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 | 媒体平台就不需要联盟吗?
前几天翻出罗辑思维NO.174期节目《联盟》。知乎上喷这期节目的人不少(话说哪一期不被喷了...)尽管节目的受众对象似乎是企业家和领导人物,和我没啥关系。不过我觉得这种“联盟”思想还是极为重要的,不单单是企业组织,其实在现在媒体行业中的社群经济里也需要联盟思维。
节目里樊登极荐企业主和领导人搭建一个联盟,让离职的员工在联盟中还能感受到公司“暖暖的爱意”。不过不是所有的前员工,被开除的无能力者不在其列,说到底还是可以为我所用者才有入门券。
节目里有一些数据和具体案例: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的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10万,成立了宝洁商学院,也就是宝洁的前员工协会;霍夫曼创立的领英,前员工群15万个,覆盖98%的世界500强企业,与企业有关的人脉,合作公司和机构遍布世界。
对于企业来说,跳槽者,一般而言只会跳入更高级别更具实力的公司。大家换工作无非是想多点工资好买房养老嘛,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在公司做了几年,能力和实力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长进。这样的人公司不出钱地养着,把他们集中到一块,有以下好处:
1. 前员工可以是免费宣传人员帮公司打广告。毕竟大众习惯听熟人的经验嘛。
2. 前员工可以作为公司雇佣的第三方考察公司产品的质量。
3. 前员工可以作为猎头,为公司寻找合适的人才
......
当然,前员工也不是慈善组织或者志愿者,你又不给我钱,我干什么免费给你做事打广告?
所以企业主和leader不能小气:
1. 适当的猎头报酬和考察报酬
2. 给予前员工一些福利,例如享受公司内购价格,公司年终前员工聚会等等。
......
我觉得“如何给前员工好处”这个正是做媒体的人需要借鉴的。
我们看“罗辑思维”本身。2016年开始,罗辑思维的六万多会员成为了终身会员,永久免收会员费;享有终身打折的福利,永远享有商城里的购物折扣;还有新产品特权等服务。这种“联盟”方式就等同于社群,增强了粉丝和群主之间的黏性。我一年花不了多少钱,还能每天接收到来自罗胖的知识分享,就是这么划算,简直一劳永逸啊。其实这种方式对于粉丝来说,成本低收益高,对于罗胖来说,一个普通会员一次200元,1000个就有20万了,何况人家是六万多粉丝,其中还有铁杆高级会员,会员费更高,还有后续的买书交易也会带来经济利益。
所以,“联盟”其实就是搭建一种互利互助、随时合作、“win-win”的关系。企业主能知己知彼,了解不同行业动态,可以发掘人才,宣传自己;媒体可以树立个人品牌,建立IP,吸引更多用户成为粉丝。对于前员工来说,可以持续享有福利,还能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信息,扩大人脉。粉丝们有独特感,优越感,又可以逾越自身资源和阶级局限性获得个人成长的机遇。
不过,还是说回来一个最关键的点。如果公司不出名,发展无前景,或者说媒体平台无流量,没什么关注度,那联盟根本没必要存在,领导人其实脑子里估计也不会有这种意识。所以,还是得搞好内核,再延伸发展联盟,抱团向阳生长。
节目里樊登极荐企业主和领导人搭建一个联盟,让离职的员工在联盟中还能感受到公司“暖暖的爱意”。不过不是所有的前员工,被开除的无能力者不在其列,说到底还是可以为我所用者才有入门券。
节目里有一些数据和具体案例: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的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10万,成立了宝洁商学院,也就是宝洁的前员工协会;霍夫曼创立的领英,前员工群15万个,覆盖98%的世界500强企业,与企业有关的人脉,合作公司和机构遍布世界。
对于企业来说,跳槽者,一般而言只会跳入更高级别更具实力的公司。大家换工作无非是想多点工资好买房养老嘛,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在公司做了几年,能力和实力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长进。这样的人公司不出钱地养着,把他们集中到一块,有以下好处:
1. 前员工可以是免费宣传人员帮公司打广告。毕竟大众习惯听熟人的经验嘛。
2. 前员工可以作为公司雇佣的第三方考察公司产品的质量。
3. 前员工可以作为猎头,为公司寻找合适的人才
......
当然,前员工也不是慈善组织或者志愿者,你又不给我钱,我干什么免费给你做事打广告?
所以企业主和leader不能小气:
1. 适当的猎头报酬和考察报酬
2. 给予前员工一些福利,例如享受公司内购价格,公司年终前员工聚会等等。
......
我觉得“如何给前员工好处”这个正是做媒体的人需要借鉴的。
我们看“罗辑思维”本身。2016年开始,罗辑思维的六万多会员成为了终身会员,永久免收会员费;享有终身打折的福利,永远享有商城里的购物折扣;还有新产品特权等服务。这种“联盟”方式就等同于社群,增强了粉丝和群主之间的黏性。我一年花不了多少钱,还能每天接收到来自罗胖的知识分享,就是这么划算,简直一劳永逸啊。其实这种方式对于粉丝来说,成本低收益高,对于罗胖来说,一个普通会员一次200元,1000个就有20万了,何况人家是六万多粉丝,其中还有铁杆高级会员,会员费更高,还有后续的买书交易也会带来经济利益。
所以,“联盟”其实就是搭建一种互利互助、随时合作、“win-win”的关系。企业主能知己知彼,了解不同行业动态,可以发掘人才,宣传自己;媒体可以树立个人品牌,建立IP,吸引更多用户成为粉丝。对于前员工来说,可以持续享有福利,还能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信息,扩大人脉。粉丝们有独特感,优越感,又可以逾越自身资源和阶级局限性获得个人成长的机遇。
不过,还是说回来一个最关键的点。如果公司不出名,发展无前景,或者说媒体平台无流量,没什么关注度,那联盟根本没必要存在,领导人其实脑子里估计也不会有这种意识。所以,还是得搞好内核,再延伸发展联盟,抱团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