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
一开始留意起拍照,及至后来转入摄影坑,其间原因如梦幻泡影,闪亮而过。不过倒不后悔,不后悔踏入其中,反而很是开心的,总体上是如此的。想写是欣喜若狂,可想想其实也没那么过分,不过是在一个似乎合适的时间,选择了一样合适的爱好,隐隐和过去也对上了暗号。
绘画,因为没有养成速写等的习惯,无论素描亦或国画都要正襟危坐地准备好,方能开始。之前没有耐心时,只是怀念以前画画时的平静与开心,而没真的成画,期间中断了好几年,及至现在恢复了的也只有画上几笔的素描,国画到现在的话,除去期间郁结时画的一些竹子外,已经五年未有成画。写到这里,想起当时和国画老师约定高考后去给他的儿子辅导,因复读而未履约,及至后来种种事,便未有联系,也是心里的遗憾。从最初遇见他为老师教我国画,到那时,他已不再教画而是去了画廊谋生,我也已不在是小学时的我,弹指间便是十年,现在写下时,又是五年了。
素描则也学了很久,但是开始启蒙而不是盲人摸象地画,则要到初二时,那时在美术老师组织的美术小组里。虽然想想也是在有比赛时,可以让学校添上点花的原因而存在的小组,但那时的老师,却让我们在其中莫名感到绘画的快乐,这一点现在想起还是很感谢的。后来美术老师希望这个他负责的美术小组里的学生,可以在中考时考上一些美院附中等,于是初二没开始多久,他便选择了包括我在内的五位学生,从最基础的拿笔,削笔,拉线条等教起。在他的教导下,我们几个才算摸到了素描水彩的门,才知道自己之前所谓的学素描学水彩,却是连门边都没摸到了。于是每个周末与周三的下午的尾巴,伴随的都是钉在板子上的画纸,随着刀削而下的碎屑,与对光影始终余有困惑的我。
这样的时光过去了大半年,学校的画室是让我感到安心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思考的,只有眼前的光影,而这光影又是如此让人着迷。在一刻,我大概是以为我就此可以选择,以后的路,至少走一段下去了。但父母的心思,那时的我又怎么会明白。让我学了画,学了棋,也学了琴,却是在成长的路上让我一路舍弃掉,当时不自知,后来知道时是气愤的,到现在看着他们我却是感到可怜了,却也是不想把舍弃掉时的种种思绪和他们说起了。这种舍弃掉而带来的疑惑与失落,他们也不可能理解也是没有必要理解的了,让他们知道,也是另一种残忍了。当时初中的那位老师给我们一共五人辅导,但到了初三,其他老师劝解下,父母要求下,最后在中考后,真的去美院附中的却只有一位,去了央美附中。其他四人包括我,则都去了石门,那位老师也是就此别过了。直到后来高考结束后,某天路过初中门口时,遇见他,聊起时,结尾处他却是问,是不是已经和艺术没有关系了?当时当他问时,用艺术而不是美术时,却是一愣,无法作答。老师也许不经意间的这一问,到现在想起,还是难以释怀,我忍不住想他问我的这一句话,问我自己,有过答案,但现在再看,其实也不需要什么答案的,遗憾就是遗憾,并不是其他,再如何修饰也是一样。
其实能记得的,如果不去刻意翻起,真的不多,就算画竹,也是国画的老师说起来,当心情郁结时,却是适合画竹的,那时画的竹会尤其显出气力,只因郁结皆在笔下铺张开。这两位老师,在我现在偶尔画上几笔素描时,会慢慢想起,很多事情也是在铅笔挥舞时,其中的人和事才渐渐又到了心头。尤其是初中的那位美术老师,当时问我的那句话,现在想起,还是感到遗憾。现在拿到相机,再开始一门和绘画类似而不尽相同的爱好时,却是感到轻松许多,现在的,和以前的,我却是感到再次着迷于其中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熟悉,是以前一笔一笔慢慢铺张开一幅山水时的安定,也是那不知多少个午后琢磨光影时的入神,现在却是拿着相机,走在街道,走在人群中,尝试抓住那一瞬间的这个过程,不同的感觉在其中是一样的。
