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魔法Druid Magic-转自星徑神殿
作者:Maya Magee Sutton & PH.D. and Nicholas R. Mann
亂譯:九綠
(為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譯請務必註明作者名稱,以及星徑神殿出品,謝謝大家的合作~)
多哈.狄.達南(Tuatha De Danaan)──『以女神達那為母的種族』──是乘船而來的。他們來自北方,由於魔雲與魔霧的隱蔽,他們在五朔節(農曆的五月一日)當天輕而易舉地抵達了愛爾蘭島。菲爾伯克族(Fir Bolg,註1)由於看不見他們,所以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他們來自於為了詩、真理、完美的智慧而奮鬥不懈的四個偉大城市:法利亞斯(Falias)、歌利亞斯(Gorias)、芬迪亞斯(Finias)、以及富饒的姆利亞斯(Murias)。在這些城市中,曾經有四位智慧超人的詩人及導師傳授達那女神族魔法技藝以及神祕學知識,並且他們自這四個城市中攜來了四種最偉大的寶物:自法利亞斯(Falias)帶來的是『利亞.法伊爾(Lia Fail)』,美德及命運之石,當仁民愛物的國君碰觸它時,它會以人語預言事情;自歌利亞斯(Gorias)帶來的是光神魯夫的勝利之矛,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芬迪亞斯(Finias)帶來的是那札神的真理之劍,這是一把可以刺死敵人,卻不怕任何傷害的魔劍;從姆利亞斯(Murias)帶來的是達格札(Dagda)的豐饒大鍋,可以滿足任何人的慾望。
你就是魔術師!當你明瞭你是誰、你從何而來、以及你為何在此時,你就能建立屬於你自己的魔法。德魯伊魔法是與我們永恆的自我(eternity Self)──我們全知的那一部份──相互影響而運作的。德魯伊魔法來自於真實明瞭永恆自我的力量,我們神性的本質具體化在許多生命之中。
本書完全建立在此前提之下,而非意想不到的神奇魔法,比如說穿梭時空或無中生有啦。這個重要的觀念請謹記在心──如果你感到失望,想去做時空旅行或使某物現形之類的事──這種事對目前的我們來說尚屬奇蹟。永恆自我能使每一種現象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得以完成。當我們踏上學習的旅途后,如果你時常反躬自省:我是誰?我永恆的本質是什麼?我該如何生活?如何引導世界的潮流?那麼你就能一直依循著正確的路徑前進。一般人對魔法的觀念是它會透過驚人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奇蹟來實現我們的心願,這對德魯伊魔法來說是錯誤的認知。奇蹟的定義是『依據宇宙機制或醫學上的法則來說不可能會發生的事,然而它卻發生了!』。和奇蹟不同,德魯伊魔法依據的是對每個人而言都能使用的自然手段和法則,它是深層潛意識不可思議的非凡運作,它依據平凡的宇宙法則來實現事物。比起企圖在自然法則外實踐事物的奇蹟,德魯伊魔法遵循自然,與自然共舞共存。
比起讓某個人的鼻子噴火,本書的焦點在於發展此類技巧。你不會在書里看到關於財富、愛情、名聲、友情等的一連串咒文。德魯伊魔法著重於個人成長、才能和意識的開發,利用女祭司和作者星鷹(Starhawk)的練習項目來增加個體對所有生命及內在力量的覺知力。在開頭的這一章,我們會列出多樣的練習方式,證明你自己所擁有的力量。
對德魯伊來說,宇宙萬物就是一個真實的奇蹟!大自然的複雜度經常在我們所能理解的範圍之上,它的結構複雜且互為依存,細胞的合作及型態的發展就非常不可思議。自然的生命等同於我們的生命,我們是這偉大共同體的一部份。如果某些事物在宇宙法則之外運作──一般把它定義為『奇蹟』──這意味著我們所認知的宇宙已不存在。整個時空的連續性如果能被還原,那麼像偶爾才發生的時空旅行、或是事件的扭曲將隨處可見。
理解德魯伊魔法的另一個方式是將你所希望實現的某個目標畫下來,比如說你想尋找靈魂的另一半之類的。除了可憐的人以外,我們是無法從抱怨得到多大好處的,也不會因此讓你更加幸運。你必需以你真實的自我來確定自己所想要的,發展自己的心靈、價值、才能,如此一來它們將投射出你輝煌的本質。這樣你就能使自己的心智保持在積極的狀態,邂逅新的朋友、或是與以前的舊識再度相逢,他們會看到真實的你,並且被你所吸引。
與其等待某些超自然力量或神奇魔法的發生,你不如把目標放在你永恆自我的上頭,跟隨自然的腳步行動。這些經過測試並且可靠的能量之道以他們的方式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你曾經寫下自己的目標,設定好它后將它丟在一旁忘了它的存在,不料在多年后卻發現它的存在,領悟到自己當初的心願已經實現嗎?德魯伊魔法將幫助你提高這樣的天份,以及你尚未使用的能力。
把這當做是德魯伊魔法的隨堂測驗:依你現在的能力設定你自己的目標,列出哪些是你希望實現的心願──也許你想要更多的勇氣以對抗你的對手。建立一個祭壇,放上你自己力量的代表物品,增設其中包括一顆心、有其代表意義的相片和圖畫,記得嗎?『勇氣(courage)』這個字來自於拉丁文的『cor』,代表『心』。引進有所幫助的自然元素,比如說可以用小火花或大根的腊燭代表火元素。還有吃百香果和榛果!在凱爾特文化中,榛果包含了靈感和智慧。想像你的內心有一隻你必須保護的小熊。設定與對手相見的日期和時間,當時間逐漸逼近,練習你將和對你的對手對話的腳本。選定一個你會謹記在心的符號來表現你的目標,舉例來說,交握的手表示契約完成。像很多禱告者那樣與你自己的呼吸交談,要求它在你感到壓力時幫助你。對著鏡子練習並且記錄自己的表情和體態,看哪一種表情看起來最勇氣十足。拜訪你的神靈朋友,你神話里的祖靈、英雄和女英雄們會至始至終與你同在。盡可能不要有任何負面的預測,肯定你必定會達成目標。在各方面都力求能有最大的幫助:隨身攜帶能夠表示你勇氣的事物或力量動物的小圖畫;在你的袋子里或衣服中盡可能地放置能帶給你勇氣的符號,當你要與對手碰面,需要獲得力量泉源時碰觸它們。個人的魔法之道就在這里,馬上貫徹它吧!
★ 我們是有天賦的人們 ★
這章開頭的故事來自『侵略之書』,那是敘述成功取得愛爾蘭的侵略者們的故事。愛爾蘭早期的居民是多哈‧狄‧達南──達那女神之子或種族。他們非常擅長使用魔法和各式各樣的德魯伊魔法。他們使用魔法來對抗菲爾伯克族人、弗莫爾人(Fomorians,註二)、然后是愛爾蘭人。凱爾特的侵略者據說是從北方的西班牙來到愛爾蘭,達那女神族又被稱為是愛斯.達那(Aes Dana)──意謂熟習魔法或天賦異稟的人,之后這個稱呼被給了德魯伊和詩人。這些熟習魔法的人提供他們自己所發展的特殊天賦。
早期的愛爾蘭和威爾斯記載充滿了德魯伊魔法的描述,現代的愛爾蘭字典告訴我們『draiocht』意為魔法和咒語。它來自於字根『draio』,意為魔法師和巫師。德魯伊的語源與魔法有祕不可分的關係,有許許多多變身和彼世(otherworld,註三)、使用魔法物品、咒語的故事。在此我們會探討數種他們或許曾經施行過的魔法,以及我們能用它做些什麼。我們已經無法得知凱爾特神話里的諸神如何正確施行魔法和咒語、但我們有些線索可尋。總的來說,古代的德魯伊有數種抵擋敵軍的方法,以保護他們種族的安全、並且在施行魔法時建立神聖空間。
★ 喚醒內在魔法力量 ★
唯有在自己的空間內你才能真正施行魔法,當你內在真實的神性統御你內在本質的元素、力量,你將更能貼近大自然的王國並且與整體合而為一。當永恆的自我覺醒后,智慧、展望、智慮、巧技將會在施法時一覽無遺。唯有如此德魯伊魔法才可行。
對你而言,如何才能在施行魔法時有這樣的轉變呢?說來不難(正如凱爾特神話所言):你是誰?你為何在此?你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當你想使一個孩子開心時,你會如何做?當你坐下來和你最要好的朋友分享內心深處的心情時,你能明確地表達自我嗎?當你要幫助某人忘記肉體上的痛苦時,你如何使他們遠離痛苦並為他們創造真實?那就是德魯伊魔法。
你有哪些才能?你能向人提出卓越的忠告嗎?你能用音樂讓你的听眾如癡如醉嗎?你是一個治療者嗎?你能修理東西,並且癈物利用,製造新成品(無中生有)嗎?別人認為你很有用嗎?你非常幽默嗎?你能自導自演搞笑劇嗎?這些都是魔法天賦。你樂在其中嗎?列出一些你最主要的天份,這張清單將幫助你發現你真實的自我,魔法由此而來。
有很多方式可以喚醒自己的魔力,它能使我們每個人發現適合自己的方式。對一個人來說,冥想很適合他;對另一個人來說,某種固定的身體姿勢能使他頭腦清醒;也許你需要更動態的行為像是一個音調,直到你的聲音變得更加低沉、憾動人心、強而有力。
尼可拉喜愛徜徉在大自然中,incanting(九綠亂入:我到處都查不到這字=.=||||,最相近的字是incantation(咒語或魔法之意)),或者將注意力集中在他的德魯伊之蛋(稍后在第三章內會介紹),以復甦他的覺知力。瑪亞(九綠亂入:Maya Magee Sutton,本書作者之一)坐在一個特別創造的祭壇中以喚醒她的力量。無論你使用何種法則,必須全心且誠心地和你的全部本質合作,永遠記住如果你心不在此,你就無法完成魔法。如果你的心有所抗拒,你的肉體將會感到不舒服。
