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宋代大人物的一些事一些情|汉服摄影
|前言|
读两首词,说两段情
都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我们常常会笑谈,何必放弃一片森林,吊死在一棵树上。如若真懂其中深情,谁人又能笑吟此句。
最近读到关于两位宋代大家的爱情故事,与现代社会种种相较有感,引作此文,望诸君指点一二。
说回本文的主人翁,那年,王朝云年仅十二,正是娇花嫩叶般的年纪,拥有着流动的眼神、娇憨的谈吐,还有“丢了箫管弄弦索”的随性和清歌一曲时仍显稚嫩的嗓音,如此美好的特质,吸引了苏轼。
王朝云之所以是王朝云,且看下面这个小故事,这也是苏轼迷她的缘故。
一日饭后,苏轼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内中所装何物,一婢说是文章,一婢说是见识,苏轼皆不以为然。
独有朝云朗声道:“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
苏轼大笑曰:“知我者朝云也!”
朝云常为苏轼吟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但每每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时,便会感于句中所寓的悲情而恸哭不能自已,她自己说:“所不能竟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正因为朝云是这样一个有着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的知音,所以,她死后苏轼竟“终生不复听此词”。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的一生,起起落落大家都知道,而王朝云便是那个一直站在身边的女人,不管这个男人风光或者沦落的时候,都会在身边轻吟他的诗。王府大院与森山野岭,都陪他走过,对于这样的人生伴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相比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大家,苏轼是幸福的,每每读到他的词,像是看着淡蓝色忧伤的天空。
鲁迅先生曾透辟地指出:“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
这位至情之人便是晏几道,而他毕生所作之词的淡淡忧伤,或源自此。
话说当年,有一回晏殊带着几道回乡省亲。抚州知府与晏殊交好,邀请晏殊父子到家中作客。当时晏几道才十四五岁,在知府衙门后的“金园”中,第一次见到了知府十四岁的女儿小萍。自那天以后,晏几道经常到金园来玩,和小萍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但两人都年幼羞怯,谁也没有开口说破。
晏几道泪洒金园
晏殊省亲期满回京,一对小男女依依不舍地分手了。别后晏几道无日不在思念小萍。后来小萍的父亲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被反对变革的人诬陷,发配岭南充军。在路上不堪虐待,绝食而死。传闻小萍卖身葬父后,沦落为妓,不知身在何处。听到这消息,晏几道悲愤难忍,重回金园。见物是人非,不免泪湿衣衫。往事历历在目凝成了那首千古绝唱《临江仙》。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两首千年吟唱的词,两个宋代传诵至今的故事。你也许会说“自古文人多作怪”,对,相比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作怪”。但是,如果在爱情这条线上栓一个鱼钩的话,你肯定是逃不掉的那条,就算你逃掉了,你也忘不了嘴角的那道疤。
丨关于摄影作品丨
慧川人像馆
深圳市罗湖区宝岗北路华建工业大厦503
拍摄预约热线:0755-22933558
客服微信:13923404051
微博:@慧川人像馆
读两首词,说两段情
都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我们常常会笑谈,何必放弃一片森林,吊死在一棵树上。如若真懂其中深情,谁人又能笑吟此句。
最近读到关于两位宋代大家的爱情故事,与现代社会种种相较有感,引作此文,望诸君指点一二。
![]() |
![]() |
说回本文的主人翁,那年,王朝云年仅十二,正是娇花嫩叶般的年纪,拥有着流动的眼神、娇憨的谈吐,还有“丢了箫管弄弦索”的随性和清歌一曲时仍显稚嫩的嗓音,如此美好的特质,吸引了苏轼。
![]() |
![]() |
王朝云之所以是王朝云,且看下面这个小故事,这也是苏轼迷她的缘故。
一日饭后,苏轼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内中所装何物,一婢说是文章,一婢说是见识,苏轼皆不以为然。
独有朝云朗声道:“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
苏轼大笑曰:“知我者朝云也!”
![]() |
![]() |
![]() |
朝云常为苏轼吟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但每每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时,便会感于句中所寓的悲情而恸哭不能自已,她自己说:“所不能竟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正因为朝云是这样一个有着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的知音,所以,她死后苏轼竟“终生不复听此词”。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
![]() |
![]() |
苏轼的一生,起起落落大家都知道,而王朝云便是那个一直站在身边的女人,不管这个男人风光或者沦落的时候,都会在身边轻吟他的诗。王府大院与森山野岭,都陪他走过,对于这样的人生伴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 |
![]() |
![]() |
相比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大家,苏轼是幸福的,每每读到他的词,像是看着淡蓝色忧伤的天空。
鲁迅先生曾透辟地指出:“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
这位至情之人便是晏几道,而他毕生所作之词的淡淡忧伤,或源自此。
![]() |
![]() |
话说当年,有一回晏殊带着几道回乡省亲。抚州知府与晏殊交好,邀请晏殊父子到家中作客。当时晏几道才十四五岁,在知府衙门后的“金园”中,第一次见到了知府十四岁的女儿小萍。自那天以后,晏几道经常到金园来玩,和小萍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但两人都年幼羞怯,谁也没有开口说破。
![]() |
![]() |
晏几道泪洒金园
晏殊省亲期满回京,一对小男女依依不舍地分手了。别后晏几道无日不在思念小萍。后来小萍的父亲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被反对变革的人诬陷,发配岭南充军。在路上不堪虐待,绝食而死。传闻小萍卖身葬父后,沦落为妓,不知身在何处。听到这消息,晏几道悲愤难忍,重回金园。见物是人非,不免泪湿衣衫。往事历历在目凝成了那首千古绝唱《临江仙》。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
![]() |
两首千年吟唱的词,两个宋代传诵至今的故事。你也许会说“自古文人多作怪”,对,相比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作怪”。但是,如果在爱情这条线上栓一个鱼钩的话,你肯定是逃不掉的那条,就算你逃掉了,你也忘不了嘴角的那道疤。
丨关于摄影作品丨
慧川人像馆
深圳市罗湖区宝岗北路华建工业大厦503
拍摄预约热线:0755-22933558
客服微信:13923404051
微博:@慧川人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