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精子活跃程度,可能远远比你想象中低
讲起来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其实裤头每周都有一期文章,
是和各种两性纪录片有关的……
不同国家地区、
不同制作公司、
不同的题材……
会有不同的纪录片风格。
今天裤头要来介绍的这一部纪录片,
是由日本NHK制作的一套两性题材的片子,
名字叫《女和男:最新科学解读的性》,
好玩的地方在于它会在里面穿插情景剧噗哈哈。
一共三集的这套片子讨论的话题也很有意思,
里面一集就是我们今天文章标题的这个话题:
关于我们的染色体与精子活跃程度,
以及男性可能会在未来某一天灭绝——
那么如果男性真的消失了,
女性的性福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人类还能如何繁殖下去呢?
跟裤头一起来看今天的纪录片吧!
我们都知道,Y染色体决定了我们的性别。
乳此重要的Y染色体,现在却面临着消失的境地:2002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珍妮佛·格雷布斯教授,在世界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她指出,Y染色体正在逐渐退化,并预测Y染色体最后会消失。
这样的说法不是没有依据的:Y染色体的体积比X染色体要小很多,不仅如此,它们各自拥有的基因数量也相差13倍之多:1098:78。
而在一亿六千万年以前,Y染色体和X染色体大小并没有差距很大、且基因数量也相近的。因此,格雷布斯教授推断:再过五六百万年,Y染色体会完全消失。
这是为什么呢?
和我们遗传基因的复制程序有关。染色体中的遗传基因,在复制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的错误和突变,这样的话遗传基因就会受损,失去机能。
X染色体是由妈妈的X染色体和爸爸的X染色体合并而来的,就算其中一个出现基因缺失,也可以通过另外一条X染色体补上。但是,Y染色体就没这么幸运了,它只能单纯地复制,在经历了数千万年的遗传过程中,缺失的基因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体积和基因也因此而逐渐变小、变少。
如果Y染色体消失,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Y染色体消失的话会怎样呢?」
哈哈,看这奇怪的纪录片设定:一家子一起看电视,这个父亲问的问题女儿就给回答上了——
如果这样的话,那人类该怎么办?
虽然自然界里确实有可以不需要雄性、就能独自产卵的动物——科莫多蜥蜴(Flora),但人类不一样,咱们不能生蛋呀!
作为哺乳动物,人类的宝宝必须在子宫内发育,而这个过程需要胎盘持续提供养分。如果没有胚胎,宝宝就无法孕育。但这个胎盘要形成,必须由男性的精子来提供对应的遗传基因——也就是说,没有精子,就没有胎盘。
照这么推断的话,如果男性消失,那人类不就得灭绝了?!
等等,我们先来想想,自然界中其他的哺乳动物,它们也有Y染色体。如果它们的Y染色体消失了,是否意味着它们也会灭绝呢?
并不会哟!
例如已知一种确实失去了Y染色体,但依然在繁殖生存的哺乳动物——德之岛棘鼠:
注意最后的性染色体,已经只剩X了
棘鼠没有了Y染色体,却仍然能生下雄性,并且可以继续繁衍后代,这是怎么做到的?
北海道大学的黑岩麻里教授,对棘鼠的遗传基因进行了解析,他发现Y染色体上制作精子的基因,已经转移到了其他染色体上。而至于它们为什么还能够生下男宝宝,黑岩教授猜测,可能是因为它们在其他染色体中,产生了和SRY遗传基因(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有着相同作用的基因。
棘鼠可以完成这样的转变,是否意味着我们也可以呀?