另一種喚醒你魔力的方法是利用凱爾特的神話來擴展你的魔力。試著想像凱爾特人的口述文化與我們以書寫來記事的文化有何不同?想像你獲取任何資訊的方法都只能藉口耳相傳,你之所以記得你接受到的資訊,是因為你的情緒受其感動。你仰賴背誦詩或歌唱來傳達資訊。一個口耳相傳的世界由心與情緒循環而生。說故事的人在凱爾特文化中的階層很高,是因為話語擁有強大的力量。人們彷彿被魔咒所蠱惑一般,一心一意地聆听神話與傳說。專心聆听由大詩人們所創作出來的神話故事,對听眾來說就好像咒語一般。當你藉由『听』而非『閱讀』來體會一個故事,你可以查覺到這個故事有多麼與眾不同。當你在听一個故事時,它進入你的右腦半球,幫助你完全地記憶並且創造出影像,毫無疑問地它會在你的內心深處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在記憶中停留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是成為德魯伊的要素!反過來說,當你閱謮一個故事時,它會進入你的左腦半球,讓你領悟到它是以何種語言撰寫的。你可以做筆記、反覆重讀、甚至背誦它,但這是工作,不是魔法。
所以大聲地謮凱爾特神話吧!當你接收神話的訊息,並且描繪出它時,無論神話里包含了怎麼樣的魔法,都會直接轉移給你。凱爾特的故事劃分為數個種類,吟遊詩人們在發生特殊事件時──比如說生日、航海旅行、戰爭、為祈求健康或未來的好運道、也在漫漫長冬教導人們──所傳誦的佔用了一部份,從他們數以百計的傳說戲劇當中,他們能使听眾哭泣、緊張得喘不過氣、大笑、或是發人深省,任意地操縱人們的情緒。豎琴演奏者也擁有演奏曲目,可使人們哭泣、舒眠或大笑。我們建議你自己描繪神話並吸收它們令人神魂顛倒的力量,吸收它們的能力以影響你生命中的重大事件。
★ 詛咒(Mallachti) ★
由於可能會誤用濫用詛咒和諷刺,我們不提議使用詛咒,而且我們自己也不這樣做。以人及動物為活祭品固然是凱爾特的德魯伊世界的一部份,但我們不會去實踐古代的風俗習慣。在過去2000年以來,很幸運的,人類已經有一些改進,好比市民權、人道方面,合作管理等。然而,一些古代的故事提到德魯伊們不正當的使用詛咒:
「當我拒絕了令人畏懼的德魯伊的愛之后,迪(Dea)
意為『黑闇德魯伊』,」她說道,「我就被變成現在這
副模樣已有三年之久……在愛爾蘭島上遙遠的某處過著
野鹿的生活,而且我也像頭野鹿般時時有著被人狩獵的
危機。」
『mallaigh』這個字意味著咒罵某人或某事,我們不讚成這樣做,但能提供一些從前德魯伊如何詛咒的三個例子。在大不列顛博物館中有一個發現於羅馬的倫敦階級者的重要碎片,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是德魯伊所為,但它來自於德魯伊們使用口傳魔法的年代:
我詛咒崔緹雅.瑪麗亞(Tretia Maria)以及她的一生、
心智、記憶、肝、肺都糾結混亂,而她的言語、思想和
記憶也因此無法說出那些被隱藏的祕密……
第二個例子來自於羅馬作家泰西塔斯(Tacitus,55?─117?,羅馬歷史家),當羅馬軍與遍及英格蘭全島的德魯伊們作戰時,他記錄了威爾斯西北方小島上的女性們詛咒和脅迫於60C.E侵略島上的羅馬軍的情況,當然詛咒是失敗了,而德魯伊也都被殺死了。學者們常認定那些女人們是女德魯伊,雖然那可能只是參戰的凱爾特女性。
在岸上站立著威爾斯─不列顛的對抗軍隊,它們的武裝
部隊密集地排列著,軍隊內摻雜著身著黑衣、披頭散髮
、揮動火劍、宛如復仇三女神般的女人們。外圍是德魯
伊們……神祐我軍。
第三個例子是諷刺詩的力量。凱爾特的詩人兼用讚美與侮辱的話語。假設吟遊詩人們應得的演出費被非法地扣留不發,或者他被侮辱了,他可能會以詩文來諷刺對手,這可以使他們臉上出現皰疹。不用懷疑,被當作八卦消息在族內流傳的諷刺詩會產生有害的影響。這個力量后來顯然是被濫用了,以至於國王愛德.麥考艾因麥爾克(King Aed MacAinmirech)(九綠亂入:這鍋名粉長,我也不知他是哪根蔥哪根蒜,所以隨便亂譯的|||||,看看就好咧)和其它島上的酋長於574C.E時召開會議,明令將所有的大詩人從島上驅逐出去,他們藉由高壓的嚴格手段解決了詩人們帶來的紛爭。
現今的愛爾蘭境內詛咒依然完好無缺地存在著:「但願蝸牛會把他的屍體啃得一乾二淨,雨會使他的傷口更形惡化,並且希望惡魔能使那令人厭惡的傢伙馬上死掉!」,「惡魔會吞下他的人行道(The devil swallow him sideway.)。(九綠亂入:愛爾蘭人眾多的謎樣詛咒中就屬這句最謎勒!不很了解那位仁兄想表達的意思,是詛咒人走投無路?還是說兩家在爭一條人行道@@?謎~一切都是謎哇~~)」,「我詛咒且滅亡你,你這騙子、小偷和惡棍。」,「希望你為皮癬所苦而且沒有指甲可以搔癢!」,「但願有七頭地獄之犬集合在你的胸腔中,並且在你體內狂吠。」
(九綠亂入:看了以上的詛咒大伙兒就知愛爾蘭人詛咒起來有多麼天馬行空高深莫測,哪像我們中國人只會咒人死啦、操人爸媽啦~一點兒創意都迷有~大伙兒學著點~讓咱們的惡鬼閻王偶爾也來吞吞人行道什麼的~)
從我們警告說我們並不讚成詛咒以來,也有一些敘述提到詛咒的破壞力也會禍延施咒者自身。正確地來說詛咒你自己是『消極的自我對話(negative self-talk)』,這種說法就好比「我是白痴!我不敢相信我竟然做出這種事!」一樣,我們不建議你這樣做,因為自我詛咒會使我們陷入誤用的惡性循環和惡劣的狀況內。從另一方面來說,積極的自我對話(positive self-talk),比如說「我覺得棒極了!」可以展現不可思議的力量。現代的德魯伊所該扮演的角色,就是如何利用現代的智慧去施行魔法。
★ 大地、天空和海洋 ★
讓我們來調查一下愛爾蘭記載於侵略之書里的故事Cath Maige Tuired──莫伊茲拉之役(Battle of Moy Tura)(註四)──以瞭解凱爾特人如何理解魔法的存在。這個故事的背景是達那神族被弗摩爾軍所包圍時,長臂魯夫(Lugh of the Long Arm)(註五)來此援助他們。
魯夫集合達那神族所有的人,詢問每一個從事專門職業的人他們將如何幫助他擊敗弗摩爾族,這里的每一個回答都是不同的魔法行為。
魯夫召集了達那神族所有的人,為即將而來的戰爭訂定計劃。他詢問魔法師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我們能做的是,」魔法師們回答,「讓愛爾蘭的十二位酋長竭盡全力地為你而戰。」
魯夫詢問斟酒者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我們會帶來愛爾蘭島上十二個最大的湖泊,無論弗摩爾族有多麼口渴,他們都無法找到飲用水來止渴。但只要願意參與七年戰爭的達那神族都能找到飲用水。」
魯夫詢問德魯伊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我們能下三場火雨給弗摩爾族,」德魯伊們說道,「我們會減少他們兩到三成的勇氣、武技和耐力,使他們因為無法排尿而虛弱痛苦(九綠亂入:噗~這鍋狠!)。而達那神族的每個人都會增加他們的勇氣、耐力與武技,即使他們打了七年的仗也不會因此累病或感到疲憊。」
魯夫詢問戰爭女神們(莫莉甘、芭哈、芭茲芙)(九綠亂入:這三位戰爭女神常被認為是同一人)能提供何種貢獻。
「說來容易,」他們回答,「我們將會在樹林、石頭、草地上施展魔法,使它們飛到半空中像武裝部隊一般攻擊弗摩爾族,並且擊潰他們。」
魯夫詢問詩人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這個問題不難問答,」詩人們說,「我們會在拂曉時分站在山頂上,背靠著有刺的樹,手中握著石頭和刺,吟誦我們創作的諷刺詩來羞辱他們,使他們無力站起來對抗我們的軍隊。」
魯夫詢問鐵匠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即使愛爾蘭人們打了七年的仗,每當一把劍或矛斷裂時,馬上會有新的取而代之,而且我們製造出來的矛都能百發百中。」鐵匠們說,「我們的貢獻會遠勝於弗摩爾族的鐵匠。」
魯夫詢問醫生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每個受到劍傷的人,」醫生們回答說道,「除非他的骨髓被切斷、或是他的頭被砍下來,否則我們都能使他們在翌日就回復完好如初。」
如此這般,魯夫詢問達那神族里的每一個工匠、詩人、德魯伊、男人以及女人他們能夠為戰爭付出何種貢獻,所以每一個人心里都覺得自己的重要性絲毫不輸給高貴的國王、皇后或酋長。
這個故事證明魔法源於自己本身,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和技能,施行德魯伊魔法的目的來自於每個人的真實內在。要達到這種改變,神話故事里詩人們的做法提供了傑出的例子:
『我們會在拂曉時分站在山頂上,背靠著有刺的樹,手中握著石頭和刺。』這個故事提供了空間與時間的完美模範。山丘位於中央而且非常顯眼;拂曉表明了精確的時間;有刺的樹代表戰況;石頭和刺則使敵方士兵的心里感到不舒服!這種種行為的目的和企圖就是喚醒永恆自我以使咒語產生功效。
