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和她的房间
醒来时,太阳已落入窗子,风吹动叶子投下暗影。 天,在狂风暴雨之后,放晴。 近几日忙碌,每日很晚回来,屋子里的一切也越发寂静。 起床,收拾房间,将每件物品置于其原处,开始新的一天。 1.房间里的花 朋友送了很多玫瑰。原本新鲜的变得枯萎。朋友说,枯萎的该扔了才好。 可在自己看来,枯萎的,才要好好收藏。 稍纵即逝的原应叹息,而昙花一现的凋零也耐人寻味。 喜欢看它们颜色泛黄、花瓣次第干枯的模样,仿若生命最后的回溯,静止于屋内任何一角,都有安静的禅性。 当一朵花枯萎了的时候,它的茎和叶是纤细的,似乎轻轻一碰就会灰飞烟灭。你会不忍心碰触它,这大抵是惜花人的心理。因而,它枯萎的样子有一种伤痕,是花期萎靡最后的不舍。 每日回家的地铁口,都有一个卖花的男孩子,习惯性地从他那买上一束或两束,带回房间,看它盛开看它衰败,温柔自己也温柔岁月。 偶尔,会从楼下采摘几片叶子即兴创作,没有任何主题。 比起与他人纠缠在一起,更喜欢沉醉于花草间的怡然自得。 身外无物。心外亦无物。

2.房间里的厨具 鲜少做饭,做饭的水平也并不高明,但还是买了三套厨具,一套西式,一套日式,一套中式。多是成双,唯独日式那套是单人份。 在外面吃食久了,会怀念家的味道,尽管妈妈做的饭菜也很一般。 偶尔会想,某日成为人妻人母的自己,会是怎样,是否会一如既往的笨拙。 也许,不会。 有些东西,此刻不会,大抵是因为此刻没有想要认真去学的动机。 小时候挑食,吃起饭来挑三拣四,长大后因为自己不会做,对自己的胃随便许多。 我偶尔羡慕那些烧得一手好菜的姑娘,蕙心兰质。 但是自己又从不勉强自己成为她们。 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别。 我成不了她们,她们也成不了我。 偶尔朋友来访,会下厨做一些简餐,味道好坏完全随机,有时发挥超常,有时像韩剧女主角的水平。但不管怎样,自己是开心的。 喜欢将食物分享他人的快乐,也喜欢精致食器的造物之美。 似乎,厨房里有了这些美物,便有了家的温度。

3.房间里的故事 毕业后,换了三次工作,租了三次房子,每间房子里都有一段故事。 从北京到上海,从两个人到一个人,从一间房到一居室。 第一次一个人住时,很怕。 怕深夜关灯后的黑,怕刮风下雨时的电闪雷鸣,怕难过了没人陪自己,怕一个人生病时找不到端汤送药的人。 这种怕,在同事岱的一句话里,被点醒。 她说,白天你要去上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晚上如果还不能有一个地方好好放松,会不会太为难自己。 所以,我,一个人住了。 一个人住的日子没有想象中可怕,不过是少了双碗筷,少了个对自己说早晚安的人,其他一切如常。 每间房子有每间房子的风水,它带给你或好或坏的体验,也都只是一段。 而后我们在这段时间内领悟到这所房子的哲学。 在住过的这三间房子里,一间盛放了爱情,一间盛放了过去,一间盛放了自我。 不知道未来那间房子会盛放什么,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4.房间里的窗 可能是因为怕黑,也可能是因为一段阴影的影响,所以无论住到哪里都要有一扇窗明几净的窗,大大的、向阳的、外面有春夏秋冬的。窗帘拉上,是自己的世界;窗帘打开,万物生长。 喜欢躺在床上看窗外的片隅,或雨落或雪飞,或太阳照常升起。 也喜欢在有心事的时候一个人坐在阳台,等风来,让风会兜走所有的不快。 静静的,一切,都美好如斯。 很多次,对生活感到力不从心时,会站在阳台往外看,看对面楼房里的烟火,看夜幕下的零散星光,看早晨五六点的太阳,想象一扇属于自己的窗。在那扇窗里,所有吉光片羽都有我还不曾确定的你的布施。 记得有年春天,异常寒冷,快要崩坏了的自己在那间没有窗的房间里狠狠哭了很久。 也许是那段日子哭过太多次,以至于来上海的日子,很少哭泣。 果然,一个人,能轻易流泪是件好事。心灰意冷的人,才不会轻易掉眼泪。

