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笔记—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
一种把等量的损失看的比等量的获得更加严重的心理状态。比如今天在街上捡到100元,挺高兴的。 后来出去逛街掉了,此时丢失100块的懊恼心情却往往要大于之前捡到100元的喜悦之情。虽然实际上自己本身并没有得到损失。
损失规避在商业中的解决策略
1.换一个框架去表述 ,用获得的表述框架代替失去的表述框架。
比如你是一个家具商,为了节约成本决定不再自掏腰负责运输费。此时,如果直接告诉顾客以后我们不包运输费了,顾客是不会满意的,可能还会导致销量下滑。因为顾客切切实实的感觉到了失去。而换一种策略:将家具的售价提高,然后告诉顾客如果愿意自己负责家具派送,那么家具的价钱可以降低多少多少数额。 这样一来顾客就容易接受多了,因为你避开消费者的直接失去的痛苦感觉。虽然实际结果是一样的:顾客自己承担派送费。但前一种方法让顾客感觉到了已有利益的失去,而后一种方法则是让顾客感觉到决定自己派送得到了商品低价购得的利益获得。
2.以换购代替打折
比如你今天为店里促销宣传沙发打折,但有些顾客就是下不定决心去买,因为他们不想因为买一套新沙发而把自己原有的旧沙发给扔了。(害怕失去)怎么办呢? 可以提出换购的方式。沙发不打折,原价卖,你可以把你家旧沙发拿来抵800块钱买我的新沙发。此时消费者的心理就是获得的状态 (其实情况是一样的,沙发我帮你扔了而已😏)
一种把等量的损失看的比等量的获得更加严重的心理状态。比如今天在街上捡到100元,挺高兴的。 后来出去逛街掉了,此时丢失100块的懊恼心情却往往要大于之前捡到100元的喜悦之情。虽然实际上自己本身并没有得到损失。
损失规避在商业中的解决策略
1.换一个框架去表述 ,用获得的表述框架代替失去的表述框架。
比如你是一个家具商,为了节约成本决定不再自掏腰负责运输费。此时,如果直接告诉顾客以后我们不包运输费了,顾客是不会满意的,可能还会导致销量下滑。因为顾客切切实实的感觉到了失去。而换一种策略:将家具的售价提高,然后告诉顾客如果愿意自己负责家具派送,那么家具的价钱可以降低多少多少数额。 这样一来顾客就容易接受多了,因为你避开消费者的直接失去的痛苦感觉。虽然实际结果是一样的:顾客自己承担派送费。但前一种方法让顾客感觉到了已有利益的失去,而后一种方法则是让顾客感觉到决定自己派送得到了商品低价购得的利益获得。
2.以换购代替打折
比如你今天为店里促销宣传沙发打折,但有些顾客就是下不定决心去买,因为他们不想因为买一套新沙发而把自己原有的旧沙发给扔了。(害怕失去)怎么办呢? 可以提出换购的方式。沙发不打折,原价卖,你可以把你家旧沙发拿来抵800块钱买我的新沙发。此时消费者的心理就是获得的状态 (其实情况是一样的,沙发我帮你扔了而已😏)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