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放弃执着,迎接新生”(写完了)
想写的有两件事,一是从05年到现在关于滑板和板友之间的故事,二是08年到09年一个人在广州流浪发生的故事(当然不是什么艳遇,就生活琐事,选一些)。
摇滚,极限运动追求的都是内心的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
这样吧,再改改再放上来,前天花了几个小时整理,差不多了。(原本不打算公开生活细节,后来想了下这段经历可能对别人有帮助、启发。决定改了之后放上来)
所有故事都是生活经历,各位看官全当饭后调味品,只是一个故事,并无意强调什么,纪念那段青春。
X-Game带给我的影响(06年写的)
记得上初中,高中的时候,有时候收的到ESPN的转播录象,就有X-GAME极限大赛的转播,看着一个个疯狂的滑手,做着不可思议的动作,真的是热血沸腾,很想有一天能去尝试.
那个时候看的最多的还是轮滑的比赛,滑板看的很少.特别是日本的安滕兄弟,经常在X-GAME的轮滑决赛中露脸,X-GAME是只有全球排名前几十位的滑手才能参加.他们能在这项大赛中夺冠,确实实力了得,令那些美国人都刮目相看.虽然他们是日本人,但确实很佩服他们兄弟俩,至少证明极限运动不是欧美的专利,亚洲人一样行.当时很想尝试轮滑,也买过不专业的轮滑来练,后来发现根本不行(03年的事了)。可是又没钱换进口的轮滑,再加上读书压力大,没时间玩,就慢慢放弃了.
直到高3(04年),因为买了1件滑板牌子的牛仔裤(ES的吧),而接触到了滑板这个圈子,重新找回了那种感觉.要感谢我姐告诉我那个滑板店的地址(及其难找,一般人走不到的地方,春熙伊藤背后的个性通道),滑板店当时真的很少(成都就2家),即便在准备高考也没有放弃过尝试的念头,一直在悄悄存钱,心里也没底-到底能不能存够,一块初级板500多,到了高考过后也没存够,在沮丧的时候,得到了姑妈的资助,其实是鼓励我上大学的零用钱,我用那些钱买了第一块板.
最好笑的是:买了板带回去,还不敢给家人说,悄悄藏在床底下.家人觉得那个东西危险,不支持,更不愿意出钱给我买.(滑板其实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危险,没有尝试过就说它危险是没有道理的,篮球,足球还经常把手脚摔断的,技高人胆大,多练习就能掌握它的平衡),最后家人还是发现了,不过没有阻止,只是提醒要注意安全,
一直向往的是像美国的学生一样,滑板上学,那一定很COOL,可惜没机会了(大学的地太烂,不能实现)。滑板上班就有试过,毕业前的一个实习工作,王府井百货门口那条路,只有一小段好路可以滑,还是很HIGH,成都地太不平了,地面粗糙!
大学不后悔了
可以说大学没有遗憾了,不管梦想能否实现。
就这样吧,有时间就出来玩玩,坚持不放弃……对吧,断板,你也应该没有遗憾了。提前大学就想起和断板在学校相遇,后来受他影响喜欢上了摇滚,原创音乐!很大的转变。我们一起在一起交流滑板动作,看教学视频学新动作(至今仍为当时的热情感动),看了就出去练习,邮购WHAT‘S UP杂志,做成一个新动作那兴奋比中彩票都兴奋(虽然没中过)。
记得最清楚的是有天下过雨之后,地是湿的,为了想滑板,我和断板拿起扫把和拖把,硬是把篮球场弄干了(不可思议),真事。还有次冬天晚上8、9点钟,气温5、6度风吹起,我和断板在篮球场练POP SHOVE(倒板)。滑得精疲力尽才去吃饭(如果读书有那么大劲帐绝对上重本,还好兴趣不在那点,没的遗憾)。最极端的时候,看到好的地形(大理石地,坡坡,台子,台阶)就会异常激动。
这过程中受过伤,小伤不断,大伤没的,痛得失去感觉有过,把脚扭了时常的事,断板受过1次重伤,把脚扭了,肿得像个馒头,休息了半年,那段时间只有我一个人滑,很困难的时期(他比我郁闷),药费遭了一长节。