本想写的是一些拍照的感受,谁知写出来的却是这些了。正文看来要延后了。
绘画,因为没有养成速写等的习惯,无论素描亦或国画都要正襟危坐地准备好,方能开始。之前没有耐心时,只是怀念以前画画时的平静与开心,而没真的成画,期间中断了好几年,及至现在恢复了的也只有画上几笔的素描,国画到现在的话,除去期间郁结时画的一些竹子外,已经五年未有成画。写到这里,想起当时和国画老师约定高考后去给他的儿子辅导,因复读而未履约,及至后来种种事,便未有联系,也是心里的遗憾。从最初遇见他为老师教我国画,到那时,他已不再教画而是去了画廊谋生,我也已不在是小学时的我,弹指间便是十年,现在写下时,又是五年了。
素描则也学了很久,但是开始启蒙而不是盲人摸象地画,则要到初二时,那时在美术老师组织的美术小组里。虽然想想也是在有比赛时,可以让学校添上点花的原因而存在的小组,但那时的老师,却让我们在其中莫名感到绘画的快乐,这一点现在想起还是很感谢的。后来美术老师希望这个他负责的美术小组里的学生,可以在中考时考上一些美院附中等,于是初二没开始多久,他便选择了包括我在内的五位学生,从最基础的拿笔,削笔,拉线条等教起。在他的教导下,我们几个才算摸到了素描水彩的门,才知道自己之前所谓的学素描学水彩,却是连门边都没摸到了。于是每个周末与周三的下午的尾巴,伴随的都是钉在板子上的画纸,随着刀削而下的碎屑,与对光影始终余有困惑的我。
这样的时光过去了大半年,学校的画室是让我感到安心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思考的,只有眼前的光影,而这光影又是如此让人着迷。在一刻,我大概是以为我就此可以选择,以后的路,至少走一段下去了。但父母的心思,那时的我又怎么会明白。让我学了画,学了棋,也学了琴,却是在成长的路上让我一路舍弃掉,当时不自知,后来知道时是气愤的,到现在看着他们我却是感到可怜了,却也是不想把舍弃掉时的种种思绪和他们说起了。这种舍弃掉而带来的疑惑与失落,他们也不可能理解也是没有必要理解的了,让他们知道,也是另一种残忍了。当时初中的那位老师给我们一共五人辅导,但到了初三,其他老师劝解下,父母要求下,最后在中考后,真的去美院附中的却只有一位,去了央美附中。其他四人包括我,则都去了石门,那位老师也是就此别过了。直到后来高考结束后,某天路过初中门口时,遇见他,聊起时,结尾处他却是问,是不是已经和艺术没有关系了?当时当他问时,用艺术而不是美术时,却是一愣,无法作答。老师也许不经意间的这一问,到现在想起,还是难以释怀,我忍不住想他问我的这一句话,问我自己,有过答案,但现在再看,其实也不需要什么答案的,遗憾就是遗憾,并不是其他,再如何修饰也是一样。
其实能记得的,如果不去刻意翻起,真的不多,就算画竹,也是国画的老师说起来,当心情郁结时,却是适合画竹的,那时画的竹会尤其显出气力,只因郁结皆在笔下铺张开。这两位老师,在我现在偶尔画上几笔素描时,会慢慢想起,很多事情也是在铅笔挥舞时,其中的人和事才渐渐又到了心头。尤其是初中的那位美术老师,当时问我的那句话,现在想起,还是感到遗憾。现在拿到相机,再开始一门和绘画类似而不尽相同的爱好时,却是感到轻松许多,现在的,和以前的,我却是感到再次着迷于其中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熟悉,是以前一笔一笔慢慢铺张开一幅山水时的安定,也是那不知多少个午后琢磨光影时的入神,现在却是拿着相机,走在街道,走在人群中,尝试抓住那一瞬间的这个过程,不同的感觉在其中是一样的。
本想写的是一些拍照的感受,谁知写出来的却是这些了。正文看来要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