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接纳自己便是渡过----渡过2书评
![]() |
起初被渡过2的副标题--接纳是最好的治愈所吸引,特别想看看这样一本书,因为自己在自我接纳上做的并不好,之前还会有自我苛求,大概是想看看是怎样自我接纳的呢,虽然过了看一本书一段话改变人生的狭隘时期了,但确实被标题上的接纳,接纳一无是处的自己所吸引,读书不会让马上有质的飞跃变化,但它会让在潜移默化间慢慢看到自己,接纳自己,渐渐成为你自己,大概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我翻开了这本书。看目录的时候却有一丝害怕,书的前两部分都是抑郁症的人经历描述,那周我比较低气压,怕低气压状态的自己承受不了书中的负面情绪(从目录来看),带着这样一丝担忧我翻开了书中看起来稍微正能量一些的篇幅--终极自信是自我接纳,看完这篇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担忧完全多虑了,书写的很温柔,会吸走一些世人强加给你的东西,你必须拥有的东西,比如对自信执念,原来我们不强求自信,原来我之前一直排斥的自我苛责在我的成长中有很多益处。于是开始慢慢读这本书,读完之后完全是感激的状态呀,很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和编者,若不是这本书我根本不会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抑郁症,以及患抑郁后康复的人的经历,对抑郁及其影响有了新的认识,也应该对这个世界更宽容一些,对自己接纳更多一些,有些文字很温柔,有些很实用,里面的药物知识的科普也不乏味,可以说是对社会很有用的书,感谢出版。
书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基本都是抑郁症者自己叙述的患症经历及求医问药,康复或复发在治疗经历,有一些有很明显的转折点,有的就是在几年的生活中,通过吃药,看心里医生,跑步,出去工作,在家人的一点点支持下渐渐好了起来,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甚至没有什么转折点,起初我一直在寻找他们好了的转折点,后来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是没有转折点,他们就是一点点一步步好起来的,很平常但却很真实,他们一点点去克服心中对自己的讨厌,慢慢一点点的接纳自己,就在这自我接纳中渡过了自己,之于看书的我们确实另一种渡过,渡己亦是渡人。
![]() |
是本书的作者张进老师鼓励他们把文字写出来的,他在序言中的有段关于此的文字我很赞同,甚至很多时候也是那样做的。他说:写作是一个无异于清理自我,和自己对话。在自己的故事里不断发现自己,创造自己,在理解中带出新的灵感、意念、感受,转化为新的行动。对,是这样的,有时候写着写着心底从来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冒出来了,看是不相关的东西关联起来,竟有意想不到的启发。有时候不好的情绪,你把他写出来,他好像就见光死了,自己流走了。有时候写文字的过程像在拥抱曾经的自己。阅读也是,在别人的故事中感受自己,或把自己的情绪交给故事里的人物,让她发泄掉。这大概是我们热爱写字与阅读的原因。
![]() |
文中映像最深的篇章是我有一个叫D的朋友,整篇写的特别温柔,她把抑郁症描述成一个住在她身体里的朋友D,把抑郁症的发作描述成身体的D朋友想要被关注,想要被看见,想要争夺主权~~她的描述特别温柔,想来也是一个温柔的女子。她写开始怎么更D争吵,到后来被他同化,不想与人交流,一起抵抗外界,到后来她找到了与D共生,成为好朋友一样共同生活的方式。这让我能够更近的体会抑郁症,它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有难过无助的时候,会有讨厌自己的时候,我们也是像他们一样在学习如何与自己身体里的另一种声音相处,找到平衡点,彼此共生。
![]() |
从书中看来,有抑郁症的人各个阶层,各个年龄的都有,这并没有什么规律,就像有的人会的癌症有的人不会,这并不是什么做了坏事,好人有好报之类的事情,如孩子别怕我们陪你走下去中的父母说的那样,大家都是吃着五谷生着百病,抑郁症就是一种单纯的,和其他任何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疾病的成因都是一样的,不是我们养育的失败,也不是孩子性格上有多大缺陷。我们这些普通人真的要去掉对抑郁症的有色眼镜,以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抑郁症者,给他们尊重。其实大众对抑郁症人的接受以及尊重,是他们能勇敢迈出治疗,克服病耻感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也为我初拿到书时对自己无力承担抑郁情绪的恐惧想向他们道歉,他们真的异常温柔,没有一点伤害其他人的意思。编者说,抑郁症者大多是选择伤害自己的,比如自杀,是因为觉得自己或者是拖累,并不是常规说的自私自利不为家人考虑的,他们在身体内激素分泌紊乱的状态下,觉得自己或者是对家人的拖累,并不是自私的无力承受抑郁的症状而选择自私的死亡。不是的,他们内心中比我们更自责。也许每个人的心剖开都是一个靶子,上面插满了箭,大部分是自己插给自己的,也有自己移动着也要去接的,也有别人无意中插的。试着对世界和自己宽容一些。
![]() |
书中对于抑郁症者提了一些治疗的建议,有药物治疗的建议也有心理治疗,也有认知行为疗法等等,书中也用一个个例子证明抑郁症是可以治疗好的,这中间需要有家人朋友的陪伴,以及自己的求治意识。也许他就像感冒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了,但我们知道会再次好起来。感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我的一些对别人的偏见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偏见。关于这种偏见,书中提到了一个人人都能用的训练,抑郁症不一定发生在每人身上,但抑郁的情绪大部分人都会有的。这个训练就是在你低落抑郁的时候,能有正确认知的训练-----认知训练,就是要激发和恢复你的正常思维。很简单,就是将认知错误记录下来,因为我们在小的时候,有过很多认知上的错误,比如爸妈吵架是因为我没考好,然后用理性的思维分析,将理性思维记录下来,当触发你低落的事件发生时,比如朋友出门没有叫你,错误的思维是你又以为你那句话没说对,自责时,将理性分析记录下来,并将这种错误认知也记录下来,这样慢慢反复训练,不断调用正常思维,你思维在线的时间就越多,自我苛责的时间就相对减少。
![]() |
也许每个人的心剖开都是一个靶子,上面插满了箭,大部分是自己插给自己的,也有自己移动着也要去接的,也有别人无意中插的。有段时间我项目上的事情一点进展也没有,我两个星期没有跟任何同事说话,把自己憋成了胸闷气滞,甚至觉得别人都觉得自己很差劲。如果那时候能学着接纳自己而不是往自己心上插箭的话,情况会好很多。后来我试着去接纳自己短期内做不出来的事实,没想到收到的都是周围人的鼓励,大气,阳光也灿烂很多。所以试着去接纳自己吧,哪怕是短期看来一事无成的自己,接纳便是对自己最好的治愈,接纳便是自己陪着自己渡过。路途这么艰难,感谢自己的一路陪伴。
![]() |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13篇内容 · 30.4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66篇内容 · 9.6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306篇内容 · 23.4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25篇内容 · 9333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3篇内容 · 9641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31篇内容 · 1.7万次浏览
- 梗图续命,笑到通气15篇内容 · 15.3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57篇内容 · 110.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