每一个敢于坚持梦想,追逐梦想的人都是好样的,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曾经拥有过,憧憬过,努力过。
所有故事都是生活经历,各位看官全当饭后调味品,只是一个故事,并无意强调什么,纪念那段青春。
最近的1个故事是去年9月辞职后去珠海,放松心情,工作久了累了,(再不去等回了成都不知何年何月才有机会再去)。背上背包,一个人出发了(独自旅行会有不同的感受),目标庙湾岛(穷人的马尔大夫),那里的海水清澈见底,海滩由珊瑚化石风化形成,细腻松软,白色的。之前看过驴友拍的照片,天堂!坐2小时车从广州到珠海,进入珠海市区,行驶在海边公路,心情马上就放松了,所有的烦恼瞬间烟消云散(珠海的浪漫也许正是因为让人心情放松,放松了就希望能邂逅一段浪漫)。
下车就是拱北口岸,这边是珠海,过去是澳门,熙熙攘攘的澳门人在珠海买了菜通过关口回澳门。先得找到住的地方,谷歌地图帮了大忙,凭着一张地图,一个手机顺利找到了“7天”。放下背包,坐上公车,去到湾仔码头,那里坐船环澳门,85RMB船票有点贵,来回30分钟,很多旅行团,一个人来的不多。(跟团游珠海,澳门环岛游必游之地,澳门的夜景尤其梦幻,灯火辉煌,华丽的不夜城)拍了一些照片,及具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印象深刻。看完澳门坐车回去,打算买一些干粮带去岛上(听说那里极度缺乏淡水和食物)。第二天一早就上船。
珠海的大学同学阿彬听说我来了,一定要请吃饭(这哥们儿很耿直,原本不想麻烦他的)。他和2个同事开车过来接我,一起去吃饭(基本上和他一起从不让我付钱),之后开车沿海边情侣路兜风(珠海沿着海岸而建,海滨城市),很漂亮!中途停下来看海,几个人在浅海摸生耗(一种贝壳),一个女娃儿坐在栏杆扶手上,光着脚,享受着浪漫(该把那画面拍下来)。之后来到酒吧街,很多香港佬,澳门佬,台湾佬,外国佬(粤语叫鬼佬),过来买醉(相对来说珠海的消费便宜多了),88酒吧很有异国情调,男主唱吼着fucking the usa(完全赞同)。喝了点啤酒,之后送我回住的地方。1点了洗了澡睡了,第二天故事继续,早起去坐8点半,唯一1趟船去庙弯岛,那岛未被旅游开发,一天就1趟船。
第二天一大早早起,去坐8点半唯一一艘船。到了香州码头发现没有去庙湾岛的船,实在没办法了,只好买了去伶仃岛的票,有点遗憾,还好伶仃岛的风景也不差,和海南有的一比。背包装了很多干粮,后面发现多此一举了。在海上坐了3个半钟头船(还是快船),3个小时无聊透顶,除了海还是海。
到了伶仃岛,周围蓝色一片,心旷神怡。周3去的,岛上没什么游客,找了一间旅馆住下。岛上很多四川人,很奇怪。放下背包出去逛,码头的渔船忙忙碌碌,把刚捕捞的鱼虾搬上岸,很大一股腥味。发现一块碎石坝,铺满了贝壳,海螺,各种形状,捡了很多,很满足。有一段路是延岩壁开凿的,一边是海,一边是石壁,一个人都没有,我就走啊走,一边走一边拍。30分钟到了山顶度假村,很多别墅,打开窗就看到海,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下午吃了盘海胆炒饭,38,亏大了,和扬州炒饭差不多,再也不去吃了。去了海滨沙滩,一个人就没去游泳,忍了。
沙滩很多奇怪的贝壳,螃蟹。螃蟹跑的真快,8支脚是不一样,我跟到追追不到,童趣!晚上是最美的,满天星星,这气氛浪漫得可以感动很多人。这个岛离香港只有6海里,都能看到香港那边的跨海大桥(装饰的彩灯),望着对岸的香港,两种制度,两种生活,突然产生想去香港看看的想法。离香港机场很近,不停有飞机起降,在沙滩坐了一会儿,感受这份宁静,有几个人在散步,后来就只剩我一个人了。9点半回去洗了澡,看会儿电视睡了。周四买了些贝壳做的纪念品,和老板聊了几句,她很惊讶我一个人来玩,跟我讲了下哪里好玩。下午沿着公路往山顶乱石堆出发,公路是为部队修的,山顶有个雷达站。
