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ay is Friday
今天,六点就早早下了班,哈,也是,六点不算早的,这只是和之前相比,早了一个小时,就像室友常说的,我已经被公司“锻炼”得没有三观了。
下班前,打了个电话,很不幸,晚上是我一个人吃饭,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便丝毫没有了想做饭的念头的,想了好久,才决定去吃楼下的那家西式快餐。吃饭的时候,一个人,觉得无比的孤独清寂,感觉自己像个落荒而逃的人,处在店里的一个角落,被身边不懂事的小孩叫着阿姨,手机滑动了半天也没找到想要看到节目,匆匆吃完一个汉堡就已经半饱了,还是决定离开这个热闹的地方,自己一个人,去往回家的路上多走一会。
到家后,开灯,脱鞋,换上睡衣,却突然不知道该干嘛。想想一直都做着工作的奴隶,除此之外的娱乐活动就是那台电脑,真是可笑,一个人的时候竟没有事可做。我还是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了这个怪圈,围绕着某个人,某个事,也许这种生活方式本就不对,只是我太习惯而现在才发现。
——————————————————
阿仓是我的初中同学,班级的数学课代表,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性格也好,对谁都很温和,所以对于女生们来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他做同桌了。但初中又是男孩和女孩成绩的分界点,他是数学课代表,就免不了有很多女孩子向他问数学题目,当然这些女孩中不包括我,我从来不会问他任何问题,因为我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并不差,证明我和那些喜欢问他问题的女孩子不一样。后来,我如愿地成为了数学课代表,为了方便班级的管理,我也就被分到和阿仓一个组,一张桌子上,起初的我还抱有满满地敌意,当然,更多的是来自于那些络绎不绝霸占我座位的女孩子,可阿仓却似乎永远不会察觉我的不满,总是笑脸相迎,
“小阿三,这道题你会不会做,刚刚都有很多女生来问我了,不会的话我教你好了”
“不用,我自己可以的”
“好吧,那你要是想到很好的解题方法告诉我一下啊”
“看情况吧”
“别绷着个脸嘛,我给你表演个笑话,要是你笑了,我就告诉你解题方法好不好”
“那你还是不用了,我肯定不会笑”
“那可不一定,我这个笑话百试百灵的,你看着啊”
我不得已转过身体,对着他,看见他手舞足蹈地表演着,发出泰山一样的声音,双手锤击着自己高昂起的前胸,再做出两手握住箭的模样,然后刺向自己的胸膛,再配上那个及其夸张的英勇就义的表情,我竟看着他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笑,只记得那天,阳光很好,身上很暖,我笑了,他也笑了,我们一起,解决了一对同桌间的莫名其妙问题矛盾。单纯而简单的友谊,在十几岁的年纪里,会轻易而牢固地建立,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亲密无间,而没有理由的感情,也可以随时疏远。
后来,仍是为了方便管理,每个月,我们几个数学课代表都会被分到不同的组,去带动提高其他同学的数学成绩,我和阿仓,也就做了短短一个月的同桌,就又恢复了普通同学的关系了,他还是会给各种女生讲解习题,而我仍然是在自己的课代表座位上,兢兢业业地解答着数学题。
再后来,分班了,濒临升学,课程都很紧张,也很少见到了,短暂的初中时光里,我们做了三年的校友,一年的同学,一个月的同桌。
再次相见的时候,我已经上高二了,我的短发长长了一些,个子长高了一点,可惜数学成绩却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那时候是在外租住的房子,为了夜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于是不得已,在每天早晨穿过那条悠长的小巷,右拐,直行,在食堂买一碗粥,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那一次,我还是像往常一样,穿过小巷,边默背着早读课要背诵的文章边慢悠悠地走着,却好似听见有人在呼唤我,第一次回头的时候没有见到熟悉的身影,于是转回头的时候又听见了第二声悠长的呼喊,
