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 八月夏末 [一]
在阿姆斯特丹只住了三晚,恨时间太短,无法阅尽这里的故事;或许三天对于初见也正好,五分迷恋五分遗憾,才勾人心魂。
[羊角村]
时间不多,靠近阿姆斯特丹的两个知名去处,羊角村和风车村,只得择其一。风车村里连片的各色风车是荷兰明信片里的常客,而羊角村的荷兰威尼斯之称也让人好生向往。同行的女伴最后因为照片里的湾湾河道以及极具辨认度的茅草屋一锤定音了羊角村。
关于羊角村,也有许多值得一说的小事。
譬如,羊角村之所以叫做羊角村,真的是因为当年定居在此的煤矿工人挖掘到了大量羊角,这些沉寂了几百年重见天日的野山羊遗骸成为了这片区域新的名字。
譬如,羊角村极具特色的草屋屋顶原料是芦苇。羊角村遍地的芦苇,现今的价格数十倍于砖瓦,当年倒是为村民带来冬暖夏凉。
譬如,羊角村纵横交错的沟渠皆是因为当年矿工不断开凿土地,挖掘煤块而致。
再譬如,据说羊角村的邮递员都是乘船送信,更有甚者,当地婚礼也是坐礼船去教堂。
漫步于羊角村如同行走在画卷里。正是画里的这些河道沟渠,带给羊角村“荷兰威尼斯”的称谓。而又有人说较之威尼斯,羊角村是一片更加寂静空灵的水土。确有其事。在威尼斯的感觉大约是一个繁忙热闹的城镇被迁于一片水域之上。大运河、小河道四通八达,巴士变成了水上巴士,出租变成了水上出租,人人家中的车库变为了船库,威尼斯人以水为路,热闹不减,唯有倍增。
而羊角村,颇感这里的居民生于水,乐于水,也安于水。在羊角村的一百七十六座木桥之上,几百年如一日的秋冬春夏里,你似乎看到的是一样的景致,在时间的长河里,什么都没有变化。但光只是安静吗?如果说江南的黑砖白瓦诉说的是一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那么羊角村的河水、青草和茅草屋所掩映的大概是一种平静中的的勃勃生机。
岁岁年年,旧叶凋零,新叶成长,河道间船来船往,只能说是不可多得的风景。在这么一片不大的区域里,稍到繁忙水段便有拥堵,停下看看前后的船,和船上的人。年迈的夫妻俩嘴角咧开,爷爷掌舵,奶奶看风景;年轻的小情侣结伴前来,比基尼、墨镜的装备仿佛置身阳光沙滩。也有很多孩子。爷孙俩叼着冰棒风驰电掣,更小的孩子穿着橘黄色装备在岸边抠着手等马达发动,也有些小大人掌着方向一片自在惬意。租船给我的是一个约莫十岁的小男孩,一脸认真严谨地给我讲解前进、后退、档位,迈着小长腿跑去帮我拿航线地图,解释各个分叉的路口。
在羊角村,时间仿佛都被拉长了。未及河道便可为围墙边的绣球花停留许久,一见河道如入迷宫,不愿走出。每座桥通往不一样的风景,或是私人博物馆,或是荷兰风味小饭店,或者是不知名的小庄园。每一个盆栽应该都是主人的心头爱,若还是胶片相机,我大概要纠结一会儿,最后狠狠心把所有的光影都记录下来。谢谢女伴,让风景里有了更动人的风景。记录、创作与美丽本身同样让人愉悦。
时间很长,时间很短。羊角村的居民大多是退休了的中产阶级,隐而不见,路边多是匆匆掠过的游客,终将在夜色里慢慢归去。坐在回城的火车上,我想,说城,我最爱罗马和西雅图,镇,我最爱塞维利亚,而谈及这一类村庄,羊角村大概可以凭其独特的风格在我的心中拔得头筹了。
[羊角村]