走得又热又渴,乱石堆的路是在巨石上凿的,很窄,又抖,一边是万丈悬崖,用绳子拦着。60度的石梯,走在上面心是悬的,没有一个人,!只有几只山鹰在透顶盘旋。当时想的要是失足掉下去,连救的人都没有。从山顶看下去可以看到周围全景,很棒。晚上又去沙滩边的亭子坐起,吹吹风很舒服,工作之余很好的调整。心情很放松,都不想走了。第3天周五一早准备坐船回珠海,码头来了很多游客,庆幸错开了周末。晚上坐车回了广州。
邮差一般的生活
有段时间,工作像邮差一样出去跑,走在公路上,两边都是开阔的田野,偶尔一两个农夫在耕地,水牛很HAPPY的在吃草,阳光撒下来,耳机里放着小红莓的ODE TO MY FAMILY。感觉内心受到洗礼(经常会走到一些鸟不拉屎的地方),这感觉是在城市无法体验的。看美国的公路片就是这个感觉,"带上背包上路吧,他们已经在路上了。"
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单位,学校,政府机关,医院,很多地方都去过。以至于对广州道路的熟悉程度比在成都熟悉(惭愧),哪个地方有厕所,哪个地方可以吃饭,哪儿有公交站都知道。
广州大学城也经常去,学校机房都去过,和那边老师都比较熟。印象深刻的是广大的图书馆修的和5星级宾馆一样的,比好多宾馆都豪华(广州政府就是有钱)。还有广药的宿舍楼7层装了电梯,还是很让我吃了一惊!偶尔也会去学生宿舍解决电脑的问题,(大学从没踏入过女生宿舍雷区半步,毕业了去过无数次,说实话第一次进去有点紧张),男生宿舍永远在打游戏,女生宿舍永远在看韩剧。有几次遇到是软件问题,照理说装系统要收费(220),后来想了下都是学生,就没收,还是帮忙装了(自己也刚毕业,晓得学生都穷),有时候还是要讲点原则,钱总是挣不完的,最后他们都很感激,我也很乐意做了一件好事。
大学城的科技博物馆有个设备,特别牛逼,从日本买的机器人,可以打太极,可以跳街舞,翻跟头,据说5万一个,还不带软件。震撼了我。
那段工作时间因为修的机器太多了,以至于看到电脑就想吐~~~`把一辈子要修的都修了,把一辈子要坐的公车都坐了。那段时间很辛苦,燃烧青春,现在回想起来,38度的几个月都熬过来,以后没什么是克服不了的(广东有半年是夏天)。
顺代说一下爱好.这个一直没放弃过.我清楚的知道我的梦想和目标. 一个人到了广东,板还是不离身,刚过去的时候周末还有时间滑下,一个人坐个车去公园、广场凑合找个空地,有几个晚上去广场滑,晚上风吹起有点冷,显得有点凄凉,又没遇到志同道合的。后面的大半年基本上没什么时间休息,换了新板面就放床下生锈!(那段时间很无奈)直到辞职才解脱!对我打击很大完全麻木了,辞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感觉(那种激情),加上生活压力,很想自由又不得不接受现实。有时候在想是不是自己给自己压力太大,对自己期望过高。这种感觉很挨球。
今年的中国小姐(成都妹儿)去了北京一个月回来,接受采访哭了,说在北京如何如何想念成都,老子呆了一年多没回过家还没说啥子的,一个月就那个样子了。
最浪漫的事
先说最不浪漫的事,一个人走在珠海的情侣路散步。
再说最浪漫的事,就是有一次下大雨去客户那儿维护机器,打伞完全没用,全身湿透从头到脚。衣服在滴水,鞋子里面成鱼缸了。一摸电脑外壳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当时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这电脑没接地线,漏电还凶的),后来店里一小工提醒我:湿透了,一摸外壳人就当地线了。
就这样很HIGH的弄起来,最浪漫的一次工作经历。
为什么叫“放弃执着,迎接新生”,最后会解释下。写到后面再说吧
放远
