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万水千山(在路上)
出发
2013年10月22日早九点半,我从家里出发,父母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两个将近九十斤的行李箱,一个行李包,背上还有一个双肩包。他们帮我把行李放到车上,因为车没能准点开,我让他们先回去,但他们不肯,我知道他们很担心,却也想不出一个能使他们安慰的理由。因为从家里出发到北京,两趟车,一趟飞机,都是我一个人。车子开动时,我朝他们挥挥手,没有回头,也没有哭,就像每次离别一样。坐在车里,除了担心签证还没寄到以外,心情倒也平静,没有伤感,也没有激动。大学时舍友曾说我有点冷血,说我是个特别感性的人,有时却冷静得可怕。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可能经历过太多的离别,有点麻木了。我不喜欢看着别人离开的背影,也不愿别人的目光跟随我的身影。所以,很多时候我宁愿一个人默默地来去。
在路上
车站-1
下午快两点才到车站,刚好下起了毛毛细雨。放好行李,到好友家休息了一会儿,便跑去买家里还没备齐的东西,整整跑了两个小时,腿疼得特别厉害。和好朋友去吃火锅,两个人点了很多菜,但因为赶时间,都没怎么吃。然后一路狂奔到车站,行李寄存处差点就关门了,而我的两个箱子都在里面。取出行李,坐在候车大厅等朋友。整个大厅空空荡荡,只有我一个乘客,其他人都已检完票。坐上车,她一直在窗外朝我挥手,而我则在车内细数复杂的心情。想起那年她去秦皇岛时,我到车站送她,她上了车我转身就离开了,那时的我,多爱哭呀!如今,却带着沙漏的勇气,一个人远走也不怕了。
车站-2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到昆明,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心里不由得抽紧了:没带什么厚衣服!下了车,雨越下越大,没有多余的手撑伞,我就把头套往头上一盖,拎着两个大箱子就往休息室走。车站有很多拉客的司机,看我一个人,又是个小姑娘,就老跟着我。我头也不回地往前走,那一刻,觉得自己特像《沙漏》里的蒋蓝,曾那么佩服她的倔强和勇气。休息室里挤满了人,天气很冷,大家都在哆嗦。我找了个位置,把行李箱一扔,坐在凳子上休息,等待天亮,期待雨晴。后来实在熬不住,我就扔下行李,跑到车站外面去买了吃的。绕了一圈回来,箱子还好好的待在原地,心里暖呼呼的。不过转念一想:那么重的箱子,谁会想要呢。然后边听音乐边吃东西,顺便观察来来往往的人群,时间也就那么溜走了。终于,太阳伴着小雨出来露了个小脸,给困在休息室的旅客们指出了前行的道路。我拖着行李箱,在车站门口的一家饭店点了盖饭,然后慢慢地吃,因为时间还很早,而我,没地方可去。下午四点半飞往北京的飞机,而我吃完饭时才十二点,但我还是登上了开往机场的大巴,两个大箱子实在让我太受累。
昆明机场
坐在车上,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有点累,脑袋却异常清醒。一个多小时后,大巴到达机场。整个车上的人,只有我一个人拎两个那么大的行李箱,连保安人员都以惊异的眼光看着我。而我则淡定地走进大厅,取了行李车,看了航班,然后上三楼,用护照在自动取票机上取了票。这是我第一次用护照取机票,心情特别激动,旁边的美女工作人员微笑地看着兴奋的我,然后担心地对我说:你的行李估计会超重。我说我知道。排队托运行李时,前面的行李也严重超重,她们一共付了一千多块钱,比她们单张机票还贵。我也出了一些钱,但想起她们,就觉得平衡了。人就是这样奇怪,有时候会跟自己不相关的人和事做比较,然后自我安慰。摆脱了两个大行李箱的束缚,我背着包在机场转悠,直到手机没电了,我才去安检进入候机厅。因为下雨的关系,空旷的候机厅显得更加冷清。我把手机放在地上充电, 把随身行李包扔在凳子上,无比的疲惫。这时候,有好几个人在附近拍照,我转过头往窗外看,机场地面银光闪闪,像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海,而飞机则像飘在海上的小船,美极了!给好朋友发了短信,说我走了,去非洲。因为飞机晚点,到北京时已是灯火阑珊。第一次在高空看北京城,除了灯光还是灯光,却有变化无穷的美感。
北京机场