对此,北海道大学的松田教授持怀疑态度:
也就是说,如果人类的Y染色体真的消失了,那么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无法得知。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精子质量非常糟糕。一个普通男性的精子里面,能够正常游动的只有3-4成:
而且其中85%的精子都有异常。
异常的精子,缺胳膊少腿
根据欧洲的调查显示,除了质量,男性的精子浓度也有问题。按照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基准,1毫升精液里面精子如果少于2000万个,基本上就意味着不孕了,而丹麦有20%的男性就在这个基准之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物种上与人类最为相近的黑猩猩身上,我们可能可以找到答案:下图里我们明显能发现,黑猩猩的精子活跃程度和人类的活跃程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左边是黑猩猩的,右边是人类的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跟它们的繁殖模式有关。
黑猩猩不像人类有伦理纲常,它们是「乱婚」的(不是乱伦蛤,而是没有稳定性伴侣的意思),母猩猩可以随意和任何公猩猩啪啪啪,这么多不同的精子进入母猩猩体内,只有游得越快、体力越好的精子才有更高受孕的可能性。因此,黑猩猩的精子至今还能保持一个极高的活跃度。
但人类是没有这样的竞争环境的,就算不是一夫一妻、也是一夫多妻,照这样下去,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位女性一生往往只会直接与一位男性的精子亲密接触,来自不同个体的精子不需要竞争赛跑,因此人类的精子活跃能力,就难怪会越来越低下了。
夫妻融洽反而会让人类消失?女主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和片里的人一起看纪录片的感觉好怪异
除此之外,片子里说其实生殖辅助技术(人工受精什么的……)的出现,也是拉低精子竞争力的「帮凶」。因为如果我们习惯地使用「显微授精」,精子连游泳都不需要,就可以完成受精:看这张图片里,只要使用吸管构造的细针,在显微镜下就可以将挑选出来的精子直接注入卵子里。
准确无误
再加上人们观念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人连婚特么都不想结了,所以这项技术不仅以前无法生育的人会使用,一些不婚族、单身主义者现在也会使用。片子里采访了洛杉矶一位就是这种情况的女性——谢利·沃雷斯,她就从来没有想过要结婚:
所以她来到精子银行,选择通过体外受精来怀孕。因为现在的技术已经很不错了,洛杉矶精子银行的精子统统“产自”名牌大学,精子主人的信息也一应俱全,有外表、性格特征、职业等等,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要的精子。另外还提供咨询,可以帮忙删选(感觉像婚介所),像下面这个,就是一位女性用杂志图片在说明她喜欢的类型:
谢利说她很喜欢红头发,而且认为这比眼睛颜色更重要。通过精子银行的匹配,她如愿有了一个有着漂亮的红头发的女儿,谢利感到非常满意。
谢利在和女儿玩耍
现在,为了维持人口数量,有的国家已经成为了生殖技术的依赖者。对于这种生殖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科学家有很大的担忧:
NHK上到下的广角镜头把科学家的头拍得特别秃……
当然,除了精子本身竞争力的下降,环境因素也在影响着精子的质量。根据科学家对芬兰男性1998年-2003年期间的精子浓度研究发现,在短短五年之间,芬兰男性的精子浓度下降了27%!
这样急速的下降方式……估计已经不是一夫一妻制能够解释的了。
科学家们猜测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公害、吸烟、电磁波等都有可能,但具体是什么导致芬兰男性精子浓度的下降,并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虽然人类灭绝我们是看不到了(应该看不到吧嘤嘤嘤……多翻几遍《三体》),不过对于已经预知未来的我们,想到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会全部消失,难免会有些不安。但对于此,科学家们似乎满怀信心:
那就拜托了啊!科学家桑!!!
其实裤头每周都有一期文章,
是和各种两性纪录片有关的……
不同国家地区、
不同制作公司、
不同的题材……
会有不同的纪录片风格。
![]() |
今天裤头要来介绍的这一部纪录片,
是由日本NHK制作的一套两性题材的片子,
名字叫《女和男:最新科学解读的性》,
好玩的地方在于它会在里面穿插情景剧噗哈哈。
一共三集的这套片子讨论的话题也很有意思,
里面一集就是我们今天文章标题的这个话题:
关于我们的染色体与精子活跃程度,
以及男性可能会在未来某一天灭绝——
那么如果男性真的消失了,
女性的性福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人类还能如何繁殖下去呢?
跟裤头一起来看今天的纪录片吧!
![]() |
我们都知道,Y染色体决定了我们的性别。
乳此重要的Y染色体,现在却面临着消失的境地:2002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珍妮佛·格雷布斯教授,在世界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她指出,Y染色体正在逐渐退化,并预测Y染色体最后会消失。
这样的说法不是没有依据的:Y染色体的体积比X染色体要小很多,不仅如此,它们各自拥有的基因数量也相差13倍之多:1098:78。
![]() |
而在一亿六千万年以前,Y染色体和X染色体大小并没有差距很大、且基因数量也相近的。因此,格雷布斯教授推断:再过五六百万年,Y染色体会完全消失。
![]() |
这是为什么呢?
和我们遗传基因的复制程序有关。染色体中的遗传基因,在复制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的错误和突变,这样的话遗传基因就会受损,失去机能。
X染色体是由妈妈的X染色体和爸爸的X染色体合并而来的,就算其中一个出现基因缺失,也可以通过另外一条X染色体补上。但是,Y染色体就没这么幸运了,它只能单纯地复制,在经历了数千万年的遗传过程中,缺失的基因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体积和基因也因此而逐渐变小、变少。
![]() |
如果Y染色体消失,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 |
「Y染色体消失的话会怎样呢?」
哈哈,看这奇怪的纪录片设定:一家子一起看电视,这个父亲问的问题女儿就给回答上了——
![]() |
如果这样的话,那人类该怎么办?
虽然自然界里确实有可以不需要雄性、就能独自产卵的动物——科莫多蜥蜴(Flora),但人类不一样,咱们不能生蛋呀!
![]() |
作为哺乳动物,人类的宝宝必须在子宫内发育,而这个过程需要胎盘持续提供养分。如果没有胚胎,宝宝就无法孕育。但这个胎盘要形成,必须由男性的精子来提供对应的遗传基因——也就是说,没有精子,就没有胎盘。
![]() |
照这么推断的话,如果男性消失,那人类不就得灭绝了?!