始终只看着眼前哪点地方是不够了,眼光放远点,远方是一片大好前途。有段传奇的经历等待着你,只停留在成都,停留在自己的圈子,停留在周围的想法中,体会不到另外一种人生,另外一种生活。 出去走走,看看,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原来还有这样的风景(我有这种感受)。牛B的人见得多了,刺激很大,相当大,发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一定会再回到那个老地方,回到老路上。
广东还有一个好的地方是经济文化自由开放,作为改革开放的前哨。在家就可以收到凤凰卫视,MTV中国频道,香港的电视台,凤凰卫视是公认的最客观的华语电视,客观报道,深度报道,主持人个个才华横溢,鲁豫,沈欣,胡一虎……会涉及一些敏感话题,内地电视台不敢播的,它敢播。它敢批评事实政治。相比来说,内地的电视台天天放的就是哪儿吵架了,哪儿又相亲了,哪儿又吃饭便宜了,哪儿领导又视察工作了,要不就是垃圾广告,铺天盖地的连续剧。凤凰台的广告是严格控制时间的,每个节目之间安排紧凑。MTV台还放点国外的演唱会,绿日的,死亡金属的,节目风格很搞怪,很疯癫,适合年轻人口味。“MTV,要你好看”“疯就疯的洋点儿,MTV洋颠疯”“MTV,倍儿酷”。
一年多修过的电脑有1千多台,自己都惊讶,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忙的时候,忙的要死,那段时间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FVCK。心态失控了,脾气再好的人,在忙的时候都会烦躁。
写到这里也该结束了,“放弃执着,迎接新生”,暂时放弃了对滑板的疯狂,没有20,30万去修个板场(有的话宁愿开个板场,反正成都还没有)。专心做一件事才能做好,不如把全部精力放工作上,让自己牛逼,等20,30年之后有钱了,有能力了,来圆以前的梦(可能想的有点理想化,20,30年之后的事谁知道)。
都说80后是草莓族,其实80后是吃得苦的。
摇滚,极限运动追求的都是内心的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
这样吧,再改改再放上来,前天花了几个小时整理,差不多了。(原本不打算公开生活细节,后来想了下这段经历可能对别人有帮助、启发。决定改了之后放上来)
所有故事都是生活经历,各位看官全当饭后调味品,只是一个故事,并无意强调什么,纪念那段青春。
X-Game带给我的影响(06年写的)
记得上初中,高中的时候,有时候收的到ESPN的转播录象,就有X-GAME极限大赛的转播,看着一个个疯狂的滑手,做着不可思议的动作,真的是热血沸腾,很想有一天能去尝试.
那个时候看的最多的还是轮滑的比赛,滑板看的很少.特别是日本的安滕兄弟,经常在X-GAME的轮滑决赛中露脸,X-GAME是只有全球排名前几十位的滑手才能参加.他们能在这项大赛中夺冠,确实实力了得,令那些美国人都刮目相看.虽然他们是日本人,但确实很佩服他们兄弟俩,至少证明极限运动不是欧美的专利,亚洲人一样行.当时很想尝试轮滑,也买过不专业的轮滑来练,后来发现根本不行(03年的事了)。可是又没钱换进口的轮滑,再加上读书压力大,没时间玩,就慢慢放弃了.
直到高3(04年),因为买了1件滑板牌子的牛仔裤(ES的吧),而接触到了滑板这个圈子,重新找回了那种感觉.要感谢我姐告诉我那个滑板店的地址(及其难找,一般人走不到的地方,春熙伊藤背后的个性通道),滑板店当时真的很少(成都就2家),即便在准备高考也没有放弃过尝试的念头,一直在悄悄存钱,心里也没底-到底能不能存够,一块初级板500多,到了高考过后也没存够,在沮丧的时候,得到了姑妈的资助,其实是鼓励我上大学的零用钱,我用那些钱买了第一块板.
