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斯理大学的创意写作课Week 2: The power of structure
本周的主题是剧本的结构,或者说大纲。从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的三段式戏剧结构(开始,中间,结尾),发展至如今一直被沿用的五段式结构:ABDCE。
A for Action: 需要是具体的行动,而不是心中的想法,哲学的思考等抽象的东西。即便是由思考引发的,角色需要由此触发实际的行为。这个行动应该是颇具戏剧性的(这个行动一般设置在开头,需要有一定戏剧性)
B for Background:角色因何而做出以上具体行动?此为背景铺垫,可长可短,但是动机需要足够合理可信。
D for Development:一般来讲一个故事会花最多篇幅在这个部分,也就是故事的叙述阶段。高潮来临之前的一系列由Action导致的反应行为( rising actions)都属于此类。这也是角色自我发展,自我探索,自我实现的一个过程。
C for Climax: 所有矛盾会集中于此,所有潜在的威胁都在此刻爆发,之前设置的所有伏笔在此应该揭晓。这是一触即发的时刻,会直接导致角色实现/没有能够实现最开始的初衷。
E for Ending: 角色经过一系列追寻目标的过程,完成了自我实现/探索,变成了一个崭新的角色(得到了新的领悟)
正所谓,想要对某个事物破坏/创新,先要了解这个事物之前是如何搭建起来的。结构五段式也是如此,说的不好听些就是套路,我们年轻人看到套路,第一个想法都是鄙视,因为都想要不走寻常路。可是先要做这些突破,必须先了解经典的模式,先运用熟练,再进行改装。例如《伦敦生活》这个剧本的结构就非常不走寻常路,background到最后一刻才揭晓,有一种用悬疑的模式上演生活情景剧的感觉,但是基本的几个成分都还在,只是进行了巧妙的混搭拼装,以及赋予一个新颖的价值观。
教授讲完这个五段式以后,还对一位畅销小说家Doglas进行了采访,访问他对于结构重要性的看法。虽然教授一直在套话,试图引导小哥说出“结构很重要”这句话,但是小哥非常坚持自我非常优雅地反复强调了自己的主张:结构也许重要,但是没有也无所谓,关键是要动笔。小哥说自己经常啥都不想,灵感来了先写个两三百页,然后重新看一遍,丢掉其中的三分之二,把剩下的三分之一进行重写。这个过程看起来很浪费时间,但是是必要的,因为通过写作你能够真正地了解你想塑造的角色,想要突出的部分,你对故事的哪个部分是最有激情的。此时再用一个简单的大纲把逻辑串起来,但是要积极地去做修改,而不是定死一个套路就往下写写写。这样的写作才是新鲜有趣的。
本周的作业比较轻松,是应用ABDCE结构,创作一段小故事,故事要以去看医生为结尾。比上周的作业简单多了( 噗嗤)
PS:今天下午读了一个蛮好的剧本,读之前心里真是捏把汗,因为这将是我未来一年要去制作完成的一个剧本,不过读完了真的是放下了心。这是一个好故事,我要加油!
现在非常有动力,一个月前的不安一扫而空了!
A for Action: 需要是具体的行动,而不是心中的想法,哲学的思考等抽象的东西。即便是由思考引发的,角色需要由此触发实际的行为。这个行动应该是颇具戏剧性的(这个行动一般设置在开头,需要有一定戏剧性)
B for Background:角色因何而做出以上具体行动?此为背景铺垫,可长可短,但是动机需要足够合理可信。
D for Development:一般来讲一个故事会花最多篇幅在这个部分,也就是故事的叙述阶段。高潮来临之前的一系列由Action导致的反应行为( rising actions)都属于此类。这也是角色自我发展,自我探索,自我实现的一个过程。
C for Climax: 所有矛盾会集中于此,所有潜在的威胁都在此刻爆发,之前设置的所有伏笔在此应该揭晓。这是一触即发的时刻,会直接导致角色实现/没有能够实现最开始的初衷。
E for Ending: 角色经过一系列追寻目标的过程,完成了自我实现/探索,变成了一个崭新的角色(得到了新的领悟)
正所谓,想要对某个事物破坏/创新,先要了解这个事物之前是如何搭建起来的。结构五段式也是如此,说的不好听些就是套路,我们年轻人看到套路,第一个想法都是鄙视,因为都想要不走寻常路。可是先要做这些突破,必须先了解经典的模式,先运用熟练,再进行改装。例如《伦敦生活》这个剧本的结构就非常不走寻常路,background到最后一刻才揭晓,有一种用悬疑的模式上演生活情景剧的感觉,但是基本的几个成分都还在,只是进行了巧妙的混搭拼装,以及赋予一个新颖的价值观。
教授讲完这个五段式以后,还对一位畅销小说家Doglas进行了采访,访问他对于结构重要性的看法。虽然教授一直在套话,试图引导小哥说出“结构很重要”这句话,但是小哥非常坚持自我非常优雅地反复强调了自己的主张:结构也许重要,但是没有也无所谓,关键是要动笔。小哥说自己经常啥都不想,灵感来了先写个两三百页,然后重新看一遍,丢掉其中的三分之二,把剩下的三分之一进行重写。这个过程看起来很浪费时间,但是是必要的,因为通过写作你能够真正地了解你想塑造的角色,想要突出的部分,你对故事的哪个部分是最有激情的。此时再用一个简单的大纲把逻辑串起来,但是要积极地去做修改,而不是定死一个套路就往下写写写。这样的写作才是新鲜有趣的。
本周的作业比较轻松,是应用ABDCE结构,创作一段小故事,故事要以去看医生为结尾。比上周的作业简单多了( 噗嗤)
PS:今天下午读了一个蛮好的剧本,读之前心里真是捏把汗,因为这将是我未来一年要去制作完成的一个剧本,不过读完了真的是放下了心。这是一个好故事,我要加油!
现在非常有动力,一个月前的不安一扫而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