等等,我们先来想想,自然界中其他的哺乳动物,它们也有Y染色体。如果它们的Y染色体消失了,是否意味着它们也会灭绝呢?
并不会哟!
例如已知一种确实失去了Y染色体,但依然在繁殖生存的哺乳动物——德之岛棘鼠:
![]() |
注意最后的性染色体,已经只剩X了
棘鼠没有了Y染色体,却仍然能生下雄性,并且可以继续繁衍后代,这是怎么做到的?
北海道大学的黑岩麻里教授,对棘鼠的遗传基因进行了解析,他发现Y染色体上制作精子的基因,已经转移到了其他染色体上。而至于它们为什么还能够生下男宝宝,黑岩教授猜测,可能是因为它们在其他染色体中,产生了和SRY遗传基因(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有着相同作用的基因。
棘鼠可以完成这样的转变,是否意味着我们也可以呀?
对此,北海道大学的松田教授持怀疑态度:
![]() |
也就是说,如果人类的Y染色体真的消失了,那么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无法得知。
![]() |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精子质量非常糟糕。一个普通男性的精子里面,能够正常游动的只有3-4成:
![]() |
而且其中85%的精子都有异常。
![]() |
异常的精子,缺胳膊少腿
根据欧洲的调查显示,除了质量,男性的精子浓度也有问题。按照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基准,1毫升精液里面精子如果少于2000万个,基本上就意味着不孕了,而丹麦有20%的男性就在这个基准之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物种上与人类最为相近的黑猩猩身上,我们可能可以找到答案:下图里我们明显能发现,黑猩猩的精子活跃程度和人类的活跃程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 |
左边是黑猩猩的,右边是人类的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跟它们的繁殖模式有关。
黑猩猩不像人类有伦理纲常,它们是「乱婚」的(不是乱伦蛤,而是没有稳定性伴侣的意思),母猩猩可以随意和任何公猩猩啪啪啪,这么多不同的精子进入母猩猩体内,只有游得越快、体力越好的精子才有更高受孕的可能性。因此,黑猩猩的精子至今还能保持一个极高的活跃度。
但人类是没有这样的竞争环境的,就算不是一夫一妻、也是一夫多妻,照这样下去,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位女性一生往往只会直接与一位男性的精子亲密接触,来自不同个体的精子不需要竞争赛跑,因此人类的精子活跃能力,就难怪会越来越低下了。
夫妻融洽反而会让人类消失?女主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 |
和片里的人一起看纪录片的感觉好怪异
除此之外,片子里说其实生殖辅助技术(人工受精什么的……)的出现,也是拉低精子竞争力的「帮凶」。因为如果我们习惯地使用「显微授精」,精子连游泳都不需要,就可以完成受精:看这张图片里,只要使用吸管构造的细针,在显微镜下就可以将挑选出来的精子直接注入卵子里。
![]() |
准确无误
再加上人们观念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人连婚特么都不想结了,所以这项技术不仅以前无法生育的人会使用,一些不婚族、单身主义者现在也会使用。片子里采访了洛杉矶一位就是这种情况的女性——谢利·沃雷斯,她就从来没有想过要结婚:
![]() |
所以她来到精子银行,选择通过体外受精来怀孕。因为现在的技术已经很不错了,洛杉矶精子银行的精子统统“产自”名牌大学,精子主人的信息也一应俱全,有外表、性格特征、职业等等,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要的精子。另外还提供咨询,可以帮忙删选(感觉像婚介所),像下面这个,就是一位女性用杂志图片在说明她喜欢的类型:
![]() |
谢利说她很喜欢红头发,而且认为这比眼睛颜色更重要。通过精子银行的匹配,她如愿有了一个有着漂亮的红头发的女儿,谢利感到非常满意。
![]() |
谢利在和女儿玩耍
现在,为了维持人口数量,有的国家已经成为了生殖技术的依赖者。对于这种生殖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科学家有很大的担忧:
![]() |
NHK上到下的广角镜头把科学家的头拍得特别秃……
当然,除了精子本身竞争力的下降,环境因素也在影响着精子的质量。根据科学家对芬兰男性1998年-2003年期间的精子浓度研究发现,在短短五年之间,芬兰男性的精子浓度下降了27%!
![]() |
这样急速的下降方式……估计已经不是一夫一妻制能够解释的了。
科学家们猜测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公害、吸烟、电磁波等都有可能,但具体是什么导致芬兰男性精子浓度的下降,并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虽然人类灭绝我们是看不到了(应该看不到吧嘤嘤嘤……多翻几遍《三体》),不过对于已经预知未来的我们,想到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会全部消失,难免会有些不安。但对于此,科学家们似乎满怀信心:
![]() |
那就拜托了啊!科学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