達那神族的每一個團體都回答了自己技術領域範圍內所能提出的貢獻,雖然他們的回答听起來有些自吹自擂的誇大成份。魯夫所做的是使每一個人都洞犀自己真實的天賦。魯夫並沒有要求每個人應該做些什麼,而是允許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永恆自我去隨機應變地決定自己最適合做些什麼。他激勵眾人,使他們表明了他們是誰、他們能有什麼貢獻,並使每個人都融洽相處。這就是魔法,這些就是真實的魔咒。有了這個力量,達那神族的軍隊能夠完成任何事──無論他們提出何種要求!神話里說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的重要性絲毫不輸給高貴的國王、皇后或酋長,這是因為魯夫激發了他們內在的魔法力量。
從故事里描寫的所有象徵事物中,我們能夠抽絲剝繭得到三樣東西:大地、天空和海洋。多數德魯伊魔法的活動都由此三種力量所組成。凱爾特廣為人知的螺旋三臂或螺旋三腿圖(triskele)顯示的就是大地、天空和海洋的共同體。我們可以把它們想像為龍:地龍、天龍和海龍。故事中的魔法師、斟酒者、德魯伊承諾在即將而來的戰爭中善用他們的龍之力。地龍會攻擊弗摩爾族;海龍會使河流、湖泊翻江倒海;天龍會降下火雨。將大地、水、天空具像化為龍是一種非常有用的魔法手段,它能幫助你引進你所需要的正確數量,當你與龍相處一陣子之后,你會快速感受到它與眾不同的力量,甚至能精微地區介出它的頭、眼睛,與其相對的尾巴、腹部或心臟。
★ 蒼鷺的姿勢(The Heron Pose) ★
當戰爭來臨,達那神族的人為了駭怕魯夫被殺害而不讓他上戰場,當他加入戰爭時,魯夫採用了一個魔法姿勢並且吟誦咒語。
基於此點,達那神族起而反抗弗摩爾族的暴政。戰爭女神芭哈(Badb,註七)、瑪哈(Macha,註八)、莫莉甘(Morrigan,註九)站在他們之間。魯夫離開那些守衛著他的人們,進入戰場領導軍隊。他高唱著勇氣之歌,並且以一支腳站立、閉上一隻眼的方式圍繞著軍隊吟唱咒語。
讓我們來看看魯夫在故事中採取的姿勢吧,它就好像德魯伊們施行魔法時所採取的那種以一隻腳站立、以一手蓋住眼睛的站姿,我們稱它叫『蒼鷺的姿勢』(九綠亂入:瑜珈中也有一種姿勢叫做「蒼鷺的姿勢」,但和本文內的姿勢並不相同),它主要的功能是集中注意力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這是一個集中自我力量以一心一意支配它們的技巧。
在凱爾特的民間傳統中,一腳一眼是一種殊勝的姿勢。他稱為萌島(Isle of Man)的Fynoderee(九綠亂入:抱歉,這字我到處都查不出來是啥意思|||||,就連維基百科都沒有記載,但從后文來猜測,可能像布朗寧一樣是什麼神怪妖精之類的奇幻生物吧@@?)和威爾斯的Gruagach(註十三)。一個強而有力的事實是,當他一心一意地獻身於他所熱衷的事物中,他就能成為自然力量的來源。Fynoderee將產生他範疇內的任何一種創造物,比如說要求聚集羊群、割斷穀物在地下的根莖以收獲它們。當我們採用蒼鷺的姿勢時,可以直接引進自然界萬物的力量來支援我們。當蒼鷺移動一隻腳跨越水面狩獵時,牠的毅力、靜祕、全神貫注以及指揮若定,就是一個傑出的例子。
在西蘇格蘭的亞凱郡(Argyll),豐饒平原的中心有個被稱為達那德(Dunadd)的多巖小山巔。
在西蘇格蘭的亞凱郡(Argyll),豐饒平原的中心有個被稱為達那德(Dunadd)的多巖小山巔。
在這里你能看到殘留著的一個凱爾特堡壘,這個地點就是有名的古達拉丹王國(Dalriada Scots.)的國王舉行加冕禮的所在處,在山頂上有一個印有單只足跡的石頭。
傳說加冕禮時,國王會以一隻腳踩在石頭的足印上、閉上一隻眼睛的姿態來朗讀他的盟誓。從這則傳說中,我們可以在腦海中稍微描繪出不可思議的『蒼鷺的姿勢』。在莫伊茲拉戰役中,魯夫為了贏得勝利必需全神貫注;和這相同的,國王必需透過這個姿勢來統整他內在所擁有的領導能力,以統御達拉丹王國。為了能得到自然力量的支援,我們必需要駕馭永恆自我的力量。蒼鷺的姿勢能快速地集中、全神貫注於內在的統卸力,以將這強大的力量用於即將發生的事上。
我們會在第七章介紹蒼鷺的姿勢,以便在光神祭(Lughnasadh,註十五)上確立秩序。在達那神族與弗摩爾族漫長的激戰歲月中,魯夫用它來逐漸灌輸秩序給他的人民們。弗摩爾代表著我們內心的渾沌、易變,它們也代表著未開化的地與水,必需透過訓練和管理,才不致於使它們失控。為了達到集中、平衡的目的,使用蒼鷺的姿勢是一種快速且有效的手段。無論何時,當你有必需要達成的目標,特別當你處於危機中時,我們建議你使用它。
應該選擇在一個安靜的場所來進行蒼鷺的姿勢,以免你的注意力被分散。在一隻腳上找到一個好的平衡點,然后把另一腳纏繞在上頭,用手遮住一隻眼睛,另一隻手則隱藏在手肘下頭以支撐手臂。直覺會知道你該用哪隻腳站立,遮住哪隻眼睛。尼可拉斯(九綠亂入:本書作者之一)蓋住他的左眼,右眼是掌管理性的左腦的入口(經由人類的大腦架構,你能夠回憶起以往曾有的經驗:右腦掌控身體的左半部,而左腦控制了身體的右半部)。他遮住他的右眼,以左眼來觀看,以此通往右腦所控制的直覺能力。只要覺得舒服就一直如此站立著。這個姿勢很快就會產生效果。
這個練習的第二部份是去集中且使用你的注意力及力量。採用這個姿勢,可以實現平衡及集中,全神貫注於即將發生的事件。把所有的注意力專注在問題上,就像蒼鷺一般,全然地靜止不動且一心一意。如果你覺得注意力不夠集中,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感受它的吸入及呼出。總之,當你想將能量帶進到你想解決的問題中時,專心地數息是一個好方法。突然地解除這個姿勢,並將你的目的傳送出去,能量會閃現於外以達成你的目標。如果你有一個馬上得完成的任務,可以用它來快速且有力地擴展你的能量。
★ 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德魯伊魔法 ★
第二次莫依茲拉戰爭敘述了世界上的秩序規則。達那神族井然有序的進步,在數個太陽年之后,終於勝過一團混亂的弗摩爾族的力量。以下是故事的其它部份:
魯夫和他的同伴們突襲了帶領弗摩爾族來到愛爾蘭的布雷斯(Bres,註十六),布雷斯要求以『愛爾蘭島上的牛隻永遠產奶』為代價來換取自己的性命,魯夫沒有接受他的提議,因為他不認為布雷斯有足以控制牛群的力量,所以布雷斯改變提議為『島上的四季都能收成』,但是擔任大審判長的德魯伊Maeltine說道:「春天播種,夏天成長茁壯,秋天收成,冬天消耗穀物,這才是適合我們的行為。」
他明白地指出大自然生生不息循環的規則。魯夫沒有接受布雷斯所提議的『島上的四季都能收成』,正如德魯伊Maeltine告訴我們的:只有在秋天才該收穫,一年中轉替不息的其它季節各有其所扮演的其它功能。這就是智慧。魔法不是達成不可能的任務或創造奇蹟,魔法是內在小我與宇宙大我和諧協力。違是德魯伊魔法的重要原則。
註1:菲爾伯克族(Fir Bolg):意為『獵袋人(Men of Bag)』,他們是愛爾蘭最早的居民,來自於地底,會使用古老的燧石工具,雖然他們與農業的關聯也相當密切,但卻自稱為『獵袋人(Men of Bag)』。
註二:弗摩爾人(Fomorians):弗摩爾是巨人族。在凱爾特神話中,弗摩爾是與達那神族對抗的種族。達那神族從外來到愛爾蘭,但是弗摩爾人從久遠以前就一直定居在這里了,面對不斷來襲的達那神族入侵者,有的降服,有的挺身對抗,但戰敗后不見其蹤影。弗摩爾這個字的意思原本是『地底』或『下級神』,但在凱爾特神話里,他們並不是神,而是被形容成像惡魔一般的種族,他們擁戴魔眼巴羅爾(Balor of the Evil Eye,註十四)當他們的王,與諸神展開激烈的對抗。
達那神族剛來到愛爾蘭,戰勝菲爾伯克族之后,曾擁護達那神族與弗摩爾族的混血兒布雷斯(Bres)做他們的王,但布雷斯的統治並不長久,最后魔眼巴羅爾被光神魯夫打倒,弗摩爾族人讓出了愛爾蘭的統治權,最終滅亡了。
註三:彼世信念(Otherworld):彼世或彼岸Other World,不同的界,仙境,仙界,結界的傳說。很多地區就是這些領域的「窗口」,山丘、深谷,墓穴,常見於湖中,島上,甚至海外仙山,西方世界,地底、海底。死亡之後可到達彼世,但有別於地府(underworld)等概念,彼世是靈魂之休憩站,是樂園而非陰暗的地獄。
這種信仰和信念是一種很重要的觀念,它是凱爾特文明和宗教最大的特色,相關的有仙境、福地、樂園、甚至天堂的傳說很多。
註四:莫伊茲拉(Moy Tura/Magh Tuireadh),發音為/moy turra/,意為高原(Plain of Towers),這個戰場介於達那神族及菲爾伯克族之間,而之后的第二次莫伊茲拉之役,達那神族也於此地反抗弗摩爾族的暴政。它的所在地位於現今的Country Sligo(九綠亂入:1579年設立,似乎是愛爾蘭島上一處風景優美之處@@?而且境內有許多壯麗的山河及史前遺跡)
註五:魯夫(Lugh),發音為/loo/:他是達那神族的江(Cian)與弗摩爾族的艾絲琳(Ethlinn)(註六)之子,魯夫被菲爾伯克族的皇后撫養長大,因此他混合了愛爾蘭島上所有的血統。魯夫的意思是『耀眼奪目』或『光輝燦爛的人』。Lugh Lamhfada(發音loo-law-fada)的意思就是長臂魯夫(Lugh of the Long Arm),他是太陽神以及所有技藝之神,或者是samildanach(九綠亂入:這是蓋爾語里的一個單字,意思就是『所有技術和手藝的大師』,因為魯夫精通所有的工藝)。他是克荷林(Cuchulainn)之父,海神馬南那(Manannan)的養子。
