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慎点)不论你是否身在武汉,这些美食都能勾起你回忆的馋虫。
![]() |
天声街
♘ ♘ ♘
如果跟老汉口的人聊美食街,恐怕不得不提天声街了。如果要拉仇恨,那更要提它了。
![]() |
△ 京汉火车站(大智门火车站):它诞生时曾是亚洲首屈一指的最现代化和最壮观的火车站,如今默默地守望着昔日的京汉铁路线——车流不息的京汉大道。
从大智门火车站走个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天声街的街尾。
不高的房子,嘈杂,汉口老街的模样。
![]() |
这条看起来破旧的街道,每走几步,扑面而来的就是不同的味道。
北京味最浓的烤鸭,全武汉最大的鱼丸,最豪华的鲜鱼糊粉......味道正宗不说,很多店跟这条街一样,是上了年纪的。
![]() |
这条老街在1911年就有了,当年流光溢彩的娱乐场所早已没了,如今变身为汉口几个有名的菜市场之一。老街200多米长,但是味道却不止如此。
♘
这条街最出名的还是徐记鲜鱼糊粉了。
| 徐记鲜鱼糊粉 |
▽
![]() |
招牌上的鱼都掉了,说不定顺便丢锅里煮成鱼糊了。
到徐爹爹这里已经快中午12点了,武汉的鬼天气就这样,早上出门有点冷,中午走两步就开始燥了。
![]() |
徐爹爹看看我手上的一堆吃的,说:“从街那头一路买过来的吧?”
这是一个好师傅,如今绝大多数生意人很冷漠,只顾赚钱,哪关意趣?懂都不懂的!有趣让我们心情愉快看彼此都面善,让味蕾都可以绽放开来。——池莉
说话的功夫已经把一碗粉下好了。自己到旁边的台子手动撒上虾皮,葱、萝卜丁、香菜。加上一根油条,就是一个套餐了~
![]() |
这里的鱼糊粉之所以好吃,精髓有两点。一个是鱼糊,一个就是粉了。做得不好的,会有腥味。
鱼糊是将小鱼连同骨头一起熬化,最后将鱼骨和鱼汤过滤分离。浓浓的胡椒味是用来遮住鱼糊的腥味。所以糊汤粉要趁热吃,冷了,鱼腥味就出来了。
这家的粉是用荞麦做的,更加Q弹,而且颜色看起来会比卡白的米粉更有食欲。
![]() |
为什么鱼糊粉泡油条,不泡面窝?嘿嘿,今天不告诉你,自己去吃一回韵一哈~
| 王记正宗北京片皮鸭 |
▽
![]() |
△ 老太太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了,和老伴一起,买半只刚刚好,儿女回来了就买一只。
再说说王记正宗北京片皮鸭,也是上了好吃佬们的美食排行的。来这里的吃片皮鸭的人总不忘跟江汉路那家比一比。
老板是一对看起来比较年轻的夫妻,但在这里也开了八年的店了,专门去北京学的烤鸭。烤鸭的皮尤其重要,多一分肥则腻,少一分则柴。这里的肥瘦是刚刚好的。
![]() |
当时正巧赶着看到送来了一筐新鲜的鸭子,每只都鼓鼓的,我调侃到:“莫非这些鸭子都吹过啊~”,
老板只是羞涩的笑笑,不说话,不同于徐爹爹那般可以互侃。(不过有可能是因为老婆在旁边哈哈哈哈哈哈)
![]() |
♘
请原谅我肚子大也一餐吃不完一条街。
| 星级排条 |
▽
![]() |
![]() |
别看只是小零嘴,但在这里开了14年了,附近学生伢最爱。
新鲜瘦肉外面裹着一层粉,腌五小时,下锅40秒。炸完裹上孜然粉,天空中飞扬的孜然粉,够呛!这也都是好吃的秘籍。
| 簰洲湾鱼丸 |
▽
我敢说这是武汉最大的鱼丸了。看着过瘾,但其实是为了满足街坊的需求,才把鱼丸越做越大。
簰洲元子属于湖北嘉鱼县地方特色美食,在明朝还是专门进贡给皇宫的美食,皇帝吃完龙颜大悦。难怪做元子的婆婆一脸笑,看来这传说不假啊~
| 口福卤菜总店 |
▽
![]() |
卤菜夏天配稀饭吃最开胃,但这里一年四季的味道都有。荤素品种多,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找到。鸡、鸭、猪、牛....
另外有个狠东西,保证大家都爱的:豆米瓜子仁萝卜丁做成的咸菜。
| 丁记玻璃房 |
▽
![]() |
一家很老的湖北家常菜馆了,以水煮系列开拓开来的,大家都省略丁记,直接称呼为玻璃房。在天声街街口、徐记对面。
普通民房做店面,后来把二楼开拓将店面扩大了。如今进去显得拥挤,反而做外卖多了。菜场就在旁边,因地取材,占尽天时地利,吃的就是正宗的家常味道。
♘
![]() |
老街从不同的角度看,才有味。气喘吁吁的爬到旁边居民楼的顶层7楼,感叹脚力不敌当年啊。
红色的屋顶,鳞次栉比,散发着历史的气息。远处可以看到明珠豪生大酒店,一切又昭示着新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