堂创办人,熙华国学研究院院长。具有IT、媒体、金融、国学多个行业丰富知识与历练经历,受益于国学传统文化,长期从事国学传统文化的研究与践行,立致于将推广国学传统文化做为终身事业。
谢伦波老师:
国学讲师,国学文化传播践行者。专注于实用原创国学课程的开发,原创实用国学课程《孔子家语》系列、《中庸之道》系列、《唐诗与沟通艺术》、《宋词与情商管理》、《国学与品德家教》等深受大众好评。曾为海尔、格力、中兴通讯、上海交大、上海文庙(孔庙)、南京夫子庙等名企、名校讲授过国学课程。
吴卓莲老师:
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自幼学习与践行传统文化,受书香世家的影响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感于当代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立志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从事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踏实真挚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能从传统文化中获益,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性及完整的人格并且做好深厚的国学经典基础积累。从2006年在上海创办一莲堂国学学堂至今,在儿童国学启蒙教育和国学课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小朋友及家长还有成人学员的广泛欢迎。
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
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源于熙华国学堂,是在民政局正式注册,由文化局指导的社会公益文化组织,全国统一代码(登记证号):52310101MJ49732550。主要开展传统文化的研究、交流、培训、创作、策划;承办政府委托的相关服务项目、兴办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益事业。微信服务号:xhcollege。
分享自熙华行修特旅微信号;
时值国学之风日盛、中华文化复兴之端,熙华国学研究院顺势推出少儿公益国学班计划。我们将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源源不断的开办公益少儿国学班。然而,合格的国学师资极度匮乏,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今且经师亦难得矣!
鉴于此,熙华国学研究院联合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以培养“传道授业解惑”之“明师”为己任,推出《论语》精读师资公益班,为少儿公益国学班培养源源不断之师资:
教育宗旨:为往圣继绝学,助国人立修为。
教育理念:言传身教、学以致用。
教育目标:培育一批明义知理、知行合一、诲人不倦的文化传播者。
《论语》精读师资公益班,面向全国招生,现场集中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学制半年,每周日全天上课,上午《论语》精讲,下午轮流安排研习讨论、专家交流以及试讲。
其中《论语》全篇精讲为50课时,同时安排国学教学方法论与礼仪规范课程。通过半年的学习,学员可以具备《论语》课程的传授能力、知识、方法,可独立承担《论语》课程的传授,掌握启发教育能力。课程完成后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学员由熙华国学研究院颁发《论语》师资证书。
熙华国学研究院每年会在公开渠道上公示获得《论语》师资证书的名单;并将优先聘用顺利结业的老师作为熙华国学研究院少儿公益国学班老师。
《论语》精读师资公益班
联合主办:
熙华国学研究院
中华书局经典文化推广中心
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
开课日期:
2017年1月8日--2017年7月9日期间每周日
时间:上午9:00--12:00 ;下午1:30--4:00
逢法定节日假期休息
学习内容:
《论语》精讲、国学教学方法论、中华传统礼仪规范。
上课地点:
上海市中山南一路468号3楼 (地铁4号线、8号线西藏南路站,地铁13号线世博会博物馆站)
收费: 全部课程公益免费。
招生数量:35人
招生对象及要求:
1. 熟悉《论语》,会做基本的释义,个人修养好,热心公益国学,愿意为国学传播贡献力量的各界人士,含:
(1) 各大高校文、史、哲专业在读本科,硕士,博士生;
(2) 从事3年以上语文教学的在校教师;
(3) 具有3年以上国学经典培训经验的社会人士均可报名;
报名时需提供相关学生证明或教师证明或教学履历证明。
2. 学员在确定录取时需要签订承诺书,承诺按时按量上课、完成学业,并在学成后可以至少为少儿公益国学班上一年的公益课(累计约50次课,有补贴),地点不限于上海。
报名截止日:2016年12月7日
报名方式:
1. 通过页面下方“阅读原文”或者进入“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微信服务号( xhcollege ) ,在菜单列表里选择 在线报名 - > 精读师资公益班 报名表”在线提交报名材料。报名时请认真、准确提交相关信息与入学自荐书(重要),信息不全、不准确者不予考虑面试。
2. 报名截止日后一周内,组委会会对申请名单进行择优选择,并于熙华国学研究院公众号( xhcollege )公布面试名单 、面试时间和地点。12月中旬进行面试,面试前召开招生说明会。面试后一周内公布正式录取名单,进入师资班学习阶段。
3. 本次师资班为全公益行为,全程公正公开透明招生,不接受任何非正常途径报名。同时请报名者慎重考虑,一旦被成功录取,须珍惜公益资源,不得中途退出,造成名额浪费。
4. 也可发邮件至指定邮箱索取word版报名表, 邮箱:xhcollege@xhgxt.com。
咨询电话:13052578113(加微信咨询)
师资班工作组:
主讲老师: 刘定一 老师
统筹:王志斌
教务长:常小勇 博士
师资班工作组负责人: 谢伦波
工作组成员:
羊艳, 熙华国学研究院秘书长。
虞琪君、陈膺熹:熙华国学研究院秘书处。
《论语》精读师资公益班主讲 刘定一老师
刘定一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列入市教委德育、教师教育专家库。这十六年因课程设计需要,用数学、逻辑、系统科学方法论解读经典,注意到千百年来的大量误读。他引进的横断科学方法论,为未来需要培养高端《论语》师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他撰写的《论语求真》(40万字)2016年完稿,拟将其作为经典教师读本,在积极筹备出版中。这本书实际上是一线教师必备的、最合用的《论语》教学参考书。
《论语》师资班专家顾问团成员介绍:
专家顾问团成员为面试官,且在正式课程期间将不定期、轮流参与下午课的研讨交流、实践课程指导。
祝安顺老师:
中华书局编审,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华书局经典推广教育中心主任,什刹海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国学院客座教授;北京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课题组顾问,丰台区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项目组负责人,广州天河区“中华文化经典教育”顾问。《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系列总策划。
今波老师:
著名文化节目《文化中国》主持人,资深媒体人,1992年开始在内蒙古电视台新闻部任新闻播音员,1994年任南京交通广播电台记着、主持人,1996年起任江苏电视台主持人,2006年人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首席主持人、执行制片人。现任大今文化董事长、总裁。
王澧华老师:
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曾担任湘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99-2002,古代文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1996-2002,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1998-2002,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负责人;2006-2008,硕士生导师、优秀教师,著有《两晋诗风》,主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
郑仲瑜老师:
原卢湾教育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曾任上海示范高中评审专家,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华师大物理系研究生兼职导师,多次参加上海高考命题和高中会考审题工作。近年来参加西部地区校长教师国培工作和指导带教青年骨干教师名师基地培训工作。
郭备老师:
华东师大一附中语文高级教师。曾荣获虹口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7年、2010年分别被评为虹口区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与跨学科学科带头人。
从教二十多年来,一向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先后获得“第四届虹口区中学语文教师水平作文比赛”一等奖、“虹口区首届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案例的评比”一等奖和“首届全国研究性学习研讨及成果交流评选”一等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班集体。1997年—2015年间所执教的教学班中有数百名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各类竞赛中荣获区级以上奖项。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展开跨学科教学的尝试性探索,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境界。先后有数十篇科研论文在市区级核心刊物上发表,部分论文收在上海市双名工程成果书系《通识教育新思维》(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8月版)中,编著《语文太重要——高中现代文探寻》(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8月版)。曾主持“文史教材的‘空无’内容”双名工程市级课题研究。
常小勇老师:
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长期从事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公开发表论文十多篇,曾负责多个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关注网络教学,对慕课、翻转课堂、在线课程等有深入的研究。长期研究通识教育理论,关注通识教育在学生个体成长中作用,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王志斌(狮仙)老师:
熙华国学堂创办人,熙华国学研究院院长。具有IT、媒体、金融、国学多个行业丰富知识与历练经历,受益于国学传统文化,长期从事国学传统文化的研究与践行,立致于将推广国学传统文化做为终身事业。
谢伦波老师:
国学讲师,国学文化传播践行者。专注于实用原创国学课程的开发,原创实用国学课程《孔子家语》系列、《中庸之道》系列、《唐诗与沟通艺术》、《宋词与情商管理》、《国学与品德家教》等深受大众好评。曾为海尔、格力、中兴通讯、上海交大、上海文庙(孔庙)、南京夫子庙等名企、名校讲授过国学课程。
吴卓莲老师:
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自幼学习与践行传统文化,受书香世家的影响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感于当代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立志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从事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踏实真挚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能从传统文化中获益,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性及完整的人格并且做好深厚的国学经典基础积累。从2006年在上海创办一莲堂国学学堂至今,在儿童国学启蒙教育和国学课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小朋友及家长还有成人学员的广泛欢迎。
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
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源于熙华国学堂,是在民政局正式注册,由文化局指导的社会公益文化组织,全国统一代码(登记证号):52310101MJ49732550。主要开展传统文化的研究、交流、培训、创作、策划;承办政府委托的相关服务项目、兴办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益事业。微信服务号:xhcollege。
分享自熙华行修特旅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