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
在皮皮的第一堂音乐早教课上,遇到一对韩国母子。不过因为这位妈妈打扮得比较朴素,上课之前又说了中文,我虽然在心里嘀咕觉得她的宝宝像韩国人,却也没多想,直到一个游戏环节她唱了韩文的《小星星》,我才意识到他们真的是韩国人。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跟韩国人接触。这之后没多久的育乐课堂上又遇到了两对韩国母子。虽然她们没有说话,但她们一进入教室,就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说不出其中的缘由,就是感觉到她们散发着不同于中国人的气质,会让我在注意到她们之后的第一时间推测:是韩国人吧?
购买现在住的房子之前,中介就介绍说前租客是韩国人。第一次看房时留意到大门后面贴着一张房子着火的警示图片,上面标着几行韩文。我猜测那意思应该是提醒出门前检查下炉火是否关好。搬进来后不久,对面邻居张姐因小区公共事务来家里征集签名,提到前韩国租客在这里住了十年,后来在附近的小区买了房。时间上推算,差不多是他们搬走后,我们就买了这套房。张姐还说跟以前住的韩国租客处得挺熟络,(我猜测应该是指女主人)几乎是每天都要去她家一趟。
惠州因为有韩国企业(比如三星)驻扎多年,因此有不少韩国人在此生活。九月份的一个周末,我们看到宣传还专门跑去一个韩国美食节“尝美食”,找举办地的时候看到周边建筑物上张贴着大型广告标语,说是要打造韩国城什么的。虽然到现场一看就发现这个美食节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跟真正的韩国美食相隔十万八千里,但也说明在惠州确实生活着很多韩国人,不然干嘛单单提到韩国呢。在我家所在的小区附近,就有韩国人开的小吃店,韩国人开的理发店。小吃店去过一次,顾客以中国人为主,理发店我经常路过,但总觉得除非其他的理发店(中国人开的)统统关张了,不然我基本是不可能进去的。我猜跟我做同想的中国人不会占少数。所以依我之见,只有这附近生活着的韩国人达到一定数量,才有存在一间韩国人开的理发店的必要。
对韩国人的认知多半是从韩剧中来,虽然知道戏剧不是生活,但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更多的途径,就算是亲身到韩国走马观花的旅游一次,或者几次吧,又能了解到多少真实的韩国呢。现在在韩剧中熟悉过的那国人突然一二三四五地在自己身边出现,总是忍不住好奇地偷偷打量。不管他们长相如何,大部分衣着打扮都让我感觉舒服,有化妆的话,妆容也都精致自然,属于在人群中很容易被我注意到的一类人。
某次跟皮皮早教班的成长伙伴聊天,提到课堂上遇到几位韩国妈妈,她却似乎对韩国人的印象并不好,用了抠门、交流时动辄凶人这样的字眼,让我特别诧异,不晓得她具体经历了什么事情。当时我还开玩笑,怎么在异国他乡还这么嚣张呢?难不成是入乡随俗跟中国人学的?后来想,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韩国人里自然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我对韩国人不问缘由的好感不过是因为把韩剧韩星的光环下意识地放大到了普通韩国人身上了,因为不了解,所以盲目高看,这也是一种距离产生美吧。
不过,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小朋友来说,倒是真的没有什么国别之分,至少在早教的课堂上,不管是中国宝宝,还是韩国宝宝,行为特征基本上都是遵循一样的成长规律,在这群都还不到一岁半的小宝宝的世界里,大概只有你和我之分,而没有韩国人和中国人之分。
购买现在住的房子之前,中介就介绍说前租客是韩国人。第一次看房时留意到大门后面贴着一张房子着火的警示图片,上面标着几行韩文。我猜测那意思应该是提醒出门前检查下炉火是否关好。搬进来后不久,对面邻居张姐因小区公共事务来家里征集签名,提到前韩国租客在这里住了十年,后来在附近的小区买了房。时间上推算,差不多是他们搬走后,我们就买了这套房。张姐还说跟以前住的韩国租客处得挺熟络,(我猜测应该是指女主人)几乎是每天都要去她家一趟。
惠州因为有韩国企业(比如三星)驻扎多年,因此有不少韩国人在此生活。九月份的一个周末,我们看到宣传还专门跑去一个韩国美食节“尝美食”,找举办地的时候看到周边建筑物上张贴着大型广告标语,说是要打造韩国城什么的。虽然到现场一看就发现这个美食节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跟真正的韩国美食相隔十万八千里,但也说明在惠州确实生活着很多韩国人,不然干嘛单单提到韩国呢。在我家所在的小区附近,就有韩国人开的小吃店,韩国人开的理发店。小吃店去过一次,顾客以中国人为主,理发店我经常路过,但总觉得除非其他的理发店(中国人开的)统统关张了,不然我基本是不可能进去的。我猜跟我做同想的中国人不会占少数。所以依我之见,只有这附近生活着的韩国人达到一定数量,才有存在一间韩国人开的理发店的必要。
对韩国人的认知多半是从韩剧中来,虽然知道戏剧不是生活,但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更多的途径,就算是亲身到韩国走马观花的旅游一次,或者几次吧,又能了解到多少真实的韩国呢。现在在韩剧中熟悉过的那国人突然一二三四五地在自己身边出现,总是忍不住好奇地偷偷打量。不管他们长相如何,大部分衣着打扮都让我感觉舒服,有化妆的话,妆容也都精致自然,属于在人群中很容易被我注意到的一类人。
某次跟皮皮早教班的成长伙伴聊天,提到课堂上遇到几位韩国妈妈,她却似乎对韩国人的印象并不好,用了抠门、交流时动辄凶人这样的字眼,让我特别诧异,不晓得她具体经历了什么事情。当时我还开玩笑,怎么在异国他乡还这么嚣张呢?难不成是入乡随俗跟中国人学的?后来想,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韩国人里自然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我对韩国人不问缘由的好感不过是因为把韩剧韩星的光环下意识地放大到了普通韩国人身上了,因为不了解,所以盲目高看,这也是一种距离产生美吧。
不过,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小朋友来说,倒是真的没有什么国别之分,至少在早教的课堂上,不管是中国宝宝,还是韩国宝宝,行为特征基本上都是遵循一样的成长规律,在这群都还不到一岁半的小宝宝的世界里,大概只有你和我之分,而没有韩国人和中国人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