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回:黑纱和长袍随风舞,德黑兰智斗民兵连 (上)
Jumbo Heritage List
《皇氏古建筑大全》
《仙劍波斯臥龍崗》
微信公众号:皇氏古建筑大全;jumbo_huang@126.com,Skype: jumboheritage
第149回:黑纱和长袍随风舞,德黑兰智斗民兵连 (上)
20150829早上起床后发现拉什特还是阴天,乌云密布,幸亏没有下雨,在旅馆煮鸡蛋吃,不久办理退房手续,拿回护照和签证的复印件后就离开了旅馆,走到马路上,拦了一辆出租车,约定7万波斯币送我们到拉什特汽车总站,途径清真寺群和一些银行办事处,不久抵达汽车站,候车半个多小时,上完厕所不久就开始上车,8:25分左右我们就找到了11和12号位置,我还特意咨询了坐在我后面13号位置的伊朗气质美女,她是这个大巴上最漂亮的穆斯林女孩,风情万种,能说流利英语。
拉什特是伊朗的江南水乡,自然胜产美女,而且多是水灵钟秀型的。我前面坐两位老太婆,老是拿假牙出来摆弄,其中有个肥胖的老太婆都无法顺利上台阶。我右侧坐着另外一个老太婆,也只有我后面的少女比较养眼了。汽车行驶过郁郁葱葱的丛林地带,天上乌云密布,一直到接近山脉区域后,才转变为多云天气,不久就能看到太阳了,汽车中途在一个购物城停了下来,部分乘客下车吃饭,这里的商铺和食物都卖得非常贵,开车经过的人非常多。
旁边有天桥,我走上去俯瞰这个城市,桥边停着一辆轿车,三个波斯女人朝我看,不久我返回汽车,继续行驶,接近德黑兰时看到很多钢架子结构的高楼,都是先建铁架子,再铺设地砖和空心砖,这样高楼就建成了。抵达德黑兰汽车北站(Beyhaqi bus terminal Argentina),车站的出租车收费18万,如是我们走出汽车站,在马路上拦了个黑车,司机是新手,总是找不到我们的酒店,途中又问其他司机又拼命打电话,最后还是我们指导他找到了哈菲兹酒店,我们下车后给了他15万,到酒店预订了跟上次同样的房间,只是钥匙很难使用。
进房间放下大背包就出门,咨询过酒店员工,说出门道大街上左转走到菲尔多西大街旁边就有一家卖药的商店,我称之为药店(Pharmacy),难怪很多人都听不懂,原因伊朗人称药店为Drugstore,我们沿大街一直走了很久,途径德国领事馆和土耳其领事馆,很快就抵达非常气派和张扬的英国领事馆,几乎占据了一个街区,从一头走到另一头都要花费好几分钟,据说这个使馆关闭后最近又重新开张了。
旁边还有俄罗斯领事馆,更远的地方有分布着包括朝鲜和中国领事馆在内的几十个国家的领事馆了,说伊朗是孤立无援的似乎不恰当,十二年前有人从英国驻伊朗大使馆外的街上向使馆开了5枪,使馆二楼和三楼的办公室被子弹击中,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四年前,示威者试图冲进英国驻伊大使馆,导致英国被迫关闭英国驻德黑兰领事馆,两国关系也降低至非常驻代办级。目前领事馆外围已经有警察驻守,估计已经计划重新开张了。我们继续往前走,期间迎面碰到两个亚洲游客,男的胸前挂着徕卡相机。
不久陆续问了不少当地人,经过几个路口,碰到一位卖开心果的中年人,他拉着另外一个摆地摊的人要给我们拍照,旁边站着两个革命卫队的官兵,给哥俩拍完照之后我们继续走,最后碰到一个年轻人,他帮我们咨询了很多人之后,虽然没有找到菲尔多西学校,倒是在十字路口带我们抵达了当地最大的一个药店,叫瑞明药店(Ramin Drugstore 24 hours),这里面装修豪华,医生都很多,除了卖药还卖化妆品,我带着鸢去看医生,鸢撩开袖子给一个老医生看手臂上的湿疹,