时间不多,靠近阿姆斯特丹的两个知名去处,羊角村和风车村,只得择其一。风车村里连片的各色风车是荷兰明信片里的常客,而羊角村的荷兰威尼斯之称也让人好生向往。同行的女伴最后因为照片里的湾湾河道以及极具辨认度的茅草屋一锤定音了羊角村。
![]() |
关于羊角村,也有许多值得一说的小事。
譬如,羊角村之所以叫做羊角村,真的是因为当年定居在此的煤矿工人挖掘到了大量羊角,这些沉寂了几百年重见天日的野山羊遗骸成为了这片区域新的名字。
譬如,羊角村极具特色的草屋屋顶原料是芦苇。羊角村遍地的芦苇,现今的价格数十倍于砖瓦,当年倒是为村民带来冬暖夏凉。
譬如,羊角村纵横交错的沟渠皆是因为当年矿工不断开凿土地,挖掘煤块而致。
再譬如,据说羊角村的邮递员都是乘船送信,更有甚者,当地婚礼也是坐礼船去教堂。
![]() |
![]() |
![]() |
漫步于羊角村如同行走在画卷里。正是画里的这些河道沟渠,带给羊角村“荷兰威尼斯”的称谓。而又有人说较之威尼斯,羊角村是一片更加寂静空灵的水土。确有其事。在威尼斯的感觉大约是一个繁忙热闹的城镇被迁于一片水域之上。大运河、小河道四通八达,巴士变成了水上巴士,出租变成了水上出租,人人家中的车库变为了船库,威尼斯人以水为路,热闹不减,唯有倍增。
而羊角村,颇感这里的居民生于水,乐于水,也安于水。在羊角村的一百七十六座木桥之上,几百年如一日的秋冬春夏里,你似乎看到的是一样的景致,在时间的长河里,什么都没有变化。但光只是安静吗?如果说江南的黑砖白瓦诉说的是一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那么羊角村的河水、青草和茅草屋所掩映的大概是一种平静中的的勃勃生机。
![]() |
![]() |
岁岁年年,旧叶凋零,新叶成长,河道间船来船往,只能说是不可多得的风景。在这么一片不大的区域里,稍到繁忙水段便有拥堵,停下看看前后的船,和船上的人。年迈的夫妻俩嘴角咧开,爷爷掌舵,奶奶看风景;年轻的小情侣结伴前来,比基尼、墨镜的装备仿佛置身阳光沙滩。也有很多孩子。爷孙俩叼着冰棒风驰电掣,更小的孩子穿着橘黄色装备在岸边抠着手等马达发动,也有些小大人掌着方向一片自在惬意。租船给我的是一个约莫十岁的小男孩,一脸认真严谨地给我讲解前进、后退、档位,迈着小长腿跑去帮我拿航线地图,解释各个分叉的路口。
![]() |
![]() |
![]() |
![]() |
![]() |
在羊角村,时间仿佛都被拉长了。未及河道便可为围墙边的绣球花停留许久,一见河道如入迷宫,不愿走出。每座桥通往不一样的风景,或是私人博物馆,或是荷兰风味小饭店,或者是不知名的小庄园。每一个盆栽应该都是主人的心头爱,若还是胶片相机,我大概要纠结一会儿,最后狠狠心把所有的光影都记录下来。谢谢女伴,让风景里有了更动人的风景。记录、创作与美丽本身同样让人愉悦。
![]() |
![]() |
![]() |
![]() |
![]() |
![]() |
时间很长,时间很短。羊角村的居民大多是退休了的中产阶级,隐而不见,路边多是匆匆掠过的游客,终将在夜色里慢慢归去。坐在回城的火车上,我想,说城,我最爱罗马和西雅图,镇,我最爱塞维利亚,而谈及这一类村庄,羊角村大概可以凭其独特的风格在我的心中拔得头筹了。
![]() |
来自 豆瓣App