註六:艾絲琳(Ethlinn):弗摩爾族族長魔眼巴羅爾(Balor of the Evil Eye)的女兒,巴羅爾從德魯伊的預言得知自己會被自己的孫子殺死,所以將自己的小女兒艾絲琳關在托利島上的塔內,不讓她見到任男人。達那神族的江在山里的德魯伊畢洛格(Birog)的幫助下偽裝成女人,乘著風來到艾絲琳居住的塔內。她召集塔內的婦女們,要求他們庇護一位遭遇到不幸的高貴皇后,因為婦女們不喜歡拒絕達那神族的女性,所以他們讓她進入塔內,而當他們進入塔內后,畢洛格唸咒使所有的婦女都睡著了。在兩人邂逅的剎那間艾絲琳便芳心默許,他們在塔內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並且生下了魯夫。
註七:芭哈(Badb),發音為/bav/:復仇三女神之一。女戰神,她會以莫莉甘(Morrigan)的形象出現,芭哈原為烏鴉之意,人們相信芭哈這位女戰神會化身烏鴉在戰場上飛舞,吃戰死者的首級。據說她喜在淺灘上洗濯戰死者的鎧甲或武器,是預告死亡的不祥精靈報喪女妖(Banshee)的前身。經常與內芙茵(Nemain,註九)及瑪哈(Macha)在一起。
註八:瑪哈(Macha),發音為/mah-ha/:戰爭女神莫莉甘的多種形象之一。由於阿斯達的康荷伯爾王強迫臨將臨盆的瑪哈和他賽馬,瑪哈只好備馬前去參加,當她的馬追過王的馬進入決勝點時,瑪哈突然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產下一對雙胞胎,她在斷氣前詛咒阿斯達人:
從現在開始直到九代為止
當阿斯達需要它最強大的力量
當敵人出現、危機迫在眉睫
女人們將因分娩的劇痛而攻擊阿斯達的男人
你們的痛楚將會持績五天四夜
后來在『克利爭牛』一戰中果然應驗了瑪哈的詛咒,國家陷入空前未有的危機。由於瑪哈在阿斯達丘(Ulster,愛爾蘭北部)產下了雙胞胎(艾凡,Emain),因此把康荷伯爾王的領域命名為艾凡紐.瑪哈(Emain Macha);又因瑪哈在賽馬比賽中獲勝,所以被奉為馬之女神,與古西歐地區(Gual)的馬之女神艾波娜(Epona)、威爾斯地區的Rhiannon類似。她是馬之女神、基礎神、至高無上的土地統轄神。瑪哈意為『平原』。在達那神族的故事中,由於她以吃食墮落者的人頭為生,所以又被稱為烏鴉女神。
一反女性柔弱的形象,瑪哈代表著馬匹、大地、引發戰爭的詛咒、使你在最需要力量的時候卻最為虛弱……
瑪哈雖然是個女戰神,但她不是勇猛地在戰場上揮舞著劍或槍來戰鬥,而是憑藉著自己的魔法之力來驅動戰爭。瑪哈在戰場上以她的魔力喚起戰士們的憤怒,給予他們狂暴的戰鬥力。這也就是為何人上了戰場后會性格大變,有如鬼神一般地瘋狂戰鬥了。
註九:莫莉甘(Morrigán),發音為/mor ri-gawn/:『影之國女王』,她是有多種名字的女神:瑪哈(Macha),內芙茵(Nemain),蒂(Dea),和芭哈(Badb);並且具有多種形象:戰爭、勝利、性、豐僥、至高無上的土地統轄神、毀滅。她是凱爾特的戰爭女神,一有戰爭必定會出在戰場上,用她的魔力為戰局帶來種種不可思議的影響。有時她也會以女性的樣子上戰場,據說這時她會是坐在兩頭鮮紅色的馬拉的馬車上,手里拿著兩把槍,身上穿著鮮紅色的衣服與外套,而她的眼里則閃爍著不祥的鮮紅色光芒。
她是早期國王們的愛人,幫助達那神族贏得莫伊茲拉戰爭,之后的『克利爭牛/托因.波.克魯尼亞(Táin Bó Cuailne)傳奇』她為雙方人馬都帶來不幸,特別是在英雄克荷林(Cuchulainn,註十一)蔑視她對他的愛之后。而最后當她得知克荷林將死時,化身為一隻烏鴉停在克荷林的肩上,向他做最后的道別。她可以變化為年經貌美的女性、醜陋的老太婆、烏鴉、或其它任何生物。她會在淺灘上洗濯即將戰死者的鎧甲或武器。莫莉甘是渴求性慾與邪惡的極致表現,她象徵渴望殺戮的激情,會因為傷害、恐慌、驚駭、壓倒性的畏懼而感到欣悅,這或許是她最初幫助並且愛上克荷林的原因──因為他最后會在戰爭中帶來屠殺。從這一點來看,這兩人在各方面都還挺速配的。
註十:內芙茵(Nemain),發音為/nev-in/:戰爭女神莫莉甘的多種形象之一,她的名字意味著『惡毒的』,她被描寫為在戰爭時會邊狂奔邊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九綠亂入:可惜不是裸奔吶~ 內芙茵:你=口=||||||…|)
註十一:克荷林(Cuchulainn),發音為/cu-chullin/:阿斯達最驍勇善戰的鬥士。『克』這個字在塞爾特語中就是『猛犬』的意思,古愛爾蘭以猛犬代表勇氣與美的象徵,所以很多愛爾蘭男性的名字都喜歡加上『克』這個字眼,像是『克』洛依、『克』科布、具亞『克』等,所以『克』字稱得上是愛爾蘭的菜市場名~。克荷林意為『猛犬荷林』。他的父親是魯夫,母親是德魯伊卡哈(Cathbad,註十二)的女兒德希特拉(Dechtire)。他生平最有名的功績是當阿斯達的男人們因為瑪哈的詛咒一蹶不振時,獨自力戰梅芙女王所率領的大軍。
註十二:卡哈(Cathbad),發音/kah-ha/:艾凡紐.瑪哈城、康荷伯爾王(Conchobar mac Nessa)的首席德魯伊。
註十三:Gruagach:又稱為布朗寧(brownie, brounie/Urisk),住在蘇格蘭高地等處的與郝布哥布林屬于同一分類的勞動者。是個本性善良的妖精。經常以小老頭的形象出現,全身被棕色的毛髮包裹著,赤裸或穿一件襤褸衣衫。只要給他一杯牛奶或者少許的食物作?報酬(忘記這個的話就會被死死纏住),在半夜裏就會幫你將所有的家事都解決掉,雖然在打掃整理方面的確是個讓人感激的傢伙,但如果將一些衣服作為禮物稀裏糊塗送給他的話,不知為何布朗寧就會從那個家中離開。另外還有傳說,因為他有指引蜜蜂安家的能力,所以當蜂群襲來時只要大喊「布朗寧、布朗寧」,就可以躲開蜜蜂的襲擊。看來他還可以幫助養蜂人工作呢。那麼掌握了這麼多項料理家事的手藝,一定是哪種招聘啟事都能應付的來了。可以操縱蜜蜂、洗盤子、一邊掃除還可以洗衣服,真是萬能的幫手。但是纏住人家要牛奶的時候可就是判若兩人了。
註十四:魔眼巴羅爾(Balor of the Evil Eye):他是弗摩爾族之王,凱爾特神話中的惡神,弗摩爾族與達那神族展開激烈的戰爭,而巴羅爾也在最后一戰被光神魯夫打敗。
傳說巴羅爾兩顆眼睛中的一顆一直緊閉著,看不見它的眼球,據說要四個壯漢的力量才有辦法打開他的眼瞼。這顆緊閉的眼睛一旦打開,被他的視線射中的話,不管是人還是神都會立刻死亡,但,這顆緊閉的眼睛同是也是他唯一的弱點。在漫長的弗摩爾族與達那神族的戰爭其間,巴羅爾一向都是身先士卒在前線作戰,令達那女神族苦戰連連。只要女神族中沒有人能夠打倒巴羅爾,諸神就不可能獲得勝利。
但是,能夠打倒巴羅爾的神終於出現了。在一場戰爭中,巴羅爾打算用他的視線射殺諸神時,光神魯夫趁他眼睛睜開的一瞬間,用石頭丟向他的眼球,結果擊破了他唯一的弱點,巴羅爾就這樣死了。巴羅爾一死,弗摩爾族敗亡的命運就再也無法避免了。
註十五:光神祭(Lughnasadh),發音為/loo-na-sa/:在八月初時為了慶祝第一次收穫所舉行的光神魯夫的慶典,同時也在此時進行農產品及各種商品的買賣、訂定盟約、審判仲裁、競技比賽。
註十六:布雷斯(Bres):他是凱爾特神話中達那神族與巨人弗摩爾族的混血兒,有一段時間曾當過達那神族的王,但后來又背叛了眾神。布雷斯的母親是女神達努(Dana/Danu)的妹妹,也就是以出眾的美貌聞名的艾莉,她愛上了弗摩爾之王艾拉薩(Elatha),生下布雷斯。布雷斯遺傳了母親的美貌,為一美男子,因此他的外號叫做『美麗的布雷斯』。他在眾神與菲爾伯克族的戰爭中建立了功勳,因而取代了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一條手臂的神王那札(Nuada)為新王(九綠亂入:在凱爾特的習俗中,身體有缺陷的人是無法成為國王的,所以那札只好讓位給布雷斯),娶了女神布麗基德(Brigits,註十六)為妻。但是他執政后卻執行暴政,將達那神族當成弗摩爾族的奴隸一般,結果受到眾神的強烈反彈。由於布雷斯的吝嗇成性,達那神族的吟遊詩人科布爾(Corpry)作了『什麼也沒有』這首詩來諷刺他:
盤中不立刻盛裝食物
連使小牛長大的牛奶也無
漆暗的夜實非人住的房間
無法支付吟遊者的報酬
最好讓布雷斯王也過這種日子啊!
這是愛爾蘭的第一首諷刺詩。
在這段斯間,醫神迪安.凱希特(DIAN CECHT)為那札的斷臂接上了銀製的義肢,恢復其神勇后,起兵將布雷斯趕跑了,布雷斯向他的父親艾拉薩求援,於是展開了弗摩爾族與達那神族的激烈戰爭,而最后被光神魯夫打敗。他向眾神求饒,眾神開出的條件是,布雷斯必需要教他們何時播種與收穫,當他喝光三百頭牛的牛礽時才獲得饒恕。
(九綠亂入:這註解的資料來源是『惡魔事典』,其中的故事結局和本書不甚相同。)
註十七:布麗基德(Brighid/Bright),發音為/bri-hed/:意為『至高者』。女神達努與中世紀之前的布麗基德(Brighid/Bright),似乎被認為是同一個神。不過,在高廬人記載布麗基德的古書中,有所謂布麗剛狄亞者,就是指此一女神。她是塞爾特眾神中的主神,是生命之源的母神,據說是達格札神的三個女兒之一。當她與朝陽一起出生時,家中立刻被火焰照得通明,火柱沖上天際,因此被視為火、龕、生命以及詩歌的女神,而她的兩位姊妹,則成為鍛冶及法律的女神,不過她們似乎是三位一體。後來她成為弗摩爾王布雷斯的妻子,生下布利安、尤哈爾和尤哈爾巴等三個兒子,他們是藝術及文學之神;但也有一說是指智慧與詩歌之神艾克奈,亦是藝術及文學之神。塞爾特人很喜歡「三」這個數字,像母神達努也是一人被說成三姊妹,也許是想藉此表示她們其有三種性情吧!