那个医生不等我描述病灶产生的原因,就去药房拿出一瓶医用消毒酒精给我们,我去买单,花费25000里拉尔,但我不放心,又去咨询另外一个老医生,但他刚巧很忙,不久过来一个年轻的能说英语的医生,我给他描述了很久,最后他给鸢开了吃的消炎药和擦拭患处的药膏,又花费35000里拉尔,之后去旁边的餐厅吃饭,点了二份汉堡及薯条,还有一瓶可乐,居然花费25万,非常昂贵的午餐。吃完过马路,给一个卖开心果的老汉拍照。路上有老人卖茶的,也有卖各种小东西的,生活艰辛。这里的军警比较飞扬跋扈,可能专治国家都是这样的吧。不久返回房间,鸢洗完澡后我给她身上擦拭药用酒精,不久又让她半个小时后擦药膏。
我先出门,走到地铁站乘地铁,人非常多,地铁上卖东西的小贩也很多,抵达目的地,出了站台碰到一个年轻人,他边跟我聊中国功夫,边把我送到了汽车西站。我走进售票处咨询了唯一一家卖到亚美尼亚汽车票的戴达瑟汽车公司(Didarseir),他们每天都有一般长途汽车发往埃里温,票价是180万。我当时不敢买票,因为我还没有拿到亚美尼亚签证,我居然担心签证有问题,但事实是我错过了提前抵达亚美尼亚的机会了。因为车票是非常紧张的,必须提前购买,否则就只能延期出发了。
我到了德黑兰汽车西站出来后(Tehran West Bus Terminal),我手痒地拿出沉寂了几天的单反长焦相机,对着远处的自由塔拍照,不久走到靠近地铁站的地方,看到后面的群山旁边有个电视塔,我又朝那个方向拍照,之后我看到远处有个岗亭,一个军警从里面冲了出来,跑到我面前就抢我的相机,我当时差点懵了,因为这不是政府衙门,也不是军事基地和大使馆,何以不能拍照呢?
他过来扯我的相机带,我心想你是没事找事了,顺势推开军警,他打了个踉跄,转身又去夺我的相机,我说我是游客,不是伊朗本地人,不用对外国人动武吧?他几次都无法靠近我,气急败坏地冲远处的另一个军警亭呱呱叫,不久过来几个长官模样的人,我心想穿迷彩服的军警可能没有什么文化,那长官应该受过点教育,如是我果断地推开军警,主动朝长官跑过去,自觉地打开相机,把我刚才拍摄的几张照片呈现给长官看,还告知我的游客身份,长官果然讲道理,他说下次不能再朝军事岗亭的方位拍照了,会引起军警的误会。
然后旁边一个副官虚伪地来了一句:“欢迎你到伊朗来。”我心想刚才你们的手下企图抢夺我的相机,你们没有及时制止啊,还说欢迎我过来玩。一场虚惊后,我果断地收起了单反相机,可能是长焦镜头太惹眼了,以后在伊朗市区拍照真的只能用卡片机了,毕竟小相机比较隐蔽。我继续走到车站边缘,想过马路,结果川流不息的巨大车流把我吓了一跳,最后只能跟着几个伊朗人闯进了自由塔广场,可惜我一点也没有嗅到自由的气息。
广场上只有我一个外国人,本地人在广场的草坪上散步,小贩在兜售相片,几个穆斯林女孩坐在喷泉附近发呆,自由塔下正在施工,无法进入,此时日落西山了,到处是灰霾,空气污染严重。伊朗能源多,塑料的泛滥使用没有节制,每天去超市和饭店消费,都会产生大量的塑料袋,这跟中国一样的,说好了要搞环保,结果经济一衰退,又开始烧煤并大量使用塑料袋了。
气派雄伟风格新颖的伊朗自由纪念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呈灰白色,采用钢筋水泥和大理石建成。自由纪念塔于1971年10月落成,伊朗建筑师候赛因阿马那特在设计该塔过程中,既注意吸收外国建塔的优点,同时注意充分体现伊朗建筑的民族风格。塔的底层是博物馆和电影馆。电影馆可容纳500名观众,5部电影机同时在一块宽敞的银幕上放映,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伊朗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山河风光和名胜古迹。