“阿三,怎么走那么慢”
远远的,我只看到了巷子的那头有两个疾步而来的跟我一样穿校服的人,分不清长相,可是我能分明看到其中某个人的脸上,满溢的欣喜。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阿仓一直和我在一个学校,只是他在理科班,我在文科班,一个一楼,一个四楼,一个一栋,一个三栋,压根见不着,他也是高二开学了才搬过来这边的,家人跟着陪读,也好更专心地学习。
走在路上时,我注意到,阿仓长高了,声音也变了,发型还是没变,但和他走在一起的时候似乎不那么自在了,有点慌,有点乱,他却仍是那样,带着笑容,每天都有说不完的事,讨论着所有相关不相关的话题,然后两个人哈哈大笑,在清晨悠长的小巷里,回声阵阵。下雨天,我们会公用一把伞,天气热了,我也会分他一半遮阳,起得迟了,他骑车风一样地经过,然后又折回来,问我要不要载一程,心情好了,我会请他吃学校门口八毛钱的粉丝包和一块钱的豆浆,这样,他就可以每天多教我几道数学题了。
当时的我以为我们会成为永远的好朋友,永远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虽然只有每天早晨那短短的二十分钟。但忽然一天,我再也听不到从背后呼唤我的声音了,那条路上也再没了他的身影,就像初中那段的短暂相处,毫无准备地就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我不知道,他是搬家了,还是去别处上学了,我们,在那个网络不算发达的年代里,就这样走散了。
相见不如偶遇。
前段时间,莫名奇妙地被拉到了一个初中群里,那个群里,刚开始说话的人很多,无非是感叹时间很快,我们这么多人,有的结婚生子,有的事业有成,有的定居国外,有的守在老家,可是后来大家渐渐地都失去了兴趣,好像水群都成了一种负担,偶尔只有过节的时候才会发几句祝福。可是突然有一天,过了很久的某一天,有人加我,署名:我是群主,仓鼠先生。我点开头像看了一下,然后同意了他的请求,给发过去了一个消息:
你好啊,仓鼠先生
你也好啊,阿三小姐 (^_^)
下班前,打了个电话,很不幸,晚上是我一个人吃饭,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便丝毫没有了想做饭的念头的,想了好久,才决定去吃楼下的那家西式快餐。吃饭的时候,一个人,觉得无比的孤独清寂,感觉自己像个落荒而逃的人,处在店里的一个角落,被身边不懂事的小孩叫着阿姨,手机滑动了半天也没找到想要看到节目,匆匆吃完一个汉堡就已经半饱了,还是决定离开这个热闹的地方,自己一个人,去往回家的路上多走一会。
到家后,开灯,脱鞋,换上睡衣,却突然不知道该干嘛。想想一直都做着工作的奴隶,除此之外的娱乐活动就是那台电脑,真是可笑,一个人的时候竟没有事可做。我还是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了这个怪圈,围绕着某个人,某个事,也许这种生活方式本就不对,只是我太习惯而现在才发现。
——————————————————
阿仓是我的初中同学,班级的数学课代表,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性格也好,对谁都很温和,所以对于女生们来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他做同桌了。但初中又是男孩和女孩成绩的分界点,他是数学课代表,就免不了有很多女孩子向他问数学题目,当然这些女孩中不包括我,我从来不会问他任何问题,因为我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并不差,证明我和那些喜欢问他问题的女孩子不一样。后来,我如愿地成为了数学课代表,为了方便班级的管理,我也就被分到和阿仓一个组,一张桌子上,起初的我还抱有满满地敌意,当然,更多的是来自于那些络绎不绝霸占我座位的女孩子,可阿仓却似乎永远不会察觉我的不满,总是笑脸相迎,
“小阿三,这道题你会不会做,刚刚都有很多女生来问我了,不会的话我教你好了”
“不用,我自己可以的”
“好吧,那你要是想到很好的解题方法告诉我一下啊”