對於母神布麗基德的信仰,早就在高廬人之間流行,後來更流傳到威爾斯及英吉利等地。在愛爾蘭十二世紀的古文獻中,就出現有「布麗剛狄斯」這個字,其語源「布麗」有「優越、能力、權威」的涵意。到了中世紀,在愛爾蘭似乎就以達努來代替布麗基德的稱呼了,可見自基督教傳入之後,它便與基爾狄亞的聖布麗基德信仰混為一談了。
亂譯:九綠
(為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譯請務必註明作者名稱,以及星徑神殿出品,謝謝大家的合作~)
多哈.狄.達南(Tuatha De Danaan)──『以女神達那為母的種族』──是乘船而來的。他們來自北方,由於魔雲與魔霧的隱蔽,他們在五朔節(農曆的五月一日)當天輕而易舉地抵達了愛爾蘭島。菲爾伯克族(Fir Bolg,註1)由於看不見他們,所以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他們來自於為了詩、真理、完美的智慧而奮鬥不懈的四個偉大城市:法利亞斯(Falias)、歌利亞斯(Gorias)、芬迪亞斯(Finias)、以及富饒的姆利亞斯(Murias)。在這些城市中,曾經有四位智慧超人的詩人及導師傳授達那女神族魔法技藝以及神祕學知識,並且他們自這四個城市中攜來了四種最偉大的寶物:自法利亞斯(Falias)帶來的是『利亞.法伊爾(Lia Fail)』,美德及命運之石,當仁民愛物的國君碰觸它時,它會以人語預言事情;自歌利亞斯(Gorias)帶來的是光神魯夫的勝利之矛,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芬迪亞斯(Finias)帶來的是那札神的真理之劍,這是一把可以刺死敵人,卻不怕任何傷害的魔劍;從姆利亞斯(Murias)帶來的是達格札(Dagda)的豐饒大鍋,可以滿足任何人的慾望。
你就是魔術師!當你明瞭你是誰、你從何而來、以及你為何在此時,你就能建立屬於你自己的魔法。德魯伊魔法是與我們永恆的自我(eternity Self)──我們全知的那一部份──相互影響而運作的。德魯伊魔法來自於真實明瞭永恆自我的力量,我們神性的本質具體化在許多生命之中。
本書完全建立在此前提之下,而非意想不到的神奇魔法,比如說穿梭時空或無中生有啦。這個重要的觀念請謹記在心──如果你感到失望,想去做時空旅行或使某物現形之類的事──這種事對目前的我們來說尚屬奇蹟。永恆自我能使每一種現象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得以完成。當我們踏上學習的旅途后,如果你時常反躬自省:我是誰?我永恆的本質是什麼?我該如何生活?如何引導世界的潮流?那麼你就能一直依循著正確的路徑前進。一般人對魔法的觀念是它會透過驚人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奇蹟來實現我們的心願,這對德魯伊魔法來說是錯誤的認知。奇蹟的定義是『依據宇宙機制或醫學上的法則來說不可能會發生的事,然而它卻發生了!』。和奇蹟不同,德魯伊魔法依據的是對每個人而言都能使用的自然手段和法則,它是深層潛意識不可思議的非凡運作,它依據平凡的宇宙法則來實現事物。比起企圖在自然法則外實踐事物的奇蹟,德魯伊魔法遵循自然,與自然共舞共存。
比起讓某個人的鼻子噴火,本書的焦點在於發展此類技巧。你不會在書里看到關於財富、愛情、名聲、友情等的一連串咒文。德魯伊魔法著重於個人成長、才能和意識的開發,利用女祭司和作者星鷹(Starhawk)的練習項目來增加個體對所有生命及內在力量的覺知力。在開頭的這一章,我們會列出多樣的練習方式,證明你自己所擁有的力量。
對德魯伊來說,宇宙萬物就是一個真實的奇蹟!大自然的複雜度經常在我們所能理解的範圍之上,它的結構複雜且互為依存,細胞的合作及型態的發展就非常不可思議。自然的生命等同於我們的生命,我們是這偉大共同體的一部份。如果某些事物在宇宙法則之外運作──一般把它定義為『奇蹟』──這意味著我們所認知的宇宙已不存在。整個時空的連續性如果能被還原,那麼像偶爾才發生的時空旅行、或是事件的扭曲將隨處可見。
理解德魯伊魔法的另一個方式是將你所希望實現的某個目標畫下來,比如說你想尋找靈魂的另一半之類的。除了可憐的人以外,我們是無法從抱怨得到多大好處的,也不會因此讓你更加幸運。你必需以你真實的自我來確定自己所想要的,發展自己的心靈、價值、才能,如此一來它們將投射出你輝煌的本質。這樣你就能使自己的心智保持在積極的狀態,邂逅新的朋友、或是與以前的舊識再度相逢,他們會看到真實的你,並且被你所吸引。
與其等待某些超自然力量或神奇魔法的發生,你不如把目標放在你永恆自我的上頭,跟隨自然的腳步行動。這些經過測試並且可靠的能量之道以他們的方式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你曾經寫下自己的目標,設定好它后將它丟在一旁忘了它的存在,不料在多年后卻發現它的存在,領悟到自己當初的心願已經實現嗎?德魯伊魔法將幫助你提高這樣的天份,以及你尚未使用的能力。
把這當做是德魯伊魔法的隨堂測驗:依你現在的能力設定你自己的目標,列出哪些是你希望實現的心願──也許你想要更多的勇氣以對抗你的對手。建立一個祭壇,放上你自己力量的代表物品,增設其中包括一顆心、有其代表意義的相片和圖畫,記得嗎?『勇氣(courage)』這個字來自於拉丁文的『cor』,代表『心』。引進有所幫助的自然元素,比如說可以用小火花或大根的腊燭代表火元素。還有吃百香果和榛果!在凱爾特文化中,榛果包含了靈感和智慧。想像你的內心有一隻你必須保護的小熊。設定與對手相見的日期和時間,當時間逐漸逼近,練習你將和對你的對手對話的腳本。選定一個你會謹記在心的符號來表現你的目標,舉例來說,交握的手表示契約完成。像很多禱告者那樣與你自己的呼吸交談,要求它在你感到壓力時幫助你。對著鏡子練習並且記錄自己的表情和體態,看哪一種表情看起來最勇氣十足。拜訪你的神靈朋友,你神話里的祖靈、英雄和女英雄們會至始至終與你同在。盡可能不要有任何負面的預測,肯定你必定會達成目標。在各方面都力求能有最大的幫助:隨身攜帶能夠表示你勇氣的事物或力量動物的小圖畫;在你的袋子里或衣服中盡可能地放置能帶給你勇氣的符號,當你要與對手碰面,需要獲得力量泉源時碰觸它們。個人的魔法之道就在這里,馬上貫徹它吧!
★ 我們是有天賦的人們 ★
這章開頭的故事來自『侵略之書』,那是敘述成功取得愛爾蘭的侵略者們的故事。愛爾蘭早期的居民是多哈‧狄‧達南──達那女神之子或種族。他們非常擅長使用魔法和各式各樣的德魯伊魔法。他們使用魔法來對抗菲爾伯克族人、弗莫爾人(Fomorians,註二)、然后是愛爾蘭人。凱爾特的侵略者據說是從北方的西班牙來到愛爾蘭,達那女神族又被稱為是愛斯.達那(Aes Dana)──意謂熟習魔法或天賦異稟的人,之后這個稱呼被給了德魯伊和詩人。這些熟習魔法的人提供他們自己所發展的特殊天賦。
早期的愛爾蘭和威爾斯記載充滿了德魯伊魔法的描述,現代的愛爾蘭字典告訴我們『draiocht』意為魔法和咒語。它來自於字根『draio』,意為魔法師和巫師。德魯伊的語源與魔法有祕不可分的關係,有許許多多變身和彼世(otherworld,註三)、使用魔法物品、咒語的故事。在此我們會探討數種他們或許曾經施行過的魔法,以及我們能用它做些什麼。我們已經無法得知凱爾特神話里的諸神如何正確施行魔法和咒語、但我們有些線索可尋。總的來說,古代的德魯伊有數種抵擋敵軍的方法,以保護他們種族的安全、並且在施行魔法時建立神聖空間。
★ 喚醒內在魔法力量 ★
唯有在自己的空間內你才能真正施行魔法,當你內在真實的神性統御你內在本質的元素、力量,你將更能貼近大自然的王國並且與整體合而為一。當永恆的自我覺醒后,智慧、展望、智慮、巧技將會在施法時一覽無遺。唯有如此德魯伊魔法才可行。
對你而言,如何才能在施行魔法時有這樣的轉變呢?說來不難(正如凱爾特神話所言):你是誰?你為何在此?你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當你想使一個孩子開心時,你會如何做?當你坐下來和你最要好的朋友分享內心深處的心情時,你能明確地表達自我嗎?當你要幫助某人忘記肉體上的痛苦時,你如何使他們遠離痛苦並為他們創造真實?那就是德魯伊魔法。
你有哪些才能?你能向人提出卓越的忠告嗎?你能用音樂讓你的听眾如癡如醉嗎?你是一個治療者嗎?你能修理東西,並且癈物利用,製造新成品(無中生有)嗎?別人認為你很有用嗎?你非常幽默嗎?你能自導自演搞笑劇嗎?這些都是魔法天賦。你樂在其中嗎?列出一些你最主要的天份,這張清單將幫助你發現你真實的自我,魔法由此而來。
有很多方式可以喚醒自己的魔力,它能使我們每個人發現適合自己的方式。對一個人來說,冥想很適合他;對另一個人來說,某種固定的身體姿勢能使他頭腦清醒;也許你需要更動態的行為像是一個音調,直到你的聲音變得更加低沉、憾動人心、強而有力。
尼可拉喜愛徜徉在大自然中,incanting(九綠亂入:我到處都查不到這字=.=||||,最相近的字是incantation(咒語或魔法之意)),或者將注意力集中在他的德魯伊之蛋(稍后在第三章內會介紹),以復甦他的覺知力。瑪亞(九綠亂入:Maya Magee Sutton,本書作者之一)坐在一個特別創造的祭壇中以喚醒她的力量。無論你使用何種法則,必須全心且誠心地和你的全部本質合作,永遠記住如果你心不在此,你就無法完成魔法。如果你的心有所抗拒,你的肉體將會感到不舒服。