这里是游客云集的地方,从塔底沿着275级石阶盘旋而上,可到达塔顶的瞭望台。站在瞭望台上,环顾四周,金碧辉煌的古老建筑,气势非凡的高楼大厦,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从城南的火车站开始,向北越过旧城区、新城区,直到厄尔布尔士山麓的避暑胜地,德黑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自由纪念塔处在德黑兰城市布局的中轴线上,以塔为起点,四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伸向远方,像一条细带将条条街道连在一起,使全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由纪念塔前面是喷泉,很多人走过来拍照,我逛了一会就离开自由塔,返回广场时购买了汉堡,花费4万,又在报亭购买了汽水,花费1万,然后走完酒店。
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晚上在酒店上网,依然无法登陆磨房,但可以打开邮箱,也可以登陆穷游网站,穷游网打 广告说在中国办理亚美尼亚签证要458元人民币,已经比我在伊朗办签证贵了十倍了。穷游帖子居然有“无图模式”和“有图模式”,算是一种创新吧。晚上才发现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可能无法顺利在亚美尼亚用中国银行卡提取现金,真是巨大的挑战了。晚上电脑无故死机一次,再次提醒我安全备份的重要性。
罗伯特拜伦,英国旅行家,作家,艺术史家。就读于伊顿公学及牛津大学梅顿学院。年轻时的拜伦游历了英国临近的大部分国家,并曾远行到中国的西藏。1933年出版的《先访俄罗斯,再入西藏》,奠定了拜伦旅行家及艺术史家的声誉。在波斯与阿富汗的旅行经验,激发了他写作《穿行内陆亚洲》的灵感。历经三年的倾心打造,拜伦为读者奉献出了这部集浪漫与古典风格为一体的游历精品。罗伯特拜伦在伊朗旅行时,他的同伴就在伊朗被虱子咬得下半身都瘫掉了,伊朗虱虫之厉害,并非虚名。
第149回:黑纱和长袍随风舞,德黑兰智斗民兵连 (下)
《皇氏古建筑大全》
《仙劍波斯臥龍崗》
微信公众号:皇氏古建筑大全;jumbo_huang@126.com,Skype: jumboheritage
第149回:黑纱和长袍随风舞,德黑兰智斗民兵连 (上)
20150829早上起床后发现拉什特还是阴天,乌云密布,幸亏没有下雨,在旅馆煮鸡蛋吃,不久办理退房手续,拿回护照和签证的复印件后就离开了旅馆,走到马路上,拦了一辆出租车,约定7万波斯币送我们到拉什特汽车总站,途径清真寺群和一些银行办事处,不久抵达汽车站,候车半个多小时,上完厕所不久就开始上车,8:25分左右我们就找到了11和12号位置,我还特意咨询了坐在我后面13号位置的伊朗气质美女,她是这个大巴上最漂亮的穆斯林女孩,风情万种,能说流利英语。
拉什特是伊朗的江南水乡,自然胜产美女,而且多是水灵钟秀型的。我前面坐两位老太婆,老是拿假牙出来摆弄,其中有个肥胖的老太婆都无法顺利上台阶。我右侧坐着另外一个老太婆,也只有我后面的少女比较养眼了。汽车行驶过郁郁葱葱的丛林地带,天上乌云密布,一直到接近山脉区域后,才转变为多云天气,不久就能看到太阳了,汽车中途在一个购物城停了下来,部分乘客下车吃饭,这里的商铺和食物都卖得非常贵,开车经过的人非常多。
