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悼
PS:整理去年年末写过的东西,striving!
年三十第一次外出烧纸,这大约是这次年夜与以往的最大不同。
从万家灯火走到人烟寂寥的十字路口,把该烧掉的慢慢烧尽,恍惚间有种超现实之感,这时间天空中依然有小雪向下飘零,而黄纸焚烧化作的清灰却借着寒风向上卷着旋儿消失在一片寂寥的夜幕里,仿佛冥冥之中以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真的传递到了我们烧给的人手中。
我想若从远处能拍下这暗夜里的火光为中心的一上一下一定甚是奇妙,而我正站在这雪花与纸灰错乱交互的漩涡中心,眯起了眼睛,不一会,我失神盯着的远方那座最高的楼,那座彻夜不眠亮着彩灯的摩天楼,在我那干涸许久的眼眶中漂浮了起来。
将近十二点的时候,我躲开亲友和比他们更无聊的春晚,迅速挨个看了通讯录。
曾经帮助过我的,毕恭毕敬发了红包和寒暄;那些陪我度过漫长岁月的,也不三不四地祝了安好;翻到你的名字的时候我愣了几秒钟,想了想,还是没点开那头像,我终于是像个虔诚的牧师一般在心里再次许下了“希望你能快乐”的祈愿,迅速将你的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头像划出屏幕,我仿佛依然可以看见那独特的聊天背景——一片血红的夕阳。
我知道上帝其实早就在无数个瞬间让我们看过故事的结局了,可故事里的人们依然无所畏惧地向着终点走去,走向一场盛大的,猩红色的落幕。
我忽然想起来你曾经问过我,喜欢一个人为什么不去告诉她?
我说因为真正的喜欢,喜欢到一个可称之为爱的程度的时候,于我而言,我更怕失去的那个时刻。毕竟在那样的时刻,是你之前有多幸福,痛苦就有多剧烈。
幸运地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故事从未开始,那就从来谈不上失去。而幸福愈甜美,痛苦就愈致命,我始终相信我的生命里有一架看不见的天平,所有的好的坏的,都是要还的。
你说我是个傻逼,我苦笑没说话,我说或者这只是我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而已,就像人们被开水烫到手会不自觉缩回来一般,与我这般的人而言都是本能。
我曾这样想过:在生命里我最不在意的是大概是这样的两种人,一种人我知道我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离去,而另一种人,我知道我不管怎样她们都不会回来。
讽刺的是,后一种人,往往都曾经是前一种人。
你看,我们理应更加去珍惜那些目前而言看似永恒的东西,然而有些事情却总是知道应当如何,却始终未能有那个自觉去落到实处。
大约是因为很多事物的珍贵正是体现在失去的那个瞬间吧。
忽然想起来我在那些难以渡过的时刻妈妈曾这样宽慰我:“这才算什么,你以后要经历的事情还多着呢。”
语气很温柔,现实很残忍。
似乎我生命里所昭显出的残酷仅仅是冰山一角,我还远远尚未领教生命真正的力量。
在2015的终点,我用了最多的时间怀念着两个人,一个死去,一个活着; 一个被爱着,一个曾爱过; 一个平淡如溪水,一个炽烈似火焰,唯一共同点是他们都永远都不会回来。
只是无论如何,我知道那场在2015的秋冬之间的故事已然结束,我也知道生命终于要向前看,因为再怎么回头再如何留恋,都是难免地陷入无意义的虚无悲悸里去。
我允许自己适度怀念,而不能够无端虚度。
而我亦始终感谢那全部的发生,感谢所有生命里的过客,感谢过客们或者浓墨重彩或者不着痕迹的一笔笔,让这苦短的生命演变的如此漫长。
所幸春天即将归来,就像所有该来的都终究会来,那所有的过不去,就终究会过去。
年三十第一次外出烧纸,这大约是这次年夜与以往的最大不同。
从万家灯火走到人烟寂寥的十字路口,把该烧掉的慢慢烧尽,恍惚间有种超现实之感,这时间天空中依然有小雪向下飘零,而黄纸焚烧化作的清灰却借着寒风向上卷着旋儿消失在一片寂寥的夜幕里,仿佛冥冥之中以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真的传递到了我们烧给的人手中。
我想若从远处能拍下这暗夜里的火光为中心的一上一下一定甚是奇妙,而我正站在这雪花与纸灰错乱交互的漩涡中心,眯起了眼睛,不一会,我失神盯着的远方那座最高的楼,那座彻夜不眠亮着彩灯的摩天楼,在我那干涸许久的眼眶中漂浮了起来。
将近十二点的时候,我躲开亲友和比他们更无聊的春晚,迅速挨个看了通讯录。
曾经帮助过我的,毕恭毕敬发了红包和寒暄;那些陪我度过漫长岁月的,也不三不四地祝了安好;翻到你的名字的时候我愣了几秒钟,想了想,还是没点开那头像,我终于是像个虔诚的牧师一般在心里再次许下了“希望你能快乐”的祈愿,迅速将你的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头像划出屏幕,我仿佛依然可以看见那独特的聊天背景——一片血红的夕阳。
我知道上帝其实早就在无数个瞬间让我们看过故事的结局了,可故事里的人们依然无所畏惧地向着终点走去,走向一场盛大的,猩红色的落幕。
我忽然想起来你曾经问过我,喜欢一个人为什么不去告诉她?
我说因为真正的喜欢,喜欢到一个可称之为爱的程度的时候,于我而言,我更怕失去的那个时刻。毕竟在那样的时刻,是你之前有多幸福,痛苦就有多剧烈。
幸运地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故事从未开始,那就从来谈不上失去。而幸福愈甜美,痛苦就愈致命,我始终相信我的生命里有一架看不见的天平,所有的好的坏的,都是要还的。
你说我是个傻逼,我苦笑没说话,我说或者这只是我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而已,就像人们被开水烫到手会不自觉缩回来一般,与我这般的人而言都是本能。
我曾这样想过:在生命里我最不在意的是大概是这样的两种人,一种人我知道我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离去,而另一种人,我知道我不管怎样她们都不会回来。
讽刺的是,后一种人,往往都曾经是前一种人。
你看,我们理应更加去珍惜那些目前而言看似永恒的东西,然而有些事情却总是知道应当如何,却始终未能有那个自觉去落到实处。
大约是因为很多事物的珍贵正是体现在失去的那个瞬间吧。
忽然想起来我在那些难以渡过的时刻妈妈曾这样宽慰我:“这才算什么,你以后要经历的事情还多着呢。”
语气很温柔,现实很残忍。
似乎我生命里所昭显出的残酷仅仅是冰山一角,我还远远尚未领教生命真正的力量。
在2015的终点,我用了最多的时间怀念着两个人,一个死去,一个活着; 一个被爱着,一个曾爱过; 一个平淡如溪水,一个炽烈似火焰,唯一共同点是他们都永远都不会回来。
只是无论如何,我知道那场在2015的秋冬之间的故事已然结束,我也知道生命终于要向前看,因为再怎么回头再如何留恋,都是难免地陷入无意义的虚无悲悸里去。
我允许自己适度怀念,而不能够无端虚度。
而我亦始终感谢那全部的发生,感谢所有生命里的过客,感谢过客们或者浓墨重彩或者不着痕迹的一笔笔,让这苦短的生命演变的如此漫长。
所幸春天即将归来,就像所有该来的都终究会来,那所有的过不去,就终究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