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眼镜
小时候在摊子上盛行过一种眼镜。
其实说是眼镜,只是两块彩色的粗糙的塑料片,一红一蓝,号称3D眼镜。现在想来那个摊主对于高技术还是很有敏感性的,说是眼镜采用了美国的高技术,戴上看电视就能有立体效果。
立体倒是没有,变色才是真的。世界被粗糙的塑料片重新定义,左眼一闭是血腥玛丽,右眼一闭是蓝色妖姬。
两只眼睛都睁开,世界便混沌成一种劣质塑料的暧昧颜色。
97年有一次大型的日偏食。
因为发生在上午,全国又都能用肉眼看到,也算是当时的热点。打开电视,各种专家在分析,记者在追踪。
我爸从抽屉里翻出一串棕色胶片,用剪子剪成了长方,放在眼睛上观察日蚀。
“为啥不能直接看太阳。”
“会瞎。”
以后地理课上学到了日蚀,总觉得日蚀有种抽屉里胶片的樟脑味。
有色眼镜可以保护眼睛,可以张目对日,可以明察秋毫。
后来课堂上说看人不能用有色眼镜。
“有色眼镜”这个词一下子就从有意思的童年所指,变成了政治反动。小时候的三观就是这么脆弱摇摆,和稀烂的橡皮泥一样可塑。
在大学里学文学,老师教我们不要价值判断,不要贴标签,不要先验,不要预设结论先入为主。
可有一次听“毛左派”李北方说这是鬼扯的事。
人需要有一个基点去建立横纵坐标轴,然后对事物理解和定位。
那这个基点放在哪,就是你有色眼镜的基础色。
小马过河的故事耳熟能详。不同的经历和经验会对相同客体做出不同结论。
所以我们以为的客观,真的是我以为。
偏爱是豁免权,讨厌是杀无赦。
贾樟柯《天注定》里,姜武拿着猎枪杀村长,满脸是血,我都愿意解释成暴力美学。
吴亦凡花容月貌,电音Mix《刀剑如梦》里剑气如虹,我都还觉得他是娘炮。
迪伦拒领诺奖被人觉得有骨气,不愧是美国老炮。但要换了莫言拒领诺奖,会有多少阴谋论者觉得他在作秀装腔呢。
天地混沌初开,每个人开始都是赤子之心,耳聪目明。
后来行走江湖,眼镜上面都不干净。
有的是灰土,有的是红尘。
其实说是眼镜,只是两块彩色的粗糙的塑料片,一红一蓝,号称3D眼镜。现在想来那个摊主对于高技术还是很有敏感性的,说是眼镜采用了美国的高技术,戴上看电视就能有立体效果。
立体倒是没有,变色才是真的。世界被粗糙的塑料片重新定义,左眼一闭是血腥玛丽,右眼一闭是蓝色妖姬。
两只眼睛都睁开,世界便混沌成一种劣质塑料的暧昧颜色。
97年有一次大型的日偏食。
因为发生在上午,全国又都能用肉眼看到,也算是当时的热点。打开电视,各种专家在分析,记者在追踪。
我爸从抽屉里翻出一串棕色胶片,用剪子剪成了长方,放在眼睛上观察日蚀。
“为啥不能直接看太阳。”
“会瞎。”
以后地理课上学到了日蚀,总觉得日蚀有种抽屉里胶片的樟脑味。
有色眼镜可以保护眼睛,可以张目对日,可以明察秋毫。
后来课堂上说看人不能用有色眼镜。
“有色眼镜”这个词一下子就从有意思的童年所指,变成了政治反动。小时候的三观就是这么脆弱摇摆,和稀烂的橡皮泥一样可塑。
在大学里学文学,老师教我们不要价值判断,不要贴标签,不要先验,不要预设结论先入为主。
可有一次听“毛左派”李北方说这是鬼扯的事。
人需要有一个基点去建立横纵坐标轴,然后对事物理解和定位。
那这个基点放在哪,就是你有色眼镜的基础色。
小马过河的故事耳熟能详。不同的经历和经验会对相同客体做出不同结论。
所以我们以为的客观,真的是我以为。
偏爱是豁免权,讨厌是杀无赦。
贾樟柯《天注定》里,姜武拿着猎枪杀村长,满脸是血,我都愿意解释成暴力美学。
吴亦凡花容月貌,电音Mix《刀剑如梦》里剑气如虹,我都还觉得他是娘炮。
迪伦拒领诺奖被人觉得有骨气,不愧是美国老炮。但要换了莫言拒领诺奖,会有多少阴谋论者觉得他在作秀装腔呢。
天地混沌初开,每个人开始都是赤子之心,耳聪目明。
后来行走江湖,眼镜上面都不干净。
有的是灰土,有的是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