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诗句来源于柯尔律治?兼论失恋诗的格局(不正经诗评)
温柔的容态
柯尔律治
温柔的容态呵,你逗我灵魂出窍!
为什么离开我?照旧在痴迷梦境
探望我凄苦的心吧,吉祥的微笑!
就像是月光洒落于闭合的红英;
那时呵,我心情抑郁,分手的当天
躺下来回想有幸相逢的年岁;
欢情,也曾在希望的微光里闪现,
却将我委弃于暗夜,淹没于泪水。
希望与愉悦的日子已永远逝去,
但愿还唤得回来!——空想而已;
好言相劝的调子再甜美,也难于
引诱那飞奔的过客重回旧地;
但往事依然会浮现:淡弱,却鲜明,
像绿柳成荫的河上那一弯虹影。
1793年(?)
杨德豫 译
原诗:
THE GENTLE LOOK
Thou gentle Look,that didst my soul beguile,
Why hast thou left me?Still in some fond dream
Rivist my sad heart,auspicious Smile!
As falls on closing flowers the lunar beam:
What time,in sickly mood,at parting day
I lay me down and think of happier years;
Of joys,that glimmer'd in Hope's twilight ray,
Then left me darkling in a vale of tears.
O pleasant days of Hope——for ever gone!
Could I recall you!——But that thought is vain.
Availeth not Persuaion's sweetesttone
To lure the fleet-wing'd Travellers back again:
Yet fair,tho'faint,their images shall gleam
Like the bright Rainbow on a willowy stream.
?1793
又是一个浪漫才子写自己被姑娘甩了,心碎不已又无力追回,于是哭哭唧唧林黛玉一样写几句酸溜溜的诗,读起来大概就这意思吧,加上杨德豫先生的语言颇有古典的美感,有时感觉甚至比原文还华丽浓情,我读着还是略有点隔(代)阂(沟)的,但是读到最后两句:
但往事依然会浮现:淡弱,却鲜明,
像绿柳成荫的河上那一弯虹影。
一下子想起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这节: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徐志摩现在也还是十几岁文艺范儿小姑娘的诗界男神吧,但徐志摩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文艺的,他是到剑桥以后才爱上诗歌,开始从事诗歌翻译和写作的。徐到剑桥以后广泛涉猎,所以他读过柯尔律治,读过这首诗太正常了。看看学界对徐志摩诗学底子的介绍,“深受英美浪漫派诗歌的影响”——诺,就是咯,柯尔律治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是1928年,此时已经不是个愣头青了,理想也好,爱情也罢,生活的苦酒也喝了不少,这个时候故地重游,遥想当年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回忆和林徽因天真浪漫的爱情,以及,后来又被无声无息地甩了,心情真是甜蜜又哀伤啊。诗人刚开始写了一堆夕阳美景,到这一节正好是景色之美要过渡到回忆的时候,可谓景也不是景,情亦不可追,到头来物是人非,莫,莫,莫!此处水影斑驳正如昔时的美丽和破碎,一个“揉”字写出被生活侮辱与损害的“受”,余秀华怎么说的,我们都是“被生活吞进去又吐出来,也被命运俘虏过”的人(不对,我为什么要说余秀华?请原谅我天资聪颖脑洞清奇就爱扯得远)。
柯尔律治1772年生,写这诗的时候21岁,徐志摩1921-1922年在剑桥读书的时候年纪差不多也就这么大,略长一两岁。两个骨子里就浪漫的诗人都被女票甩了,惨啊,后来人很容易就会想起偶像当年也有过这么遭于是很自然地借(致)鉴(敬)一下也很正常吧?
不过稍微对比一下会觉得,徐志摩的那首还是比柯尔律治写得好的,韵律上不去管它(我英语又不好),徐志摩这首好歹也是新月派代表作品了,诗歌整体的情感节奏都控制得比较好,有放有收有起有落,结构上也更完整,可以说是写得比较精致,有韵味;而柯尔律治当时应该还是刚开始写诗的试水状态,也或者是歪果仁本来就这么直接,一盆愁水顺着胸口这么往外一倒,就哗呀哗啦啦地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呀流不尽了~
这么一说,好像我偏(有)爱(民)传(族)统(优)文(越)化(感)了,其上也可以和其他歪果仁的诗比一比,反正失恋的人那么多,会写诗的抓一抓还是一大把嘛。几天前还推荐过前苏联的马雅可夫斯基写的《已经过了一点》,他是这么说的:
已经过了一点。你一定已就寝。
银河在夜里流泻着银光。
我并不急,没有理由
用电报的闪电打搅你,
而且,如他们所说,事情已了结。
爱之船已撞上生命的礁石沉没。
你我互不相欠,何必开列
彼此的苦难,创痛,忧伤。
你瞧世界变得如此沉静,
夜晚用星星的献礼包裹天空。
在这样的时刻,一个人会想起身
向时代,历史,宇宙说话。
(陈黎、张芬龄 译)
怎么样?格局大多了吧?分了就是分了,人家分手了是想和时代、历史、宇宙对话,才不躺在草地上嘤嘤嘤嘤呢,跟它们相比,爱情多么小,跟爱情相比,它们多么近。
好啦,第一次这么正经地写这么不正经的字,也可以说是这么不正经地写这么正经的事,额,其上纯属猜测和调侃,如确有其事,那还真是说明我天资聪颖脑洞清奇啊~~
注:柯尔律治的诗歌《温柔的容态》摘自《老水手行——柯尔律治诗选》,杨德豫 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P2。
2016年11月8日首发个人公众号(ID:sulinspace),原创内容,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授权。
柯尔律治
温柔的容态呵,你逗我灵魂出窍!
