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虚》:心中有恨,就永远是奴隶
翻拍经典向来是向来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论时间过去多久,观众的苛刻似乎从未降低过。如果完全遵循原作,会被质疑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要是创新过度,又难免伤害
粉丝感情,被扣上“毁灭性改编”的帽子。从这个角度看,接手《宾虚》这个项目的主创们可谓腹背受敌,进退两难,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宾虚》的投资高达1亿美元,在没有请重量级高薪演员的情况下,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了一种诚意——钱都花到了制作上;同时亦体现了一种无奈——高成本给预期盈利蒙上了一层阴影。
新版《宾虚》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够理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1959年版的《宾虚》成绩太过辉煌。后者单片11项奥斯卡奖的记录,至今只被追平过;半个多世纪前的恢弘视效,和今天成熟的特效制作相比显然更为震撼人心。最重要的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品与时间发生了难以描述的化学反应。很多年后,观众或许已经不记得影片具体的画面和情节,但却对当初自己观看电影时的激动无法忘怀。于是,新版《宾虚》要做的是试图重现乃至超越这种情感,如同向一个沉睡已久的世界纪录发起挑战一样。然而题材限制、舆论唱衰、观众好恶等不利条件实在太多,除了当下更先进的特效技术占优势,新版《宾虚》可以说输了先机。
那么,新《宾虚》真的一无是处吗?对于没有看过老版的观众来说。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是不。影片的两场重头戏:沉船和赛马依然充分展现了好莱坞A级大片的应有实力,是最大的看点。在海战戏里,男主角犹大并非一线杀敌的英雄将领,而是戴着镣铐在底舱划桨的苦工,镜头通过他的视线表现了战斗的残酷与激烈,亦体现了个人在战争中的渺小感。而在赛马戏中,犹大成为了绝对的主角。飞扬的尘土,失控的马匹;落马的选手,无情的铁蹄;撞毁的车轮,殒命的士兵组成了一场鲜血淋漓、惊心动魄的死亡竞赛。“最先冲过终点线的,才能最后一个死”。曾经亲如手足的犹大与米撒拉如今竟以这种方式相见,令人唏嘘不已。
犹大与米撒拉,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几乎与分歧一样多。当米撒拉参军后回乡见到犹大,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变得没那么大吧,兄弟”;无独有偶,沦为奴隶的犹大5年后再见到米撒拉,第一句说的也是这句话。事实上,这是一句反语。无路是犹大还是米撒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已经清楚地明白,自己已经完全变了。他们就像是彼此的镜子,相见之时才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是多么的触目惊心。但是,他们依然固执地对自己,同时也对对方说,自己其实并没有多大改变。这是尝试着挽留兄弟但却预知即将失败的心有不甘,这是内心渴望从未改变但却遭遇物是人非的自欺欺人。在这一点上,不管他们的差距变得多么悬殊,犹大与米撒拉始终是惺惺相惜的。
整体上,新版《宾虚》堪称极具代表性的好莱坞主旋律大片。虽然故事涉及国家,民族,政治,阴谋,但主线剧情却是两兄弟解开误会,重建家庭。只不过讲述兄弟之爱是通过其对立面恨来完成的。得知母亲和妹妹被处死的犹大被仇恨蒙蔽双眼时,妻子告诫他:“如果你心中有恨,就永远是奴隶。”尽管由摩根·弗里曼饰演的非洲商人才是影片中男主角的精神导师,但在我看来妻子的这句话才是分量最重的箴言。犹大与米撒拉,一个被流放摧残了5年,一个则在赛马中失去了一条腿。在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后,他们才找回了自我。影片让我想到,那些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美好事物一旦失去,往往要以很大的代价才能找回。因此,不要轻易与你至亲至爱之人决裂。
杀死一个人往往很容易,而宽容他的过错却很难。最关键的是,明明双方心中都有了抛开过往的心愿,却碍于身份、情面而不愿说出口,从而酿成了更大的悲剧。当犹大赢得了比赛,第一反应是回头看米撒拉的伤势如何;当米撒拉朝他举起刀时,他却先给了他一个拥抱。影片的结尾,这个一度失散、分裂的家庭终于重聚,难道不是因为爱打败了恨?至此,影片的主题从复仇变成了原谅,个人认为,这是新版《宾虚》的最大改变,在老版中,米撒拉最终身死,这样一来,影片便成为了一个无法挽回的手足相残的悲剧。因此,新版《宾虚》结尾无疑阳光许多,亦给人以希望。它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被救赎的,无论是通过他人还是通过自己。
