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实录|懂得情感依附,你的人生处处是精彩
![]() |
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女性心理专业平台
预约心理咨询 学习心理课程
请添加微信15611121252
整理 | 心之助 杨雅倩
小编 | 心之助 云云
1
回忆起童年是什么感觉呢?
有人说:
很怀念童年啊,小时候,左手一个冰棍,右手一个辣条,还能开开心心的;
谁的膝盖上没有几道疤,那都是童年的痕迹;
想念我的童年,无忧无虑,没有责任,没有心碎;
买一个超大号旳尿不湿,弥补我童年旳遗失.....
![]() |
不知道你回忆起童年是什么感觉呢?当我想起童年,除了那么美好的回忆,还有一些创伤。曾经以为,我是少数有创伤的,长大后才发现,其实,我是大多数人之一。
上周听成霄老师的读书会,《情感依附》这本书主要讲的原生家庭的来龙去脉,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曾经的影子,还有了解到底是童年的什么在影响着现在的我们。
催眠大师艾瑞克说过,“你尚未觉悟到的自己的绝大部分生活,其实深受潜意识的掌控”。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未知的部分,决定了我们的生命走向,如果我们能够直面真相,那么过去的创伤就能帮到我们。
这就是我们读《情感依附》这本书的真正意义,我们能够直面真相,直面过去,学会克服生命中的种种问题,那么,过去创伤就会成为塑造我们的最好的材料。
所有孩子,天生都是对父母无条件的忠诚和爱,甚至会理想化父母,就会遗忘和扭曲那些不太好的记忆,可是,那些记忆并没有消失,它会在我们潜意识深处,甚至在某一天突然冒出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能够看清童年现实,并且能够不遮掩的表达出来,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受到过去创伤的影响。
2
回顾童年,可以找到我们现在问题的根源,了解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下面是《情感依附》书中内容的梳理:
![]() |
第一章:喂养方式。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父母的人格以及对孩子的期望,决定了孩子未来心理健康和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童年痛苦的外化。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就不会有相应的回应,会否认孩子的情感,会过度控制孩子,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会产生缺少安全感、低自尊、抑郁等行为或心理特征。
第三章:童年痛苦的内化。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时好时坏,粗暴干涉孩子,使孩子将冲突的紧张、不快等感觉内化,显示出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
第四章:无法实现的承诺。在婴儿早期阶段,母亲用好的方式喂养孩子,孩子大都会心理健康。而环境改变、家庭突变会对孩子心理成长造成很大冲击,长大后往往会采用更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来面对压力和冲突,人际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第五章:超过预期。父母提供稳定的生活,孩子会有一种可预测的相对掌控的感觉,这样他们以后处理逆境的能力更强。
第六章:家庭的重要性。孩子不是父母培养大的,也不是父母交会他如何成长的,而是孩子从父母那里捕捉了自己成长所需的东西,所以,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3
![]() |
早期家庭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琼四个月大的时候,母亲把她抱在肩膀上,她们的目光跨过操场看向正在拍摄的父亲。母亲用鼻子蹭着琼,孩子开始流口水并微笑,然后将目光转向母亲。就在同一瞬间母亲却看向了别处,她们的眼神不曾相遇。孩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目光变得呆滞,脸上没有了表情。类似的事件重复发生了多次。”
这是《情感依附》书中的一个案例,那是一个患自闭症的3岁女孩,名叫琼。本书作者之一马西为了找到治疗的切入点,从琼的父母那里要来了她早年生活的家庭录像,反复观看之后在其中发现了上述的细节。当然,这不能说是造成琼的自闭症的唯一原因,但这类微观层面的眼神的错失肯定会给孩子投下阴影,孩子会因为无法感受到与母亲的情感联结而陷入沮丧之中。如此一点点积累下来,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成霄老师最后说到,我既是一个孩子,也是一个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我妈妈和爸爸,在我的成长以后,从来没有说过爱我,我们之间很少拥抱,或者有肌肤触碰。
想起来心里也挺难过的,但是他们也有很多自己的局限性,他们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他们。
如今,我们懂了这些后,我们是否能做成一个更好的父母呢?虽然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但是我在努力。我会格外留意对孩子的情感表达,现在已经习惯了跟孩子说,“儿子,妈妈爱你!”,每次加班留言条上说完内容,总会习惯留上一句,妈妈爱你。
4
![]() |
哪些是可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因素?这也是全书的核心部分:
1 .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把孩子当人看待;
2 .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甚于彼此爱慕 (如果离异,请振作,避免双重打击)
3 .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或者说,她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
4 .父母为孩子积极的能力(自信/进取)感到骄傲。正如一个母亲在孩子哭时表现的那样:“她清楚地表达了她的情感”;
5 .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愉悦;
6 .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纪律”与“学徒”的拉丁词根相同,这表明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们会追随父母生活的脚步;
7 .至少在最早的几年,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且参加孩子的生活。”
最后,想告诉大家,即使我们有多么不快乐,但是现在的生活仍然值得我们珍惜,因为我们已经过了20,30,40岁,应该能够和过去和解了。我们应该能知道怎么跟内在孩子沟通,建立连接。
我们重新从这个长达三十年的实验,从七十六对父母养育孩子各种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中,体验那些触动我们内心的经历,学会和过去和解,开始关心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学会让我们的内在小孩,慢慢成长起来。
希望我们通过学习这本书,开始要有和过去和解的能力,学习养育自己内在的孩子,让内心的自己变得舒展自在,同时,给我下一代一个更好的未来!这是这本书让我最感动的地方,也是读了这本书最好的目标。
【注:本文节选自心之助《读书会》内容】
【心之助】
最值得女性信赖的心理平台
预约专业咨询请联系微信
13552393845
▼
进入爱的学院 获得爱的能力
http://weidian.com/?userid=70754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