为什么离开我?照旧在痴迷梦境
探望我凄苦的心吧,吉祥的微笑!
就像是月光洒落于闭合的红英;
那时呵,我心情抑郁,分手的当天
躺下来回想有幸相逢的年岁;
欢情,也曾在希望的微光里闪现,
却将我委弃于暗夜,淹没于泪水。
希望与愉悦的日子已永远逝去,
但愿还唤得回来!——空想而已;
好言相劝的调子再甜美,也难于
引诱那飞奔的过客重回旧地;
但往事依然会浮现:淡弱,却鲜明,
像绿柳成荫的河上那一弯虹影。
1793年(?)
杨德豫 译
原诗:
THE GENTLE LOOK
Thou gentle Look,that didst my soul beguile,
Why hast thou left me?Still in some fond dream
Rivist my sad heart,auspicious Smile!
As falls on closing flowers the lunar beam:
What time,in sickly mood,at parting day
I lay me down and think of happier years;
Of joys,that glimmer'd in Hope's twilight ray,
Then left me darkling in a vale of tears.
O pleasant days of Hope——for ever gone!
Could I recall you!——But that thought is vain.
Availeth not Persuaion's sweetesttone
To lure the fleet-wing'd Travellers back again:
Yet fair,tho'faint,their images shall gleam
Like the bright Rainbow on a willowy stream.
?1793
![]() |
又是一个浪漫才子写自己被姑娘甩了,心碎不已又无力追回,于是哭哭唧唧林黛玉一样写几句酸溜溜的诗,读起来大概就这意思吧,加上杨德豫先生的语言颇有古典的美感,有时感觉甚至比原文还华丽浓情,我读着还是略有点隔(代)阂(沟)的,但是读到最后两句:
但往事依然会浮现:淡弱,却鲜明,
像绿柳成荫的河上那一弯虹影。
一下子想起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这节: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徐志摩现在也还是十几岁文艺范儿小姑娘的诗界男神吧,但徐志摩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文艺的,他是到剑桥以后才爱上诗歌,开始从事诗歌翻译和写作的。徐到剑桥以后广泛涉猎,所以他读过柯尔律治,读过这首诗太正常了。看看学界对徐志摩诗学底子的介绍,“深受英美浪漫派诗歌的影响”——诺,就是咯,柯尔律治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是1928年,此时已经不是个愣头青了,理想也好,爱情也罢,生活的苦酒也喝了不少,这个时候故地重游,遥想当年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回忆和林徽因天真浪漫的爱情,以及,后来又被无声无息地甩了,心情真是甜蜜又哀伤啊。诗人刚开始写了一堆夕阳美景,到这一节正好是景色之美要过渡到回忆的时候,可谓景也不是景,情亦不可追,到头来物是人非,莫,莫,莫!此处水影斑驳正如昔时的美丽和破碎,一个“揉”字写出被生活侮辱与损害的“受”,余秀华怎么说的,我们都是“被生活吞进去又吐出来,也被命运俘虏过”的人(不对,我为什么要说余秀华?请原谅我天资聪颖脑洞清奇就爱扯得远)。
柯尔律治1772年生,写这诗的时候21岁,徐志摩1921-1922年在剑桥读书的时候年纪差不多也就这么大,略长一两岁。两个骨子里就浪漫的诗人都被女票甩了,惨啊,后来人很容易就会想起偶像当年也有过这么遭于是很自然地借(致)鉴(敬)一下也很正常吧?
不过稍微对比一下会觉得,徐志摩的那首还是比柯尔律治写得好的,韵律上不去管它(我英语又不好),徐志摩这首好歹也是新月派代表作品了,诗歌整体的情感节奏都控制得比较好,有放有收有起有落,结构上也更完整,可以说是写得比较精致,有韵味;而柯尔律治当时应该还是刚开始写诗的试水状态,也或者是歪果仁本来就这么直接,一盆愁水顺着胸口这么往外一倒,就哗呀哗啦啦地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呀流不尽了~
这么一说,好像我偏(有)爱(民)传(族)统(优)文(越)化(感)了,其上也可以和其他歪果仁的诗比一比,反正失恋的人那么多,会写诗的抓一抓还是一大把嘛。几天前还推荐过前苏联的马雅可夫斯基写的《已经过了一点》,他是这么说的:
已经过了一点。你一定已就寝。
银河在夜里流泻着银光。
我并不急,没有理由
用电报的闪电打搅你,
而且,如他们所说,事情已了结。
爱之船已撞上生命的礁石沉没。
你我互不相欠,何必开列
彼此的苦难,创痛,忧伤。
你瞧世界变得如此沉静,
夜晚用星星的献礼包裹天空。
在这样的时刻,一个人会想起身
向时代,历史,宇宙说话。
(陈黎、张芬龄 译)
怎么样?格局大多了吧?分了就是分了,人家分手了是想和时代、历史、宇宙对话,才不躺在草地上嘤嘤嘤嘤呢,跟它们相比,爱情多么小,跟爱情相比,它们多么近。
好啦,第一次这么正经地写这么不正经的字,也可以说是这么不正经地写这么正经的事,额,其上纯属猜测和调侃,如确有其事,那还真是说明我天资聪颖脑洞清奇啊~~
注:柯尔律治的诗歌《温柔的容态》摘自《老水手行——柯尔律治诗选》,杨德豫 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P2。
2016年11月8日首发个人公众号(ID:sulinspace),原创内容,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