最好笑的是:买了板带回去,还不敢给家人说,悄悄藏在床底下.家人觉得那个东西危险,不支持,更不愿意出钱给我买.(滑板其实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危险,没有尝试过就说它危险是没有道理的,篮球,足球还经常把手脚摔断的,技高人胆大,多练习就能掌握它的平衡),最后家人还是发现了,不过没有阻止,只是提醒要注意安全,
一直向往的是像美国的学生一样,滑板上学,那一定很COOL,可惜没机会了(大学的地太烂,不能实现)。滑板上班就有试过,毕业前的一个实习工作,王府井百货门口那条路,只有一小段好路可以滑,还是很HIGH,成都地太不平了,地面粗糙!
大学不后悔了
可以说大学没有遗憾了,不管梦想能否实现。
就这样吧,有时间就出来玩玩,坚持不放弃……对吧,断板,你也应该没有遗憾了。提前大学就想起和断板在学校相遇,后来受他影响喜欢上了摇滚,原创音乐!很大的转变。我们一起在一起交流滑板动作,看教学视频学新动作(至今仍为当时的热情感动),看了就出去练习,邮购WHAT‘S UP杂志,做成一个新动作那兴奋比中彩票都兴奋(虽然没中过)。
记得最清楚的是有天下过雨之后,地是湿的,为了想滑板,我和断板拿起扫把和拖把,硬是把篮球场弄干了(不可思议),真事。还有次冬天晚上8、9点钟,气温5、6度风吹起,我和断板在篮球场练POP SHOVE(倒板)。滑得精疲力尽才去吃饭(如果读书有那么大劲帐绝对上重本,还好兴趣不在那点,没的遗憾)。最极端的时候,看到好的地形(大理石地,坡坡,台子,台阶)就会异常激动。
这过程中受过伤,小伤不断,大伤没的,痛得失去感觉有过,把脚扭了时常的事,断板受过1次重伤,把脚扭了,肿得像个馒头,休息了半年,那段时间只有我一个人滑,很困难的时期(他比我郁闷),药费遭了一长节。
每一个敢于坚持梦想,追逐梦想的人都是好样的,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曾经拥有过,憧憬过,努力过。
所有故事都是生活经历,各位看官全当饭后调味品,只是一个故事,并无意强调什么,纪念那段青春。
最近的1个故事是去年9月辞职后去珠海,放松心情,工作久了累了,(再不去等回了成都不知何年何月才有机会再去)。背上背包,一个人出发了(独自旅行会有不同的感受),目标庙湾岛(穷人的马尔大夫),那里的海水清澈见底,海滩由珊瑚化石风化形成,细腻松软,白色的。之前看过驴友拍的照片,天堂!坐2小时车从广州到珠海,进入珠海市区,行驶在海边公路,心情马上就放松了,所有的烦恼瞬间烟消云散(珠海的浪漫也许正是因为让人心情放松,放松了就希望能邂逅一段浪漫)。
下车就是拱北口岸,这边是珠海,过去是澳门,熙熙攘攘的澳门人在珠海买了菜通过关口回澳门。先得找到住的地方,谷歌地图帮了大忙,凭着一张地图,一个手机顺利找到了“7天”。放下背包,坐上公车,去到湾仔码头,那里坐船环澳门,85RMB船票有点贵,来回30分钟,很多旅行团,一个人来的不多。(跟团游珠海,澳门环岛游必游之地,澳门的夜景尤其梦幻,灯火辉煌,华丽的不夜城)拍了一些照片,及具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印象深刻。看完澳门坐车回去,打算买一些干粮带去岛上(听说那里极度缺乏淡水和食物)。第二天一早就上船。
珠海的大学同学阿彬听说我来了,一定要请吃饭(这哥们儿很耿直,原本不想麻烦他的)。他和2个同事开车过来接我,一起去吃饭(基本上和他一起从不让我付钱),之后开车沿海边情侣路兜风(珠海沿着海岸而建,海滨城市),很漂亮!中途停下来看海,几个人在浅海摸生耗(一种贝壳),一个女娃儿坐在栏杆扶手上,光着脚,享受着浪漫(该把那画面拍下来)。之后来到酒吧街,很多香港佬,澳门佬,台湾佬,外国佬(粤语叫鬼佬),过来买醉(相对来说珠海的消费便宜多了),88酒吧很有异国情调,男主唱吼着fucking the usa(完全赞同)。喝了点啤酒,之后送我回住的地方。1点了洗了澡睡了,第二天故事继续,早起去坐8点半,唯一1趟船去庙弯岛,那岛未被旅游开发,一天就1趟船。