另一種喚醒你魔力的方法是利用凱爾特的神話來擴展你的魔力。試著想像凱爾特人的口述文化與我們以書寫來記事的文化有何不同?想像你獲取任何資訊的方法都只能藉口耳相傳,你之所以記得你接受到的資訊,是因為你的情緒受其感動。你仰賴背誦詩或歌唱來傳達資訊。一個口耳相傳的世界由心與情緒循環而生。說故事的人在凱爾特文化中的階層很高,是因為話語擁有強大的力量。人們彷彿被魔咒所蠱惑一般,一心一意地聆听神話與傳說。專心聆听由大詩人們所創作出來的神話故事,對听眾來說就好像咒語一般。當你藉由『听』而非『閱讀』來體會一個故事,你可以查覺到這個故事有多麼與眾不同。當你在听一個故事時,它進入你的右腦半球,幫助你完全地記憶並且創造出影像,毫無疑問地它會在你的內心深處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在記憶中停留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是成為德魯伊的要素!反過來說,當你閱謮一個故事時,它會進入你的左腦半球,讓你領悟到它是以何種語言撰寫的。你可以做筆記、反覆重讀、甚至背誦它,但這是工作,不是魔法。
所以大聲地謮凱爾特神話吧!當你接收神話的訊息,並且描繪出它時,無論神話里包含了怎麼樣的魔法,都會直接轉移給你。凱爾特的故事劃分為數個種類,吟遊詩人們在發生特殊事件時──比如說生日、航海旅行、戰爭、為祈求健康或未來的好運道、也在漫漫長冬教導人們──所傳誦的佔用了一部份,從他們數以百計的傳說戲劇當中,他們能使听眾哭泣、緊張得喘不過氣、大笑、或是發人深省,任意地操縱人們的情緒。豎琴演奏者也擁有演奏曲目,可使人們哭泣、舒眠或大笑。我們建議你自己描繪神話並吸收它們令人神魂顛倒的力量,吸收它們的能力以影響你生命中的重大事件。
★ 詛咒(Mallachti) ★
由於可能會誤用濫用詛咒和諷刺,我們不提議使用詛咒,而且我們自己也不這樣做。以人及動物為活祭品固然是凱爾特的德魯伊世界的一部份,但我們不會去實踐古代的風俗習慣。在過去2000年以來,很幸運的,人類已經有一些改進,好比市民權、人道方面,合作管理等。然而,一些古代的故事提到德魯伊們不正當的使用詛咒:
「當我拒絕了令人畏懼的德魯伊的愛之后,迪(Dea)
意為『黑闇德魯伊』,」她說道,「我就被變成現在這
副模樣已有三年之久……在愛爾蘭島上遙遠的某處過著
野鹿的生活,而且我也像頭野鹿般時時有著被人狩獵的
危機。」
『mallaigh』這個字意味著咒罵某人或某事,我們不讚成這樣做,但能提供一些從前德魯伊如何詛咒的三個例子。在大不列顛博物館中有一個發現於羅馬的倫敦階級者的重要碎片,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是德魯伊所為,但它來自於德魯伊們使用口傳魔法的年代:
我詛咒崔緹雅.瑪麗亞(Tretia Maria)以及她的一生、
心智、記憶、肝、肺都糾結混亂,而她的言語、思想和
記憶也因此無法說出那些被隱藏的祕密……
第二個例子來自於羅馬作家泰西塔斯(Tacitus,55?─117?,羅馬歷史家),當羅馬軍與遍及英格蘭全島的德魯伊們作戰時,他記錄了威爾斯西北方小島上的女性們詛咒和脅迫於60C.E侵略島上的羅馬軍的情況,當然詛咒是失敗了,而德魯伊也都被殺死了。學者們常認定那些女人們是女德魯伊,雖然那可能只是參戰的凱爾特女性。
在岸上站立著威爾斯─不列顛的對抗軍隊,它們的武裝
部隊密集地排列著,軍隊內摻雜著身著黑衣、披頭散髮
、揮動火劍、宛如復仇三女神般的女人們。外圍是德魯
伊們……神祐我軍。
第三個例子是諷刺詩的力量。凱爾特的詩人兼用讚美與侮辱的話語。假設吟遊詩人們應得的演出費被非法地扣留不發,或者他被侮辱了,他可能會以詩文來諷刺對手,這可以使他們臉上出現皰疹。不用懷疑,被當作八卦消息在族內流傳的諷刺詩會產生有害的影響。這個力量后來顯然是被濫用了,以至於國王愛德.麥考艾因麥爾克(King Aed MacAinmirech)(九綠亂入:這鍋名粉長,我也不知他是哪根蔥哪根蒜,所以隨便亂譯的|||||,看看就好咧)和其它島上的酋長於574C.E時召開會議,明令將所有的大詩人從島上驅逐出去,他們藉由高壓的嚴格手段解決了詩人們帶來的紛爭。
現今的愛爾蘭境內詛咒依然完好無缺地存在著:「但願蝸牛會把他的屍體啃得一乾二淨,雨會使他的傷口更形惡化,並且希望惡魔能使那令人厭惡的傢伙馬上死掉!」,「惡魔會吞下他的人行道(The devil swallow him sideway.)。(九綠亂入:愛爾蘭人眾多的謎樣詛咒中就屬這句最謎勒!不很了解那位仁兄想表達的意思,是詛咒人走投無路?還是說兩家在爭一條人行道@@?謎~一切都是謎哇~~)」,「我詛咒且滅亡你,你這騙子、小偷和惡棍。」,「希望你為皮癬所苦而且沒有指甲可以搔癢!」,「但願有七頭地獄之犬集合在你的胸腔中,並且在你體內狂吠。」
(九綠亂入:看了以上的詛咒大伙兒就知愛爾蘭人詛咒起來有多麼天馬行空高深莫測,哪像我們中國人只會咒人死啦、操人爸媽啦~一點兒創意都迷有~大伙兒學著點~讓咱們的惡鬼閻王偶爾也來吞吞人行道什麼的~)
從我們警告說我們並不讚成詛咒以來,也有一些敘述提到詛咒的破壞力也會禍延施咒者自身。正確地來說詛咒你自己是『消極的自我對話(negative self-talk)』,這種說法就好比「我是白痴!我不敢相信我竟然做出這種事!」一樣,我們不建議你這樣做,因為自我詛咒會使我們陷入誤用的惡性循環和惡劣的狀況內。從另一方面來說,積極的自我對話(positive self-talk),比如說「我覺得棒極了!」可以展現不可思議的力量。現代的德魯伊所該扮演的角色,就是如何利用現代的智慧去施行魔法。
★ 大地、天空和海洋 ★
讓我們來調查一下愛爾蘭記載於侵略之書里的故事Cath Maige Tuired──莫伊茲拉之役(Battle of Moy Tura)(註四)──以瞭解凱爾特人如何理解魔法的存在。這個故事的背景是達那神族被弗摩爾軍所包圍時,長臂魯夫(Lugh of the Long Arm)(註五)來此援助他們。
魯夫集合達那神族所有的人,詢問每一個從事專門職業的人他們將如何幫助他擊敗弗摩爾族,這里的每一個回答都是不同的魔法行為。
魯夫召集了達那神族所有的人,為即將而來的戰爭訂定計劃。他詢問魔法師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我們能做的是,」魔法師們回答,「讓愛爾蘭的十二位酋長竭盡全力地為你而戰。」
魯夫詢問斟酒者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我們會帶來愛爾蘭島上十二個最大的湖泊,無論弗摩爾族有多麼口渴,他們都無法找到飲用水來止渴。但只要願意參與七年戰爭的達那神族都能找到飲用水。」
魯夫詢問德魯伊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我們能下三場火雨給弗摩爾族,」德魯伊們說道,「我們會減少他們兩到三成的勇氣、武技和耐力,使他們因為無法排尿而虛弱痛苦(九綠亂入:噗~這鍋狠!)。而達那神族的每個人都會增加他們的勇氣、耐力與武技,即使他們打了七年的仗也不會因此累病或感到疲憊。」
魯夫詢問戰爭女神們(莫莉甘、芭哈、芭茲芙)(九綠亂入:這三位戰爭女神常被認為是同一人)能提供何種貢獻。
「說來容易,」他們回答,「我們將會在樹林、石頭、草地上施展魔法,使它們飛到半空中像武裝部隊一般攻擊弗摩爾族,並且擊潰他們。」
魯夫詢問詩人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這個問題不難問答,」詩人們說,「我們會在拂曉時分站在山頂上,背靠著有刺的樹,手中握著石頭和刺,吟誦我們創作的諷刺詩來羞辱他們,使他們無力站起來對抗我們的軍隊。」
魯夫詢問鐵匠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即使愛爾蘭人們打了七年的仗,每當一把劍或矛斷裂時,馬上會有新的取而代之,而且我們製造出來的矛都能百發百中。」鐵匠們說,「我們的貢獻會遠勝於弗摩爾族的鐵匠。」
魯夫詢問醫生們能提供何種貢獻。
「每個受到劍傷的人,」醫生們回答說道,「除非他的骨髓被切斷、或是他的頭被砍下來,否則我們都能使他們在翌日就回復完好如初。」
如此這般,魯夫詢問達那神族里的每一個工匠、詩人、德魯伊、男人以及女人他們能夠為戰爭付出何種貢獻,所以每一個人心里都覺得自己的重要性絲毫不輸給高貴的國王、皇后或酋長。
這個故事證明魔法源於自己本身,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和技能,施行德魯伊魔法的目的來自於每個人的真實內在。要達到這種改變,神話故事里詩人們的做法提供了傑出的例子:
『我們會在拂曉時分站在山頂上,背靠著有刺的樹,手中握著石頭和刺。』這個故事提供了空間與時間的完美模範。山丘位於中央而且非常顯眼;拂曉表明了精確的時間;有刺的樹代表戰況;石頭和刺則使敵方士兵的心里感到不舒服!這種種行為的目的和企圖就是喚醒永恆自我以使咒語產生功效。
達那神族的每一個團體都回答了自己技術領域範圍內所能提出的貢獻,雖然他們的回答听起來有些自吹自擂的誇大成份。魯夫所做的是使每一個人都洞犀自己真實的天賦。魯夫並沒有要求每個人應該做些什麼,而是允許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永恆自我去隨機應變地決定自己最適合做些什麼。他激勵眾人,使他們表明了他們是誰、他們能有什麼貢獻,並使每個人都融洽相處。這就是魔法,這些就是真實的魔咒。有了這個力量,達那神族的軍隊能夠完成任何事──無論他們提出何種要求!神話里說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的重要性絲毫不輸給高貴的國王、皇后或酋長,這是因為魯夫激發了他們內在的魔法力量。
