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读书笔记
![]() |
三天的闲暇时间略读了这部小说,终于在火车上看完,读时悲伤,品来凄凉。
故事大概讲述了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许三观,在面对生活的坎坷艰难时数次卖血的生活经历。
在一次机缘巧合中,许三观得知了通过卖血可以快速获取财富的生存之道。他通过第一次卖血,娶了一个叫许玉兰的女人,并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一乐、二乐和三乐。
有一天,年少的一乐打伤了方铁匠家的孩子,方铁匠由此登门索赔医药费。此时许三观早已知道一乐并非其亲生,拒绝承担责任。方铁匠无奈搬走了许三观家里的物品,这时许三观想起了十年前第一次卖血的经历,他通过第二次卖血偿还了方铁匠家的医药费。
后来,许三观的同厂女工林芬芳意外摔伤,他前去探望,探望的过程中他起色心吃了林芬芳的豆腐。为了表示对林芬芳的感激,他决定为了林芬芳能吃到肉骨头炖黄豆再次卖血。
第四次卖血是在大跃进后的严重饥荒中,为了填饱全家人的肚子,许三观再次找到李血头卖血换得了35元钱。
第五、第六次卖血分别是在一乐、二乐知青下乡时期,在送一乐回乡下的路途中不忍看到体弱的儿子在乡下受苦,通过卖血塞给了儿子一笔生活费。在送走了一乐后,为了宴请二乐的生产队队长,许三观在间隔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又不得不再次去卖血。此时,不再年轻的他开始出现因频繁卖血而造成的身体伤害。
最后,大儿子因为重度肝炎急需转至上海治疗。为救一乐,许三观通过借钱和一路卖血为孩子积攒治疗费的过程把剧情推向了苦难与悲情的最高潮。
直至多年之后,当生活不再穷困潦倒之时,许三观想到为了自己再次吃上炒猪肝和黄酒来到医院准备最后一次卖血,这时年轻的血头无情地拒绝了他卖血的请求。意识到自己早已年老血衰的事实,许三观在极度地不安中失声痛哭。
许三观代表了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形象,虽世俗愚昧却艰苦奋斗,尖酸刻薄中又饱含善良与温暖。这真的是一本写故事的好书,值得阅读。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