第二天一大早早起,去坐8点半唯一一艘船。到了香州码头发现没有去庙湾岛的船,实在没办法了,只好买了去伶仃岛的票,有点遗憾,还好伶仃岛的风景也不差,和海南有的一比。背包装了很多干粮,后面发现多此一举了。在海上坐了3个半钟头船(还是快船),3个小时无聊透顶,除了海还是海。
到了伶仃岛,周围蓝色一片,心旷神怡。周3去的,岛上没什么游客,找了一间旅馆住下。岛上很多四川人,很奇怪。放下背包出去逛,码头的渔船忙忙碌碌,把刚捕捞的鱼虾搬上岸,很大一股腥味。发现一块碎石坝,铺满了贝壳,海螺,各种形状,捡了很多,很满足。有一段路是延岩壁开凿的,一边是海,一边是石壁,一个人都没有,我就走啊走,一边走一边拍。30分钟到了山顶度假村,很多别墅,打开窗就看到海,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下午吃了盘海胆炒饭,38,亏大了,和扬州炒饭差不多,再也不去吃了。去了海滨沙滩,一个人就没去游泳,忍了。
沙滩很多奇怪的贝壳,螃蟹。螃蟹跑的真快,8支脚是不一样,我跟到追追不到,童趣!晚上是最美的,满天星星,这气氛浪漫得可以感动很多人。这个岛离香港只有6海里,都能看到香港那边的跨海大桥(装饰的彩灯),望着对岸的香港,两种制度,两种生活,突然产生想去香港看看的想法。离香港机场很近,不停有飞机起降,在沙滩坐了一会儿,感受这份宁静,有几个人在散步,后来就只剩我一个人了。9点半回去洗了澡,看会儿电视睡了。周四买了些贝壳做的纪念品,和老板聊了几句,她很惊讶我一个人来玩,跟我讲了下哪里好玩。下午沿着公路往山顶乱石堆出发,公路是为部队修的,山顶有个雷达站。
走得又热又渴,乱石堆的路是在巨石上凿的,很窄,又抖,一边是万丈悬崖,用绳子拦着。60度的石梯,走在上面心是悬的,没有一个人,!只有几只山鹰在透顶盘旋。当时想的要是失足掉下去,连救的人都没有。从山顶看下去可以看到周围全景,很棒。晚上又去沙滩边的亭子坐起,吹吹风很舒服,工作之余很好的调整。心情很放松,都不想走了。第3天周五一早准备坐船回珠海,码头来了很多游客,庆幸错开了周末。晚上坐车回了广州。
邮差一般的生活
有段时间,工作像邮差一样出去跑,走在公路上,两边都是开阔的田野,偶尔一两个农夫在耕地,水牛很HAPPY的在吃草,阳光撒下来,耳机里放着小红莓的ODE TO MY FAMILY。感觉内心受到洗礼(经常会走到一些鸟不拉屎的地方),这感觉是在城市无法体验的。看美国的公路片就是这个感觉,"带上背包上路吧,他们已经在路上了。"
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单位,学校,政府机关,医院,很多地方都去过。以至于对广州道路的熟悉程度比在成都熟悉(惭愧),哪个地方有厕所,哪个地方可以吃饭,哪儿有公交站都知道。
广州大学城也经常去,学校机房都去过,和那边老师都比较熟。印象深刻的是广大的图书馆修的和5星级宾馆一样的,比好多宾馆都豪华(广州政府就是有钱)。还有广药的宿舍楼7层装了电梯,还是很让我吃了一惊!偶尔也会去学生宿舍解决电脑的问题,(大学从没踏入过女生宿舍雷区半步,毕业了去过无数次,说实话第一次进去有点紧张),男生宿舍永远在打游戏,女生宿舍永远在看韩剧。有几次遇到是软件问题,照理说装系统要收费(220),后来想了下都是学生,就没收,还是帮忙装了(自己也刚毕业,晓得学生都穷),有时候还是要讲点原则,钱总是挣不完的,最后他们都很感激,我也很乐意做了一件好事。
大学城的科技博物馆有个设备,特别牛逼,从日本买的机器人,可以打太极,可以跳街舞,翻跟头,据说5万一个,还不带软件。震撼了我。
那段工作时间因为修的机器太多了,以至于看到电脑就想吐~~~`把一辈子要修的都修了,把一辈子要坐的公车都坐了。那段时间很辛苦,燃烧青春,现在回想起来,38度的几个月都熬过来,以后没什么是克服不了的(广东有半年是夏天)。