5.房间里的自己 房间里的自己更像自己。安静的、懒散的;抑或淘气的、古怪的。 喜欢和这样的自己相处,写字、看书、看电影、插花、扎染,并不觉寂寞。 这世上每个人都孤独,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寂寞。人之所以寂寞,大抵是因为心里住了不可能的人。所以,了无牵挂的人,不会寂寞。 会因为电影里的一段情节失声痛哭,会因为白日里发生的一件小事喜不自禁。 也会因为突然想起一些不那么开心的事,而陷入短暂的思考,但并不会太放在心上。 就像看明白一些他人的感情,明知是虚妄,但还是会扶着走上一程。 饿了的时候,会给自己做沙拉,或是汤羹。但往往吃不了多少。 一个人不爱做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忙活很久还吃不了多少,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食材。但也会有阶段,特别喜欢做饭,不吃也做,做的不好也做。 一个人吃饭的样子,很随性,坐在地毯上,或是窝在沙发上。 晚上,喜欢把灯调得昏黄,偶尔会自己喝上一杯。 酒,是一种好东西,容易使人越喝越暖。 可惜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尝过醉的滋味。 不知道醉了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可以忘却很多事。 偶尔会怀念一些回忆里的人,譬如,那个我暗恋了很久的“五阿哥”,那个老师一喊“起立”他就回眸一下的好看男生,那个因为递情书而被自己扇了一巴掌的无辜学长。 还有好多好多… 有时,会在房间里一本正经地思考人生:如何才能越发轻盈自由地行走。只不过想着想着便睡着了。终究未得其解。 有时,会很懒惰,什么也不想做,只想躺在床上吃饱等饿。 也有时脾气很坏,会跟自己生气,责怪自己因为一段感情把自己荒废成这样,但吃一口甜就会忘记。 然而不管怎样,我喜欢这样的自己,有着不被他人全部了解的孩子气。

6.房间里的衣橱 将所有衣服堆放于床上,挑出不再得体合身的,和不再喜欢的,所剩衣服所剩无几。我试图将这些不再适合自己的衣服随手扔掉,思考再三后选择了放弃。小时候,对于不喜欢的物品可以随手唾弃,长大后却念起旧来。即便这些衣服不再合身得体,但扔去时还是会斟酌再三。 在一间衣橱里断舍离尚且不易,何况芜杂的感情。即便不喜欢了,也还是难以很快舍弃。或者说不是舍不得那些破旧的衣服,而是总想着某日因为衣橱里多了一件新的衣服,它们又重新适合了自己。又或者是一种替旧物惋惜的恩慈,当初带它们回家时欢天喜地,而不过几次穿戴便被永久地雪藏。 不知是它们不再光鲜,还是自己有了新欢。总之,它们成了旧爱。 也许,它们有更好的去处。我将它们扔进洗衣机,消毒之后,晾晒在阳台,待风干后,寄给需要的人。 一件曾经很适合自己的衣服,当它不再适合自己时,有时是衣服变了,有时是自己变了,也有时什么都没发生,但就是不喜欢了。不管是哪种,当主人决定舍弃时,它们理应顺其自然。这是一件衣服的宿命。 处理完旧物,将盛夏的衣服,叠进收纳袋,整齐地摆放好。 好看的秋,挂在衣橱件;慢条斯理的冬,准备就绪。 枯萎了的玫瑰花,风干成好看模样。 盛放在一间有温度的房间。 是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