10月23日晚八点多,飞机降落在北京国际机场。我穿好小棉衣,戴好围巾,跟着人群走向取行李的地方。推着行李车,在人群里被挤来挤去,小心翼翼的看着传送带。借机给家里打了电话,报了平安。听出了母亲担心的语气,心里满是愧疚,这么多年在外,给家里人最多尽是数不尽的担忧。所以,每次都只能努力安慰他们,然后好好照顾自己,爱自己也是爱家人的另一种方式吧。取完行李,走到出口,找了个位置放好行李,默默等待从宁夏过来的医生们。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几乎每个人都是两个大行李箱,我过去和他们会合,见到了我们队长。忘了是哪个说了句:哟,看,您的小翻译来了。他笑着说:这不是我的翻译,是国家的翻译。其他几个医生也开玩笑说:这不也是您的御用翻译吗?大家都笑了,然后队长过来跟我握手。就是那一晚,我深深明白我是多么幸运。一行人推着行李箱,浩浩荡荡往出口走。出了机场,一股冷风袭来,十月底的北京已是秋风瑟瑟。虽然又冷又累,但整个队伍里还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等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坐上了开往酒店的大巴车。到了酒店,洗漱完毕已是深夜,L给我打电话,因为信号不好,断断续续打了好几次。他说:虽然以前你读书的城市离我们也远,但假期还是能见到,但现在你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鼻子突然有点酸,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你那么懒,一定要多做运动,这样才不会水土不服。挂掉电话,很累,躺在床上却迟迟难以入睡。
第二天吃好晚饭,我们便急急忙忙往机场赶。在大巴车上,我和队长坐一块,大家都纷纷给家里打电话。我也一样,努力安慰担心的妈妈。到了机场,托运好行李后我们进入安检区,。整个队伍出了一些小问题,但最后还是顺利进入了候机厅,然后我们便“占领”了登机口前的大片位置。候机的空隙,大家都各自分工,看行李的,逛免税店的,拍照的,吃东西的,各种欢乐。我和丹丹还特意在显示时间的地方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留念。
北京时间2013年10月25日00:10,我们登上了飞往法国戴高乐机场的飞机。在飞机入口一位美丽的法国Madame的问候声中开启了我们的非洲之行。
法国戴高乐机场
经过重重“磨难”,我们一行人于当地时间05:30到达法国戴高乐机场。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坐得我腰酸背痛,很累。过了安检,找到了登机口,又“占领”了“山头”,把随身的小行李包一放便四散开去,分批去逛免税店。以前在课本里学到戴高乐机场的时候,曾无数次幻想过与它相遇的场景,却惟独想不到是和这么多幽默风趣的医生们一起。机场很豪华,遗憾的是整个大厅都没有热水。虽然已经到了另一个大洲,却完全没有离家很远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好奇感。候机大厅很宽阔,卫生间和吸烟区都设在了很隐蔽的位置,地面上是红色的地毯,很干净,各个登机口之间没有任何遮挡物,一眼能望到头,特别喜欢这种空旷的感觉。我们在戴高乐机场吃了午饭,我们小队三人一起去吃了意大利面,我只吃了一半,味道一般。快登机时,我和丹丹在机场拍照留念,然后大家也纷纷拿出相机,各种拍。
当地时间13:00,我们开始登机,踏上通往非洲的最后一班飞机。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飞机缓缓起飞,我努力往远处看,我在寻找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巴黎铁塔。由于那天是阴天,视线不是很清晰,但它还是出现了。远远的看到它气势熊熊的站在塞纳河边上,显得那么亲切。以前看过一个巴黎的宣传片,没想到以这样特殊的方式与她相遇,匆匆一瞥便是离别。
到达
贝宁科托努机场
当地时间20:30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终于踏上非洲大地。走下飞机,一股热浪迎面袭来,大家纷纷开始脱衣服。办完入境手续,到大厅等行李,在那儿,第一次见到了经参处的领导。大厅灯光昏暗,头顶是咯吱咯吱转动着的电风扇,所谓的首都国际机场,竟然没有空调?!?!由于我们行李太多,折腾了好久才出机场。到达宾馆,放置好行李,已是当地时间十二点多。不幸的是,一个医生搬行李时脚扭伤了,得去当地医院拍片,于是我就跟着去了。去了他们首都比较大的医院,我真的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院子虽然很大,医院的房子几乎是一层的平房,很多病人直接躺在走廊上,根本不像医院,而像难民收容所一样。由于是深夜,加之他们办事效率极低,等拍完片回到宾馆,已是凌晨两点多,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时,已是三点钟。
就在这样的深夜与贝宁相遇,一股股的热浪让我意识到我真的到非洲来了,一种崭新的生活即将由此展开~
2014年1月12日星期日
于贝宁科托努驻地
