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信快乐,第一天
![]() |
《收信快乐》剧组已于昨晚在zoo咖啡馆攒成了。
大家聊了一整晚的剧本、角色和排演风格,今日多数成员纷纷表示回家之后兴奋地一夜没睡着,并建议以后不要再去zoo咖啡二层那间玻璃房了——毕竟三百元的最低消费摊开之后,每人一份特大杯咖啡,确实让人很难睡着。
我们定下两组演员,第一组是王敏同学和高翔同学搭配,第二组是程方圆同学和Xman同学搭配……Xman同学我们一直联系不上,准确说我们还不知道他的联系方式,以及……姓名、年龄、高矮胖瘦等等等等,但我们知道他的性别——绝对男。请知道他在哪的各位看官帮助寻找。
同样联系不上的还有一位场记。场记很重要,场记很重要,场记很重要!场记不仅能够分担导演的排练记录工作,而且是比导演还要了解整部戏的人物。TA负责记录排练中每一处台词的更改、节奏的变化、调度的调整,以及服化道声光物美的安排,最终的演出脚本也由其整理完成。这是一个虽然没有太多创造性,但又离舞台创作的发展和全貌最近的任务。我们希望有志于导演艺术的朋友把这项工作担起来。
排练最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每周两次(工作日晚间一次,休息日一次),我们还将制定出详细的排练计划。
说完了前面实实在在的东西,再聊聊虚的。
《收信快乐》讲述的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如何在一生中相逢和错过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的是这部剧的讲述方式——李政国与陈淑芬或是被课桌隔在两头,或是被大洋挡在两岸,两人依靠书信往来讲述自己的成长、梦想和思念,观众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二人之间的变化与不变。全剧简单素雅,情感细腻,非常适合话剧的舞台。因此,为了忠于本剧的灵魂,导演决定不打乱剧本原有的时间线,努力呈现剧本原有的节奏。
对于这部戏的最终呈现,有很多朋友提出过担忧,比如“大段台词演员能不能背下来”、“会不会演成两个人在台上的抒情朗诵”、“时间太长观众能看得下去吗”等等,对这些,导演也没很大把握。但是,讨论快结束时,导演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喜不喜欢这部戏?大家肯定的答案让我们觉得很有信心把它做好。因为喜爱就有坚持的基础,就有理解的理由,就有自然展现的状态,这种状态又会带领大家挖掘更多的对角色的理解、对背景行动的把握,而所有这些将会巩固我们做戏的坚守。讨论开始前我们也观看了不少剧团对同一段落的演绎,在对比总结之后我们也提炼出了比大多数剧团要好的演绎手段,而这些将作为小秘密在以后的分享和最后的演出中慢慢揭晓。
讨论中高翔、王敏提出了以下问题:
剧本没看透前就看其他剧团的演出视频会不会受影响?好不好?
看剧本看不出演出的效果,是怎么回事?
以上问题我们想留给大家,请感兴趣的朋友给我们留言。
本剧排练将响应黑光剧社接下来的表演工作坊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将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本剧的排练活动。
本剧的艺术指导是戴老师,导演和副导演分别由高原、刘莎担任。
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