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说你的收入不取决于你的努力和能力
很多文章都阐述过这个话题,有人说收入少是不够努力,有人说是能力问题,还有说是因为没有天赋,那么这些因素真的能决定你收入的多少吗?难道我们足够努力,足够有能力就能够获取高收入吗?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反例。
1,不努力是否会导致收入低?努力就一定收入高吗?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努力的人,那些拼死拼活挖煤的工人可能比大多数都更加努力的生活,为什么他们没有更高的收入呢?你看国民老公王思聪也没有多么努力,发发微博,聊聊天,钞票就大把大把的来,这是为什么呢?
2,能力不够收入就低?高能力的人收入一定高吗?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看似能力不强的人却一夜暴富,除了运气是否还有别的东西值得我们思索呢?为什么有些人无论逻辑思维能力还是人际交往能力都很强(比如某些公务员,我们国家很多公务人员其实能力很强),却不能获取很高的报酬呢?
3,是天赋不够?有天赋的人一定就会获取高收入?那为什么俄罗斯的很多有天赋的数学家竟然会拮据到连面包都买不起?为什么很多有天赋的画家最后都是穷困交加?
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回归问题的本质,收入究竟是怎么来的?收入可以分为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被动收入很难控制暂且不表,这篇文章只谈主动收入。通常我们的定义是一个人付出了劳动获得了报酬,这个报酬就是这个人的收入。但是这个定义真的好吗?为什么同样付出劳动,有的人收入高,有的人收入就低呢?我们再深入下去思考就会发现收入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交换或者说是某种交易,当一个人为别人创造价值的时候,别人就会给付一些报酬作为交换,这正是社会发展导致不同分工的结果,每个人都需要为别人创造价值然后才能换取报酬(收入),然后再用获取的报酬来换取他人创造的价值(消费)。
那么是否一个人创造了价值就一定会有高收入呢?答案还是要回归问题的本质,即收入是一种价值交换,当一个人创造了“价值”,但是没有人愿意与其交换,或者说没有人愿意花钱购买这种“价值”的时候,这个就不是真正的价值,没办法转化为收入,比如说作者我画了一幅自认为很牛逼的画,我认为我创造了价值,但是没有人愿意为这幅画付钱,我的画不能给他人带来愉悦感,所以这个画也就不能为我带来收入。
那么究竟价值如何影响收入的呢?我认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下面这个公式。
收入 = 创造价值的总量 x 意愿支付系数
也就是说收入取决于两个要素:
1,创造价值总量。我们看你创造的价值越多,相对的你的收入可能就越高。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出现了很多巨无霸,正在于互联网企业天生可以为更多的人创造价值。比如facebook,腾讯这样的公司,他们的用户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所以说他们为更多人带来了价值,这个价值总量是非常可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公司会有那么多收入,他们的程序员自然也就有了更高的收入。
2,意愿支付系数。这主要是在与他人交换价值的时候,他人有多大的意愿来交换。说的直白点就是人家愿不愿意画这个钱。还拿刚才的例子,我画的那幅画突然有一天被一个土豪看上了,土豪说这幅画很美,我愿意花高价买了,这个时候我画的画价值其实没变,但是意愿支付系数暴涨,这时我的收入就高了。
进一步的针对这两个要素,我们再展开来思考:
创造价值的总量,有如下公式:
价值总量 = 个体价值 x 个体数
个体价值是你能为单个人创造多少价值,个体数是这种价值会影响到多少人。以Google为例,他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几乎任何信息都会先使用Google搜索查询,那么Google就为我提供了很大的价值,另外Google实际上还服务了更多的人,全球有数亿甚至数十亿人在使用,所以Google创造的价值总量就是非常巨大的,也因此它成为了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意愿支付系数就比较复杂了,回归到事物的本质,假设我们想要买一个产品或者服务,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购买决策呢?首先是我们需要这个产品或服务,它能为我们带来某种好处满足我们的某种需求;其次我有能力买得起,即支付能力;再其次我们会比较类似的产品,选择我们我们认为最好的,或者没有同类产品的话那也就没有选择了。所以概括下来它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意愿支付系数 = 需求指数 x 支付能力 x 可替代程度
1,需求指数,我们又可以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划分为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越底层需要程度越基础,必需程度越高。
2,支付能力。同样是茅台酒,二十年前可以卖得很便宜,现在就可以卖得很贵,这主要取决于其目标客户的支付能力。同样是梵高的画,我最多愿意支付1万块,而土豪可能愿意支付一个亿,这就是支付能力导致的。
3, 可替代程度。愿意支付多少钱还取决于创造的价值(或者说产品服务)是否是不可替代的,比如粮食虽然是必需品,但是我可以去买这个地方的粮食,也可以买那个地方的粮食,这个时候粮食的意愿支付系数就比较低,就不会暴利。而同样是生产白酒,为什么茅台就可以卖很高的价格呢?这正是由于其独特的酝酿方式以及原材料制造出了独特的白酒,无可替代,所以就可以卖更高的价格。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意愿支付系数最终可能会影响到价值总量,如果意愿支付系数越高,相对得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交换价值,从而最终影响到我们的价值总量。总之我们的收入取决于我们创造了多少价值,并且并且这些价值是别人愿意交换的。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反例。
1,不努力是否会导致收入低?努力就一定收入高吗?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努力的人,那些拼死拼活挖煤的工人可能比大多数都更加努力的生活,为什么他们没有更高的收入呢?你看国民老公王思聪也没有多么努力,发发微博,聊聊天,钞票就大把大把的来,这是为什么呢?