從故事里描寫的所有象徵事物中,我們能夠抽絲剝繭得到三樣東西:大地、天空和海洋。多數德魯伊魔法的活動都由此三種力量所組成。凱爾特廣為人知的螺旋三臂或螺旋三腿圖(triskele)顯示的就是大地、天空和海洋的共同體。我們可以把它們想像為龍:地龍、天龍和海龍。故事中的魔法師、斟酒者、德魯伊承諾在即將而來的戰爭中善用他們的龍之力。地龍會攻擊弗摩爾族;海龍會使河流、湖泊翻江倒海;天龍會降下火雨。將大地、水、天空具像化為龍是一種非常有用的魔法手段,它能幫助你引進你所需要的正確數量,當你與龍相處一陣子之后,你會快速感受到它與眾不同的力量,甚至能精微地區介出它的頭、眼睛,與其相對的尾巴、腹部或心臟。
★ 蒼鷺的姿勢(The Heron Pose) ★
當戰爭來臨,達那神族的人為了駭怕魯夫被殺害而不讓他上戰場,當他加入戰爭時,魯夫採用了一個魔法姿勢並且吟誦咒語。
基於此點,達那神族起而反抗弗摩爾族的暴政。戰爭女神芭哈(Badb,註七)、瑪哈(Macha,註八)、莫莉甘(Morrigan,註九)站在他們之間。魯夫離開那些守衛著他的人們,進入戰場領導軍隊。他高唱著勇氣之歌,並且以一支腳站立、閉上一隻眼的方式圍繞著軍隊吟唱咒語。
讓我們來看看魯夫在故事中採取的姿勢吧,它就好像德魯伊們施行魔法時所採取的那種以一隻腳站立、以一手蓋住眼睛的站姿,我們稱它叫『蒼鷺的姿勢』(九綠亂入:瑜珈中也有一種姿勢叫做「蒼鷺的姿勢」,但和本文內的姿勢並不相同),它主要的功能是集中注意力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這是一個集中自我力量以一心一意支配它們的技巧。
在凱爾特的民間傳統中,一腳一眼是一種殊勝的姿勢。他稱為萌島(Isle of Man)的Fynoderee(九綠亂入:抱歉,這字我到處都查不出來是啥意思|||||,就連維基百科都沒有記載,但從后文來猜測,可能像布朗寧一樣是什麼神怪妖精之類的奇幻生物吧@@?)和威爾斯的Gruagach(註十三)。一個強而有力的事實是,當他一心一意地獻身於他所熱衷的事物中,他就能成為自然力量的來源。Fynoderee將產生他範疇內的任何一種創造物,比如說要求聚集羊群、割斷穀物在地下的根莖以收獲它們。當我們採用蒼鷺的姿勢時,可以直接引進自然界萬物的力量來支援我們。當蒼鷺移動一隻腳跨越水面狩獵時,牠的毅力、靜祕、全神貫注以及指揮若定,就是一個傑出的例子。
在西蘇格蘭的亞凱郡(Argyll),豐饒平原的中心有個被稱為達那德(Dunadd)的多巖小山巔。
在西蘇格蘭的亞凱郡(Argyll),豐饒平原的中心有個被稱為達那德(Dunadd)的多巖小山巔。
![]() |
在西蘇格蘭的亞凱郡(Argyll),豐饒平原的中心有個被稱為達那德(Dunadd)的多巖小山巔。 |
在這里你能看到殘留著的一個凱爾特堡壘,這個地點就是有名的古達拉丹王國(Dalriada Scots.)的國王舉行加冕禮的所在處,在山頂上有一個印有單只足跡的石頭。
![]() |
在這里你能看到殘留著的一個凱爾特堡壘,這個地點就是有名的古達拉丹王國(Dalriada Scots.)的 |
傳說加冕禮時,國王會以一隻腳踩在石頭的足印上、閉上一隻眼睛的姿態來朗讀他的盟誓。從這則傳說中,我們可以在腦海中稍微描繪出不可思議的『蒼鷺的姿勢』。在莫伊茲拉戰役中,魯夫為了贏得勝利必需全神貫注;和這相同的,國王必需透過這個姿勢來統整他內在所擁有的領導能力,以統御達拉丹王國。為了能得到自然力量的支援,我們必需要駕馭永恆自我的力量。蒼鷺的姿勢能快速地集中、全神貫注於內在的統卸力,以將這強大的力量用於即將發生的事上。
我們會在第七章介紹蒼鷺的姿勢,以便在光神祭(Lughnasadh,註十五)上確立秩序。在達那神族與弗摩爾族漫長的激戰歲月中,魯夫用它來逐漸灌輸秩序給他的人民們。弗摩爾代表著我們內心的渾沌、易變,它們也代表著未開化的地與水,必需透過訓練和管理,才不致於使它們失控。為了達到集中、平衡的目的,使用蒼鷺的姿勢是一種快速且有效的手段。無論何時,當你有必需要達成的目標,特別當你處於危機中時,我們建議你使用它。
應該選擇在一個安靜的場所來進行蒼鷺的姿勢,以免你的注意力被分散。在一隻腳上找到一個好的平衡點,然后把另一腳纏繞在上頭,用手遮住一隻眼睛,另一隻手則隱藏在手肘下頭以支撐手臂。直覺會知道你該用哪隻腳站立,遮住哪隻眼睛。尼可拉斯(九綠亂入:本書作者之一)蓋住他的左眼,右眼是掌管理性的左腦的入口(經由人類的大腦架構,你能夠回憶起以往曾有的經驗:右腦掌控身體的左半部,而左腦控制了身體的右半部)。他遮住他的右眼,以左眼來觀看,以此通往右腦所控制的直覺能力。只要覺得舒服就一直如此站立著。這個姿勢很快就會產生效果。
這個練習的第二部份是去集中且使用你的注意力及力量。採用這個姿勢,可以實現平衡及集中,全神貫注於即將發生的事件。把所有的注意力專注在問題上,就像蒼鷺一般,全然地靜止不動且一心一意。如果你覺得注意力不夠集中,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感受它的吸入及呼出。總之,當你想將能量帶進到你想解決的問題中時,專心地數息是一個好方法。突然地解除這個姿勢,並將你的目的傳送出去,能量會閃現於外以達成你的目標。如果你有一個馬上得完成的任務,可以用它來快速且有力地擴展你的能量。
★ 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德魯伊魔法 ★
第二次莫依茲拉戰爭敘述了世界上的秩序規則。達那神族井然有序的進步,在數個太陽年之后,終於勝過一團混亂的弗摩爾族的力量。以下是故事的其它部份:
魯夫和他的同伴們突襲了帶領弗摩爾族來到愛爾蘭的布雷斯(Bres,註十六),布雷斯要求以『愛爾蘭島上的牛隻永遠產奶』為代價來換取自己的性命,魯夫沒有接受他的提議,因為他不認為布雷斯有足以控制牛群的力量,所以布雷斯改變提議為『島上的四季都能收成』,但是擔任大審判長的德魯伊Maeltine說道:「春天播種,夏天成長茁壯,秋天收成,冬天消耗穀物,這才是適合我們的行為。」
他明白地指出大自然生生不息循環的規則。魯夫沒有接受布雷斯所提議的『島上的四季都能收成』,正如德魯伊Maeltine告訴我們的:只有在秋天才該收穫,一年中轉替不息的其它季節各有其所扮演的其它功能。這就是智慧。魔法不是達成不可能的任務或創造奇蹟,魔法是內在小我與宇宙大我和諧協力。違是德魯伊魔法的重要原則。
註1:菲爾伯克族(Fir Bolg):意為『獵袋人(Men of Bag)』,他們是愛爾蘭最早的居民,來自於地底,會使用古老的燧石工具,雖然他們與農業的關聯也相當密切,但卻自稱為『獵袋人(Men of Bag)』。
註二:弗摩爾人(Fomorians):弗摩爾是巨人族。在凱爾特神話中,弗摩爾是與達那神族對抗的種族。達那神族從外來到愛爾蘭,但是弗摩爾人從久遠以前就一直定居在這里了,面對不斷來襲的達那神族入侵者,有的降服,有的挺身對抗,但戰敗后不見其蹤影。弗摩爾這個字的意思原本是『地底』或『下級神』,但在凱爾特神話里,他們並不是神,而是被形容成像惡魔一般的種族,他們擁戴魔眼巴羅爾(Balor of the Evil Eye,註十四)當他們的王,與諸神展開激烈的對抗。
達那神族剛來到愛爾蘭,戰勝菲爾伯克族之后,曾擁護達那神族與弗摩爾族的混血兒布雷斯(Bres)做他們的王,但布雷斯的統治並不長久,最后魔眼巴羅爾被光神魯夫打倒,弗摩爾族人讓出了愛爾蘭的統治權,最終滅亡了。
註三:彼世信念(Otherworld):彼世或彼岸Other World,不同的界,仙境,仙界,結界的傳說。很多地區就是這些領域的「窗口」,山丘、深谷,墓穴,常見於湖中,島上,甚至海外仙山,西方世界,地底、海底。死亡之後可到達彼世,但有別於地府(underworld)等概念,彼世是靈魂之休憩站,是樂園而非陰暗的地獄。
這種信仰和信念是一種很重要的觀念,它是凱爾特文明和宗教最大的特色,相關的有仙境、福地、樂園、甚至天堂的傳說很多。
註四:莫伊茲拉(Moy Tura/Magh Tuireadh),發音為/moy turra/,意為高原(Plain of Towers),這個戰場介於達那神族及菲爾伯克族之間,而之后的第二次莫伊茲拉之役,達那神族也於此地反抗弗摩爾族的暴政。它的所在地位於現今的Country Sligo(九綠亂入:1579年設立,似乎是愛爾蘭島上一處風景優美之處@@?而且境內有許多壯麗的山河及史前遺跡)
註五:魯夫(Lugh),發音為/loo/:他是達那神族的江(Cian)與弗摩爾族的艾絲琳(Ethlinn)(註六)之子,魯夫被菲爾伯克族的皇后撫養長大,因此他混合了愛爾蘭島上所有的血統。魯夫的意思是『耀眼奪目』或『光輝燦爛的人』。Lugh Lamhfada(發音loo-law-fada)的意思就是長臂魯夫(Lugh of the Long Arm),他是太陽神以及所有技藝之神,或者是samildanach(九綠亂入:這是蓋爾語里的一個單字,意思就是『所有技術和手藝的大師』,因為魯夫精通所有的工藝)。他是克荷林(Cuchulainn)之父,海神馬南那(Manannan)的養子。
註六:艾絲琳(Ethlinn):弗摩爾族族長魔眼巴羅爾(Balor of the Evil Eye)的女兒,巴羅爾從德魯伊的預言得知自己會被自己的孫子殺死,所以將自己的小女兒艾絲琳關在托利島上的塔內,不讓她見到任男人。達那神族的江在山里的德魯伊畢洛格(Birog)的幫助下偽裝成女人,乘著風來到艾絲琳居住的塔內。她召集塔內的婦女們,要求他們庇護一位遭遇到不幸的高貴皇后,因為婦女們不喜歡拒絕達那神族的女性,所以他們讓她進入塔內,而當他們進入塔內后,畢洛格唸咒使所有的婦女都睡著了。在兩人邂逅的剎那間艾絲琳便芳心默許,他們在塔內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並且生下了魯夫。
