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碍行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识病因缘,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了难境界,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即障自寂,障不为碍。以障碍为逍遥。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达魔妄有,究魔无根,魔何能娆?以群魔为法侣。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量事从心,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损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于情难强,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心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观人妄为,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照德非常,德亦非实。以施德为弃屣。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世利本空,欲利生恼,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必怨恨滋生。受抑能忍,忍抑为谦,抑何伤我。以受抑为行门。 如是居碍反通,求通反碍。于此障碍,皆成妙境。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闲哉。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煆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欲为圣贤佛祖。必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方名素患难行乎患难。方可于秽土植净土因。方如莲出淤泥。超登不退。傥无事则驾言念佛求生净土。一遇不如意。辄悔愠咨嗟。吾恐三昧不成。生西未保。须于此十大碍行。一一自验。果于病时难时。乃至被抑时。唯增念佛心。明苦空观。不尤不怨。庶莲蕚日滋。称三昧宝王矣。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