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活动回顾:“重阳节话养老”
上周六(10月8日),重阳节前一天,他山论坛正式拉开了帷幕。我们的第一期活动选题为“重阳节话养老“。
有35位来自荷兰各地(甚至来自德国)的各行业专家,学者共聚乌特勒支,一起探讨“养老”这一重要的话题。
会议的地点在乌特勒支市中心的Pop Paviljoen, 一座绿色环保的手工小屋,由数十位热衷环保的志愿者手工搭建而成。
为了让大家更快速地互相认识,我们首先进行了破冰游戏。以绳索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们35位参会者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组成了一张相互关联的网络,随后大家齐心合力将悬挂在网络上的笔放入瓶中,作为团队合作完成共同目标的象征。
本次活动我们请来了三位不同领域的养老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不同视角的解读:
Anita Boele 博士
Anita Boele 博士是乌得勒支大学社会经济史专业的研究员和教师。她于2013年在格罗宁根大学得到了她的博士学位,并且在荷兰社会研究院(SCP)工作了几年,研究公民倡议并自发组织养老模式的最新进展。她目前在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在长期的养老模式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比较体制和文化的差异。
Anita Boele 博士向大家介绍了荷兰,乃至欧洲的老龄化现状和养老模式,包括荷兰养老模式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特别的是,Anita Boele 博士向大家介绍了目前荷兰正在流行的老人自发的团体养老模式,该模式得到了广大与会者的广泛认可,认为这一模式将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建立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具体内容请关注我们后续的详细报道。
Gea Klieverik 女士
Gea Klieverik 女士作为Carinova——最大的养老机构在荷兰的一名护士,已在养老系统中工作20余年。曾经照顾过超过1000位老年人。
Gea Klieverik 女士向我们介绍了荷兰养老机构的现状,和近年来的改革方向。尤其是她亲自照顾的老人具体的情况和所需要的护理是如何完成的。
张畅女士
张畅女士,前荷兰国家贸促会亚洲部部⻓。从2012年起开始搭建中荷养老产业B2B平台,是荷兰第一位推动荷兰商业化养老模式在中国落地的人,同时也是培训失智症引导和学习能力的培训师。
张畅女士向大家介绍了中荷养老水平的差异,特别是“生命公寓” 这一商业养老模式在荷兰的状况,以及将荷兰商业养老模式向国内推广的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案例研究
在对中荷养老模式有所了解之后,我们还进行了案例研究的小组活动,题目是给一个位处天津郊区的花房提出改建建议,把它转变成养老社区。 每个小组的学者和专家们有1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用3分钟的时间向大家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
由于大家的讨论实在太热烈,我们最后已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自由交流。大家意犹未尽,也纷纷建议我们继续多做后续的活动,或者同我们分享他们自己在养老模式中国化的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下面就来看看参会的朋友们有感而发吧!(请有意索取演讲者PPT文件的朋友们,在后台留言,并附上您的邮箱地址,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尽快给您发送)
----END---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欧洲那些事儿(微信ID:GogloEurope)
关注欧洲圈的那些人和事儿,每周从海外视角,为你推送优质文章。旅行、留学、移民、投资、文化、工作,更多内容,关注就知道喽。欢迎投稿或提问,有问必答,与我们互动。
- END -
有35位来自荷兰各地(甚至来自德国)的各行业专家,学者共聚乌特勒支,一起探讨“养老”这一重要的话题。
![]() |
会议的地点在乌特勒支市中心的Pop Paviljoen, 一座绿色环保的手工小屋,由数十位热衷环保的志愿者手工搭建而成。
![]() |
为了让大家更快速地互相认识,我们首先进行了破冰游戏。以绳索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们35位参会者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组成了一张相互关联的网络,随后大家齐心合力将悬挂在网络上的笔放入瓶中,作为团队合作完成共同目标的象征。
![]() |
本次活动我们请来了三位不同领域的养老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不同视角的解读:
Anita Boele 博士
Anita Boele 博士是乌得勒支大学社会经济史专业的研究员和教师。她于2013年在格罗宁根大学得到了她的博士学位,并且在荷兰社会研究院(SCP)工作了几年,研究公民倡议并自发组织养老模式的最新进展。她目前在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在长期的养老模式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比较体制和文化的差异。
![]() |
Anita Boele 博士向大家介绍了荷兰,乃至欧洲的老龄化现状和养老模式,包括荷兰养老模式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特别的是,Anita Boele 博士向大家介绍了目前荷兰正在流行的老人自发的团体养老模式,该模式得到了广大与会者的广泛认可,认为这一模式将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建立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具体内容请关注我们后续的详细报道。
Gea Klieverik 女士
Gea Klieverik 女士作为Carinova——最大的养老机构在荷兰的一名护士,已在养老系统中工作20余年。曾经照顾过超过1000位老年人。
![]() |
Gea Klieverik 女士向我们介绍了荷兰养老机构的现状,和近年来的改革方向。尤其是她亲自照顾的老人具体的情况和所需要的护理是如何完成的。
张畅女士
张畅女士,前荷兰国家贸促会亚洲部部⻓。从2012年起开始搭建中荷养老产业B2B平台,是荷兰第一位推动荷兰商业化养老模式在中国落地的人,同时也是培训失智症引导和学习能力的培训师。
![]() |
张畅女士向大家介绍了中荷养老水平的差异,特别是“生命公寓” 这一商业养老模式在荷兰的状况,以及将荷兰商业养老模式向国内推广的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案例研究
在对中荷养老模式有所了解之后,我们还进行了案例研究的小组活动,题目是给一个位处天津郊区的花房提出改建建议,把它转变成养老社区。 每个小组的学者和专家们有1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用3分钟的时间向大家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
![]() |
![]() |
![]() |
由于大家的讨论实在太热烈,我们最后已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自由交流。大家意犹未尽,也纷纷建议我们继续多做后续的活动,或者同我们分享他们自己在养老模式中国化的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下面就来看看参会的朋友们有感而发吧!(请有意索取演讲者PPT文件的朋友们,在后台留言,并附上您的邮箱地址,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尽快给您发送)
![]() |
----END---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欧洲那些事儿(微信ID:GogloEurope)
关注欧洲圈的那些人和事儿,每周从海外视角,为你推送优质文章。旅行、留学、移民、投资、文化、工作,更多内容,关注就知道喽。欢迎投稿或提问,有问必答,与我们互动。
![]()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