註七:芭哈(Badb),發音為/bav/:復仇三女神之一。女戰神,她會以莫莉甘(Morrigan)的形象出現,芭哈原為烏鴉之意,人們相信芭哈這位女戰神會化身烏鴉在戰場上飛舞,吃戰死者的首級。據說她喜在淺灘上洗濯戰死者的鎧甲或武器,是預告死亡的不祥精靈報喪女妖(Banshee)的前身。經常與內芙茵(Nemain,註九)及瑪哈(Macha)在一起。
註八:瑪哈(Macha),發音為/mah-ha/:戰爭女神莫莉甘的多種形象之一。由於阿斯達的康荷伯爾王強迫臨將臨盆的瑪哈和他賽馬,瑪哈只好備馬前去參加,當她的馬追過王的馬進入決勝點時,瑪哈突然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產下一對雙胞胎,她在斷氣前詛咒阿斯達人:
從現在開始直到九代為止
當阿斯達需要它最強大的力量
當敵人出現、危機迫在眉睫
女人們將因分娩的劇痛而攻擊阿斯達的男人
你們的痛楚將會持績五天四夜
后來在『克利爭牛』一戰中果然應驗了瑪哈的詛咒,國家陷入空前未有的危機。由於瑪哈在阿斯達丘(Ulster,愛爾蘭北部)產下了雙胞胎(艾凡,Emain),因此把康荷伯爾王的領域命名為艾凡紐.瑪哈(Emain Macha);又因瑪哈在賽馬比賽中獲勝,所以被奉為馬之女神,與古西歐地區(Gual)的馬之女神艾波娜(Epona)、威爾斯地區的Rhiannon類似。她是馬之女神、基礎神、至高無上的土地統轄神。瑪哈意為『平原』。在達那神族的故事中,由於她以吃食墮落者的人頭為生,所以又被稱為烏鴉女神。
一反女性柔弱的形象,瑪哈代表著馬匹、大地、引發戰爭的詛咒、使你在最需要力量的時候卻最為虛弱……
瑪哈雖然是個女戰神,但她不是勇猛地在戰場上揮舞著劍或槍來戰鬥,而是憑藉著自己的魔法之力來驅動戰爭。瑪哈在戰場上以她的魔力喚起戰士們的憤怒,給予他們狂暴的戰鬥力。這也就是為何人上了戰場后會性格大變,有如鬼神一般地瘋狂戰鬥了。
註九:莫莉甘(Morrigán),發音為/mor ri-gawn/:『影之國女王』,她是有多種名字的女神:瑪哈(Macha),內芙茵(Nemain),蒂(Dea),和芭哈(Badb);並且具有多種形象:戰爭、勝利、性、豐僥、至高無上的土地統轄神、毀滅。她是凱爾特的戰爭女神,一有戰爭必定會出在戰場上,用她的魔力為戰局帶來種種不可思議的影響。有時她也會以女性的樣子上戰場,據說這時她會是坐在兩頭鮮紅色的馬拉的馬車上,手里拿著兩把槍,身上穿著鮮紅色的衣服與外套,而她的眼里則閃爍著不祥的鮮紅色光芒。
她是早期國王們的愛人,幫助達那神族贏得莫伊茲拉戰爭,之后的『克利爭牛/托因.波.克魯尼亞(Táin Bó Cuailne)傳奇』她為雙方人馬都帶來不幸,特別是在英雄克荷林(Cuchulainn,註十一)蔑視她對他的愛之后。而最后當她得知克荷林將死時,化身為一隻烏鴉停在克荷林的肩上,向他做最后的道別。她可以變化為年經貌美的女性、醜陋的老太婆、烏鴉、或其它任何生物。她會在淺灘上洗濯即將戰死者的鎧甲或武器。莫莉甘是渴求性慾與邪惡的極致表現,她象徵渴望殺戮的激情,會因為傷害、恐慌、驚駭、壓倒性的畏懼而感到欣悅,這或許是她最初幫助並且愛上克荷林的原因──因為他最后會在戰爭中帶來屠殺。從這一點來看,這兩人在各方面都還挺速配的。
註十:內芙茵(Nemain),發音為/nev-in/:戰爭女神莫莉甘的多種形象之一,她的名字意味著『惡毒的』,她被描寫為在戰爭時會邊狂奔邊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九綠亂入:可惜不是裸奔吶~ 內芙茵:你=口=||||||…|)
註十一:克荷林(Cuchulainn),發音為/cu-chullin/:阿斯達最驍勇善戰的鬥士。『克』這個字在塞爾特語中就是『猛犬』的意思,古愛爾蘭以猛犬代表勇氣與美的象徵,所以很多愛爾蘭男性的名字都喜歡加上『克』這個字眼,像是『克』洛依、『克』科布、具亞『克』等,所以『克』字稱得上是愛爾蘭的菜市場名~。克荷林意為『猛犬荷林』。他的父親是魯夫,母親是德魯伊卡哈(Cathbad,註十二)的女兒德希特拉(Dechtire)。他生平最有名的功績是當阿斯達的男人們因為瑪哈的詛咒一蹶不振時,獨自力戰梅芙女王所率領的大軍。
註十二:卡哈(Cathbad),發音/kah-ha/:艾凡紐.瑪哈城、康荷伯爾王(Conchobar mac Nessa)的首席德魯伊。
註十三:Gruagach:又稱為布朗寧(brownie, brounie/Urisk),住在蘇格蘭高地等處的與郝布哥布林屬于同一分類的勞動者。是個本性善良的妖精。經常以小老頭的形象出現,全身被棕色的毛髮包裹著,赤裸或穿一件襤褸衣衫。只要給他一杯牛奶或者少許的食物作?報酬(忘記這個的話就會被死死纏住),在半夜裏就會幫你將所有的家事都解決掉,雖然在打掃整理方面的確是個讓人感激的傢伙,但如果將一些衣服作為禮物稀裏糊塗送給他的話,不知為何布朗寧就會從那個家中離開。另外還有傳說,因為他有指引蜜蜂安家的能力,所以當蜂群襲來時只要大喊「布朗寧、布朗寧」,就可以躲開蜜蜂的襲擊。看來他還可以幫助養蜂人工作呢。那麼掌握了這麼多項料理家事的手藝,一定是哪種招聘啟事都能應付的來了。可以操縱蜜蜂、洗盤子、一邊掃除還可以洗衣服,真是萬能的幫手。但是纏住人家要牛奶的時候可就是判若兩人了。
註十四:魔眼巴羅爾(Balor of the Evil Eye):他是弗摩爾族之王,凱爾特神話中的惡神,弗摩爾族與達那神族展開激烈的戰爭,而巴羅爾也在最后一戰被光神魯夫打敗。
傳說巴羅爾兩顆眼睛中的一顆一直緊閉著,看不見它的眼球,據說要四個壯漢的力量才有辦法打開他的眼瞼。這顆緊閉的眼睛一旦打開,被他的視線射中的話,不管是人還是神都會立刻死亡,但,這顆緊閉的眼睛同是也是他唯一的弱點。在漫長的弗摩爾族與達那神族的戰爭其間,巴羅爾一向都是身先士卒在前線作戰,令達那女神族苦戰連連。只要女神族中沒有人能夠打倒巴羅爾,諸神就不可能獲得勝利。
但是,能夠打倒巴羅爾的神終於出現了。在一場戰爭中,巴羅爾打算用他的視線射殺諸神時,光神魯夫趁他眼睛睜開的一瞬間,用石頭丟向他的眼球,結果擊破了他唯一的弱點,巴羅爾就這樣死了。巴羅爾一死,弗摩爾族敗亡的命運就再也無法避免了。
註十五:光神祭(Lughnasadh),發音為/loo-na-sa/:在八月初時為了慶祝第一次收穫所舉行的光神魯夫的慶典,同時也在此時進行農產品及各種商品的買賣、訂定盟約、審判仲裁、競技比賽。
註十六:布雷斯(Bres):他是凱爾特神話中達那神族與巨人弗摩爾族的混血兒,有一段時間曾當過達那神族的王,但后來又背叛了眾神。布雷斯的母親是女神達努(Dana/Danu)的妹妹,也就是以出眾的美貌聞名的艾莉,她愛上了弗摩爾之王艾拉薩(Elatha),生下布雷斯。布雷斯遺傳了母親的美貌,為一美男子,因此他的外號叫做『美麗的布雷斯』。他在眾神與菲爾伯克族的戰爭中建立了功勳,因而取代了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一條手臂的神王那札(Nuada)為新王(九綠亂入:在凱爾特的習俗中,身體有缺陷的人是無法成為國王的,所以那札只好讓位給布雷斯),娶了女神布麗基德(Brigits,註十六)為妻。但是他執政后卻執行暴政,將達那神族當成弗摩爾族的奴隸一般,結果受到眾神的強烈反彈。由於布雷斯的吝嗇成性,達那神族的吟遊詩人科布爾(Corpry)作了『什麼也沒有』這首詩來諷刺他:
盤中不立刻盛裝食物
連使小牛長大的牛奶也無
漆暗的夜實非人住的房間
無法支付吟遊者的報酬
最好讓布雷斯王也過這種日子啊!
這是愛爾蘭的第一首諷刺詩。
在這段斯間,醫神迪安.凱希特(DIAN CECHT)為那札的斷臂接上了銀製的義肢,恢復其神勇后,起兵將布雷斯趕跑了,布雷斯向他的父親艾拉薩求援,於是展開了弗摩爾族與達那神族的激烈戰爭,而最后被光神魯夫打敗。他向眾神求饒,眾神開出的條件是,布雷斯必需要教他們何時播種與收穫,當他喝光三百頭牛的牛礽時才獲得饒恕。
(九綠亂入:這註解的資料來源是『惡魔事典』,其中的故事結局和本書不甚相同。)
註十七:布麗基德(Brighid/Bright),發音為/bri-hed/:意為『至高者』。女神達努與中世紀之前的布麗基德(Brighid/Bright),似乎被認為是同一個神。不過,在高廬人記載布麗基德的古書中,有所謂布麗剛狄亞者,就是指此一女神。她是塞爾特眾神中的主神,是生命之源的母神,據說是達格札神的三個女兒之一。當她與朝陽一起出生時,家中立刻被火焰照得通明,火柱沖上天際,因此被視為火、龕、生命以及詩歌的女神,而她的兩位姊妹,則成為鍛冶及法律的女神,不過她們似乎是三位一體。後來她成為弗摩爾王布雷斯的妻子,生下布利安、尤哈爾和尤哈爾巴等三個兒子,他們是藝術及文學之神;但也有一說是指智慧與詩歌之神艾克奈,亦是藝術及文學之神。塞爾特人很喜歡「三」這個數字,像母神達努也是一人被說成三姊妹,也許是想藉此表示她們其有三種性情吧!
對於母神布麗基德的信仰,早就在高廬人之間流行,後來更流傳到威爾斯及英吉利等地。在愛爾蘭十二世紀的古文獻中,就出現有「布麗剛狄斯」這個字,其語源「布麗」有「優越、能力、權威」的涵意。到了中世紀,在愛爾蘭似乎就以達努來代替布麗基德的稱呼了,可見自基督教傳入之後,它便與基爾狄亞的聖布麗基德信仰混為一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