顺代说一下爱好.这个一直没放弃过.我清楚的知道我的梦想和目标. 一个人到了广东,板还是不离身,刚过去的时候周末还有时间滑下,一个人坐个车去公园、广场凑合找个空地,有几个晚上去广场滑,晚上风吹起有点冷,显得有点凄凉,又没遇到志同道合的。后面的大半年基本上没什么时间休息,换了新板面就放床下生锈!(那段时间很无奈)直到辞职才解脱!对我打击很大完全麻木了,辞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感觉(那种激情),加上生活压力,很想自由又不得不接受现实。有时候在想是不是自己给自己压力太大,对自己期望过高。这种感觉很挨球。
今年的中国小姐(成都妹儿)去了北京一个月回来,接受采访哭了,说在北京如何如何想念成都,老子呆了一年多没回过家还没说啥子的,一个月就那个样子了。
最浪漫的事
先说最不浪漫的事,一个人走在珠海的情侣路散步。
再说最浪漫的事,就是有一次下大雨去客户那儿维护机器,打伞完全没用,全身湿透从头到脚。衣服在滴水,鞋子里面成鱼缸了。一摸电脑外壳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当时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这电脑没接地线,漏电还凶的),后来店里一小工提醒我:湿透了,一摸外壳人就当地线了。
就这样很HIGH的弄起来,最浪漫的一次工作经历。
为什么叫“放弃执着,迎接新生”,最后会解释下。写到后面再说吧
放远
始终只看着眼前哪点地方是不够了,眼光放远点,远方是一片大好前途。有段传奇的经历等待着你,只停留在成都,停留在自己的圈子,停留在周围的想法中,体会不到另外一种人生,另外一种生活。 出去走走,看看,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原来还有这样的风景(我有这种感受)。牛B的人见得多了,刺激很大,相当大,发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一定会再回到那个老地方,回到老路上。
广东还有一个好的地方是经济文化自由开放,作为改革开放的前哨。在家就可以收到凤凰卫视,MTV中国频道,香港的电视台,凤凰卫视是公认的最客观的华语电视,客观报道,深度报道,主持人个个才华横溢,鲁豫,沈欣,胡一虎……会涉及一些敏感话题,内地电视台不敢播的,它敢播。它敢批评事实政治。相比来说,内地的电视台天天放的就是哪儿吵架了,哪儿又相亲了,哪儿又吃饭便宜了,哪儿领导又视察工作了,要不就是垃圾广告,铺天盖地的连续剧。凤凰台的广告是严格控制时间的,每个节目之间安排紧凑。MTV台还放点国外的演唱会,绿日的,死亡金属的,节目风格很搞怪,很疯癫,适合年轻人口味。“MTV,要你好看”“疯就疯的洋点儿,MTV洋颠疯”“MTV,倍儿酷”。
一年多修过的电脑有1千多台,自己都惊讶,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忙的时候,忙的要死,那段时间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FVCK。心态失控了,脾气再好的人,在忙的时候都会烦躁。
写到这里也该结束了,“放弃执着,迎接新生”,暂时放弃了对滑板的疯狂,没有20,30万去修个板场(有的话宁愿开个板场,反正成都还没有)。专心做一件事才能做好,不如把全部精力放工作上,让自己牛逼,等20,30年之后有钱了,有能力了,来圆以前的梦(可能想的有点理想化,20,30年之后的事谁知道)。
都说80后是草莓族,其实80后是吃得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