旁边有天桥,我走上去俯瞰这个城市,桥边停着一辆轿车,三个波斯女人朝我看,不久我返回汽车,继续行驶,接近德黑兰时看到很多钢架子结构的高楼,都是先建铁架子,再铺设地砖和空心砖,这样高楼就建成了。抵达德黑兰汽车北站(Beyhaqi bus terminal Argentina),车站的出租车收费18万,如是我们走出汽车站,在马路上拦了个黑车,司机是新手,总是找不到我们的酒店,途中又问其他司机又拼命打电话,最后还是我们指导他找到了哈菲兹酒店,我们下车后给了他15万,到酒店预订了跟上次同样的房间,只是钥匙很难使用。
![]() |
![]() |
![]() |
![]() |
进房间放下大背包就出门,咨询过酒店员工,说出门道大街上左转走到菲尔多西大街旁边就有一家卖药的商店,我称之为药店(Pharmacy),难怪很多人都听不懂,原因伊朗人称药店为Drugstore,我们沿大街一直走了很久,途径德国领事馆和土耳其领事馆,很快就抵达非常气派和张扬的英国领事馆,几乎占据了一个街区,从一头走到另一头都要花费好几分钟,据说这个使馆关闭后最近又重新开张了。
旁边还有俄罗斯领事馆,更远的地方有分布着包括朝鲜和中国领事馆在内的几十个国家的领事馆了,说伊朗是孤立无援的似乎不恰当,十二年前有人从英国驻伊朗大使馆外的街上向使馆开了5枪,使馆二楼和三楼的办公室被子弹击中,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四年前,示威者试图冲进英国驻伊大使馆,导致英国被迫关闭英国驻德黑兰领事馆,两国关系也降低至非常驻代办级。目前领事馆外围已经有警察驻守,估计已经计划重新开张了。我们继续往前走,期间迎面碰到两个亚洲游客,男的胸前挂着徕卡相机。
不久陆续问了不少当地人,经过几个路口,碰到一位卖开心果的中年人,他拉着另外一个摆地摊的人要给我们拍照,旁边站着两个革命卫队的官兵,给哥俩拍完照之后我们继续走,最后碰到一个年轻人,他帮我们咨询了很多人之后,虽然没有找到菲尔多西学校,倒是在十字路口带我们抵达了当地最大的一个药店,叫瑞明药店(Ramin Drugstore 24 hours),这里面装修豪华,医生都很多,除了卖药还卖化妆品,我带着鸢去看医生,鸢撩开袖子给一个老医生看手臂上的湿疹,
那个医生不等我描述病灶产生的原因,就去药房拿出一瓶医用消毒酒精给我们,我去买单,花费25000里拉尔,但我不放心,又去咨询另外一个老医生,但他刚巧很忙,不久过来一个年轻的能说英语的医生,我给他描述了很久,最后他给鸢开了吃的消炎药和擦拭患处的药膏,又花费35000里拉尔,之后去旁边的餐厅吃饭,点了二份汉堡及薯条,还有一瓶可乐,居然花费25万,非常昂贵的午餐。吃完过马路,给一个卖开心果的老汉拍照。路上有老人卖茶的,也有卖各种小东西的,生活艰辛。这里的军警比较飞扬跋扈,可能专治国家都是这样的吧。不久返回房间,鸢洗完澡后我给她身上擦拭药用酒精,不久又让她半个小时后擦药膏。
我先出门,走到地铁站乘地铁,人非常多,地铁上卖东西的小贩也很多,抵达目的地,出了站台碰到一个年轻人,他边跟我聊中国功夫,边把我送到了汽车西站。我走进售票处咨询了唯一一家卖到亚美尼亚汽车票的戴达瑟汽车公司(Didarseir),他们每天都有一般长途汽车发往埃里温,票价是180万。我当时不敢买票,因为我还没有拿到亚美尼亚签证,我居然担心签证有问题,但事实是我错过了提前抵达亚美尼亚的机会了。因为车票是非常紧张的,必须提前购买,否则就只能延期出发了。
我到了德黑兰汽车西站出来后(Tehran West Bus Terminal),我手痒地拿出沉寂了几天的单反长焦相机,对着远处的自由塔拍照,不久走到靠近地铁站的地方,看到后面的群山旁边有个电视塔,我又朝那个方向拍照,之后我看到远处有个岗亭,一个军警从里面冲了出来,跑到我面前就抢我的相机,我当时差点懵了,因为这不是政府衙门,也不是军事基地和大使馆,何以不能拍照呢?