“看情况吧”
“别绷着个脸嘛,我给你表演个笑话,要是你笑了,我就告诉你解题方法好不好”
“那你还是不用了,我肯定不会笑”
“那可不一定,我这个笑话百试百灵的,你看着啊”
我不得已转过身体,对着他,看见他手舞足蹈地表演着,发出泰山一样的声音,双手锤击着自己高昂起的前胸,再做出两手握住箭的模样,然后刺向自己的胸膛,再配上那个及其夸张的英勇就义的表情,我竟看着他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笑,只记得那天,阳光很好,身上很暖,我笑了,他也笑了,我们一起,解决了一对同桌间的莫名其妙问题矛盾。单纯而简单的友谊,在十几岁的年纪里,会轻易而牢固地建立,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亲密无间,而没有理由的感情,也可以随时疏远。
后来,仍是为了方便管理,每个月,我们几个数学课代表都会被分到不同的组,去带动提高其他同学的数学成绩,我和阿仓,也就做了短短一个月的同桌,就又恢复了普通同学的关系了,他还是会给各种女生讲解习题,而我仍然是在自己的课代表座位上,兢兢业业地解答着数学题。
再后来,分班了,濒临升学,课程都很紧张,也很少见到了,短暂的初中时光里,我们做了三年的校友,一年的同学,一个月的同桌。
再次相见的时候,我已经上高二了,我的短发长长了一些,个子长高了一点,可惜数学成绩却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那时候是在外租住的房子,为了夜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于是不得已,在每天早晨穿过那条悠长的小巷,右拐,直行,在食堂买一碗粥,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那一次,我还是像往常一样,穿过小巷,边默背着早读课要背诵的文章边慢悠悠地走着,却好似听见有人在呼唤我,第一次回头的时候没有见到熟悉的身影,于是转回头的时候又听见了第二声悠长的呼喊,
“阿三,怎么走那么慢”
远远的,我只看到了巷子的那头有两个疾步而来的跟我一样穿校服的人,分不清长相,可是我能分明看到其中某个人的脸上,满溢的欣喜。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阿仓一直和我在一个学校,只是他在理科班,我在文科班,一个一楼,一个四楼,一个一栋,一个三栋,压根见不着,他也是高二开学了才搬过来这边的,家人跟着陪读,也好更专心地学习。
走在路上时,我注意到,阿仓长高了,声音也变了,发型还是没变,但和他走在一起的时候似乎不那么自在了,有点慌,有点乱,他却仍是那样,带着笑容,每天都有说不完的事,讨论着所有相关不相关的话题,然后两个人哈哈大笑,在清晨悠长的小巷里,回声阵阵。下雨天,我们会公用一把伞,天气热了,我也会分他一半遮阳,起得迟了,他骑车风一样地经过,然后又折回来,问我要不要载一程,心情好了,我会请他吃学校门口八毛钱的粉丝包和一块钱的豆浆,这样,他就可以每天多教我几道数学题了。
当时的我以为我们会成为永远的好朋友,永远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虽然只有每天早晨那短短的二十分钟。但忽然一天,我再也听不到从背后呼唤我的声音了,那条路上也再没了他的身影,就像初中那段的短暂相处,毫无准备地就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我不知道,他是搬家了,还是去别处上学了,我们,在那个网络不算发达的年代里,就这样走散了。
相见不如偶遇。
前段时间,莫名奇妙地被拉到了一个初中群里,那个群里,刚开始说话的人很多,无非是感叹时间很快,我们这么多人,有的结婚生子,有的事业有成,有的定居国外,有的守在老家,可是后来大家渐渐地都失去了兴趣,好像水群都成了一种负担,偶尔只有过节的时候才会发几句祝福。可是突然有一天,过了很久的某一天,有人加我,署名:我是群主,仓鼠先生。我点开头像看了一下,然后同意了他的请求,给发过去了一个消息:
你好啊,仓鼠先生
你也好啊,阿三小姐 (^_^)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