粉丝感情,被扣上“毁灭性改编”的帽子。从这个角度看,接手《宾虚》这个项目的主创们可谓腹背受敌,进退两难,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宾虚》的投资高达1亿美元,在没有请重量级高薪演员的情况下,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了一种诚意——钱都花到了制作上;同时亦体现了一种无奈——高成本给预期盈利蒙上了一层阴影。
![]() |
新版《宾虚》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够理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1959年版的《宾虚》成绩太过辉煌。后者单片11项奥斯卡奖的记录,至今只被追平过;半个多世纪前的恢弘视效,和今天成熟的特效制作相比显然更为震撼人心。最重要的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品与时间发生了难以描述的化学反应。很多年后,观众或许已经不记得影片具体的画面和情节,但却对当初自己观看电影时的激动无法忘怀。于是,新版《宾虚》要做的是试图重现乃至超越这种情感,如同向一个沉睡已久的世界纪录发起挑战一样。然而题材限制、舆论唱衰、观众好恶等不利条件实在太多,除了当下更先进的特效技术占优势,新版《宾虚》可以说输了先机。
![]() |
那么,新《宾虚》真的一无是处吗?对于没有看过老版的观众来说。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是不。影片的两场重头戏:沉船和赛马依然充分展现了好莱坞A级大片的应有实力,是最大的看点。在海战戏里,男主角犹大并非一线杀敌的英雄将领,而是戴着镣铐在底舱划桨的苦工,镜头通过他的视线表现了战斗的残酷与激烈,亦体现了个人在战争中的渺小感。而在赛马戏中,犹大成为了绝对的主角。飞扬的尘土,失控的马匹;落马的选手,无情的铁蹄;撞毁的车轮,殒命的士兵组成了一场鲜血淋漓、惊心动魄的死亡竞赛。“最先冲过终点线的,才能最后一个死”。曾经亲如手足的犹大与米撒拉如今竟以这种方式相见,令人唏嘘不已。
![]() |
犹大与米撒拉,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几乎与分歧一样多。当米撒拉参军后回乡见到犹大,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变得没那么大吧,兄弟”;无独有偶,沦为奴隶的犹大5年后再见到米撒拉,第一句说的也是这句话。事实上,这是一句反语。无路是犹大还是米撒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已经清楚地明白,自己已经完全变了。他们就像是彼此的镜子,相见之时才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是多么的触目惊心。但是,他们依然固执地对自己,同时也对对方说,自己其实并没有多大改变。这是尝试着挽留兄弟但却预知即将失败的心有不甘,这是内心渴望从未改变但却遭遇物是人非的自欺欺人。在这一点上,不管他们的差距变得多么悬殊,犹大与米撒拉始终是惺惺相惜的。
![]() |
整体上,新版《宾虚》堪称极具代表性的好莱坞主旋律大片。虽然故事涉及国家,民族,政治,阴谋,但主线剧情却是两兄弟解开误会,重建家庭。只不过讲述兄弟之爱是通过其对立面恨来完成的。得知母亲和妹妹被处死的犹大被仇恨蒙蔽双眼时,妻子告诫他:“如果你心中有恨,就永远是奴隶。”尽管由摩根·弗里曼饰演的非洲商人才是影片中男主角的精神导师,但在我看来妻子的这句话才是分量最重的箴言。犹大与米撒拉,一个被流放摧残了5年,一个则在赛马中失去了一条腿。在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后,他们才找回了自我。影片让我想到,那些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美好事物一旦失去,往往要以很大的代价才能找回。因此,不要轻易与你至亲至爱之人决裂。
![]() |
杀死一个人往往很容易,而宽容他的过错却很难。最关键的是,明明双方心中都有了抛开过往的心愿,却碍于身份、情面而不愿说出口,从而酿成了更大的悲剧。当犹大赢得了比赛,第一反应是回头看米撒拉的伤势如何;当米撒拉朝他举起刀时,他却先给了他一个拥抱。影片的结尾,这个一度失散、分裂的家庭终于重聚,难道不是因为爱打败了恨?至此,影片的主题从复仇变成了原谅,个人认为,这是新版《宾虚》的最大改变,在老版中,米撒拉最终身死,这样一来,影片便成为了一个无法挽回的手足相残的悲剧。因此,新版《宾虚》结尾无疑阳光许多,亦给人以希望。它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被救赎的,无论是通过他人还是通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