![]() |
![]() |
![]() |
![]() |
他过来扯我的相机带,我心想你是没事找事了,顺势推开军警,他打了个踉跄,转身又去夺我的相机,我说我是游客,不是伊朗本地人,不用对外国人动武吧?他几次都无法靠近我,气急败坏地冲远处的另一个军警亭呱呱叫,不久过来几个长官模样的人,我心想穿迷彩服的军警可能没有什么文化,那长官应该受过点教育,如是我果断地推开军警,主动朝长官跑过去,自觉地打开相机,把我刚才拍摄的几张照片呈现给长官看,还告知我的游客身份,长官果然讲道理,他说下次不能再朝军事岗亭的方位拍照了,会引起军警的误会。
然后旁边一个副官虚伪地来了一句:“欢迎你到伊朗来。”我心想刚才你们的手下企图抢夺我的相机,你们没有及时制止啊,还说欢迎我过来玩。一场虚惊后,我果断地收起了单反相机,可能是长焦镜头太惹眼了,以后在伊朗市区拍照真的只能用卡片机了,毕竟小相机比较隐蔽。我继续走到车站边缘,想过马路,结果川流不息的巨大车流把我吓了一跳,最后只能跟着几个伊朗人闯进了自由塔广场,可惜我一点也没有嗅到自由的气息。
广场上只有我一个外国人,本地人在广场的草坪上散步,小贩在兜售相片,几个穆斯林女孩坐在喷泉附近发呆,自由塔下正在施工,无法进入,此时日落西山了,到处是灰霾,空气污染严重。伊朗能源多,塑料的泛滥使用没有节制,每天去超市和饭店消费,都会产生大量的塑料袋,这跟中国一样的,说好了要搞环保,结果经济一衰退,又开始烧煤并大量使用塑料袋了。
气派雄伟风格新颖的伊朗自由纪念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呈灰白色,采用钢筋水泥和大理石建成。自由纪念塔于1971年10月落成,伊朗建筑师候赛因阿马那特在设计该塔过程中,既注意吸收外国建塔的优点,同时注意充分体现伊朗建筑的民族风格。塔的底层是博物馆和电影馆。电影馆可容纳500名观众,5部电影机同时在一块宽敞的银幕上放映,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伊朗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山河风光和名胜古迹。
这里是游客云集的地方,从塔底沿着275级石阶盘旋而上,可到达塔顶的瞭望台。站在瞭望台上,环顾四周,金碧辉煌的古老建筑,气势非凡的高楼大厦,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从城南的火车站开始,向北越过旧城区、新城区,直到厄尔布尔士山麓的避暑胜地,德黑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自由纪念塔处在德黑兰城市布局的中轴线上,以塔为起点,四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伸向远方,像一条细带将条条街道连在一起,使全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由纪念塔前面是喷泉,很多人走过来拍照,我逛了一会就离开自由塔,返回广场时购买了汉堡,花费4万,又在报亭购买了汽水,花费1万,然后走完酒店。
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晚上在酒店上网,依然无法登陆磨房,但可以打开邮箱,也可以登陆穷游网站,穷游网打 广告说在中国办理亚美尼亚签证要458元人民币,已经比我在伊朗办签证贵了十倍了。穷游帖子居然有“无图模式”和“有图模式”,算是一种创新吧。晚上才发现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可能无法顺利在亚美尼亚用中国银行卡提取现金,真是巨大的挑战了。晚上电脑无故死机一次,再次提醒我安全备份的重要性。
罗伯特拜伦,英国旅行家,作家,艺术史家。就读于伊顿公学及牛津大学梅顿学院。年轻时的拜伦游历了英国临近的大部分国家,并曾远行到中国的西藏。1933年出版的《先访俄罗斯,再入西藏》,奠定了拜伦旅行家及艺术史家的声誉。在波斯与阿富汗的旅行经验,激发了他写作《穿行内陆亚洲》的灵感。历经三年的倾心打造,拜伦为读者奉献出了这部集浪漫与古典风格为一体的游历精品。罗伯特拜伦在伊朗旅行时,他的同伴就在伊朗被虱子咬得下半身都瘫掉了,伊朗虱虫之厉害,并非虚名。
第149回:黑纱和长袍随风舞,德黑兰智斗民兵连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