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廖沙与阿辽沙
看到考卷上的“阿廖沙”,第一反应是《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阿辽沙”,一看答案,是《童年》里的“阿廖沙”……于是,脑子里莫名其妙地冒出了一个大学老师的玩笑话(吧?)——高尔基?他给布尔加科夫提鞋的份都没有。这样的话,大概,更没有给陀思妥耶夫斯基提鞋的份了。
苏俄的异类梅列日科夫斯基对高尔基的评价是很到位的:“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没有艺术,那里有的是不比最崇高的艺术价值低的东西:生活。那里有其自己不经意的美,不成形的、混乱但强壮的美,有自己的美学,生硬的、变化无常的、纯艺术的崇拜者不能接受的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充满能力的美学”。然而,这是危险的,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艺术”而只有“生活”,那么他就失去了反抗的力量。“生活”充满了妥协,而只有艺术才能创造真正抵抗社会的力量。所以,高尔基最后成为了“俄国文学史上破天荒第一次颂扬奴隶劳动的关于白海运河的那本可耻书籍的作者。”(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不过,苏俄应该并不算糟糕,至少在铁幕之下,他们依然有过如《白卫兵》、《日瓦戈医生》这样充满人道主义与自省精神的作品,也有像《我们》、《大师与玛格丽特》、《狗心》这样的先锋作品(是的,其中有三部都出自布尔加科夫之手,他才是整个苏联最伟大的文学家)。我想,无论什么时代,东正教的苦难意识与内省精神都渗透在俄罗斯人的骨髓中。信仰支撑着他们走过了最寒冷的时代。然而,在我们这个没有的信仰的共和国,应该怎么做?新中国的先锋文学出生得晚,却早早夭折了。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鲁迅《风筝》)
苏俄的异类梅列日科夫斯基对高尔基的评价是很到位的:“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没有艺术,那里有的是不比最崇高的艺术价值低的东西:生活。那里有其自己不经意的美,不成形的、混乱但强壮的美,有自己的美学,生硬的、变化无常的、纯艺术的崇拜者不能接受的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充满能力的美学”。然而,这是危险的,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艺术”而只有“生活”,那么他就失去了反抗的力量。“生活”充满了妥协,而只有艺术才能创造真正抵抗社会的力量。所以,高尔基最后成为了“俄国文学史上破天荒第一次颂扬奴隶劳动的关于白海运河的那本可耻书籍的作者。”(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不过,苏俄应该并不算糟糕,至少在铁幕之下,他们依然有过如《白卫兵》、《日瓦戈医生》这样充满人道主义与自省精神的作品,也有像《我们》、《大师与玛格丽特》、《狗心》这样的先锋作品(是的,其中有三部都出自布尔加科夫之手,他才是整个苏联最伟大的文学家)。我想,无论什么时代,东正教的苦难意识与内省精神都渗透在俄罗斯人的骨髓中。信仰支撑着他们走过了最寒冷的时代。然而,在我们这个没有的信仰的共和国,应该怎么做?新中国的先锋文学出生得晚,却早早夭折了。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鲁迅《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