2,能力不够收入就低?高能力的人收入一定高吗?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看似能力不强的人却一夜暴富,除了运气是否还有别的东西值得我们思索呢?为什么有些人无论逻辑思维能力还是人际交往能力都很强(比如某些公务员,我们国家很多公务人员其实能力很强),却不能获取很高的报酬呢?
3,是天赋不够?有天赋的人一定就会获取高收入?那为什么俄罗斯的很多有天赋的数学家竟然会拮据到连面包都买不起?为什么很多有天赋的画家最后都是穷困交加?
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回归问题的本质,收入究竟是怎么来的?收入可以分为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被动收入很难控制暂且不表,这篇文章只谈主动收入。通常我们的定义是一个人付出了劳动获得了报酬,这个报酬就是这个人的收入。但是这个定义真的好吗?为什么同样付出劳动,有的人收入高,有的人收入就低呢?我们再深入下去思考就会发现收入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交换或者说是某种交易,当一个人为别人创造价值的时候,别人就会给付一些报酬作为交换,这正是社会发展导致不同分工的结果,每个人都需要为别人创造价值然后才能换取报酬(收入),然后再用获取的报酬来换取他人创造的价值(消费)。
那么是否一个人创造了价值就一定会有高收入呢?答案还是要回归问题的本质,即收入是一种价值交换,当一个人创造了“价值”,但是没有人愿意与其交换,或者说没有人愿意花钱购买这种“价值”的时候,这个就不是真正的价值,没办法转化为收入,比如说作者我画了一幅自认为很牛逼的画,我认为我创造了价值,但是没有人愿意为这幅画付钱,我的画不能给他人带来愉悦感,所以这个画也就不能为我带来收入。
那么究竟价值如何影响收入的呢?我认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下面这个公式。
收入 = 创造价值的总量 x 意愿支付系数
也就是说收入取决于两个要素:
1,创造价值总量。我们看你创造的价值越多,相对的你的收入可能就越高。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出现了很多巨无霸,正在于互联网企业天生可以为更多的人创造价值。比如facebook,腾讯这样的公司,他们的用户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所以说他们为更多人带来了价值,这个价值总量是非常可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公司会有那么多收入,他们的程序员自然也就有了更高的收入。
2,意愿支付系数。这主要是在与他人交换价值的时候,他人有多大的意愿来交换。说的直白点就是人家愿不愿意画这个钱。还拿刚才的例子,我画的那幅画突然有一天被一个土豪看上了,土豪说这幅画很美,我愿意花高价买了,这个时候我画的画价值其实没变,但是意愿支付系数暴涨,这时我的收入就高了。
进一步的针对这两个要素,我们再展开来思考:
创造价值的总量,有如下公式:
价值总量 = 个体价值 x 个体数
个体价值是你能为单个人创造多少价值,个体数是这种价值会影响到多少人。以Google为例,他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几乎任何信息都会先使用Google搜索查询,那么Google就为我提供了很大的价值,另外Google实际上还服务了更多的人,全球有数亿甚至数十亿人在使用,所以Google创造的价值总量就是非常巨大的,也因此它成为了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意愿支付系数就比较复杂了,回归到事物的本质,假设我们想要买一个产品或者服务,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购买决策呢?首先是我们需要这个产品或服务,它能为我们带来某种好处满足我们的某种需求;其次我有能力买得起,即支付能力;再其次我们会比较类似的产品,选择我们我们认为最好的,或者没有同类产品的话那也就没有选择了。所以概括下来它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意愿支付系数 = 需求指数 x 支付能力 x 可替代程度
1,需求指数,我们又可以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划分为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越底层需要程度越基础,必需程度越高。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支付能力。同样是茅台酒,二十年前可以卖得很便宜,现在就可以卖得很贵,这主要取决于其目标客户的支付能力。同样是梵高的画,我最多愿意支付1万块,而土豪可能愿意支付一个亿,这就是支付能力导致的。
3, 可替代程度。愿意支付多少钱还取决于创造的价值(或者说产品服务)是否是不可替代的,比如粮食虽然是必需品,但是我可以去买这个地方的粮食,也可以买那个地方的粮食,这个时候粮食的意愿支付系数就比较低,就不会暴利。而同样是生产白酒,为什么茅台就可以卖很高的价格呢?这正是由于其独特的酝酿方式以及原材料制造出了独特的白酒,无可替代,所以就可以卖更高的价格。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意愿支付系数最终可能会影响到价值总量,如果意愿支付系数越高,相对得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交换价值,从而最终影响到我们的价值总量。总之我们的收入取决于我们创造了多少价值,并且并且这些价值是别人愿意交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