2013年10月22日早九点半,我从家里出发,父母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两个将近九十斤的行李箱,一个行李包,背上还有一个双肩包。他们帮我把行李放到车上,因为车没能准点开,我让他们先回去,但他们不肯,我知道他们很担心,却也想不出一个能使他们安慰的理由。因为从家里出发到北京,两趟车,一趟飞机,都是我一个人。车子开动时,我朝他们挥挥手,没有回头,也没有哭,就像每次离别一样。坐在车里,除了担心签证还没寄到以外,心情倒也平静,没有伤感,也没有激动。大学时舍友曾说我有点冷血,说我是个特别感性的人,有时却冷静得可怕。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可能经历过太多的离别,有点麻木了。我不喜欢看着别人离开的背影,也不愿别人的目光跟随我的身影。所以,很多时候我宁愿一个人默默地来去。
在路上
车站-1
下午快两点才到车站,刚好下起了毛毛细雨。放好行李,到好友家休息了一会儿,便跑去买家里还没备齐的东西,整整跑了两个小时,腿疼得特别厉害。和好朋友去吃火锅,两个人点了很多菜,但因为赶时间,都没怎么吃。然后一路狂奔到车站,行李寄存处差点就关门了,而我的两个箱子都在里面。取出行李,坐在候车大厅等朋友。整个大厅空空荡荡,只有我一个乘客,其他人都已检完票。坐上车,她一直在窗外朝我挥手,而我则在车内细数复杂的心情。想起那年她去秦皇岛时,我到车站送她,她上了车我转身就离开了,那时的我,多爱哭呀!如今,却带着沙漏的勇气,一个人远走也不怕了。
车站-2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到昆明,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心里不由得抽紧了:没带什么厚衣服!下了车,雨越下越大,没有多余的手撑伞,我就把头套往头上一盖,拎着两个大箱子就往休息室走。车站有很多拉客的司机,看我一个人,又是个小姑娘,就老跟着我。我头也不回地往前走,那一刻,觉得自己特像《沙漏》里的蒋蓝,曾那么佩服她的倔强和勇气。休息室里挤满了人,天气很冷,大家都在哆嗦。我找了个位置,把行李箱一扔,坐在凳子上休息,等待天亮,期待雨晴。后来实在熬不住,我就扔下行李,跑到车站外面去买了吃的。绕了一圈回来,箱子还好好的待在原地,心里暖呼呼的。不过转念一想:那么重的箱子,谁会想要呢。然后边听音乐边吃东西,顺便观察来来往往的人群,时间也就那么溜走了。终于,太阳伴着小雨出来露了个小脸,给困在休息室的旅客们指出了前行的道路。我拖着行李箱,在车站门口的一家饭店点了盖饭,然后慢慢地吃,因为时间还很早,而我,没地方可去。下午四点半飞往北京的飞机,而我吃完饭时才十二点,但我还是登上了开往机场的大巴,两个大箱子实在让我太受累。
昆明机场
坐在车上,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有点累,脑袋却异常清醒。一个多小时后,大巴到达机场。整个车上的人,只有我一个人拎两个那么大的行李箱,连保安人员都以惊异的眼光看着我。而我则淡定地走进大厅,取了行李车,看了航班,然后上三楼,用护照在自动取票机上取了票。这是我第一次用护照取机票,心情特别激动,旁边的美女工作人员微笑地看着兴奋的我,然后担心地对我说:你的行李估计会超重。我说我知道。排队托运行李时,前面的行李也严重超重,她们一共付了一千多块钱,比她们单张机票还贵。我也出了一些钱,但想起她们,就觉得平衡了。人就是这样奇怪,有时候会跟自己不相关的人和事做比较,然后自我安慰。摆脱了两个大行李箱的束缚,我背着包在机场转悠,直到手机没电了,我才去安检进入候机厅。因为下雨的关系,空旷的候机厅显得更加冷清。我把手机放在地上充电, 把随身行李包扔在凳子上,无比的疲惫。这时候,有好几个人在附近拍照,我转过头往窗外看,机场地面银光闪闪,像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海,而飞机则像飘在海上的小船,美极了!给好朋友发了短信,说我走了,去非洲。因为飞机晚点,到北京时已是灯火阑珊。第一次在高空看北京城,除了灯光还是灯光,却有变化无穷的美感。
![]() |
北京机场,2013年10月24日~ |
北京机场
10月23日晚八点多,飞机降落在北京国际机场。我穿好小棉衣,戴好围巾,跟着人群走向取行李的地方。推着行李车,在人群里被挤来挤去,小心翼翼的看着传送带。借机给家里打了电话,报了平安。听出了母亲担心的语气,心里满是愧疚,这么多年在外,给家里人最多尽是数不尽的担忧。所以,每次都只能努力安慰他们,然后好好照顾自己,爱自己也是爱家人的另一种方式吧。取完行李,走到出口,找了个位置放好行李,默默等待从宁夏过来的医生们。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几乎每个人都是两个大行李箱,我过去和他们会合,见到了我们队长。忘了是哪个说了句:哟,看,您的小翻译来了。他笑着说:这不是我的翻译,是国家的翻译。