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印象。
没想到。1月24日,三环边一个巯旷的小院里面,真看到了阿城。
“我的眼睛不好,视力有问题,如果有人用闪光灯晃我一下,我的眼膜上马上就留下两个绿点;晃两下,就留下四个绿点” 迟了半个小时的阿城,一落座,没有什么表情,只缓缓对四周拥挤人群“交”了底。看得出,他有些忿郁,因以为只是一场小众聚会。他不知道,有人上午十一点就来了,有人带了麦当劳,而更多的人只是站着。
阿城就有这样的魔力----临时变了讲演主题,他说原来的题目当众人讲,会引来公安局-----谈“中国佛教中的弥勒信仰”,貌似艰深的大题了,二个多小时,一气下来,犹如刀枪剑戟一般,绵密而又暗含阿城式的机锋,底下人等几乎都快笑翻过去,掌声雷动,每当这时候,阿城会停下来,淡淡的说,“为什么鼓掌?!”
临到半场之时,老爷子显出要歇息的意思,于是问大家“现在什么点了?累不累?”“不累!”下面人几乎整齐嘹亮的应答-----阿城断了一会,用几乎委屈的口吻轻说“可是-----我总要歇一会吧!”大家再一次笑翻。
在阿城的讲座里,佛教史的引线由远在祁连、阿尔泰山的大月氏导出,紧接着带出西汉与匈奴的纷争,张骞出使西域合纵联盟失败,汉武帝独击北方来敌,则月氏一路南移到达喀什米尔一线,在中西贸易的要塞喀什米尔高原上建立了壮丽的贵霜王朝。话语到此,带出重要人物丘就却,与及他的深刻焦虑:如何保有他的王朝世代兴盛,而不致战火纷争?一场人与神、肉身与法身、权力资源与神学资源的大转换终于开启了---向南,取天竺,向释伽牟尼借来“转轮王”的系统,弥佛信仰的现世模型第一次从丘就却的身上得以确立。接下来即至为紧要处,亦是研读古代佛经最不易打通的一个关键症结:由于“转轮王”的机制无法在“法统”上构成世袭,于是贵霜王朝的权力更迭依然充斥着暴力与血腥,战火绵延处,僧众流散,到了迦腻色伽王这一代,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在于如何迅速积累本教信徒,显而易见,“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的实用理论即般若学取代了只能通过苦修成佛的涅磐学,至此,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佛教的中国化分流成了“大乘”与“小乘”两类完全不同的理论平台,佛学上常见的分歧与语误争论往往都是在不同的平台上展开的,这是一脉;在讲演里阿城还说透了基于儒学道统之外的,长期渗透在中国政治文化里面的“转轮王”的系统----所谓“弥勒信仰”-----即最高权力者是佛在人间的现世体现这件事。从北梁、北魏至唐,从李世民到武则天到慈禧太后到毛,从庙堂到民间,弥勒信仰无处不在,成为中国文化性格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此条线索是讲座的核心部分,但吸引人的显然不止这些。在阿城眼中,玄奘是近似于Michael Jackson的偶像探险家;《大唐西域记》是牵涉到唐太宗打败东突劂的核心军事著作;北纬38度线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不断交锋的分界线;大麻、致幻剂、凸凹画是佛教进入中国本土的重要副产品,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创作生态。。。。。。
这就是阿城。你看不到他的知识根系,因为知识上满是幽默与人情练达的见识;你在笑,他却在一旁只幽幽的看着侊若不存在的所在;你的掌声和反应影响不到他,他一个停顿、一次语气上的转折、乃至一句明知故问的诘问,都不断在撼动着每个人的“惯常看法”。最让人引发怀想甚至忧伤的,是你知道,这个知识结构异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老头,已经60岁了。他可以不再说,他可以不再写,他可以不被任何一种世俗名谓而陷定。因此,你亲身经历的,就成了最昂贵的。
“我的眼睛不好,视力有问题,如果有人用闪光灯晃我一下,我的眼膜上马上就留下两个绿点;晃两下,就留下四个绿点” 迟了半个小时的阿城,一落座,没有什么表情,只缓缓对四周拥挤人群“交”了底。看得出,他有些忿郁,因以为只是一场小众聚会。他不知道,有人上午十一点就来了,有人带了麦当劳,而更多的人只是站着。
阿城就有这样的魔力----临时变了讲演主题,他说原来的题目当众人讲,会引来公安局-----谈“中国佛教中的弥勒信仰”,貌似艰深的大题了,二个多小时,一气下来,犹如刀枪剑戟一般,绵密而又暗含阿城式的机锋,底下人等几乎都快笑翻过去,掌声雷动,每当这时候,阿城会停下来,淡淡的说,“为什么鼓掌?!”
临到半场之时,老爷子显出要歇息的意思,于是问大家“现在什么点了?累不累?”“不累!”下面人几乎整齐嘹亮的应答-----阿城断了一会,用几乎委屈的口吻轻说“可是-----我总要歇一会吧!”大家再一次笑翻。
在阿城的讲座里,佛教史的引线由远在祁连、阿尔泰山的大月氏导出,紧接着带出西汉与匈奴的纷争,张骞出使西域合纵联盟失败,汉武帝独击北方来敌,则月氏一路南移到达喀什米尔一线,在中西贸易的要塞喀什米尔高原上建立了壮丽的贵霜王朝。话语到此,带出重要人物丘就却,与及他的深刻焦虑:如何保有他的王朝世代兴盛,而不致战火纷争?一场人与神、肉身与法身、权力资源与神学资源的大转换终于开启了---向南,取天竺,向释伽牟尼借来“转轮王”的系统,弥佛信仰的现世模型第一次从丘就却的身上得以确立。接下来即至为紧要处,亦是研读古代佛经最不易打通的一个关键症结:由于“转轮王”的机制无法在“法统”上构成世袭,于是贵霜王朝的权力更迭依然充斥着暴力与血腥,战火绵延处,僧众流散,到了迦腻色伽王这一代,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在于如何迅速积累本教信徒,显而易见,“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的实用理论即般若学取代了只能通过苦修成佛的涅磐学,至此,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佛教的中国化分流成了“大乘”与“小乘”两类完全不同的理论平台,佛学上常见的分歧与语误争论往往都是在不同的平台上展开的,这是一脉;在讲演里阿城还说透了基于儒学道统之外的,长期渗透在中国政治文化里面的“转轮王”的系统----所谓“弥勒信仰”-----即最高权力者是佛在人间的现世体现这件事。从北梁、北魏至唐,从李世民到武则天到慈禧太后到毛,从庙堂到民间,弥勒信仰无处不在,成为中国文化性格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此条线索是讲座的核心部分,但吸引人的显然不止这些。在阿城眼中,玄奘是近似于Michael Jackson的偶像探险家;《大唐西域记》是牵涉到唐太宗打败东突劂的核心军事著作;北纬38度线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不断交锋的分界线;大麻、致幻剂、凸凹画是佛教进入中国本土的重要副产品,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创作生态。。。。。。
这就是阿城。你看不到他的知识根系,因为知识上满是幽默与人情练达的见识;你在笑,他却在一旁只幽幽的看着侊若不存在的所在;你的掌声和反应影响不到他,他一个停顿、一次语气上的转折、乃至一句明知故问的诘问,都不断在撼动着每个人的“惯常看法”。最让人引发怀想甚至忧伤的,是你知道,这个知识结构异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老头,已经60岁了。他可以不再说,他可以不再写,他可以不被任何一种世俗名谓而陷定。因此,你亲身经历的,就成了最昂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