其他几个医生也开玩笑说:这不也是您的御用翻译吗?大家都笑了,然后队长过来跟我握手。就是那一晚,我深深明白我是多么幸运。一行人推着行李箱,浩浩荡荡往出口走。出了机场,一股冷风袭来,十月底的北京已是秋风瑟瑟。虽然又冷又累,但整个队伍里还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等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坐上了开往酒店的大巴车。到了酒店,洗漱完毕已是深夜,L给我打电话,因为信号不好,断断续续打了好几次。他说:虽然以前你读书的城市离我们也远,但假期还是能见到,但现在你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鼻子突然有点酸,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你那么懒,一定要多做运动,这样才不会水土不服。挂掉电话,很累,躺在床上却迟迟难以入睡。
第二天吃好晚饭,我们便急急忙忙往机场赶。在大巴车上,我和队长坐一块,大家都纷纷给家里打电话。我也一样,努力安慰担心的妈妈。到了机场,托运好行李后我们进入安检区,。整个队伍出了一些小问题,但最后还是顺利进入了候机厅,然后我们便“占领”了登机口前的大片位置。候机的空隙,大家都各自分工,看行李的,逛免税店的,拍照的,吃东西的,各种欢乐。我和丹丹还特意在显示时间的地方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留念。
北京时间2013年10月25日00:10,我们登上了飞往法国戴高乐机场的飞机。在飞机入口一位美丽的法国Madame的问候声中开启了我们的非洲之行。
![]() |
法国戴高乐机场,2013年10月24日~ |
法国戴高乐机场
经过重重“磨难”,我们一行人于当地时间05:30到达法国戴高乐机场。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坐得我腰酸背痛,很累。过了安检,找到了登机口,又“占领”了“山头”,把随身的小行李包一放便四散开去,分批去逛免税店。以前在课本里学到戴高乐机场的时候,曾无数次幻想过与它相遇的场景,却惟独想不到是和这么多幽默风趣的医生们一起。机场很豪华,遗憾的是整个大厅都没有热水。虽然已经到了另一个大洲,却完全没有离家很远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好奇感。候机大厅很宽阔,卫生间和吸烟区都设在了很隐蔽的位置,地面上是红色的地毯,很干净,各个登机口之间没有任何遮挡物,一眼能望到头,特别喜欢这种空旷的感觉。我们在戴高乐机场吃了午饭,我们小队三人一起去吃了意大利面,我只吃了一半,味道一般。快登机时,我和丹丹在机场拍照留念,然后大家也纷纷拿出相机,各种拍。
当地时间13:00,我们开始登机,踏上通往非洲的最后一班飞机。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飞机缓缓起飞,我努力往远处看,我在寻找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巴黎铁塔。由于那天是阴天,视线不是很清晰,但它还是出现了。远远的看到它气势熊熊的站在塞纳河边上,显得那么亲切。以前看过一个巴黎的宣传片,没想到以这样特殊的方式与她相遇,匆匆一瞥便是离别。
![]() |
贝宁红星广场,2013年11月~ |
到达
贝宁科托努机场
当地时间20:30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终于踏上非洲大地。走下飞机,一股热浪迎面袭来,大家纷纷开始脱衣服。办完入境手续,到大厅等行李,在那儿,第一次见到了经参处的领导。大厅灯光昏暗,头顶是咯吱咯吱转动着的电风扇,所谓的首都国际机场,竟然没有空调?!?!由于我们行李太多,折腾了好久才出机场。到达宾馆,放置好行李,已是当地时间十二点多。不幸的是,一个医生搬行李时脚扭伤了,得去当地医院拍片,于是我就跟着去了。去了他们首都比较大的医院,我真的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院子虽然很大,医院的房子几乎是一层的平房,很多病人直接躺在走廊上,根本不像医院,而像难民收容所一样。由于是深夜,加之他们办事效率极低,等拍完片回到宾馆,已是凌晨两点多,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时,已是三点钟。
就在这样的深夜与贝宁相遇,一股股的热浪让我意识到我真的到非洲来了,一种崭新的生活即将由此展开~
2014年1月12日星期日
于贝宁科托努驻地
![]() |
大西洋岸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